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422章 廷辩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2章 廷辩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待得宫门打开,大小官员们一边互相低声寒暄着,慢步走向皇宫内。

虽然刚刚天亮,但皇宫内外已经清扫的干干净净,光明殿里更是擦的金砖都越发耀眼。

这会儿日头已经跳出了地平面,走了不到一刻钟,众人都是微微有些汗津津。

好在上朝的光明殿里,四个角落已经放了说的冰笼,丝丝缕缕的寒气逸散开来,中和了大殿里的闷热,让踏进门来的大小官员都是舒坦的吸了一口气,也是彻底提起精神,为马上开始的唇枪舌战做准备。

三声净鞭响过,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大越天子从殿后转了出来。

群臣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皇上掀起龙袍,坐在宽大的龙椅之上,低声同众人说道,“众卿平身。”

大小官员们齐齐道谢,末了纷纷爬了起来。有些年岁老迈的,旁边的官员还会扶一把,看着也是分外和谐。但这可不妨碍过一会儿他们各自为营,吵得口水纷飞。

只不过谁先开这个口,还有讲究。

万全扫了一眼皇上,见他眉头微微皱着,就赶紧高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群臣分别看向文臣之首的丞相,指望他先把今日要“讨论”之事,先划个大体的方向。

结果不等丞相开口,却有一个官员出班跪倒,高声道,“皇上,臣有本启奏。巡风使赵盛昨日派人递了奏折,臣看过,自觉兹事体大,还望皇上亲自定夺。”

说着话,他就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暗红色的奏折封皮,确实是只有勘察民情,考察官声的巡风使才能使用的特殊折子。

众人都是忍不住好奇,猜测赵盛有什么大事启奏。

先前,赵家在补办的太后寿宴上惹下大祸,不但折损了家主,还被皇上厌弃。赵盛原本是御史,结果得了个巡风使的差事,撵出京都,实际也同发配无异了。

难道这赵盛一点儿不明白自己的处境,还真拿了鸡毛当令箭,准备搅乱大越官场…

那跪倒的官员倒也没让众人疑惑很久,眼见奏折被万全接过送到皇帝手里,他就开口禀报道,“赵大人在奏折里禀报,姚沐寒和姚长鸣父子被发配北地服役,但他们辜负皇恩,不思悔改,伙同看守管事,随意进出服刑之地,甚至下山在百姓孩童的学堂教书,可谓是嚣张之极。藐视皇…”

“住口!”

不等皇帝应声,唐翰林已经忍耐不住,虽然早得了山长的嘱咐和提醒,但他其实不认为有人接了赵盛的奏折,会当真递到皇帝跟前。毕竟姚老先生在大越是活着的半圣,治学着书几十年,但凡科考之人,几乎都习学过他的题集或者注释本,不敢说都是老先生的弟子,起码也是半师之义。

姚家先前被牵连,全家遭难,有人出力奔走,有人旁观,但几乎没人落井下石。

所以,他也不认为姚老先生已经被发配去做苦役,同死刑没区别,还有人会起意害他们。

没想到,当真如同山长所说,这世上被名利迷了心窍的人还是不少啊。

赵盛想踩着姚家扬名,朝中也有人想踩着姚家得了帝心,因而更上一层楼的忘恩负义之辈。

“只凭赵大人一本奏折,如何能判定姚先生父子就是辜负皇恩。姚先生一生教书育人,事事为大越考量,这次徒步千里走去的北地,可谓是蛮荒偏僻,学风极淡,先生呕心沥血,开创了一门新算学,**岁的学童,只用一年功夫就能媲美多年老账房。若是推行开来,大越民智开启,即将迎来盛世。

如此功绩,若不是周山长赶去北地,姚老先生甚至不愿留名。如此虚怀若谷,视名利为粪土,可谓大越文人的楷模,本官万分敬服。试问,每日凿两块条石,同如此神奇的新算学相比,哪个对大越功绩更大?凿条石人人都会,但开创新算学,百十年来却只有姚先生一人!”

唐翰林越说越激动,他这几日就恨不得立刻赶去北地,亲眼看看山长倍加推崇的新算学是如何神奇。要知道山长最是喜好算学,能得他大力夸奖,想必新算学一定有太多过人之处。

那递了奏折上去的官员,虽然明面上是吏部的一个侍郎,其实却同赵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昨晚也同赵家暗地里商量过很多。

他算计着日子,赵盛的奏折是日夜兼程送来的,路上马匹都跑死了好几匹,无论如何也要比周山长的折子送到的早,所以,他对今日上奏是信心满满。

没想到唐翰林一开口就说出了新算学,明显比他得到消息还早,甚至知道内情更多,他听得很是惊疑。

于是,他开口就道,“赵大人派人日夜兼程赶到,奏折昨晚才送到。倒是唐大人是何时得了消息,难道唐大人有先知之能,早料到此事?”

这话里的意思可是太明显了,质疑唐翰林不尊皇命,私下同发配去北地的姚家父子有联系。往小了说,这是私自通信重犯。往大了说,难道是预谋翻案,枉顾皇命!

唐翰林自然不肯担这个罪责,开口就要反驳回去,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却冷冷开口了,“此事已经处置过了,没有必要再提。”

说着话,他扫了一眼万全,万全赶紧又喊了一遍,“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本来还真有很多事情等着吵,但这般开朝第一件事就爆出同姚家父子相关,一个侍郎一个翰林,吵得是脸红脖子粗。又是枉顾皇命,又是开创新算学,而所有人居然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接到。

最重要的是,皇帝居然已经处置过了,过了,了…

什么时候处置的,怎么没人知道?

内阁的几个阁老,互相对视一眼,也都是满脸疑惑。

这般,众人都是疑惑重重,也就忘了应声,于是皇帝起身,直接回了后殿。

万全同身边的副总管王贵抬抬下巴,那太监心里很是恼火,但依旧扯了脖子喊着,“退朝!”

文武百官眼见皇上都走了,才终于回过神,但也没人敢怠慢,再次跪倒磕头,末了退出去的时候,有人特意走得慢了几分,抓了王贵问询几句。

虽然那日皇上如何处置,王贵并不知道,实在是万全太精明了,把勤政殿内外掌控的严严实实,他根本插不进去手。但唐翰林觐见,一路走来可是不少人看到,他自然也知道。

于是他就把唐翰林五日前觐见过皇上的事说了,然后心安理得收得荷包鼓鼓,这才心满意足走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