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426章 简单圣旨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6章 简单圣旨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时光说过的快,好似眨眼就一年。说过的慢,又度日如年。

众人虽然得了唐翰林的信,心里有了底,但到底没见到圣旨,还是不敢彻底放心。

这一日午后,颁布圣旨的队伍终于赶到了北茅县。

楼县令听得门口衙役报信,慌忙穿了官服出迎。赵盛得了消息,虽然自觉时间有些早,但也是欢喜跟了出去。

前来宣旨的太监,是万全的心腹,自然知道圣旨的内容,也知道赵盛同姚先生和周山长的“冲突”,所以面对赵盛的谄媚奉承,他一直笑着寒暄,就是不肯吐口透露圣旨的内容。

赵盛无法,到底心里惦记,于是同楼县令一起坐了马车,跟随宣旨队伍赶去林家村。

林家村老少刚刚吃过午饭,歇过晌儿,这会儿见日头西斜,就打算扛了铁锹去稻田放水。

时日已经进了七月,稻子进入成熟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这是最后一次灌溉,之后就轻松多了。只要看着鸟雀不祸害粮食,盼着太阳日日出来报道,其余就等着秋日收割,家家户户就能白米饭飘香了。

乡亲们三五成群结伴,往村外走,眼见有大队人马到来,他们下意识都往回跑,堵在村口,不肯让来人再进一步。

待得林家老少,还有周山长等人和姚老先生父子从学堂赶回来,这才解除误会。

那太监直接下马给姚老先生行礼,很是恭敬热情,看的赵盛心里突然有些发慌。

楼县令眼珠儿转了转,也是明白三分,迅速走去林老爷子身边寒暄。林老爷子在十里八乡,再有名望也是普通百姓,面对父母官,自然也是恭敬有礼,惹得楼方心里直赞林家识时务。

周山长是个急脾气,又识得那宣旨太监就道,“李福,快宣旨吧,有话等进屋再说。”

李福面白无须,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笑起来看着很无害,他尖着声音笑道,“周山长还是这副脾气,奴才也不耽搁了,这就宣旨。”

林家先前得了信儿,就在姚长鸣的指点下准备好了东西。

这会儿麻利的抬出长案,摆上香炉,众人齐齐跪倒接旨。

李福扫了一眼,也算满意,就展开圣旨,高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姚沐寒,姚长鸣,免除苦役,居北地,不得回京。钦此!”

短短几十字,实在不多,甚至有些没头没脑。但对于姚老先生父子来说,却是无上仙音。

从此他们不再是阶下囚,不必在夜行于石场和林家村,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日阳下,可以教书育人…

姚老先生父子都是红了眼圈,磕头接了圣旨,被林大山扶起,但不等他们说话,赵盛已经忍不住惊问道,“就这些,皇上没有别的命令吗?”

李福轻蔑的扫了他一眼,笑道,“不知赵大人盼着皇上下什么命令呢?奴才只负责颁布圣旨,若是赵大人有什么疑问,可以等到进京时候,亲口问问皇上啊。”

赵盛被噎的脸色泛青,还想再说几句的时候,周山长已经开口撵人,“滚,再让老夫看见你,别怪老夫心狠断你的仕途!”

赵盛咬牙,脸上青青红红,显见是极其不甘心。结果这时候,不知道那里飞来一颗小石子,直接砸到了他的官帽之上,他惊了一跳,刚要扶起歪倒的官帽,露在外边的脑袋就又挨了一下,他疼得恼怒大骂,“谁敢暗算本官?”

可惜,根本无人应声,反倒因为有人带了头,越聚越多的村人们纷纷寻了土块,烂菜叶之类,都是奔着他扔了过去。

“快滚吧,狗官!”

“就是,陷害姚先生不成,如今还有脸在这里大呼小叫,当我们林家村好欺负,是不是?”

“皇上圣明,知道他藏了坏心,没有顺他的心意责罚姚先生呢!”

“对,打跑他,谁能给皇上写信,告诉皇上这狗官最不是东西!姚先生还是他先生,他连先生都要坑害!”

农人们大半没读过书,但也因此对教书先生愈发敬重,平日在村里见了姚先生父子都要行礼,很是感激他们在学堂教授孩子们。如今姚先生父子得了皇上赦免,他们都跟着高兴,自然也就更看不上赵盛这个忘恩负义之辈。更何况他先前还带兵来围过村子呢!

赵盛躲过了这个石头,躲不过那个土块,没一会儿就被扔的满身狼狈。

而楼县令和李福等人好似都没有看到一般,一个拉了林老爷子问起庄稼长势,一个正笑嘻嘻同姚家父子道喜。

赵盛实在无法,只能抱了帽子,躲进马车,一个劲儿的催促车夫快走。

村民们撵着打了几下,末了齐齐欢呼,“狗官被打跑了!”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了!”

李福扫了一眼,见有的村民不知从哪里寻来了柴刀,心里偷偷为逃跑的赵盛道一声幸好。

怪不得都说北地民风彪悍,确实…明符其实。

这般说来,皇上赦免姚家父子的苦役,却依旧留了他们在北地,兴许就有借他们之手教化北地彪悍百姓的用意呢。

自觉揣摩清楚圣意的李福,于是对姚家父子更恭敬了。

但他依旧谢绝了众人邀请进屋喝茶吃酒席,接了林大山偷偷递上的银票,就同楼县令回县城安顿去了。

毕竟他是京都来的宣旨太监,同姚家和周山长走的太近,传扬出去,容易被人诟病。要知道传旨队伍里可足足有三十人,谁知道这些人同京都某些豪门贵胄有什么关系,回去后又会如何说。

还是,多少一事不如少一事。

众人显见也明白这点儿,该尽到的礼数到了就成了。

倒是楼方自觉是个好时机,不能留下同姚老先生和周山长多说几句话,很是遗憾。于是一个劲儿同两人赔礼,只说日后再来上门恭贺。

世上唯一比风跑的快的,就是消息和流言了。

这边,楼县令在后衙招待李福一行,赵盛拾掇了行李,带着随从,灰溜溜继续上路,北茅县各大门户就都知道,姚老先生父子被赦免的消息。

说实话,北地虽然文风不如南边鼎盛,但读书人也不少,各个豪门大户同京都也常有书信往来,自然很是清楚姚老先生父子如今就在北地,甚至最近几月就在县城附近的石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