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459章 爆红大卖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59章 爆红大卖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老爷子摆手,笑着撵人,“行了,快回去给家里报喜吧。婆娘们一高兴,给你们炒两个好菜,还能喝碗酒好好犒劳你们一下。”

“哈哈,老爷子说的对!走喽,回家了!”

“回家,回家!”

来时沉甸甸的担子,变成了荷包里鼓鼓的银钱,众人的脚步踩着夕阳,轻快之极。

钱是男人腰,也是底气。原本被繁重的活计压得塌下去的脊梁,这会儿完全直了起来。

不必说,盼了一日的老少和妇人,盼回了男人,家里立刻就热闹的开了锅。

第二日的北茅县城,又延续了这份热闹。

人活在世,无非是四件事,衣食住行。

荷包里有了银子的农人们,愿望也很朴素,给闺女买块花布做袄裤,给媳妇儿买根簪子,给爹娘买点心烟斗儿。

就是再节俭的人家,这时候也要多割二斤肉,好好炖个添肉片的荤菜,犒劳一下全家春夏秋三季的辛苦了。

碰上家里有些底子的,再添了这么多的进项,就开始张罗着趁着价格便宜的时候,买木料买砖瓦,放到春日播种完,就要盖新院子了。

还有给儿子张罗聘礼的,给闺女置办嫁妆的。

总之,冷清了好些日子的北茅县,因为卖了稻米,因为农人们兜里有了银子,难得的热闹起来。

有闲人见此,自然要打听原因。于是,楼县令支持林家带着十里八村的乡亲育秧种稻,如今大丰收,稻米卖了高价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整个县城。

但凡长了脑子的,谁都看得出,这件事里,楼县令不过是个好看的幌子,事情底细是林家带着大伙儿发了财。没人清闲到揭了楼县令头上的光环,却对林家再次刮目相看。

有人好奇被周山长都称赞的北茅冷水米,到底味道如何。

结果林家仿佛是安装了眼线在城里,第二日,但凡送了书籍到京华堂图书楼的人家,都得了林家人亲自送来的一袋冷水米。

虽然不多,每袋只有十斤左右,但足够一家人吃个三五次了。

偶尔有人特意仔细算了一下,整个县城,一百多家,足足一千多斤白米啊…

这还不说方家和曲家、程家、顾家,这几家同林家交情更好的,定然得到的更多。

林家好大的手笔!

不说北茅县这里如何热闹,只说林大河在家停留几日,带了一些新米又回了府城。

他也是不遗余力的为家乡的冷水米做宣传,平日有些来往的人家,他都送了一些上门。甚至放出些风声说,林氏点心铺子里,得了所有老人孩子喜欢的蒸米糕,就是冷水米所制。

高价买了稻米回来的米商,更是跟着煽风点火。一时间炒的府城内外,无人不知北茅冷水米的大名。

北地天寒,三年里几乎两年不收粮食,即便是耐寒的高粱和谷子也不成,如今居然种了稻米,而且听说味道还不错。

所有人都是好奇,自然要买一些回家尝尝。

不想,这一尝就停不下来了,确实比南边的粳米要肉厚好吃啊。

倒不是说南方的米,全都不好吃,天下闻名的碧粳米就是出自兴州,但碧粳米出产极少,每年只供给皇宫,普通人根本吃不到。

可冷水米不同,味道好于普通粳米,价格又不是贵的离谱。只要家里有些底子的,都吃的起,也吃的到。

于是,北茅冷水米,不出意外的火爆起来。

几个粮商合伙从北茅买了十几万斤的稻子,舂米不过十万斤出头,几乎没过一月就被抢光了。

粮商们眼见如此,就跑去堵了林大河,软磨硬泡,到底逼着他又一同回了一趟北茅县。

各家各户看在林大河的颜面上,刮了米缸底,拿出了留着过年走亲戚的存粮,好赖又凑了一万斤,以高于市价一倍的价格卖给了粮商们。

但粮商们怎么可能满足,他们原本跑这趟,盯着的就是林家的粮仓。

林家种了百十亩稻米,得粮六七万斤,当日才卖一万斤,如今手里还存了绝大部分,若是能挖走一半,也是不少赚啊。

可惜,林家热情招呼粮商们吃饭喝酒,提到卖粮,林老爷子就把脑袋摇得厉害。

待得劝着再深了,老爷子直接带他们去京华堂转了一圈儿。

一百多孩子们,坐得腰背挺直,整整齐齐,春日的小树苗一般生机勃勃。

老爷子只说了一句,“北茅的土地,种出了北茅的冷水米,最该供给的是北茅的孩子。他们是北茅的希望!”

都说无奸不成商,但粮商们被金银同化的有些冰冷的心,也忍不住为了这一句话温暖起来。

都说林家仁义,都说林家厚道,他们之前也不过是听说,如今可是真切看到了,听到了。

林家免费供给这些孩童读书吃住,若是卖了冷水米,买粳米回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林家偏偏不肯,一定要留了最好的给孩子们。

放着起码千百两的差价不要,这简直是“傻”。

可这份傻,却让他们什么都说不出,心里又佩服万分…

粮商们带了满心的复杂走了,留下的是冷水米更响亮的名头,外加家家户户坚定明年继续扩大种植的决心…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北地的天气说起来也是同百姓一般脾气,急得厉害。

卖完粮食,众人抢着收秋菜,储秋菜,收豆子,晒菜干。

这般,不过半月,天上就落了雪。米粒一样的雪花,洋洋洒洒从天空打着旋落下,被还没来得及冷心的空气一暖,不等落到地上,就变成了水汽。

学堂里刚刚放了学,孩子们背了书包往家走,自然不肯放过这样初雪的好日子,一边在雪里疯跑,一边高声笑闹,惊得忙着衔草和羽毛垒窝的鸟雀,四散惊飞。

大人们则没有这个闲心,今年家里养了鸡,冬日多了一口灶要烧火,自然需要打更多的柴禾。

老少妇人们则忙着准备一家人的冬装,棉袄棉裤,棉鞋棉手套,也是累的头昏眼花。

只有县城里的富贵闲人们,早早烧了炭盆,然后开了窗子,一边赏雪一边饮酒作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