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750章 人证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750章 人证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捷报频频,不只百姓,朝野内外也多半都在欢喜,当然明德帝是其中之最。

上行下效,今年上元节,京都的灯火尤其繁盛美丽。明德帝大手一挥,三日无宵禁,更是让京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待得正月十八这日开了印,文武百官齐聚光明殿,很多人还在偷偷打哈欠,显见没有从昨夜的欢快里缓过神来。

皇帝昨夜也同样少见的放纵,抱了柔妃喝酒看歌舞,闹腾了半宿。这会儿坐在龙椅上,就一脸倦色的冲着万全点点头。

万全赶紧躬身应下,末了高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新年第一日,往年惯例,多半是百官歌功颂德,预祝新一年美好。明德帝勉励几句,许些加官进爵的胡萝卜吊在众人眼前。如此,一年就顺利的拉开了大幕。

可是,今年显见有人想要有些不同。

几乎是万全话音刚落地,就有一个御史走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这御史姓程,平日倒也没站队,算是明哲保身那一类的,所以,明德帝也没什么戒心,就点点头,打算听一听,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哪里想到,这御史打开手里的折子,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陛下,臣前几日路遇百姓喊冤,细细了解之后,发现事情复杂。原来是安州北茅县有一豪强富户姓林,家中多子多孙,称霸北茅多年,不但强抢民女为奴,迫使亲人泣血分离,甚至平日多有不敬言论。最让人难以置信是林家以开设学堂,教授学童读书写算为名,实际奴役学成学童为其家中做苦工。若是有不愿者,尽皆被林家排挤威胁,北茅百姓苦不堪言。

年前,曾有兵部同仁前往北茅送赏,本是陛下奖赏林家杀退蛮人攻击。但蛮人凶猛,大越皆知,小小林家村屯不过二三百人,如何杀死千人蛮骑。此事定有蹊跷,臣怀疑林家本就是蛮人安放在大越的细作。林家四子林大山今年春闺欲进京大考,有此等功绩加身,为林家开路,自然无人怀疑,林大山一旦高中,就将渗透进我大越朝堂内部。

望陛下下旨,彻查林家,防微杜渐,还我大越朝堂清明。”

文武百官们原本还听得有些迷糊,毕竟昨晚的酒气还没散去。但能站在光明殿的,根本没有傻子啊。

安州北茅,林家多自多孙?

他们残存的酒意越听跑的越快,几乎是瞬间清醒了。

虽然时隔几年,但是姚家那位半圣流落安州北茅,他们依旧是记得清清楚楚。

不说姚半圣先前如何,只说这几年即便落难,也没轻了折腾啊。太学和国子监那边已经开始加入课表的新式算法,还有拼音识字法,新蒙书,可都是姚半圣送回来的。

不论私人恩怨,平心而论,整个大越有一个算一个,谁不佩服这位老先生。年过古稀,流落在外,依旧没忘为了大越的教育添砖加瓦。虽然这些识字法和算法更适合蒙童,但谁不是从蒙童开始的。

就是普通百姓学了拼音会写字,学了算法会简单的算数,长了见识,多了谋生手段,自然作奸犯科的人就少了,家家户户日子好过了,大越也就富强昌盛了啊。

而老先生在北地落脚的人家,就是姓林。

这个林家,很少人都鲜少提起,一来林家低调,不曾因为奉养老先生就恨不得整个大越都知道。二来众人也存了最后一点良心,想着林家是老先生最后一块安身之地,若是林家被拎出来折腾,老先生要怎么办?怕是古稀之身,再也禁不住折腾了。

可是如今,就在新年第一日的朝堂之上,林家到底被拎了出来,而且程御史下手狠毒,刀刀锋利,把林家开膛破肚,又泼了一盆最脏的污水…

很多人下意识皱了眉头,特别是清流和岳麓书院一系的弟子。小小的林家,不过是个农户,同大越千千万农家一般,怎么就会被拎到朝堂如此口诛笔伐,原因太简单,无非还是因为林家收留了姚先生父子!

周山长五日前刚刚踏上南下的路,赶回兴州那边的书院去了,主持书院学子的春闺。虽然他心里最牵挂的是师兄一家的冤屈,但如今八皇子战功赫赫,姚家就算没有被赦免,也不会被为难,他才放心回去书院。毕竟书院是他多年心血,学子家里把学子们送来,也是信任书院,信任周泰来这个名字,于情于理,他都要坐镇书院。

没想到,他一走,林家就被攻击。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姚先生和…八皇子!

唐风眉头皱的紧紧,想起年前还接到小师弟送来的年礼,虽然都是些米粮土产,但不得不说味道极好,家里小儿厌食,吃了林家米却每日都在盼开饭。

以小见大,能够把小师弟教养的如此稳重知礼,林家也绝对不该是什么恶霸人家啊。更何况另一个小师弟赵三生,每次提起林家,提起京华堂,眼里的暖色就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可见他对林家多感激,对学堂多依赖…

这般想着,他给师兄弟们递了个眼色,就站了出去,高声道,“陛下,林家幼子林安同臣师出同门,所以臣对林家也算熟悉。据臣所知,林家在北茅,甚至在安州都声名极好。林家虽然是农门小户,但林家家主是二十年跟随大军杀过蛮人的老兵,为此还落下个跛脚的毛病。

林家四子十二孙,平日务农经商读书,都极其出色。臣等熟知的北茅冷水米,就是林家人琢磨出来,无偿教授乡邻,如今整个安州受益。臣不知户部之事,但整个安州税收这几年定然翻了几番,这些起码有林家大半功劳。

另外林家在北茅县开设了几座学堂,供给蒙童们学写算,不但不收束修,还供给学童们吃住,所耗甚多,但学堂已经开设四年,可谓是善名远扬。

还有虚报战功,实则细作一事,臣以为这事更要仔细调查。毕竟当日确实有千人蛮骑潜入含山关,含山关派人查探过,送赏的同仁必然也要核实。林家怎么可能无中生有,骗过这么多人?

林家有功于北地,又是有名的良善之家,若是平白被冤,怕是要激起民愤,对陛下和朝堂的声誉有损。

还望陛下慎重,先行仔细调查,再行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