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801章 唠家常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801章 唠家常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家人本来一直跪在地上,不曾说话也没有抬头,但这会儿老爷子却是忍不住了,他突然高声道,“陛下,草民林雄有话说。”

林雄?林家老爷子?当初大越所有人都沉默,却只有他一个出头收留了姚老先生,奉养至今的农家老汉?

不等明德帝应声,就有官员开口帮腔,“陛下,这事毕竟是林家蒙冤,请陛下准许林家人说几句吧。”

“是啊,陛下,林家人一路顶风冒雪,千里而来,就是为了自辩,总要他们一家人澄清几句。”

一时间足足有六七个官员开口,惹得三皇子皱了眉头,双眼微眯再次扫过林家众人,心里的厌恶又多了几分。就是这些刁民骗过潘奕那个蠢货,拿了他的书信做把柄。

“有什么好说的,刁民的一面之词,根本不可信。”

“三殿下这么说,那吴鹏等人的告发怎么就不是一面之词了?”

眼见又要吵起来,明德帝示意万全喊了一声肃静,大殿里终于安静下来。他才说道,“林雄,你有什么话说?”

老爷子闻声抬起头,跪的笔直,也让众人越发看清他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膛,这是典型的北地农人模样,坚韧朴实又倔强。

果然,老爷子开口说出的话也不软和,“陛下,草民林雄十五岁征召进军营,戍守含山关五年,蛮人进犯之时,随着将军和兄弟们提刀上阵杀敌,摘下蛮人头颅二十一颗,换回一身刀箭之伤,还有半条残腿。幸好将军念草民忠诚,赏了一笔银钱,草民解甲归田之后,落脚北茅,娶亲生子。

这些年,家中种田交了赋税,剩下结余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吃不饱穿不暖,草民从来没有怨怪过。因为老汉知道陛下也不容易,我大越也不容易。

草原那些蛮人,南边那些夷人,都时不时跑来骚扰,咱们大越也是旱灾水灾不断,能保证我们老百姓不被饿死,太平过日子,陛下和满朝大人们已经尽力了。我们不怨,只有感激。”

明德帝和满朝文武本以为老爷子会哭诉,没想到他却说得如此诚恳,以至于所有人都沉默了,忍不住心酸叹气。

即便朝中再有争斗,谁人都存了一些小心思,但大越是所有人生死固守的家园,谁又不盼着大越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呢?但边关不安宁,天灾不断,他们这些人高居朝堂之上,也是有心无力。

如今听得百姓即便生活困苦,也不曾怨怪他们无能,这心头滋味真是复杂。

林老爷子也是叹气,又道,“前几年,我家小孙女冬日里闹着要吃青菜,家里十二个小子就她一个闺女,自然多有疼宠,于是家里人就在春初时候把土地扣起来,撒了菜籽,盼着早些长出青菜,给小孙女解解馋,结果孙儿们调皮,扔了一把稻种。最后除了小青菜,还有稻苗长出来,草民的长子性子憨厚,就喜欢种地,见此就把稻苗好好养着,然后开了一小块水田,结果稻苗提早长了一个月才下地,秋日也早收割,躲过了霜冻和风雪。

草民琢磨这是个好法子,第二年就又多开了一块水田,秋时还是收成不错,于是就教授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大伙儿也信得过草民一家,都跟着种了稻米。这稻米因为灌溉的是冷水,比南边的米更软糯,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北茅乡亲们于是开垦了更多水田,冷水米也就名声更大了。

我家二儿子大江学的是木匠手艺,三儿子大河自小就在外边做学徒做生意,四儿子大山倒是喜好读书。所以,家里日子好过一些,就开了一个木匠铺子和一个点心铺子,还买了个大院子给乡亲们圈个地方卖青菜米粮等日用之物。

大伙儿感激我们家里不藏私,教授大伙儿种稻,于是就愿意给我们家里的生意捧场儿,这生意也就赚了些银子。

可后来,铺子里冬日点心很少,因为没有鸡蛋,我家就又想了一个办法…”

老爷子说了很多,遇到不疾不徐,甚至伸手摸了摸腰上的烟袋锅儿,好似这会儿的朝堂就是村头大树下,而满朝文武和帝王也是村里的老兄弟们,大伙儿凑一起商量一下今年种什么,说说十里八村的大事小情。

但他到底想起这里不能放肆,于是松开烟袋锅,转而敲了敲跪到麻木的腿。

承德帝一辈子都关在皇宫里,虽说是天下至尊,却也同囚徒没什么分别,对于外边之事自然好奇之极。就是文武百官们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听百姓说闲话儿,感觉实在新鲜。

于是,有人就追问道,“母鸡怕寒,冬日本来就是不生蛋,你们家里又想什么法子了?”

就是明德帝都说道,“平身说话吧。”

“谢陛下,草民这腿有旧伤,跪久了实在挺不住。”

老爷子也没诚惶诚恐推辞,憨笑着在孙女的搀扶之下站了起来。

他也没迈关子,又道,“我们家里就琢磨啊,既然稻苗可以提前种,那鸡鸭自然也可以提前养啊。比如春日养鸡,秋日下蛋,没几日就要猫冬儿了。若是夏日养鸡,是不是就能冬日产蛋了。母鸡怕冷,给母鸡盖个暖棚子就成了呗。”

“哦,原来如此,真是好办法。”

“正是,虽然四季不能缩减或者增长,但这般利用时差倒是不错。”

群臣们纷纷点头,都是夸赞林家人聪明。

老爷子笑的有些得意,但也不惹人讨厌,反倒像一个小孩子用泥坯摔成的小玩具到了大人们的赞赏一般,让人见了也跟着心里欢喜。

“就是这样,冬日时候,家里小鸡生蛋,卖去县城和府城价格翻了一番,我家点心铺子也有鸡蛋用了。后来乡亲们也都跑来跟着学,十里八乡的妇人们冬日都多了一个活计。

春日种稻子,夏日孵化鸡雏,秋时收割卖米,冬日养鸡卖蛋。这么轮着下来,北茅的乡亲们一年足足多了二十几两的进项,日子可是好过太多了。

草民就想着,大伙儿日子好了,银钱可不能花用在无用之处啊。正好我家大山考了秀才,做教书先生,草民就让他教授族里小子们读书学写算。有别的村子乡亲看到,也求到家里,要送孩子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