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806章 金米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806章 金米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老爷子见此,也蹲下身,在箱子里又掰了一棒玉米,陪着他一同剥起来,笑道,“这位大人,这玉米要剥两棒,老汉在家也称过,两棒差不多就能出一斤玉米粒。”

“当真?”宋大人听得这话,两只手都兴奋的哆嗦,但剥起玉米却越发麻利了。

明德帝在龙椅上看的不清楚,就走下来凑个热闹。

金黄色的玉米粒,好似一个个黄金球,当真是人见人爱,十分讨喜。

“这玉米不论如何,只这个卖相就比高粱和谷子看着好多了。”

群臣纷纷点头,笑道,“是啊,陛下,若是让臣取名,怕是金米俩字更合适。”

“正是,臣也觉得金米比玉米更贴切。”

“那就叫金米,只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明德帝金口玉言,直接把玉米改了名字,转而又好奇这新粮食是不是好吃。

这么说着话的功夫,殿前侍卫跑到满头大汗,终于从御膳房找了个平日称香料等物的小秤来。

宋大人直接就把前襟兜着的玉米粒子都倒了进去,仔细一称,果然一斤整。

他直接就扯了林老爷子的袖子,高声问道,“你方才说,二尺见方种几株?”

“我家试种了几次,二尺见方种八株最合适,太稀可惜地力了,太密的话又减产。”

林老爷子笑的得意,“所以,二尺见方种八株,产粮四斤,一亩地一千斤,十担整。若是地力和肥料跟的上,还能再涨一涨!”

这些话说完,大殿里却一反方才的热闹,诡异的静默下来。

群臣谁也没有说话,明德帝沉默好半晌才低声问了一句,“谷子和高粱,一亩产几担?”

“谷子四担,高粱…五担!”

宋大人应的也是轻声,眼睛盯着秤盘里的玉米粒,好似生怕高声,吓得这些玉米粒消失了。

大殿再次陷入了静默,渐渐却添了粗重的呼吸声,转而就像累积足够的蒸汽锅,猛然爆开了。

“两倍!整整十担!”

“十担啊,呜呜,十担啊,真是天佑大越,天佑大越啊!”

“大越百姓有救了,不用挨饿了,这是金米啊,金米啊!”

明德帝欢喜的手舞足蹈,群臣也是什么都顾不上了,哪怕平日斗得乌眼鸡似的两人,这会儿也激动的抱在了一起。

大越疆土广阔,百姓也是繁多,虽然有江南几州号称余米之乡,但却被北地拖了后腿,每年粮食产量,几乎只够喂饱大越六成百姓。

若是有个天灾因而减产,大越就有一大半人要饿肚子。夏日还好,山上的野果野菜,都能糊弄一下肚子,但冬日饿肚子,就只能等死的份儿。

几百年来,农林司都在致力于寻找新粮食,提高现有粮食的产量,但一直收效甚微。

民以食为天,吃穿住行,吃是排在第一位的。饿极了的百姓,为了活命,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暴乱,抢劫,这都是小事儿,直接改朝换代的也是见得太多了。

可以说,粮食是天下太平的关键之物。

而如今这种新粮食,若是林家没有撒谎,产量是谷子和高粱的两倍,比稻米产量更多,又不挑地力,扛旱抗寒,也就是说无论山地还是河滩,南方还是北地,都可以耕种。

推广开去,大越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这如何不让整个大越朝堂狂喜?

有心思活络的臣子,带头跪倒高呼,“陛下洪福,得神明借林家之手,赐下金米,大越百姓从此安枕无忧。陛下万岁,万万岁!”

其余众人被抢了先机,就更不能落后了,自然赶紧跟着跪倒磕头。

林家老少也是同样,惹得娇娇偷偷翻白眼,明明就是他们一家试种了好几年,老爹和哥哥不知道多精心伺弄这些玉米,流了多少汗水。如今倒是成了皇帝的功劳了,他们林家反倒靠后了。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万恶的皇权至上。

许是听到了她心里嘀咕,夜岚悄悄握了她的手,轻轻点点头。

娇娇赶紧扬起笑脸,微微有些心虚,毕竟她抱怨的那个帝王,是夜岚的亲爹…

明德帝这会儿也没什么帝王仪态了,亲手在箱子里扒出一棒玉米,剥开之后就握在手里挥舞,狂喜有些癫狂。

“大越之幸,这是大越之幸啊。朕要祭田地,拜祖先,昭告天下,大越得获金米,太平盛世不远矣!”

群臣自然要附和,“正该如此,臣等马上就准备。”

就是三皇子恼恨的眼珠子发红,这样的时刻也是不敢再说任何难听的话。

倒是林老爷子拦阻道,“陛下,我们家里住在北茅,气候和土地都同南边不一样。不如今年先在各地试种,看看到底产量如何。兴许这金米就适合在北地,南边产量不高呢。”

这次不等皇上说话,蹲身在箱子旁研究半晌的宋大人就应道,“不会,南边产量肯定也不定。这金米的根子又多又长,就是山地也能取水供给生长,肯定没错。”

得了他这个专家肯定,众人自然更欢喜了。

宋大人想起林老爷子说起要献两种新粮食,又高声问道,“哎呀,另一种粮食呢,快,给我看看。”

众人得了提醒,也是死死盯着林老爷子,林老爷子哪里敢怠慢,赶紧从另一个箱子里拎出一株干枯的“蒿草”,蒿草下边的根系上颤巍巍坠了七八个大小不一的“野果子”。

野果子表皮褐色,模样有些粗糙,大的比碗口还要大一圈儿,小的也像拳头一般。

老爷子也不迈关子,笑道,“陛下,各位大人,这东西也是同金米一起得的种子,我们家里取名叫地瓜,因为她的果子是长在地里的,外形又像香瓜,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许是生怕皇帝和群臣又起意改名字,老爷子着重多说了两句。要知道这地瓜这俩字,可是孙女告诉家里人的,轻易又改掉,那岂不是说他家孙女不好?

老爷子这个时候,也不忘了护犊子,绝对是大越宠孙女第一人了。

明德帝和群臣哪里知道他这般心思,一迭声催促着,“快说,这地瓜多少产量?”

老爷子提了提地瓜秧,笑道,“这东西比金米种的密集,产量自然要高,味道清甜软糯,蒸煮或者油炸,甚至生吃都成。可当粮食,也可当菜蔬,一个壮后生有三五个也吃饱了。我们家里最多种过半亩地,产了…十五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