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842章 悄然运转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842章 悄然运转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对,咱家能在岳麓书院外边开草编铺子,自然就能在万剑山庄下卖点心了。”林华对生意最是热衷,听得这话第一个附和,兴奋出谋划策,“要我说啊,不如再开个车马行,专门走湖州到京都这条路,家里给园哥儿送东西方便,顺带还能赚点儿辛苦银子。”

“湖州特产也多,不如京都这里再开个铺子,跑空车的时候就运特产,总能补回本钱。”

这次说话的是林保,他先前去接妻儿,路上也多有见闻。

“那就索性再带着丫鬟小厮吧,总有人给园哥儿洗涮做饭,跑腿儿传信啊。不是说风家小气到不给米粮做饭吗,咱们家里自己带过去。”

董氏也跟着参合,老太太心疼孙子,可是不管会不会伤了谁的脸面。

见此,老爷子同林大山夫妻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说到底,小子们都大了,他们要走什么路,只要不是歪门邪道,家里就只有支持,不会拦阻。

第二日水生带了消息回去,风万里等人欢喜坏了,虽然林家提出两月后才能让林园去万剑山庄,而且到了山庄只跟着剑老学艺,不会参合山庄任何问题,风万里也痛快答应了下来。

毕竟只要林园进了万剑山庄,就一切都好说,学了万剑山庄的剑术,以林家人知恩图报的脾气,就一定亏不了万剑山庄。

更何况林园起码要学个七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才能艺成,这期间发生点儿什么,谁也说不准,说不定两个家还能做个亲上亲呢…

不提风万里这里如何打着如意算盘,只说,没过两三日,林贵林礼林佳几个也回来了。

虽然还缺了林荣林平和林护两个,但家里人基本聚全了,都是平安无事,特别是太平港的后路已经打下了,林家老爷子带了儿孙们在一个晚饭后,铺开纸笔,把家里以后的发展,一边商量一边写了下来,然后又分派下去。

林大海带了林保负责三个山庄加一起的农田,包括要建鸡场,还有新添加的猪场。

林大江夫妻帮着家里拾掇完府邸和农庄院子之后,就带了林华去兴州,孙家的亲事尽量定下来,然后再去一趟太平港。林荣自己一个人,虽说要外聘船工帮忙,但建船坞造船可不是小事儿,他一个半大小子绝对不成。有林大江把关,总是个助力。就是刘氏过去,也能保证这些孩子们吃好穿好,顺带也是送沐姑娘过去同林荣汇合。

林大河的任务不用说,就是把家里熟悉的几样生意在京都铺开,一来,这是家里的银钱来源,二来,铺子是对外的,也是家里的耳目。

林大山还是准备大考,待得周山长到来,请他老人家帮忙协调一下,让赵三生和顾天泽在京都考秀才。这点儿想必不难,因为周栋这次也要下场。即便周山长不出手,先前送过谢礼的那些包教授等人,随便一个也能帮忙,大不了再送两本书罢了。

消息传出去,怕是都会因此打破头,抢着给林家帮忙。

林荣和林平林护在太平港,林华继续回兴州,生意重新安顿好,处置完孙家之事后,就去湖州万剑山庄把点心铺子和车马行开起来,方便以后家里人走动,照料林园。

林仁林义这次也要挑大梁,独自负责一个门面。林仁主攻点心,京都的点心铺子就归他了。林义则要开一个饭馆,不必太大,但从选址到人手,都要他自己张罗,算是家里给他机会练手。

至于林贵林礼和林佳,都同林安一起读书,先考个秀才回来再说。若是有闲暇,就帮着儿家里处置杂事。

冯氏依旧掌管家里的灶间,刘氏出门在外,周心秀就接管家里的账册和人情过往。

老爷子和董氏总管全局,娇娇就是狗头军师的角色,哪里需要支援,她就去哪里。另外,她还要兼任一个总设计师,山庄的规划设计。

哪里留着建书院,哪里统一建村庄,哪里建猪场鸡场等饲养区,哪里建学堂,她必须心里有数。

至此林家就像一台终于拼回了所有零件的机器,开始静悄悄的运转起来。

而北茅那里,终于又接到了林家招人手的消息。

十里八村再次沸腾了,特别是年轻后生们,老人还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不愿意离开故土,但是年轻后生们,各个都是心里长草,盼着出去看看大千世界。

特别是在学堂里学过写算的小子们,还有就已经在府城做过差事的,懂的东西多了,看见的东西多了,也就野心更大了。

这次,林家在京都扎根,老太爷封了国公爷,得了府邸农庄,肯定要把铺子继续开起来,把学堂继续建起来,甚至还有旁的安排。

他们投奔过去,就是工钱同原来一般,但可是京都啊,吃的住的,看的听得,完全同北茅这样的小县城。若是运气好,抓到机会,兴许就一飞冲天了。

所以,各家老人都在犹豫,儿孙们却是纷纷打着小算盘,或者干脆拾掇行李了。

而林家村里,也开了宗祠,聚集了全村老少,里正接了老爷子的信,可是比旁人更清楚明白。

老太爷一家准备在大越最南边再开一处新家园,经营好了就是一个新的根基。

北茅虽然是故土,但不得不说,实在太贫瘠了,一年小半是冬日,若是落雪早,庄稼都收不回来,全家都要饿肚子,而且离得含山关太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蛮人就杀进来了。

太平港那里虽然同这边的风土人情万全不同,但却四季如春,种庄稼一年恨不得能收三茬,海里的鱼也是捞不完,只要勤快一些,绝对不会饿肚子。

再说了,人挪活,树挪死。

在不掘动北茅这里老底儿的前提下,支援一下太平港,让年轻人们出出力,兴许又是一个新天地。

虽然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在准备,但说到底,他们都是外人,只有林家本族才是一条心。

自家的基业,总要自家人去掌管。

族老同里正都是一样的心思,关了宗祠大门,道理掰碎了说给族人们听,大伙儿也是挺了胸脯儿,纷纷表示绝对支持。

商量到最后,整个林家村分一百人出来。

林五爷好新奇,脾气急,又不服老,坚持带领众人去太平港扎根儿。幸好他家里就一个儿子,老伴儿早死,儿子儿媳加孙儿,总共四口,倒也没有多少牵绊。

其余就都是年轻人了,有刚刚成亲的小两口,有没成亲的后生,最多的还是十岁出头,马上要在学堂毕业的半大小子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