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920章 大灶堂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920章 大灶堂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园是每时每刻在生死关头,激发了所有的潜力,而他是庄主唯一的儿子,即便师傅再严厉,也是有所顾忌,不肯让他轻易涉险…

“啊,我要告诉爹,我要杀了他!”

水生还在发呆,风五已经爬了起来,跌跌撞撞往前边山庄跑去,连鞭子都忘了捡起来。

水生被惊得回过神,狠狠皱了眉头,到底扔了恼怒,捡起鞭子追了上去。

方才之事,本来就是自家五姐的错,不能让她再去父亲跟前告黑状。

当然,告了也就告了,父亲这两年越来越在意权势,绝对不会为了五姐得罪林家。但是非曲直,他还是要说清楚,不愿林园和林家受一点儿抹黑…

林园远远扫了一眼前后跑远的姐弟俩,什么都没说,越发用心在对敌上。

早日学成,他不但不需要家里势力保护,反倒会成为家里不被任何人看轻的基石…

若说有钱了要做什么,大越百姓的答案多半都是三件事。盖房子,买地,娶媳妇。

而盖房子还是排在第一的大事,可见百姓对于一个稳固漂亮的家有多重视。

粮囤村里,田里刚刚忙完拔草封垄,大半人手就被抽调出来,开始二期建设。

三个庄子,都要建排房,按照计划,太平庄也就是村人们嘴里常唤的大庄儿,因为北茅乡亲,还有来往办事走动的人最多。所以,这次要建的排房最多,足足六排。两排是十八间大通房,备着来往回来办事的管事伙计和乡亲们临时落脚儿,另外四排则是两间或三间为一组,扎上篱笆就是一个个小院儿,用于给扎根在京都的北茅乡亲和林家族人。

而丰乐庄上也修了四排,都是可以隔成院子的,备着给老少妇孺们居住,安静,少有打扰。

最后建国庄,也就是夜岚名下那个庄子,只建了两排大通房,备着夜岚带亲亲卫们回来时候,住着方便。

村外那条水泥路,路边也立了石碑,狼头村通往粮囤村的一段取名叫新路一段,而粮囤村到京都,就是新路二段,用以纪念这是大越第一条水泥路。

村路同新路交叉口,左侧路边修建了山神庙,右侧打算再起六间排房,每三间后边还有一个院子。

第一个三间是茶馆,旁边带草棚,平日来往行人,可以存自行车,夏日有冷饮凉茶,冬日有热水点心,暂时歇脚儿,后边院子是修理铺子,可以刷车,可以给自行车换零件,可以修理小毛病。

第二个三间是食铺,专门卖些热汤面,水饺,小炒菜之类的简单吃食,后院也有客房,可以供给天晚路过的行人投宿,来往回来办事的自家人也可以落脚儿。

林林总总加一起,足足要建百余间房子,不说投入的银钱,就是整个村子的人力抽掉了大半,也是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家里妇人们又忙着进城卖冰棍儿,饭菜跟不上,有的汉子眼见就瘦了下来。

林大海就同老爷子商量,然后就开了大灶堂。这一月,无论是田间还是建房子的爷们儿,一日三餐都在大灶堂吃饭。

消息传出去,可是让一众糙汉子们欢喜坏了。虽然每月家里都按照人头从库房领粮食,也绝对够家里人吃用。但穷日子过怕了,妇人们往锅里下米,往菜里添油总是舍不得,就是分到家里的肉,也多半做成腊肉挂上房梁,不敢一次都吃了。

可主家宽厚,每次开大灶堂,饭菜的油水都是足足的,比家里可是好太多了。

自然也是人人爱吃,人人都盼着吃大灶堂。

小厮们记录了男人的名字和人数,库房那边扣了他们这月的口粮,然后另外立了账册,从库房搬了米粮,大灶堂就开始冒起炊烟。

早饭是粥汤,包子或者馒头,各色炝拌菜。

午饭是加肉的炖菜,馒头或者米饭管饱,外加紫菜蛋花汤随便喝。

晚饭有时候是打卤挂面条,有时候是发面饼和骨头汤、羊杂汤。

总之,顿顿有肉,细粮多于粗粮。每次下工吃饭,成了所有人最期待的事。

如此不过三五日,房子地基打下了,众人也吃的脸上有肉了。

宋大人带了三五个小吏,原本每日是自己开伙儿,但小吏水平实在有限,饭菜实在做的算不上好吃。宋大人还好,隔三差五会得了林家那边送去的食盒,但小吏们就难过了。

这会儿眼见林家大灶整日飘出香味,小吏忍不住就同宋大人提了提。

宋大人满心都扑在金米和地瓜上,这等小事儿自然不放眼里,直接把几人的补贴银子都送去了大灶,请求搭伙。

六个人的补贴银子,一月足有十两,也算不得少了,林家不吃亏也没占便宜,不过是多烧一把柴,多添一把米,也就应了下来。

老爷子喜欢凑热闹,这几日天热,又抽烟抽多了,有些咳嗽,被老太太念叨得受不了,于是跑去大灶堂同众人一起吃饭,图个高兴。

正好宋大人也过来吃饭,两人坐一起,边吃边闲话儿。

“国公爷,我几乎是趴在田里,不错眼珠儿的看着金米苗,一棵草都不敢留,怎么看着还是不如你家那边长得好呢?”

宋大人狠狠咬了一口馒头,不甘心的眉毛眼睛都挤在了一起,惹得老爷子哈哈笑的得意又爽朗,“第一年种,照本宣科,怎么也不如我家小子们种了几年有经验。你放心,秋日时候再选种子,我家那些肯定也是要贡献一半给朝廷。”

“当真?哈哈,我就等国公爷这句话呢!”

宋大人终于笑了起来,夸赞道,“就知道国公爷是个大方的,我就占一次便宜了。”

“这怎么叫占便宜,你又不是往自家拿东西,都是为了大越,为了百姓。宋大人也是个好官啊!”

老爷子这话也不是恭维客套,毕竟宋大人扎根儿在自家农庄,一举一动,他和满庄子老少都看在眼里。晚睡早起,偶尔半夜还要跟着巡逻队在田里转几圈儿,对金米和地瓜可谓是万分用心。为的不就是以后推广开来,大越百姓不用挨饿,不用为了吃饱肚子犯愁吗。

对于这样的好官,大伙儿怎么可能不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