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15章 毕业

小市民的奋斗 第215章 毕业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在进攻敌人支撑点时,指挥员应迅速确定前敌情况,主力必须使用于侧面,采取包围迂回战法,以部分兵力钳制敌正面及一翼,主力隐蔽迅速插入敌支撑点的侧面,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方法,迅速坚决的歼灭敌人……”

看着眼前穿着军装认真听讲的这些学生,孙国英一边按照战术教材上的资料讲述,一边用粉笔在自己课前绘制的简单的地图上画出进攻示意图,那种在面对着自己的学生的倾尽全心的认真劲,着实难得。

作为日本陆士第六期步兵科的优等生,从共和后没多长时间,倾向于革命的孙国英便因裁军离开了军队,从那之后的几年,孙国英试过经商从事实业,可是每到夜时,孙国英总是会怀念起穿着军装的岁月。

半年前一些人的联系下,孙国英得到了西北民团的邀请,到民团军官教育队出任步兵科战术教员,对此孙国英当然不会拒绝,更何况孙国英知道自己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一接到邀请之后,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西北,而眼前的这此学生着实没让自己失望。

对于现在的这份工作,孙国英过去从来末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重新穿上军装,更没想到像现在这样在军校的课堂上挥鞭施教,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倍加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也就更加努力。

一边认真的听着教官的谭,左申一边认真的坐着笔记,同时不时的抬头看着教官在黑板上的用几种颜色的粉笔描绘的示意图,尽管此时左申书写的非常急促,但是仍然在保持着标准的坐姿。

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仪容,而作为军人表帅的军官更是如此,当然这一切都是源自西北民团的严格的条令要求,在民团之中没有任何人愿意以身试法,所以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按遵守军事法的各种规定。

“我们的荣誉是忠诚!”

“力量源自忠诚!”

“荣誉源自忠诚,忠诚通向荣誉之路!”

“忠诚是胜利的唯一保证!”

虽然保持着端正的坐姿,但是秦少峰的右手不时的在指尖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秦少峰并没有注意听上课的内容,只是不时的打量着教室墙上的标语,正如在黑板的那句标语一般,教室内的标语大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忠诚。

无论是在西北民团,还是在现在的军校,忠诚永远是这里的核心,忠诚是军人的至高荣誉,在部队时无孔不入价值观教育中,秦少峰就早已体会,在秦少峰看来,这里和民团最大的不同是民团注重的是军人价值观教育,而在军校,更多的却是忠诚以及奉献教育,至少学校在努力营造这个氛围。

“如果你们想在这所学校里取得成功,那么只有一个途径和目标,那就是努力学习,如果你们把精力分散到其它地方,不论对我还是对你们未来的军旅生涯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希望你们能在掌握好军事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这一点,你们应该学会将这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未来的战争之中。但你们中的一些人显然并末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不得不决定明天在此重上这堂课,逐字逐句地。”

看着自己的几个学生走了神,孙国英便正色开口说到,出于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在孙国英看来,此时如果自己容忍了他的走神,那么未来也许就有很多青年因为自己的一时纵容,而陨命疆场。

对于这一点孙国英是绝对不会容忍的,正因为如此,孙国英才会正色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不顾学生们的有些错诧的脸色,说出之前的那般话来。

“……”

听着教官的话,秦少峰显然有些惊骇于教官的决定,在西北军校之中,像这样的课时重上,更多的是一种惩罚,明天……不!今天下午,恐怕整个军校都会传着步科三十二班战术课重上的新闻,对三十二班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尽管听到教官的决定后,尽管三十二的四十名学生都觉得有一种蒙羞的感觉,但是在纪律严酷到极至的西北军校之中,在绝对的制度之下,纪律就是纪律,教官已经决定的,学生们不能提出任何抗辩。

在西北军校之中,教官和学生之间,永远都是处在这种微妙的对抗之中,这种对抗实际上是刻意营造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们寻找一个“敌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所以寻找“借口”找茬,就成为了教官的一个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们抗辩又有什么意义?

西北军校的教学主楼是一座主楼高七层两翼副楼高为五层的石质建筑,外型近拟于古代堡垒的形式,这座石质的堡垒式主楼和楼前的那座身着以45度端持着步枪作冲锋姿势的士兵青铜雕像,一起构成了西北军校的象征。

“荣誉、责任、国家、奉献”

看着青铜士兵雕像的大理石基座上的铜质铭牌上的词语,蒋方震的心里难免有些唏嘘,这些天来,蒋百里在军校的几千名学员里,精心挑选着那些将要在少尉的正式军衔,中尉或上尉的临时军衔结业的军官生们,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蒋方震还是把按照民团总部的命令,挑选出了足够的军官生,虽然是在他们并不知道的前提下。

“百里,你拿走了三百多个学生!是我最好的三百多个学生!”

一脸怒气的柯森看着站在青铜雕像前的蒋方震开口说到,今天作为炮兵科主任的柯森,今天接到了学校给的名单,柯森没想到蒋方震抽走了竟然是自己炮兵科中最优秀的三百多名学员,这个结果让柯森怎么也无法接受。

原本按照柯森的想法,既然总团来了命令,那么就给他三百多个一般学员了事就行,结果柯森万万没想到的是,按照校长办公室给自己的名单,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竟然被这样调走了。

“益木,你要知道炮兵军官不同于步兵军官,我们不能拿西北军校的声誉玩玩笑,炮兵军官我们只能派出最优秀的军官生,才能担此重任,即便是守备团,也是西北民团,我们不能让炮兵打出的炮弹,落在自己的头上!”

对于眼前的自己的这位既是老乡又是同期校友的老友的愤怒,蒋方震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从炮兵科抽出最优秀的学生提前毕业,却是蒋方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在西北民团之中火炮的重要性远超过外界的想象,实际上西北民团的步兵战术之中,有大半都是建立在以火炮为核心前提,用自己的那位老同学的话说,西北军的战斗力的强大的根源是炮兵,同样最大的弱点也是炮兵。

正因为炮兵的地位西北民团的中的重要性,以及西北的步兵战术对于火力的高度依赖,才使得蒋方震并没像抽调步兵科、辎重科、骑兵科、机动科那般投选少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优等生配以大量因专业素质过硬被推荐至军校的军官生,用这种高底搭配的方式,来搭建三个特别区十一个地方守备步兵团的中基层军官团队。

而一次从军校之中抽调接近三分之一两千余名军官生,仍无疑等在蒋百里的心里狠狠的挖了一刀。正因为如此,蒋方震才会理解炮兵科主任柯森的怒火,虽然和柯森并不是同科同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时,虽然柯森所学为炮兵科,但是因为两人是浙江老乡的原因,到也经常在一起聚会,因此比较熟悉,柯森如果不是愤怒至极点,相信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失态。

“益木,二千三名学生,等于抽去了军校三分之一的血液,我比任何人都更要痛心,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如此!等下个月,就会有一批中学生补充到军校,到时我一定把最优秀的人才都分到炮兵科去,行吗?”

看着柯森,蒋方震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可以开导一下眼前有些激动的他,同时作出一些承诺。

“这西北是要打仗吗?现在有了四个旅了,为什么还要扩军!”

知道事无挽回的余地后的柯森看着眼前的青铜雕像自语到,此时的柯森甚至于感觉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自己因为不想打内战,所以脱掉了军装,但是现在自己所教育的、寄以厚望的学生,却是为了给这个战争游戏输入新鲜的血液,以使这场战争变的更加的职业化。

“我们期待和平,但是为了和平,我们却不得不拿起武器!我们尊重生命,但是为了保卫生命,却不得不夺去一些人的生命。”

此时的柯森开始知道为什么司马会说出这样的话,有时候世事总是这般的弄人,总是逼着你走你并不愿意走的道路。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无论武器如何优秀,都不能保证会战的成功;数量上与装备上的优势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错误。虽然俄军在整个战区里面甚至每场战斗中都可以集中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个决胜点上,日军优异的指挥都能够及时集中较多的火炮……在没有有无线电连络工具的年代,日本军官心中积极主动去完成共同目标的精神,才是让「大炮兵连」能够真正运作的原因。”

卫尔。兰克斯在向自己的学生们讲述着日俄战争,双方的炮兵运用情况,同时适时的对其进行一些点评,以期望自己的学生们可以从中受益。

多年前作为一名德军炮兵见习少尉的卫尔。兰克斯。曾作为观察员全程参于了日俄战争,对于日本的炮兵运用可谓是非常了解,因此在青岛战役时,卫尔。兰克斯的见意给日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正因为如此,卫尔在久留米收留所里的时候,可没少被日本看守折磨。

当初被日本看守下了药装进裹尸袋中的卫尔,最初还以为日本人想借故杀了自己,当得知自己被救恢复自由,再也不用忍受那如同地狱一般的东方式的惩罚之后,激动的难以自抑的卫尔。兰克斯,当时只差没有亲吻那些中国人的脚面了,对于为中国人工作到中国的军校里出任教官,卫尔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你们必须要劳记一点原则,炮兵与步兵的关系不是从属而是合作,炮兵不但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也被要求要主动去寻找、掌握战机。”

看着眼前的这些学生,卫尔用自己并不流利的中国话说到,在中国服役了十年的卫尔,一口的山东话,虽说并不算得上流利,但是相比于自己的不少从战俘营里被中国人救出的同事而言,卫尔自认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上课的时候不需翻译,就可以直接和中国人勾通。

正是因为卫尔这一口相对流利带着点怪腔的山东话,使得卫尔成为西北军校德籍教官团的联络员,使得军衔不过是上尉的卫尔,在德籍教官团之中享受了特殊的地位。

虽说西北军校这支德籍教官团中军衔最高的,不过只是前青岛德军司令部中少校参谋官而已,但是对于西北军校而言,这些参谋军官反而更适合现在的西北,就像那些在军校里做教员的德军士官一样。

“……日军在龙口登陆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平度一地,就逼当地人民5天内交猪、羊各1000头,鸡2000只,粮食500万斤,小推车500辆。并公布惩斩令:(一)防碍日军一切行动者斩;(二)切断电线和倾损者斩;(三)知罪不举,窝藏匪徒,从重治罪;(四)村中一人触犯,全村之人尽处斩刑。青岛附近的200多个渔村被日军焚烧,死尸枕籍10余里。……”

看着手中的由军校德籍教官团写的《德日青岛之战》,坐在学校走廊里的孙国邦,不禁感觉有些好笑,做为学校的教学翻译,孙国邦自然担起了把这本《德日青岛之战》给译成中文

这本《德日青岛之战》小册子,虽说这本算得上是战术教材的册子,对于学校的教学有一定的助益,但是孙国邦还是能从中感觉到那些德**官的敌日情绪,甚至于这些德**官还用一些事例来挑动军官生们的敌日情绪。

“需要这么挑动吗?”

译出一段文字之后,孙国邦自言说到,作为龙口人的孙国邦不用这么挑动,都有强烈的敌日情绪,必竟孙国邦的家就是毁于日本军队之手,有这么多仇恨在里面,还需要挑动吗?

孙国邦知道自己的那些从胶东来的老乡里,只要提到日本人,没有几个不咬牙切齿的,就是现在全中国,又有多少对日本有好感的,日本灭亡中国的心从二十一条里头就看出来了,那里还需要他们德国人在其中添油加火,更何况在孙国邦看来,就是这些德国人,恐怕也没有安什么好心。

------------------------------------------------

“非常感谢你们,蒋百里将军,蔡谔将军以及贵院教职员们,尊贵的客人们,自豪的学员家属们,以及毕业学员们,感谢你们的欢迎,我为能够到这里为中国最优秀的年青人颁受毕业证,而倍感荣幸!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西北”二字都令人羡慕崇敬的地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创造着工业史上的奇迹以及难以计数的财富,勤劳的人们因此而得已在此安居乐业。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场所,西北民团军事学校是西北价值观的卫士,这些价值观造成了无畏的西北军人,这些军人即将造就未来世上最璀璨的历史。

……作为西北民团军事学校的第一批毕业军官,历史也向你们这一代人发出了号召,西北在此之前受到了狡诈的敌人的攻击。你们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从这一学校毕业,而加入强大、光荣的西北军队。我们的战争只是刚刚开始。

我为那些执行我的命令而战斗的将士们感到骄傲。西北深深感激所有为西北的事业服役的将士们,以及所有为捍卫自由而献出了生命的人。西北和人民尊敬和信任我们的军队,我们相信你们总会赢得胜利。

也许我们的未来之路会充满着波折和不可预料的风险。然而我确信,不论我们在哪里进行任何一场战争,用鲜血和钢铁以自由的心铸就的铁血旗都会是既代表力量,也代表自由,更代表正义!

……我们决心要在这场艰巨关系国家民族复兴的斗争胜利之前,让我们的旗帜在全中国都被承认为自由的象征,同时也是战无不胜的力量的象征,以国家未来安危所系。

我们现在也像以往一样,是为公正的和平而战,为维护我们自由的和平而战。我们要保卫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野心家们的威胁。我们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最终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的自由、正义的社会。

建立这么样的一个正义、自由的社会,是西北的机会,也是西北的责任。从今天起,这也是你们要迎接的挑战,我们将一起迎接这一挑战。

你们穿的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的国家的军装。中国不在是那一个老旧的帝国,而是一个全民追求自由和正义的新兴的亚洲第一共和国。

我们希望和追求的仅只是让我们的同胞们能在和平的空气下享有自由和正义,以及对更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但仅仅只是这么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却让我们必须要付出鲜血和牺牲才能得到,帝国主义者和野心家人,是不会容忍我们追求自由与正义梦想!

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阻止我们的脚步,但是他们可以阻止吗?不!绝不!这就是你们的职责和你们的使命,用你们的刺刀去告诉那些无耻的帝国主义和丧权辱国的野心家们,我们绝不会停止我们的脚步!

所有侵略别国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会最终付出代价。我们绝不会让自己祖国再一次蒙受屈辱,再让自己的国家任由暴君和野心家们的摆布。我们要让我国摆脱现在的这种耻辱的、任人欺凌地境况。

……在正义和邪恶之间,清白与罪恶之间,是不可能有中间立场的,请记住我们有信条,在这场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国家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

……在你们离开这里时,是带着这座学府的性格,怀有我们最崇高的理想的时候,我希望你们时刻铭记西北民团四棱方正星的含义以及军校的校训——荣誉、责任、国家、奉献。……在祖国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上,能与你们这些勇士同行,是我的光荣和荣幸!

愿你们永远无愧于忠烈祠中供奉着的英灵。现在我代表西北祝贺你们当中的每一位得到了你们应有的授衔,祝贺你们为西北带来的荣誉。国家感谢你们!”

站在西北民团军官学校的训练场上面对着由二千三百名即将毕业的军官生组成的方队,以及坐在后方的他们的家人,司马对着扬声器说到,也许是受其气氛影响,虽然司马尽可能的舒缓自己的心情,但是还是难免会有些激动,以至于到中间时,颇为激动的用力的挥着双臂,不时的握胸抱拳的激动的发表着演讲,中间的一段甚至于是脱稿的即兴演讲。

以至于中间长达数分钟上的演讲内容,实际上是充满着民族主义和带着煽动情绪的词语的内容,虽说用词有些不当,但是这种通篇白话的异常直白的演讲,恐怕还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尤其是那些在收音机前的人们。

借助于西北电台的广播,司马在训练场上对这二千三百名毕业军官的讲话随着电波传到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通过那些省份的茶馆、酒楼、私人家中的收音机,全国有数百万人同时收听到司马这次充满着情绪的演讲。

当演讲结束的时候,面对着如同浪涌一般的掌声,虽然司马有些飘然的感觉,必竟在后世,司马恐怕一生都不可能得到这么多的掌声。但是在内心深入,司马却开始有些后悔起来,尤其是想到自己所说的那些话。

一直以来,司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革命者,或者有什么其它的信条,更多的时候,司马所信奉的是实用主义,这个后世人一般的通病,尽管在中华民族复兴党的党纲中充满着民族主义的字调,但不过是司马想利用这个时代国内的思潮罢了,必竟在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就是民族主义。

但是司马可从来没想过利用广播电台,把自己的那种反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立场给来个彻底的暴露。这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司马来说,这么做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现在的西北也不适合出这个风头。

“哎!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随便吧!好像自己是反侵略吧!现在的英法俄美不都是在反侵略嘛!”

尽管有些后悔,但是司马知道现在恐怕就是后悔也已经晚了,必竟自己的声音已经通过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听到自己的演讲,但是司马知道现在估计全中国包括那些个驻华公使们,都会对自己的这演讲感觉有些惊骇。所以就在心里自我安慰到,同时开始在脑子里构思着怎么样去应对各界。

“下次绝对不能再这么冲动了!”

在如同浪涌一般的掌声之,司马在心里自说到,尽管心里有些后悔,但是脸上还是保持着笑容,必竟接下来还要亲自给这两千三百名军官生中的第一名颁发毕业证,同时还要为其受衔,现在根本不是后悔的时候,至少在这一关过去之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