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43章 愿上帝保佑吾皇(求票中!)

(求票中!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小市民的支持和厚爱!拜谢中!)

对于上乌金斯克的市民和城防部队而言,西历1917年5月26日,无疑是一个让人感觉愉悦的日子,万里无云的晴空,微抚的仍然带着些许凉意的春风。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让人们感觉愉悦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近来压抑在人们内心的阴霾,终将要散去。

上乌金斯克的人们之所以携家带口的穿着盛装,来到位于城效的这片属于某一个布里亚特贵族的赛马场上,就是为了欢迎他们早早期盼着的俄罗斯第三航空团的到来,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第三航空团来了,那些让人担惊受怕,还做恶梦时都会惊醒的中国飞机,也许就会从上乌金斯克的天空消失。

“来啦!他们来啦!”

这时听力较好的人指着西方的天空大声的喊道,人们纷纷昂着头朝西方的天空中望去,那些穿着盛装、打着花伞的淑女、贵妇们同样目光热切的朝空中望去,她们早都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在第三航空团中为自己找一个情人或者恋人。

过了好一会,西方的天空中出现在一片小黑点,还带着些许轰鸣声,显然是第三航空队到了!早就期待他们到来的上乌金斯克的市民们望着越近的黑点,心头不禁轻松了许多,噩梦终于就要结束了!

“他们是在欢迎我们!”

在空中引导编队飞行的瓦西里,望着预定降落的赛马场周围那些或白或黄各种纷彩的颜色,瓦西里知道那是前来欢迎的人群的服装的颜色,望着赛马场周围五颜六色的色彩,瓦西里不禁冒出了一个在这里为自己寻找几个漂亮的情人的念头。

而此在上乌金斯克以南六千米的空中,西北航空队第一、二、三联队的战机也几乎同时到达了上乌金斯克,居高临下的航空队的飞行员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数公里外那些机翼、机身上涂着黄绿迷彩的斯帕德战斗机群。

发现了目标的机群像是一群嗜血的狼群发现了羊群一般,随着先导指挥机摇动了机翼,发起了攻击信号,已经变成攻击队型的机群,立即冲着目标俯冲而去。

正在地面上的市民们纷纷庆祝着着噩梦即将结束的时候,突然一阵黑点出现在了南方的高空,望着空中那些突然出现黑点,和隐隐传的发动机的轰鸣声,人们被惊呆了,隐藏在人们心中的梦魇突然再次毫无征光的重返到人们的心头。

“是中国人的飞机!”

突如其来的中国飞机,着实让瓦西里为之一惊,瓦西里大叫着一边摇动机翼发出了分散缠斗的信号。但是此时显然已经显然晚了,高速俯冲逼近的F/H-1用弹雨阻止了他们企图分散的意图,除了少数几个漏网之鱼外,第三航空团此时仍然保持着密集的飞行编队。

像战术课上一般,从相对高度冲着俄军的机群俯冲而去的鲁想,借着瞄准套环瞄准一架斯帕德战机后,在距离数百米外立即按下了发射纽,F/H-1机翼上立即喷射出六团火龙,曳光弹在空中划出的弹道笔直的飞向了那架斯帕德战机。该机立即烟火飞腾,拖着一道黑烟侧旋冲着地面下坠着。

一击得手后,鲁想一边兴奋的狂叫着,一边按照教材上的规定,立即高速爬升脱离。尽管边防空军和欧洲空军一样将盘旋格斗视为空战的主要战术,但是更多的时候,边防空军却信奉“占领相对高度、俯冲攻击、快速脱离”的战法,尤其是对于速度超过现在各国战机30%的F/H-1战机而言,这种战术更能发挥出F/H-1的速度优势,而且战术相对简单,尤其是在攻击这种密集编队俄机。

“妈的!”

依靠着纯熟飞行技巧躲避了中国飞机的多次缠斗攻击瓦格里大声的叫骂着,在躲避攻击的同时,借着余光看着空中的中国战机两机一组,像是雪狼一样娴熟的攻击着那些侥幸分散,但是却立即陷入另一个危险的少数的几架分散开的第三航空团的飞机。

这些侥幸分散的斯帕德,完全陷入中国飞机狼群一般的扯咬之中,几乎刚一摆脱攻击,立即就会迎上另外两架编队攻击的战机。

中国的战斗机如同牧童放羊一般,只要俄机企图分散开,就以猛烈火力将其赶回队形,再集中火力射击飞行队形密集的俄机。在F/H-1强大的火力打击下,俄军机不断中弹拖着黑烟向地面坠落,甚至出现同时有数架飞机起火坠毁的壮观场面。

还有一些飞机被凌空打爆,凌空爆炸的飞机带着燃烧的碎片,拖着焰尾向地面坠落着,与此同时,在地面上原本准备欢迎第三航空团到来的上乌金斯克的市民们和城防部队的士兵们,几乎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场短暂而激烈的空战,上乌金斯克周围那些用野炮临时改造防空炮,并没有开火,他们怕击中自己人的飞机。

“嗖……嗖……”

正在追击着这架尾翼上标有飞行指挥官标识的077号斯帕德时,鲁想在几次攻击失手后不觉加大油门,发动机怒吼起来,而同时身体也好象被紧紧压在坐椅上。

眼看俄军的这架飞行指挥官的座机就在眼前,只见对方猛的拉高跃升,紧接着一个剧烈的横滚。鲁想眼睁睁的看着对手在头顶掠过,而自己一下子就冲到了前面!

“糟糕!”

一见自己冲到了前方,鲁想立即意识到已经失去了取胜的机会,之前这架077利用娴熟的技艺多次摆脱攻击,让鲁想明白自己和他进行缠斗无疑是不智之举,于是鲁想几乎都做一丝考虑立即拉起飞机,想利用F/H-1战机的高速优势加速脱离。

此时瓦西里已经将座机恢复到了水平状态。见对方如愿超过了自己,于是瓦西里便一压操纵杆,这时拉起的中国战机正好将机侧暴露给了自己,瓦西里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随即按动了发射纽。

“哒……哒……哒”

斯帕达战机的两架机头机枪立即喷吐出了火舌,尽管枪口焰影响了视线,但是瓦西里还有坚信这么近的距离,自己绝对不会失手,那怕击落一架中国人的飞机也好,第三航空团的荣誉都将会得到维护。

正因为如此瓦格里才会不顾一切的攻击着这架不走运的中国飞机,完全无视已经有两架中国战机,已经尾追而来,甚至于耳边已经响起了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随着后背传来撞击感,望着已经拖出黑烟的中国飞机,感觉到力量急剧流失,已经无力操纵的瓦西里,知道自己悍卫了第三航空团的最后一丝荣誉。

“乌拉!乌拉!乌拉!”

……

在赛马场上原本准备迎接第三航空团的市民,此时怀着一种敬畏之心仰望天空,看着一架又一架的俄国飞机被中国人击落,当看到那架黄色尾翼的俄罗斯战机,不顾一攻的攻击着中国飞机,在那架中国飞机拖出黑烟向西坠去的时候,而此时黄色尾翼的俄罗斯战机在两架中国飞机攻击下向地面坠落而来。观看着这场激动人心的空战的上乌金斯克的市民大声的高呼着,看着那架坠落的黄色尾翼的战机,不知道是谁开口唱起了那首被废弃的国歌。

“愿上帝保佑吾皇!让国家的光辉,领导我们的一切。去追逐光荣,训导我们,沙皇!祈寻神圣的梦想!祝福啊,愿上帝保佑吾皇!”

歌声响彻在上乌金斯克这座古老的城市中,而此时的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临时政府已经将这首国歌废止,对于这些有些激动,同样感觉到悲伤的人们而言,好像此只有这首歌能给他们带来勇气。

当上乌金斯克的主教穿着盛装,出现在赛马场上为第三团的飞行员们作着弥撒的时候,市民们纷纷跪拜在十字架前,划着十字架,为俄罗斯祈祷着,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信仰。

“五十六比一!”

短短的十几分钟,一场一边倒的几近于完美的空战,以西北航空队的完胜而告终,当最后一架斯帕德战机被击落之后,在那些蓝灰色的飞机用胜利者的姿态飞过上乌金斯克的上空的时候。

在上乌金斯克城内外,即便是那些脖颈上系着红布条的铁路工人都仰望着天空,脸上带泪的大声高唱着那首废弃的国歌,他们是在祝福着沙皇,但是同时也是在为俄罗斯祝福着,也同样是在为那些勇敢的第三航空团的飞行员们。

“嗡、嗡、嗡……”

望着边防空军机场上停着的十八架H-1型重型轰炸机,看着这些轰炸机庞大的身躯,和他们发出的巨大轰鸣声,身为总设计的洪峰感觉到自己开创了一个历史,十八架H-1型重型轰炸机,今天将从这里起程,执行第一次轰炸任务,目标上乌金斯克俄军军营。

“洪先生,你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轰炸机!”

听着耳边响起的轰炸机轰鸣作响的发动机声,心情不错的司马笑望着这十八架轰炸机,这就是西北制造的重型轰炸机,由自己亲自命名的H-1型重型轰炸机。看着这些模样有些怪异的“大型飞机”,司马知道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H-1这种双翼重型轰炸机无疑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采用空心薄钢铁焊接的机体结构、木制的蒙皮、泡桐木和薄型钢管构成的翼肋,布制的机翼蒙皮,H-1几乎就是采用了西北航空技术和一战时的主流技术的混合产物,西北式的机构结构,一战主流式的双层机翼结构,如果说这架轰炸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恐怕也就只有他相对“庞大”的载弹量,较快的速度,还有“惊人的航程”。

当然最为特别的还是他恐怕是第一种采用封闭式座舱的飞机,内置的弹仓可以挂载一点五吨炸弹飞行一千三百公里,如果只携带八百公斤炸弹,他可以达到惊人的2650公里的航程。还有分布在前后左右以及机腹下多达五架自卫机枪,这五架自卫机枪一定程度的为H-1提供了几乎360度的自卫火力,在这个时代,H-1无疑是最出色的轰炸机,至少从目前来看。

“嗡、嗡、嗡……”

“我们现在正在设计四发轰炸机,他会飞的更远,更快,带更多的炸弹,俄罗斯人造的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是全世界第一种四发轰炸机,但是伊里亚。穆罗梅茨的性能还赶不上双发的H-1,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

当第一架重型轰炸机带着巨大的轰鸣起飞的时候,洪峰望着已经起飞的H-1型轰炸机,激动的不能自抑,仰望着空中巨大的飞机,有些激动的说道。

“老板,有了他的加入,边防空军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进攻力量,边防空军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望着空中的飞离的轰炸机群郑培林激动的说道,作为边防空军的第一任司令,郑培林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兴,5月26日完美的一边倒的空战胜利给,西北航空队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单独建军,在西北边防军的序列中多了一个边防空军的序列,同时5月26日还成了空军节,甚至于在西北边防陆军还没有陆军节的时候,西北边防空军便拥有了一个自己的节日。

而现在随着这十八架大型轰炸机的加入,西北边防空军的轰炸能力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以后会不断的有新的大型轰炸机补充进边防空军,西北边防空军无疑全完成一个质的转变,用老板的话说,就是完成一支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的转变。

“培林,战争打到了最后,飞机会被击落,军舰会被击沉,只有两条腿、一杆枪的步兵,最后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边防空军和边防陆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仅靠自身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边防空军的用途就是争夺制空权,轰炸地面目标,为步兵进攻扫清道路,同时对敌人纵深展开战略轰炸。边防空军出自边防陆军,包括你也是!记住这一点,还有战争是胜利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知道吗?”

见郑培林这么说司马便开口略带着教育的口吻说道,现在“大空军”的思想开始在边防空军中漫延着,司马不反对大空军,也支持空军致胜论,但是这种致胜论是建立在和陆军的合作的基础上。

“是!老板,是我冒失了!”

听到老板的训话郑培林连忙立正服从道,这时郑培林才发现自己好像有些飘然了,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出身,这才老板的提醒让郑培林连忙开始在脑中反思了起来。

“这在天上怎么这么冷!早知道应该多围条围巾!”

穿着一身皮衣的温安杰,坐在吊带式的座位上,看着伸出机舱的枪管监察散热筒上的白霜,感觉着身上有些凉意,于是便叫骂着,对于原本是步兵机枪手的温安杰,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打机枪打到天上来,就像现在这样。虽说在在天空飞好像很威风,不过对于温安杰而言,温安杰更乐意在地上打仗,至少在陆军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枯燥乏味的飞行。

“温上士,这些炸弹不会爆炸吧!”

同样在座在吊带上的左侧机枪手看着一米开外的两个炸弹挂架上卡着的十枚标识着“100KG高爆”字样的炸弹,看着炸弹距离自己这么近不禁有些担心。

虽说知道这些炸弹是触发式,只有在自由下落过程中解除保险,然后在撞到地面时爆炸。炸弹上的一个小螺旋桨在炸弹向地面坠落的气流中会通过旋转从炸弹脱落,从而解除保险。一旦小螺旋桨脱离炸弹,甚至一点点碰撞也会引起炸弹的爆炸。不过只要小螺旋桨还在炸弹上,炸弹就没有危险。不过距离炸弹这么近,难免会有一些担心。

“快到达目标了!大家作好准备!”

就在这时从驾驶室传出了机长的吼声,原本正准备回答的温安杰连忙从吊带下来,站在木质的舱板上,像训练时那般拉动枪栓,操作着侧机枪,准备随时扫射可能出现的敌人的目标。

“大家不用紧张,俄国人的飞机早都给打掉了,要扔炸弹了,你们可以看看风景!下面就是上乌金斯克!”

在气氛骤然一紧之后机舱内传出了机长笑吼声,这会温安杰才想起来,两天前俄国人的飞机都已经被击落了,除非打鸟,否则在这天上可真没有什么目标可打。

在扔炸弹的过程中,温安南怀着兴趣和好奇从投弹舱口朝下观看。此时机长操纵着飞机朝着正确的航向,此时一个绵延着有点儿像是蜘蛛网一样的铁路线的目标,就在飞机下方大约1000米,这里应该就是上乌金斯克火车站了。

随着炸弹架的逐个解脱,一个接着一个100公斤的炸弹被丢出了舱门。每次小螺旋桨都开始旋转,然后脱离。在被扔出大约十多秒钟之后,炸弹撞到了地面,可以看到火光和烟尘。再几秒钟之后,温安杰可以感觉到轰炸机会随着到来的冲击波振动。下面的地面上闪过橘黄色的火焰,爆炸扬起的黑色烟尘随之升腾到了空中。

--------------------------------------------------

突然爆发的战争,让西北有些措手不及,不仅表现在军力分配上,甚至于连动员后,都是问题连连,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足够的营房,尽管北调的军队腾出的大量的营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使用,所以大多数新兵训练营都被建在沙漠的边缘,用帐篷的铁丝网构建的临时兵营。

结束了几个小时的训练之后,在休息的空隙谢子良便坐训练场边从口袋里拿出笔,给家人写着信,从南洋来到西北已经一个月了,谢子良和二弟谢子轩按照离家时父母和小妹的交待,隔三差五的给家人写着信。

在结束了四个星期的基本训练之后,现在的谢子良已经进入了专业训练期,专业训练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训练士官的推荐。谢子轩接受的是普通的步兵训练,而谢子良则被推荐当机枪手,接受轻机枪操作训练。

谢子良很满意这个结果,步枪起码要打几枪才能打死一个敌人,机枪一扫就可以打死好几个。要想消灭更多的俄国兵,当机枪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四个星期枯燥乏味的基本的队列训练。一连二十八天重复着齐步走,立定、向左转、向右转、这样几个枯燥的动作,和大量的体能训练,虽然其中也进行格斗训练,但是这毕竟太过乏味着,每当看着军营周围那些持枪的老兵。谢子良也会和身边的战友一样不停埋怨着。

“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摸上枪?”

尽管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但是每天仍然需要接受大量的体能和战术训练,这种乏味的训练即将结束了。就在之前刚刚结束了战术训练之后。谢子良发现教官抱来了一挺乌黑锃亮的机枪,架在了地上。谢子良知道今天也许就能摸到机枪了。

就在这时突然教官的声音响了起来。

“全体立正!”

听到教官的口令后,谢子良连忙跑了过去,和那些和自己一样被推荐接受机枪手操作训练的战友们列队站在放着机枪木桌前。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枪械知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面前的这个武器——五式轻机枪。它是由西北第二机械集团研发制造,共和五年设计定型,同时被定型为五式轻机枪,装备西北边防军。它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同时可靠非常之高。五式轻机枪全枪质量为9。5公斤。枪长1133毫米,其中,枪管长536毫米。6条右旋膛线,枪管质量为2。73公斤。使用30发弹夹供弹,空弹匣重为460克,实弹匣1。18公斤。配用子弹为6。5毫米五式机枪弹。它的最大射程是2000米,有效射程是800米。采用片状准星、立框式表尺和觇孔照门。表尺刻度范围为200至2000米,以100米为分划。高低归零校正需更换准星,水平归零校正只需横向移动准星座。该枪装有含4个调节位置的气体调节器。当弹头经过距枪管尾端面381毫米处的导气孔后,少量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和气体调节器进入活塞筒,气体膨胀而推动活塞。……自枪机的抛壳挺槽中伸出,撞击弹壳底端,弹壳通过枪机框的抛壳口向下抛出枪外。该枪的冷却方式为气冷、可快速更换枪管……”

教官一边讲解,一边将部分零部件拆卸下来,给大家展示。谢子良和身边的战友们都围站木桌边在认真地看着教官的操作,听着教官的讲述,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随后,教官又教大家怎样维护枪支,怎样排除故障。

在结束上午的之后,谢子良便列队到了士兵餐厅吃午饭,伙食还是和平时的一样,一公斤的土豆泥、配上青菜和二两肉,加上一碗清汤。然后便坐到餐桌前享着着这一个月来都还未能适应的伙食。

“这就是牺牲的一种吧吧!”

用汤匙和着餐盘里的土豆泥,谢子良看着大型帐篷搭建的餐厅四周书着的西北边防军价值观,服务、荣誉、忠诚、使命、正直、尊敬、牺牲,对于习惯了吃米饭的谢子良而言,每天吃这种土豆泥根本就是一种牺牲,虽然从南洋来这就已做好受苦的准备,可是这种伙食让谢子良怎么也有些不太习惯。

对于书写在帐壁上的那十四个字组成的袭自民团的边防军价值观,谢子良即便是在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按照长官们的话说,一只军队如果没有属于他的价值观,那么这支军队也就不可能赢得胜利。

“呵呵!土豆泥、二两肉、青菜,这伙食不错了,当年我在关里当兵的时候,一天就两吃两顿饭,虽说吃的是米饭,一顿稀的一顿干的,可那米都没淘过,沙子、石子什么东西都有!后生,这饭不错啦!”

坐在谢子良面前的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笑说着,然后拿着接着胃口不错的和土豆泥撕杀起来。

“……今天上午十时,西北边防空军轰炸机部队,对抵达上乌金斯克的俄军增援部队进行了轰炸,据统计俄军伤亡数百余人以上……”

就在这时餐厅内的广播中传来了最新的战报通告,整个餐厅立即被如潮水般的掌声和议论声所笼罩着,在餐厅内用餐的新兵们在这里交流着各自的观点。

“今天又是数百人!昨天空军的轰炸机联队在伊尔库茨克,利用俄军增援部队的正在车站加水的机会,在车站扔下了几十吨炸弹,俄军死伤超过一千多!估计今天他们在上乌金斯克炸的,就是昨天炸剩下的,这一列火车能带多少兵。空军再这么炸下去,这场仗都不需要打了!咱们还没训练好,估计老毛子的兵就给炸个差不多了!”

听着收音机的里的战情通报谢子良感觉有些郁闷吃了一口土豆泥后,有些愤愤的说着,像这样的战情新闻,每天都在重复着,可是满是边防空军的新闻,至于边防陆军好像都消失了,除了偶尔会提到边防陆军用炮弹炸碎了俄军的防线,好像是在这场战争已经根本没有边防陆军的事了。

“呒……谁说的,你没听教官说吗?主任以前说过,战争打到了最后,飞机会被击落,军舰会被击沉,只有两条腿、一杆枪的步兵,最后来决定战争的胜负。你没看现在咱们对上乌金斯克围而不攻吗!就等着咱们训练好了在那大显身手,到时我好拿机枪收拾那帮老毛子。空军的轰炸是给咱们将来的进攻扫清道路知道不!这叫战术!”

谢子良身边的战友听他的话后,立即吞下口中的土豆泥大声重复着教官们说过的话,对于大多数新兵而言,教官的话无疑是最为有力的,也是最可信的。

“呵呵!但愿吧!希望空军到时候给咱们留点儿渣子!”

谢子良并没有有争辩只是笑说着,但是在心里却忍不住暗自嘀咕着,报纸上和新闻除了前线战报之外,还有在京城那场谈谈停停、停停谈谈的谈判的新闻,上个星期因为范专员作了一丁点儿让步,结果有人在报纸上发新闻要除国贼。想到这些谢子良不禁有些担心,会不会自己这边训练一结束,那边战争就结束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