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7章 风云骤变(加更完成!求月票!)

(完成加更了!虽然今天无语因严重腹泄致使半天未能码字,但仍如诺完成了加更,以感谢各位大大长久以来对小市民的支持和厚爱。未曾想这么快就到月底了,此时再求月票已晚!无语就在这求下月的保底月票吧!拜谢中!)

西直门火车站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建于1906年的西直门火车站,是京包铁路的起点,车站主楼、售票处、站台所用石料均由京西房山而取,站内候车棚“工”字钢所用钢材全部采购于英国,因设计师詹天佑先生早年在美耶鲁大学留学受其影响车站修建为西式风格。

此时的西直门火车站台上拥满了前来欢迎司马到来的京城政商两界显贵,尤其是那些穿着中山装的政界人物,他们之所以到的西直门火车站,表面上是为迎司马进京,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政治投机,甚至于他们难得不穿西装改穿临时定制的中山装,以希望给那个年青人留下好印象。

在火车进站的瞬间,车站立即沸腾了起来,等待多时的军乐队随即奏起了音乐,而那些达官显贵、各界政要随即打起了精神,望着那列不喷吐白烟的列车缓缓入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或真或假的喜色,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司马入主中央。

“总理,是您请他进京,为什么你不好做做到底,非要……”

徐树铮看着站在花园中似在想着什么的总理,今天京城大多数政要都赶到西直门火车站去迎接那位小老乡的到来,而总理却……不去,而大总统竟然也称病未去迎接,显然两人在这一点上至少是一致的。

“算算时间他该到火车站了吧!”

望着眼前满是秋色的花园段祺瑞开口问道,面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似乎进京那个人和自己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显然无意表现出所谓的大度。尽管面无表情,但段祺瑞偶尔失神的模样却出卖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看着瞬间有些失神的总理,徐树铮在心犹豫了一下。

“总理,日置益公使两天前曾表示日本政府愿意提供5000万日元贷款,差不多1000万银元的样子,帮我们对抗西北。如果……我认为我们可以接受日本帮助。”

段祺瑞的脸上带着带着嘲讽的冷笑,当年如果没有日人所谓承诺,大总统何至于做出那等糊涂之事,最后落得众叛亲离、惨淡收场,如果大总统当年未行那等逆天之事,现在的中国局势何至于落得现在这般。

“帮助?再来一个二十一条吗?日本人帮死了大总统,今天又要用他们的帮助陷我等成不忠不义的汉奸之辈吗?又铮,我虽不舍手中之权、总理之位,但绝不会当汉奸!各国公使团今天是不是在英国公使馆开会?他们怎么说!”

现在段祺瑞更关注的各国公使团的态度,这恐怕是自己的那位小老乡在京城碰到的最大的障碍,其它的有西北的财势、兵势做依,一切几无疑问,唯有各国公使团的态度才是的最大的障碍。偏偏那个年青人又不停的鼓吹打倒列强、废除旧约、收回各国在华特权,甚至于在登上火车时亦不忘向国人重复这一宗旨,太年青了!国势不如人,暂时低一下头又能如何!

“总理,您多虑了,西北和英、法、美三国公使之间的关系之亲密,甚至强于中央。公使团在两个小时前派人通知外交部,公使团对未来中国政权的和平更迭持欢迎态度。在公使团中,美国、法国公使均站在西北一方,他组阁后获得各国承认,并没有什么问题。”

总理的疑问让徐树铮在心中叹口气,外人只道总理量微度小未去车站迎接司马进京,但世人谁知道总理的用心良苦。

“又铮,听到没有,他已经进城了!”

听着空气中隐隐传来的欢呼声,段祺瑞面无表情的说道。

在京城的外国人几乎见证了今天倾城热情,京城的居居几乎全拥上了西直门大街、新街口南街等司马途径的街道两边,京城的民众似乎愿意以最大的热情欢迎西北的那个年青人的到来,看着眼前的这种场面,路边的外国人很难理解,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市民变得如此狂热。

站在街道的两侧的市民手举着国旗,穿上了节日时的盛装,街道两侧的门市上悬挂上彩球、彩带,恐怕没有什么比京城商界的更乐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司马那个财神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就实惠,不久之后受益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减税,或许税会低的得西北一样。

人们对某一个人的欢迎,更多的是因利益!

在司马的座车出现在西直门大街时,街道两侧立即沸腾了起来,街道两侧的人们挥动着手中的国旗,高呼欢迎的口号,负责维持治安的京师警察厅和模范军的士兵用力的用双手结成人墙阻拦着狂热的人群,。

“财神爷”、“送财童子”、“小赵元帅”等等诸如此类的别称。

是国内商界对司马的别称,这些个称呼未带一丝的贬低之意,反而带着透着些许亲切之意。在全国最乐意看到司马主政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内的商人,西北的投资环境一直为国内各界商人津津乐道,较低的赋税、绝无官府勒索、卡要的环境吸引着国人,但受限于资金、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到西北投资。现在当司马可能入主中央后,国商们自然乐意看到其将西北商政放之全国,进而使他们得享实惠,但最为醒目的的还是参杂在欢迎横幅中的复兴党政治味十足的标语。

“全面废除不平等条约!”

“收复租借地!”

“收复租界!”

“废除各国在华特权!”

透过车窗向民众挥手的司马看着眼前的这么大的场面,心中不禁飘然起来,即便是上帝面对来自无数人的崇拜和欢呼时,亦会飘然、失神。

“把天窗打开!”

有些飘然的司马拿起车边的电话吩咐到。

“滋……”

司马刚从车顶露出半身,那些市民立即爆发出一阵更加狂热的欢呼声,甚至于连忙街边的军警也随之全体立正向司马敬礼。

露出半身沉浸于呼唤声中司马学着电视里那些领导人的模样,大模大样的扶着车顶天窗轻轻的向街边的人们挥手致意,此时似乎这一切都仿如天经地意一般。

面带笑容的司马不时朝街边左右看去,轻轻的向狂热的民众挥着手。而最让司马诧异的是,在街甚至很多人用右手高举过头顶行着举手礼,其中不乏一些外国人。而更多的人则是按照国会制定的礼节标准,男子行脱帽鞠躬,冲着车上的司马行三鞠躬的大礼。

在京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欢迎司马的到来,至少有那么一群人,却因为司马的到来而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听到外面传来人们的欢呼声的时候,他们恐惧了、害怕了,那些欢呼声对他们而言,甚至于比要命的枪炮声更为恐惧。

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恭王府,是北京数十座王府建筑物中为规模最大的一座。尽管因共和国律法门头上悬挂“恭亲王府”的门牌早已摘去,但富丽堂皇的前门,无不显示着早年间里间主人的辉煌与权势,只不过这一切早已随着一纸退位昭书而消逝的无影无踪,尽管其间主人仍然做着复辟的旧梦。这座王府是四九城里的百姓们口中永远聊不完的前清及其人物沧桑物景变换故事。

在恭王府后庭一间书房内齐聚着一些人物,毓朗、载涛、溥伟、载泽、载润、善耆、升允、巴布扎布……这些人无一不是京中旗人勋贵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个个都是王爷、总督级人物,这些人是宗社党的骨干,尽管复辟清王朝的宗社党早已被解散,但是这些心怀曾经权势,野心未死的“大人物”仍然做着复辟旧王朝的千秋大梦,现实并不能说服他们。

“各位王爷!你们要清楚一眯,若是那个人上台!他必会和诸位清算旧帐咱们,我们有可靠情报相信,数月前京城排满事件,正是其一手策划!排满、收还各王府府宅私产、甚至于将皇上赶出皇宫,相信其一但长台之后,必会先后付之行动。”

望着屋内的这些满清勋贵曾经和他们合作过的川岛浪速,知道这些人最担心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支撑着他们复辟的意图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忠君,而是因为他们怀念过去的权势与富贵,尽管这两年复辟之心迫于现实已趋于平静,但绝不意味着他们死了这个心思,尤其是当他们的富贵受到威胁的时候。

川岛浪速的话引起了屋内众人的交头接耳,自段祺瑞的通电邀请司马进京之后,京城内满人最担心的正是西北的那个人进了京,会不会对京里的旗人下手,任谁都知道那人对旗人绝无好感。

甚至于有报纸报道说那人先祖曾是反清逆贼的将领,兵败举族被杀,其祖上余支在家兵的拼命相护下侥幸逃过一劫,为躲避官府捕杀逃至海外达数百年,受其家教影响自幼就对旗人可用恨之入骨来形容。这种人一但掌权,绝不会有旗人的好日过。

而最近偶尔从甘肃传来的风声,更是让京城的旗人胆战心惊,几十万的甘肃的回回,说杀就杀了!说是说其是起兵的回回的为绝后忧行之,但是其中内情虽无从得知,也可猜测一二,那个人满面的笑色背后的可是握着能杀人的刀,而且还是一个杀过人,把屎盘子扣到旁人身上的主,这样笑里藏刀、杀人不眨眼的主将来会做什么,谁会知道。

“建奴!一通古什贱种!其以屠刀盗居中原数百年,屠尽汉民过亿万!致中原文明倒退、沦任人被害之地,其举族皆罪为不赎!国人皆闻与此等贱种共享共和,司马甚为不耻!尚有良知之辈皆不耻与之为伍!”

想起那个人曾经杀气腾腾的讲话,更是让屋内的众人心惊肉跳。那人在西北虽未行排满之举,但是如果到了京城,看到这四九城内举城上下几十万旗人,万一有一天他若是举起手中的刀,只怕……

“川岛先生,虽我等明知其绝非良善之辈、并居心叵测,但我等现寄人篱下,势不如人又能耐他何!当年如果你们未中途撤走对我等“勤王军”的支持,我等趁袁逆身死之机夺得关外,恐怕现在时局也不会如此!”

肃亲王善耆面带些许无奈的说道,言中带着此许怨意。四年前,正是他们日本人积极支持“满**立运动”,这些人才会将早已经解散的清皇族宗社党,重在日本成立,并将总部设东京,而自己亦在领导大连支部的活动。

并与眼前的这个川岛浪速等人共同策划,在大连、安东、皮子窝等地招匪纳兵,终在两年前组成了近万人宗社党“勤王军”,配合日本人的“第二次满**立运动”军事活动。但最终却因为日本对华政策发生变化,第二次满**立运动失败。没有了日本人支持的“勤王军”只能以解体告终,而宗社党亦随之解体。

而最让人心痛不已却是为建“勤王军”京城的各家王府几乎耗尽了最后一点家底,现在即便是再建勤王军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没有银子那些早已流散的“勤王军”根本不可能重新聚集,那些土匪可不是忠君爱国义士。

善耆的报怨并没让川岛浪速露出一丝窘态,当年之所以决定停止对他们支持是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变,而现在重拾对他们的支持同样是对华政策的变化,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绝不是日本的可以接受的,尤其是现在陷入内外交困中的日本,更不能接受自己的近邻日渐强大。

“大日本帝国历来与大清帝国交好,两年前实因一时失策、即功亏一篑,这次请各位放心,日本帝国绝不会袖手旁观,请各位放心,一直以来日本帝国从未放弃过帮助贵国皇帝陛下复位的行动,现在自然也不例外。一但“勤王军”再起,关东军、朝鲜军必会倾力相助,我国政府已经同意向贵方提供两千万日元贷款以及大批军械,用于组建“勤王军”。并将于朝鲜由皇军派出教官对“勤王军”进行训练!”

书房内的王爷们被川岛浪速的话惊呆了,两千万日元贷款、提供大批军械、日本教官训练“勤王军”,这……简直如梦一般,以至于有几人甚至用力的拧着自己的手心,以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那些小家气的日本人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

“川岛先生!您……此话当真!”

溥伟屏住呼吸惊问道眼前的这川岛,几年来为复辟清室可谓费尽心机溥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喜讯”,这……也太出人意料了,原本溥伟和屋内的众人早已放弃了对日本的指往,而现在他们竟然……天佑大清!

如果说诺大的京城,什么地方的名词最为司马所熟悉,只有三个地方,一是**,在那个时代,**几乎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二是故宫。而第三就是中南海,在后世国人恐无人不知道中南海之中,尽管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中南海几乎永远给人一种神秘感,那里是共和国真正的心脏。

中海、南海和北海,旧称三海。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总称,原名太液池(西苑),位于故宫西侧。辽金时在此建斋宫,元、明、清三朝不断增建,成为皇室的游宴胜地。占地面积为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

早在金、元时期,“太液秋波”就是“燕京八景”之一,当时太液池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海与中海一带。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皇城南移,为了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又开挖南海,使太液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清朝建立后,几代皇帝都喜欢园林生活,于是他们在中南海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相比之下,紫禁城则受到冷落。

辛亥革命后,中南海为袁世凯占用,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府。袁称帝时,以建立“新中华民国”为名,将中南海改为新华宫,并将原来的宝月楼改建成新华门。此后,它一直是平民百姓无缘涉足的禁地。

直到共和17年北伐成功后,经过一年的商讨之后,中南海才成为北平市民共同游憩之公园,永远开放,不收门费。自此中南海就变成公园了。把曾经的皇帝禁苑与总统官邸变成公园,是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

然而风流水转,在二十年后,曾经的公园再一次成为了平民百姓的禁地。对于神秘的中南海,司马的内心深处一直隐隐心存向往之意,这或许是平民百姓共有的一种向往,这是小民对权力的向往与渴望!

尽管司马一直从未正视着内心的**,但当座车驶入新华门后,望着车窗外那些郁郁葱葱的林木,以及隐于其后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司马感觉自己的手心似乎在冒汗,恍如隔世般的感觉,司马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以这么一种方式进入这片平民的禁地。

甚至……

隐隐之中,司马的心中充满了一种期待。

杨永泰用余光窥见主任在车进入新华门时表情的变化,多少明白主任在想些什么。

“先生,中南两海系自远至清帝王苑囿之一部,其风景清嘉,宫室壮丽,为国内有名建筑。但其经费所出,无非我民众先代之脂膏,乃以供少数人之娱乐,实为我民众所不甘。几百年来,此地可谓是藏垢纳污,罪恶丛集之地。实为智人所不取也!”

“无非我民众先代之脂膏,乃以供少数人之娱乐,实为我民众所不甘。”

杨永泰的话如警言一般在司马的耳中回荡,再看车外景色之时,司马心中再无先前的激动与遐想,这里是曾经司马向往之地,为何向往?其间心情恐怕只有司马个人所知。

“多谢畅卿直言!”

看着杨永泰淡定自若的表情,像没说过先前的话般,司马心中升出一股感激之意,在司马眼中杨永泰最大的长处,就是其绝不一味迎逢拍马,如果换成那种谄媚之人,此时进言恐怕只会助长自己对此间的自往。

之所以向往,不是因为这里的风景,而是因为这里的象征,他象征着权力同高高在上之感,这恐怕才是大多数民众向往此间的原因所在。

人常道无欲则刚,当司马在放弃对任何杂物的向往之后,汽车已经驶进总统会客厅的所在,车一停稳,总统府内的侍从军官便恭敬的立于车旁打开了车门,下车后,司马便径直朝会客厅走去。

总统府会客厅是间很宽敞的房间,华式风格的栅窗和会客厅内的富丽堂皇的西洋式沙发桌具显得很不是协调,在会客厅的内站着一个面显忠厚的中年男人,正面微笑的看着走进来的司马,他正是共和中国的第二任大总统,那位曾被革命军逼上都督之位的黎元洪。

司马稳步走到会客厅中央,然后按国礼规定向黎元洪三鞠躬,跟在司马身后的几名边防公署的幕僚亦随之向大总统三鞠躬。

“大总统!西北边防公署主任司马华之前来报道,请大总统训示!”

此时司马的表情显得非常谦恭,其表现让黎元洪及总统府内的幕僚精英们一愣,在他们看来司马应会表现出趾高气扬之势,毕竟他是真正的赢家。或于出于旁心,总统府的幕僚甚至请来数名记者化妆成卫士,结果这些在厅外的记者却见证了司马的谦逊。

“华之,一路车马劳顿,赶紧请坐,大家随意、随意!”

黎元洪说话时脸上带着他那特有的菩萨笑,尽管自当上大总统后,黎菩萨变成为国民口中的“泥菩萨”。

“谢大总统!”

司马的态度依然谦逊无比,即便是就坐时亦按照的杨永泰在车上的提醒,沙发只着三分之一,这让随意惯的司马心中无比别扭,但这些模样还是要做,毕竟厅外可有几名倾向于总统府的记者,自己稍表现出些许不恭,恐怕都会对有损于自己的声誉。

尽管现在虽称共和、号人人平等,但这个共和中国却将一切旧朝的全部耀眼的服饰都保存下来,一味地讲究承袭旧朝的华丽外表和炫耀习气时,中国毕竟是个古老的君主国家,而共和体制却是相当突然地加上它身上去的。就像现在黎元洪在这个极其豪华的宫廷接见自己一样,这里曾经就是光绪皇帝生活的寝宫,也是慈禧太后曾经接受觐见的地方,现在只是主人的变化而已,旧的尊卑观念并未改变。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毫无营养的寒喧,有如分脏的会谈绝不在此时提起,尽管对于外界而言这或许是一次和平的政权更迭,但此时显然不是展开此类会谈的时机,太多的承诺实际上早在司马到达京城之前,就已经由范鸿飞作为代表和府院双方谈妥。

尽管两人的谈话显得毫无营养,但是却不代表两人之间的谈话不能涉及第三方,总理段祺瑞一方显然不宜涉及,于是毫无权势可言的国会,便成为了两人之间的话题,尤其是解散逾期国会。

“……大多数国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到作为民众权力基础的国会行动的真正价值,逾期国会的存在,无疑会破坏了一个在经过多年无数志士前后的牺牲、贡献,而建立起象征着中国的广大中产阶级与政府之间的信任的国会。解散逾期国会恰恰是所为正是基于这种责任!以维护法度尊严,为建立普世的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我想正是基于此点原因,西北联合议会才会通过决议,希望大总统解散逾期国会,重开二届国会选举!相信这亦是绝大多数国民的要求与期盼!”

司马的话音在会客厅内响起时,厅外几名化妆成卫士的记者无不坚着耳朵倾听着司马对逾期国会存废的表态,这恐怕是司马在逾期国会的问题第一次表态。

但司马的回答并没有任何新意,这个回答是同联合议会的声明几无两样,不过如此官样的回答,到也符合此时司马的谨慎。

慢慢的会客厅里的气氛因为两人之间的谈话而变得活洛了起来,偶尔双方的幕僚亦会插言为双方解围,气氛显得到也容恰,这种容恰的气氛让厅外的记者无不松了一口气,早在司马进京之前,甚至有些亲中央的报纸画出怒虎铲泥、砸铁的漫画,其担心已再明显不过。

“华之主任,不知您个人对清室优待条件有何看法?”

就在所有人松下一口气的时候,会客厅内响起的声音让众人一愣,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赫然是先总统委任的总统府特使——荫昌,这个在共和中国中央政府成立,被聘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凡共和政府与小朝廷之间凡有礼节性往来的场合,都由他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入宫,并被中央政府授为陆军上将,是共和中国旗人上将第一人。

司马冷看了一眼那个端坐于沙发上的荫昌,对这些人司马从没任何好感可言。

“荫昌将军,所谓之清室优待?我个人对于此事之意见,自尔等建奴起兵叛乱之日,辽东屠杀、山东掠夺汉人为奴虐杀之,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昆山屠杀、江阴屠杀、常熟屠杀、湘潭屠杀、南昌屠杀、潮州屠杀、广州屠杀、南雄屠杀!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尔等所欠之血债何止千万!谈及优待!尔配吗?”

司马的回答立即使厅内的气氛随之一紧,所有人都未曾想到司马竟然会清点旗人诸罪,甚至言称旗人为“建奴”!

“然!既先总统与尔等建奴签有“清室优待条件”在先,对尔等所欠血债,司马虽愤之,但亦遵从国家之法度。但凡条件契约,义在共守,若一方既已破弃,则难责他方之遵守。对此我想你我异没有任何异议!如若尔等犯禁,破弃契约在先!共和中国之武力,绝不吝于子弹与刺刀!以维共和之尊严!”

“我的主任!”

听到主任的回答,杨永泰差点没有叹出气来,一路上自己千交待万嘱咐,告诉他一切要慎言、慎行,至少在未出任总理之前,无论如何都别做出惹火烧身之举,这下到好了。

此随着司马的冷声,会客厅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原本面带微笑的黎元洪的额头冒出了汗来,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一团和气的会谈,竟然因荫昌的一句话而功亏一篑。

“哼哼!司马主任果然是好气魄,现五族共之盛世,满汉皆为一家,司马主任竟口出抵满、排旗之言,司马主任难道忘记先袁大总统所布《禁售排满及诋毁前清书籍令》了吗?尔在教材之中添加排满、抵毁大清之文章用心何在,司马主任口口声声言称遵从国家法度,难道就是这般遵从吗?”

像被人当众揭短一样,此时的荫昌面色煞白恼羞成怒的反驳道,言语之中再无一丝客气。

“《临时约法》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四款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一国之法自以一国之宪为准绳,西北所行之教育实于临时约第六条第四款保障之。故《禁售排满及诋毁前清书籍令》违一国之宪于前,既为乱命,想大多数之国民自不受之!再则尔等一直文吹为颠覆共和政权之举,更行颠覆共和之实!你等建奴已违律在先,想我大总统等诸人皆是慈悲之人,未与深究!然国有国法!违律自然当究,不日司马既会以一公民之身份,向法院递请检诉!废优待条例、究违律建奴之罪!以正共和中国之法典!”

司马义不容辞的回答,无不让会客厅内的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谁也未曾料到原本气氛容恰的会谈,竟会瞬间变成了司马对满旗贵胄的攻击。

废优待条例、究违律建奴之罪!

荫昌被司马的厉声给惊呆了,显然没想到自己按例随口问道的一句话,竟然引出这样的后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