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217章 忧虑!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217章 忧虑!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葫芦岛海军造船厂位于葫芦岛港西侧,这座拥有十六座船台和七座封闭船坞、两公里舾装码头的大型造船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造船厂,其规模仅次于中华船业集团刚刚投资建设的长兴岛造船厂,但在技术实力上,海军造船厂甚至不亚于此时欧美日任何一家大型船厂。

在海军造船厂内,除了一万多余名中国造船工人之外,来自德国、美国以及俄国的2000余名熟练技工和造船专家使得葫芦岛造船厂,更是进一步充实了海军造船厂的技术实力,尤其是700余名为躲避革命逃至西北的前帝俄海军部的舰船设计师以及俄罗斯各船的高级技工的的到来,更是弥补了海军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不足的局面。

海军造船厂02号船坞,是一座长为140米、宽40米的封闭式船坞,此时地船坞非常意外的出现了海军宪兵队的官兵的身影,船坞的几处大门处,站着数名武装宪兵,甚至于其间偶尔出现了一些海军情报处情报官员的身影,情报处的军官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原因,负责这里的保密工作。

在戒备森严的船坞内,被数百盏大灯照的通明的大型船坞内。只是孤零零的摆放着一艘吨位不大的舰船,这是一艘德国的U81级远洋潜艇,在潜艇四周一群工人正忙碌着刮去艇身上厚实的海洋附着物,一些技术人员则在测量着潜艇的尺寸,一切都。

“完美!”

戴着口罩的亚历山大罗斯仔细检察着德国人的潜望镜,同时喃喃自语,此时潜艇内尚未排空的秽气,似乎不像初时那般让人恶心,堪称完美的潜艇潜望镜折服了亚历山大罗斯,这个在俄罗斯亦从事海军瞄准镜设计的光学专家。

潜艇舱内几乎看不到军人的身影,大都是一些穿着便服的军方研所以及承包商派来的技术人员,“俘获的”德国潜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无于伦比的致宝,甚至于连同德国的鱼雷亦同样的被海军第五研究所拖去数枚,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参考这些德国最先进的鱼雷技术,设计出西北自己现代鱼雷。

在鱼雷技术上,西北已经落后世界太多,唯一可参考的原型,还是清末从欧洲购买的压缩空气鱼雷。尽管西北的军工企业利用高压铝瓶制造了此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压缩空气鱼雷,但这种冷空气鱼雷在欧美早已被淘汰。

在海军技术上,可以创造奇迹的西北,并没有太多的奇迹,甚至于连同西北公司对海军技术同样非常陌生,更不要提像潜艇这种尖端科技,德国潜艇的到来给西北海军技术带来的太多的先进的海军技术。

“德国人用的铅酸电池太落后了!如果换上我们的生产的铅酸电池,潜航航程至少可以增加到140海里!”

检测完德国潜艇用电池的技术人员拍拍手面带喜色的说道,似乎在为找回了些许面子而高兴,毕竟几天来这艘德国潜艇给了大家太多的惊奇,只有在电池技术上西北还算领先。

西北的电池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毕竟西北的电池技术均是源自后世,后世的种类繁多的民用电池技术,即便是其中最普通的就足以让西北在电池技术上领先世界半个世纪以上。

“总算让他们找回了一些面子!”

听到那名技术人员的话声,亚历山大罗斯在心中轻叹道,如果说来到西北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则是中国人的好强和好面子,德国潜艇给中国人带来惊喜的同时,同样让他们的感觉有些沮丧,毕竟潜艇上太多的技术都超过西北。现在在这艘潜艇上“终于”找到一件“落后”技术,在中国人看来至少挽回了一些面子。

作为技术人员亚历山大罗斯很难理解这种“面子”,如果身为一名技术人员不承认对方的先进,而只是一味强调面子,那么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亚历山大罗斯并不清楚,不过相比于一些人的好面子,自己还是更喜欢那些中国人的勤奋好学,就像自己的那几名学生一样。

正当亚历山大感叹着中国人的面子时,一个年青人带着三个身穿未着军衔的德**装的欧洲人走了过来。

“老师!舰队派来几名的德国水兵,他们同意配合我们把潜望镜拆下运回公司!”

对于技术吸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仿制,但是仅只是通过艇上的研究并不能彻底摸透德国潜望镜的相关技术,只有将其拆下运回公司,拆解、逐件测绘进行的逆仿制,才能完成对德国潜望镜技术的吸引学习。

“老师,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元旦前返回西北!”

在那三名潜艇兵拆毁着潜望镜时,年青人面带喜色的对身边的老师说道,实际上早在月前,年青人就和自己的朋友商量好在元旦时举行提灯游行,以庆祝二届国会开幕。

“刘,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你记住一点,技术人员可以爱国,但是要远离政治!明白吗?”

尽管自己的学生什么都没有说,但亚历山大罗斯还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一些异常,于是便出言提醒道,亲身经历过俄国革命的亚历山大罗斯对政治有着发自内心的厌恶,作为老师,亚历山大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涉足到丑陋的政治之中!

元旦是新年,但是在今年的元旦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有着其它的意味!

共和八年元旦,京城内外城街道两侧的路灯间皆悬挂着彩类,一片张灯结彩之色,偶然间其中会掺杂着一些标语口号,大都是庆祝二界国会顺利完成选举,祝贺二界国会成功的标语,街面上的巡逻的京师警察厅的警察,此时大都穿上了西北警察署捐赠的黑色呢制短款大衣、脚穿黑色的中腰皮靴,得已告别冬天日的酷寒,腰间另着黑色的橡胶警棍,来回在街面上走着,显得好不气派。

隐隐的这些警察似乎感觉到了和过去的不同,尽管今天二界国会才会召开正式会议,但是京师警察厅的警察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西北的温暖,至少身上的黑色短呢大衣,是他们过去所未曾得到的,就月前,甚至还有巡逻的警察冻伤甚至在夜间被冻死。

“或许华之先生当总理,对大家而言是件大好事也不一定!”

身上暖和和的警察们如此想到,自然的巡逻时也更加卖力,今天可是二界国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千万不能出什么漏子。

共和中国国会议场,位于在京城内城西城宣武门西大街。会场建于1911年年末,这里是国会开会和办公的场所。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礼堂北面是国会力公室,东侧是国会图书馆。因国会在此,此时国会所在的这条胡同被民众称作为国会街。

被国人倾注了巨大希望的第二届国会的开幕式,确实热热闹闹,激动人心,甚至远比一届国会更为热闹。在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临近众议院的各街道上早已是布置得张灯结彩,流光璀璨,一片喜庆色彩。

今天,那些当选的参、众两院议员们都穿着崭新的大礼服,喜不自禁的陆续走进众议院会场,这些议员在进入会场前大都都过严格的健康检察,毕竟尽管现在西班牙流感相比月前流行趋势已经减弱,但是为了确保这些“君子的健康安全”,仍然必须要进行严格的体检,虽然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接种了疫苗。

或许是为民避嫌的关系,身为大总统的黎元洪并未出席今天的二界国会开幕典礼,总统府方只是派出了总统府秘书长张国淦,而国务院方则是由看守内阁总理段祺瑞以及各部总长前来致贺,加上前来观礼的内外来宾,场面倒也算非常隆重。

等到上午十点,雾气刚刚散去之时,新当选的二界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均已到齐,二届国会筹备委员汤化龙宣布开幕典礼开始,随后国会会场外的国会街上停放整齐的21门75毫米六年式野炮,在炮兵的操作下先放了108响礼炮,震耳欲聋的炮声在京城的上空响彻着,似乎是在向四九城的民众们宣布,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只不过相比于这里的热闹,四九城大多数居民在听到这雷鸣般的炮声时,却大都面呈苍白之色,有些人甚至考虑是不是应该收拾包裹离开这早没了皇气的京城。

“天知道,那煞星当了总理会不会咱们四九城里的旗人开刀祭旗!”

一茶馆里的茶客听着声声振荡心肺的炮声,有些颤抖的拿着茶杯在嘴边喃喃说着,要知道在西北,西北的报纸称京旗可是“一群漏刀之辈”,早晚要拿他们赎回祖宗旧罪。

炮声结束后接着才由各方代表发言,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一界国会的顺序而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不过两院的议员和海内外来宾都注意到一点,国会中大半都穿着黑色、灰色“西北装”的之人,他们的左胸前大都佩带着红章的“华字龙统章”。

“相信吗?民主之树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开出最灿烂的花瓣!”

作为《华盛顿时报》特邀记者的亨利。卢斯,看着那些不吝赞美之词的各方代表的发言,随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这一句话,尽管亨利。卢斯并没能得偿所愿在司马先生当选总理前得到专访许可,但在西北的近三个多月来,亨利。卢斯看到了太多的奇迹。

“我是在一个叫做登州的小城长大的。1918年9月23日,我回到了这个总在我梦境中出现的国家。亲眼见证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国家的正在发生着的奇迹,我的祖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对于这个被亨利。卢斯视为故乡的国家所发生的一切,亨利。卢斯比任何一个美国人更为兴奋,甚至于亨利。卢斯在报道中不断的用“我的祖国”去称呼这个国家,也正因为如此,仅仅不过三个多月,在中国的新闻界大都知道有一个以“我是中国人”自称的美国记者亨利。卢斯的名字。

甚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哥伦比亚特区的那些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同样因为《华盛顿邮报》刊载的长篇记录新闻《第一祖国之行》而知道亨利。卢斯的大名,同样因《第一祖国之行》对遥远的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家正在发生的“民主”变革而欢欣鼓舞。

“这是世界范围内民主国家的真正胜利!”

美国的一些向往着以意识形态给其他国家以影响,并希望其他国家按照自己描述的蓝图进行政治建设的政客们在国会上的发言,甚至于在美国国会上开始出现了,给予“这个已经成为亚洲民主典范的中国以公平的国与国之间的待遇”的呼声。

“或许很快我可以得到我要求的专访!”

想到此时自己的报道在美国产生的影响,还有中国同行们偶然间透露的一些消息,亨利。卢斯满怀期待的想着。

当各方代表发表完贺词之后,一直端坐在位上的总统府秘书长张国淦这时才拿着由大总统起草的贺词朝发言台上走去,此时张国淦的心情异常的复杂。相比于会场秩序混乱的首届国会,张国淦发现二界国会的秩序更为井然。

“这或许是复兴党带来的改变!”

站在发言台上张国淦,一上台就看到了二届国会的不同,眼前入目皆现黑、灰之色,那些占据国会大半之席的或年长或年青的国会参众议员们的胸前都可见一个红点,他们大都是面带喜色的端坐于席上,鲜有交头接耳之人,在会前复兴党籍的国会议员即有好良好的勾通。是这些人让曾经混乱的国会会场变得秩序井然。

在心中感叹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张国淦在心下轻叹一句,打开了大总统亲自书写贺词卷轴。

“我共和中华第二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为我中华4000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4万万五千万国民亿万年之幸福。元洪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子同深庆幸。”

话音一落,张国淦高举双手大声喊起了口号:

“共和中华万岁!共和国会万岁!”

张国淦一举手,台下的议员们也都纷纷响应,口号声震耳欲聋,会场内的气氛达到了**。身在其中的段祺瑞、徐树铮等人亦站起来同时欢呼,此时似乎被会场内的气氛感染的段祺瑞在心下多少明白了,当年为何先大总统和黎胖子不参加一界国会的开幕式,大概就是怕见这个场面、怕被感动罢。

二界国会开幕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要选举正副议长。和一次国会一样参众两院均分为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尽管共和党、进步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亦都明白,总理之职定无法与复兴党相争,但是绝不会放弃两院议长之位。

在国会开幕式当天,身为党务秘书长的杨永泰和司马都没有参加这场开幕式,而是远远的呆在西北静等着一切的落幕,毕竟国会的召开意味着混乱,尤其是在国会的权力之争尚未结束之时,此时司马必要要保持高调的中立。

为了保持这种中立,按照杨永泰的建议,司马甚至并不像往常一样往在西北市区内,而是到了距离西北市大约百多公里外司马个人庄园内“休假”,当然这个休假更多是对外宣称而已,就像选择位于张恰铁路间的安固里农场一样。

安固里农场位于安固里草原腹地,牧场与华北最大的内陆湖安固里淖相连,占地两万余亩。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这里水草丰美,鹅雁栖息,从辽、金到元代,一直是皇家游猎、避暑胜地。清代,这里成为张库大道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现在仍然是张库公路、铁路上的一个要站。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购地从来都是司马的乐趣之一,尤其是在那些风景秀丽之处,司马总是会买下一片土地,建个大农场、牧场,顺便再建个庄园。按照司马个人的说法是等将来退休了也有个去处。而实际上根本原因却是因为源自后世对土地迷恋,毕竟在后世拥有大片农场、土地本身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而在这个时代,司马这么做只是不过是圆自己的一个梦而已。

安固里农场是司马名下的多次农场、庄园之中交通最便捷的一处,距离张恰铁路上最近的一个火车站,仅不过5公里而已。火车站和庄园之间有一条简易公路连接着铁路,这也是杨永泰选择这里为“休假”之处的原因。可以随时登上停于火车站的专列返回西北或进入京城。

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的庄园位于安固里淖旁,庄园的规模并不大,甚至现在流行欧式庄园建筑的西北,占地面积不过500多平方米的庄园可以用“狭小”来形容,但是此时这座不大庄园,却是西北真正的心脏。

庄园外有数队穿着黑色制服的武装人员,牵着军犬挎着冲锋枪执行着警戒任务,即便是庄园附近草场、湖面上都隐藏有身着雪地迷彩服的暗哨,而此时外界的气温底达零下二十六度。在这样的底温环境下,执行安全任务对公署特勤处而言,无疑等同于折磨或者考验。

“国会那边进展的怎么样了?”

与那些正在被考验着特勤处的特工不同,此时司马正在温暖的庄内走廊上欣赏着自己的收藏,这些镶嵌着华丽画框的欧洲油画,如果放在后世几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而此时不过是司马的一些小玩意而已。

这些油画大都是司马为筹集资金而收购的欧美艺术品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它们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后世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家那里,已经有了他们的存在,在后世拍卖的只能是那些失踪的艺术瑰宝。

“先生,现在国会两院中我们一共占据着486席,占绝对多数派,现在为与我们对抗,以段祺瑞为魁首的共和党、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党则为另一派,随后是荪中山的中华革命党以及国民党为另一派,当然诸如统一党之类的小党派属墙头草。他们已经铁了心准备和我们争夺两院议长之职!”

杨永泰站在一旁恭敬的说道,国会开幕式尽管看似非常热烈,但是却无法掩饰其间各党派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之争,现在这些党派的联合并不出乎杨永泰的意料。

“进步党会同共和党结盟,这很正常,毕竟自共和五年起,梁启超几乎就是段祺瑞的半个幕僚,徐又铮太过好强,如果其未另立共和党,而是利用进步党这个现有政党的话,参分发挥北方政府的潜实力。或许进步党会是我们在议会中的第一劲敌!不过现在共和、进步两党联盟仍是不可轻视的对手!至于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他们的内部成员太过于杂乱,两党系出一门,但是内部却并没有统一的政见,甚至可以用一左一右形容两派。而且两派都不可避免的有内部涣散的迹象,他的领导人之间不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要知道当初导致其分裂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荪中山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倾听其党内同志的意见,而是固执己见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内部政见的不统一、成员思想上的杂乱,这一切都注定他们在短期内地无法威胁到我们。这些党派迫于现实压力的联合,与其说是政见联盟,到不如说是利益联盟,他们的目的就是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之职!”

司马一边欣赏着这些被打上自家标记的艺术品,一边轻声说道,相比于国会现在的争斗,司马更喜欢欣赏这些艺术品,在后世司马可只能在图片上看到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先生,您的意思是……”

从先生的话中,杨永泰多少明白了先生的打算。

“他们想争,咱们就大度一些,咱们的目的是单独组阁,至于国会这边……保留一个参议院议长之职就行了!甚至其它的三个,咱们退出竞争,让他们自己争去,三个正副议长之职,四个党派去争,哼哼!对待政党联盟最好的武器就是利益!”

此时已经来到客厅的司马从桌上拿起了一个复活节彩蛋,这是彩蛋是去年复活节时,已经移居西北的法贝热赠送给自己的礼物,做工非常精美,只不过好像现在这个已经不能再叫沙俄彩蛋,应该叫……还是复活节彩蛋好听一些。

对于目标前国会内的政党政治,司马并不担心,也根本不需要担心,至少在短期内,还没有可以威胁到复兴党的党派,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司马甚至相信在未来几十年之中,复兴党仍然会劳劳的控制着国会。

尽管表面上的司马看似非常轻松,但是司马内心的忧郁却不是他人所能理解,毕竟此时并不见得会有人认识到司马内心的忧郁。这个时代大多数国人精英不仅不清楚什么是政党政治,甚至于并不清楚他们所鼓吹和追求的宪政。

一直以来司马都在反思,六年前的中国为何会在走出一大步之后,又退回了原位,当时实权掌握在袁世凯和他的追随者手中,这些人不是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顽固派,而是清末新政的支持者,甚至是重要支柱。但是,这些人追求的是富国强兵,是发展经济以及作为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办新式教育,改革旧的司法体系和法律,甚至一定程度上理解实行宪政的必要。

可是,他们同革命派的领导人一样,他们大体把民主、宪政理解为决策程序,不但不了解宪政的核心是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深入骨髓的**统治习惯随时流露。其上焉者以为民做主心态君临天下,往往在办一些富国利民的好事的同时,说不定什么时候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难以弥补的大灾难。下焉者则口诵民主共和,实则为一己私利横行无忌。

怎样把现在整个国家上下良莠不齐的实权派逼入民主共和轨道?这是关系共和国命运的关键。这同样是自己未来所需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便是自己也没有放弃同样没有放弃集权的梦想,更何况是他们!就像议会政治一样,自己也不过只是当成一个手段,而不是必然!

想到未来可能会面对的诸多问题,拿着彩蛋的司马一时有些失神,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的在司马的脑中交错着。

是集权!还是宪政!

这是一个问题,同样是一个在未来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稍有偏差,很有可能将是旧事重演。历史重新走回他原来的轨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些失神的司马,并没有留意到杨永泰在说些什么,只是自顾自的时而皱眉的考虑着自己所担心的未来。

“……我们或许可给他们更多的权力,当然……先生!先生!”

见先生有些失神,杨永泰结束自己建议,轻声提醒着而前走神的先生,在复兴党赢得大选之后,杨永泰感觉面前的先生,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容易走神,而且眉目间甚至还多了一些忧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