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247章 日本之患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247章 日本之患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葫芦岛,北中国最大的港口,夜幕下,军港星火点点,像不眨的眼睛守望着大海。占据着整个半岛的海军基地内一如既往的戒备森严,但今夜这里的气氛显得比以往更加紧张,在警备舰队的基地内,几乎每隔三分钟就可以看到一队巡逻的武装宪兵。

尤其是在海军造船厂附近,林立的岗哨、武装的宪兵更是彰显了这里紧张的气氛。甚至于就连同军港外,数艘炮艇来回巡航,显然是在防范着什么,在甚至于远离港口几十海里外的海区,同样有十余艘驱逐舰进行着戒备。

与外间的戒备森严相比,此时在海军造船厂内的04号封闭式船坞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只不过船坞内不见过去如烟花般璀璨的电焊弧光,同样听到机器的轰鸣声,曾经堆放着大量的料件而显得有些杂乱的船坞两侧,此时却被临时搭建的观礼台所替代。

此时,台上台下都挤满了人,台上除了众多的警备舰队以及海军部的官员外,还有船厂的技术人员、以及数千名造船厂的工人,这些工人中除了大部分是中国工人外,还有来自美国、俄国的造船工人,此时所有人的都是一副喜孜孜的模样,无论是船厂的技术人员、工人,或是海军部、警备舰队的官员或是那些海校的学员,他们为自己国家终于可以制造威武、漂亮的主力舰而骄傲,不时发出赞叹声和欢笑声……

今天是“定远号”袖珍战列舰下水的日子,没错!就是定远号,由海军处技术处设计的同时开工的四艘袖珍战列舰的首舰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后,由司马亲自命名为“定远号”。

近两年前,当国人第一次知道西北边防公署为北海警备舰队购买了两艘战列舰的那天起,国人们就开始在报纸上为这两艘战列舰征求舰名,经过一个月的征选,出人意料的是大多国人固执的选择了“定远”、“镇远”,曾经这两艘巨舰承载着国人的希望,即便是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国人似乎还想重温过往的辉煌,其实国人多么梦想着再来一战,让新一代的定、镇二舰一雪前耻,国人或许健忘但绝不乏复仇之心。

可惜事于愿违,最终西北边防公署公布的舰名却是“康济”、“威远”,原本充满期待的国人被惊呆了,国内的舆论和民众对西北罔顾民意之举只觉愤恨不已,通电斥责声不绝于耳。一些人从这两艘有些特殊的舰名中品味到了什么,“康济”、“威远”经过了北洋水师时代的海军军官和水兵们对于这两个舰名并不陌生,这是北洋水师训练舰的舰名啊!

而现在“定远号”、“镇远号”被选做的由中国人自制造的袖珍战列舰一号舰与二号舰的舰名,即便那次惨败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但是国人从来有忘记!复仇!用定远舰、镇远舰向日本海军复仇!这同样也是司马的本意。

“今日为海军船厂承造警备舰队四艘袖珍战列舰之第一艘“定远号”号行下水典礼,余之来此参与典礼实为荣幸,可以代表全国之意见,因深知自此厂划分开办以来历史及其工程进展极速,足与欧、美并驾齐驱,今果能造我海军所需之主力舰,实为吾人可最欣慰者。诸公皆知“定远”于我海军之意,其曾为我海军之骄傲,亦为我海军之耻辱!吾人不加多言!仅以两方相赠!“勿忘甲午”!“雪甲午耻”!……”

站在主席台上的海军部长程壁光在说话时显得有些激动,尤其是看着舰朝坞内的那艘拥有漂亮舰艏的袖珍战列舰时,他是中国自古以为所造最大之战舰,几不逊于欧美,在望着舰艏上黄铜铸成的“定远”二字时,程壁光感觉自己的双眼似乎有些模糊,以至最后的谢词过程中声音甚至有些呜咽。

“勿忘甲午”!“雪甲午耻”!

这一誓言二十五年来承载着多少中国海军军人的希望,甲午之后无海军,今天随着这艘主力舰的下水中国海军终于再一次起锚了!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无非是一些感谢的话,厂家致答词,谦虚中不无夸耀。不过众人都知道,这艘战舰对中国以及海军的意味着什么,人们望着这艘战舰,眼中总是带着难掩的骄色和迷恋之情。

按照欧美同行的标准这艘主力舰早在八个月前,就可以下水,但是为了保密,“定远号”袖珍战列舰大部分是在船台内完工,而非船体下水后于舾装码头泊位上完成武备安装,以及舰体上层建筑施工,尽管如此保密的代价是严重浪费的船台效率。

船坞内的电影机忠实的记录着共和八年6月11日葫芦岛海军造船厂内的一切,这是中国所造第一艘主力舰,这艘主力舰的服役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尖锐海军兵力“无畏舰”,尽管一定程度上他只是缩水的战列巡洋舰而已。

设计师则居恩满面喜色的开启了满满的一大瓶香槟酒向船头喷洒,也溅了自己一身酒沫伴着铿锵的撞击声和飞溅的香槟酒泡沫,系留船体上的缆绳被技师吴起恩用特制的板斧砍断,只听“砰”地一声,舰艏上悬持的彩球随之自动打开,船艏顿时被从球内飘洒出的彩色纸花所笼罩着。

伴着雄壮的“我们要出征樱之国”的军乐声,披红带彩的“定远号”顺着没滑道徐徐滑出舰台、滑向大海……

为了让整个下水仪式更有观赏性,船厂的技师在船坞的各个起重机的支柱上布置了装满了彩色纸带的空筒,当战舰滑过这些起重机时,依次用压缩空气将彩色的纸带喷出。

此时,船坞内的一齐响起了技工和海军官兵如雷鸣般的欢呼声。

“勿忘甲午”!“雪甲午耻”!

此时船坞内的众人似乎像陷入了痴狂一般,他们的始吼声响彻云霄,且持续不断很久。观礼台上,数名侍者用托盘托着高高的玻璃杯,斟满了血红的葡萄酒上来,众人纷纷端起了酒杯,似乎酒杯内正如满江红中所描述的一般,匈奴血!只不过海军军官们更愿意将其想象成——倭奴血。

他们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渴饮倭奴血!

这时,因司马本人需要在京城处理南方各省事物未能前来,作为司马的代表于两天前来到葫芦岛的陈婉云持酒走向坞前,对着已经入水的“定远号”酹酒于地,在唇间轻声祷告着。

“此为我共和中国造成之第一艘新式战舰也,愿以此制敌,无敌不摧,雪甲午之耻!”

“长官!国务院急电!”

就在众人为“定远号”的下水而痴醉时,一名身着雪白的海军礼服的海军军官走上了观礼台,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急电递到沈鸿烈的面前。

打开电报看了几眼,沈鸿烈的神色一变,然后把电报递给了身边的海军部长程壁光。

“程部长,国务院急电!”

程壁光接过电报后脸色同样随之一变。

“沈司令,立即通知警备舰队,进入战备!立即安排飞机,我现在返回京城!推迟的“定远号”试航,我们损失不起!”

说话时程壁光朝着泊于大海的定远号望了一眼,难道真的那么快吗?

京城陆军部地下作战室。

电话铃声、电报的嘀哒声,作战室内的参谋军官下达命令、询问情况时嘈杂的话语声,使得作战室内显得有些喧嚣。身处其中的蔡锷只是背着手站在作战沙盘前,一直沉默着,似乎周围的喧嚣对他并没有任何影响,蔡锷上将那副削弱的身体站的挺直,任何人都知道这位新内阁的陆军部长此时的重担。

总理已经按照惯例将军队的全权指挥权交于蔡锷,总理的信任的要求是一场胜利。

奉天的勤王军谋逆不足为惧,唯一值得他深思的是东边的近邻……日本人!

在若大的沙盘上,辽宁、朝鲜、滨海区不断的进入他的双眼,尤其是上面的一面面膏药旗,每一面膏药旗都代表着一支的日军部队,从辽东、到朝鲜再到滨海、阿穆尔,日军的分布就像是张开利爪的野兽一般,似乎随时准备吞噬整个东北。

进攻奉天的是勤王军,但是日军却在同时调兵遣将,将关东州、朝鲜、滨海、阿穆尔日军部队均向交接地区逼近,日军的近逼、勤王军的叛乱逼着蔡锷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

日军会不会直接介入!蔡锷必须要确定这一点,如果一但日军直接介入,那么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即发生改变。如果日军全面介入的话,他们的主攻方向会是在什么地方,日本国内有多少力量投入东北战场。

如果这些问题摸不清,蔡锷就不能制定出最终的作战方案,尽管参谋部已经在第一时间拿出作战方案,准备在辽东和日本军主力的大打一场,争取以一场大规模会战歼灭日军主力,进而尔收复关东州,甚至朝鲜,但这一切都需要以日军介入为前提!

日本人到底在做什么?

“日本人根本就不准备和我打这一仗!他们现在根本没准备好!”

看着地图的王公亮几乎是咬着牙崩出这一句话来。

“那他们为什么会现在的动手!耗巨资支持的满人发动叛乱,日本人小气惯了,如果没有好处,他们绝不会掏腰包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之事!”

对于王公亮的推测蔡锷亦身有同感,现在的日本根本无力发动战争,无论是日本的目前进经济或者国内环境,但是日本人的性格同样注定他们绝不可能平白付出大量的资金在勤王军的身上。

“内战!日本人要的是我国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他们是想借国会通过“废督裁军”而引发各省对抗中央的情绪进一步挑起内战,勤王军叛乱只是开始!如果没错的话,现在他们应该会在南方有所动作才对!”

王公亮走到墙上的地图旁用手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划了一个大圈,内战!这就是日本人想要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入侵中国,而是为了在中国挑起内战!

“革命后,阻止中国实现真正统一系日本对华外交核心!如果可能的话,能让中国陷入内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松坡,中国无论再虚弱始终都是大国,即便是大多数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但任何头脑清楚的日本人都知道,中国才是日本真正的敌人!也唯有中国才是日本之患!”

蔡锷回忆起自己在日本治病时一位日本政界的好友和自己之间的谈话。

旗人谋逆!奉天陷落!

奉天督军张作霖、奉军多名将领及国务院驻奉特派专员张庐山殉国!

6月12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几乎刚划过夜空映射在中国的大地上,广播、号外里便传来让人们惊愕的新闻,举国上下皆被这个新闻惊呆了,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入“废督裁军”时,他们显然没有想到,在东北,一群早已被他们的遗忘人,竟然发动了武装叛乱!

一直以来为可能爆发的南北内战而忧心忡忡的人们,将奉天满清余孽的叛乱和沿江拒绝废督裁军各省联系在一起之后,不禁对时局更担忧,奉天、沿江一但两股力量同时发动反对中央的战事,介时只恐会是一片生灵涂炭之景!

南京督军府。

“阁下,现在勤王军在奉天举事,边防军自顾不暇,无力南顾。如阁下不趁此机会起兵反司,错过如此良机,一但司马平定奉天勤王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阁下,现在整个中国只有您仍然未接受“废督裁军”,阁下应该利用此等良机,联络长江各省共同行动,共举反司之旗,未来共和中国必定以阁下为总统!日本帝国对于朋友的支持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泊于下关码关的一船足以准备三个师的军械足以说明帝国的诚意,当然如果阁下未来扩军仍需军械,帝国仍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阁下!”

坐厅侧的小松井川必恭必敬的说道,作为帝国驻南京总领事,此时的任务就是劝说的眼前的冯国璋起兵,一但冯国璋起兵反对司马,中国必定陷入内战无法自拔。介时中国对帝国之威胁将不复存在。

“三个师的装备!”

听到三个师的武器就在下关码头,冯国璋眼前一亮姆指轻抚了一下杯沿。

“是的!阁下!足够武装三个师7万人的装备,均为帝国最先进的武器!只要阁下您通电反司,船上的武器即可卸船!交由阁下武装部队!”

小松井川有些兴奋的说道,眼前的这位副总统在听到三个师的装备时眼中流露出的光亮,让小松井川相信自己或许已经达成了目的,支那人身上唯一的优点就是“唯利是从”。

“肉没吃到嘴里!心不安那!当年老爷子,可没在这上面吃你们的亏,老爷子可什么好处都没得到!就让你们的空心汤圆给烫死了!”

冯国璋低垂着脑袋轻说道,姆指依然抚着桌上茶杯的杯沿,熟悉冯国璋的人大都知道,他考虑事情的时候总会做这个小动作,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

“阁下!这……”

被冯国璋的话刺到的小松井川一时间显得有些窘迫。

“心不安那!”

冯国璋微抬起那双向两侧下搭而略显些许疲意双眼,看着面前的小松,再一次重复着先前的话语,老爷子当初签二十一条的教训在摆那。肉没吃到嘴里,嘴上绝不能乱说话。

“阁下……如果现在把那些武器交付给阁下呢?不知道阁下是否放心!”

仔细观察了一下眼前的冯国璋,小松在犹豫了一两分钟后问道,当初帝国用空洞的承诺换取了袁世凯同意签下二十一条,现在冯国璋的警惕到也不足为怪。

“再议吧!”

冯国璋揣起了茶坏喝了口茶。

过了近一分钟,见厅内仍然没有动静,冯国璋抬眼看到小松依然必恭必敬的端坐在那。

“小松领事,你来中国多少年了!怎么到现在还连规矩不懂!”

“?”

小松不禁一愣!

“端茶送客这礼,在中国就是八岁的孩童也知道!”

在小松离开后,一直站在侧厅内的李纯走了到厅内,看着正喝着茶的大帅。

“大帅,咱们真的要答应这群小鬼子吗?那如东洋鬼子可没安什么好心!”

“秀山,东洋鬼子是没按好心!可司马那也不怎么地道啊!”

冯国璋依然喝着茶自顾自的说道,同时轻撇了眼显得有些慷慨激昂的李纯。

“噗”的一声,李纯跪拜在地,双手撑地。

“大帅,总理废督裁军或是不够地道,可……可咱也不能一失足成千苦恨哪!秀山无能,知道大帅如些打算,是为了弟兄们的着想,但……秀山拼了这督军不做了,就是回家种田,也不能累得大帅一世英明毁于一旦,还望大帅三思!”

“秀山啊!”

冯国璋摇了摇头叹口气,起身去扶跪在地上李纯,冯国璋没想到连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

自甲午战争后,在中国出现以日为师潮流,但是在共和四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暴露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使得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邻邦——日本。“二十一条”的阴霾在中国人心目中总是无法抹去,无论是中国知识界,还是政府中的政派、政要基本上对日本持防范和警惕态度。

即便是最初签定的“二十一”条的袁世凯集团内部在态度上同样是仇视日本,在实践上反日。“二十一条”交涉过程中明显地展现出袁世凯集团的仇日、反日态度。至于冯国璋本人同样如此,当初正是冯国璋联合十九省将军发通电:要求政府应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为保卫国家主权,我军不惜一战。后来他又有意让报纸透露出去的涉及二十一条的一些内容,顿时在全国形成一股反日浪潮,各大城市纷纷成立反日爱国组织,商号、店家宣布抵制日货,游行、演说、烧日本货遍及海内,中国人民不甘当亡国奴,可以说当年的因二十一条而起的反日,正是由冯国璋一手策划,这样的人可能和日本人合作?

“还请大帅三思!”

李纯并没有站起起来,依然跪在地上,似乎是打定主意想用这种方式让大帅三思,督军之位虽可眷,但相比于之下,李纯并不想遗臭万年。

“秀山啊!秀山啊!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秀山你跟着我有二十多年了。和日本人人选?我怕自己死了都进不了祖坟!当初老爷子没听我们的劝,弄的身败名裂,暴死身亡,而今我怎么可能重蹈复敷。”

冯国璋用力扶起跪拜在地的李纯。

“大帅!”

被扶起来的李纯看了看大帅,过了好一会才算放下心来。先前之所以如此,是怕大帅一时迷了心窃,就像当年的老爷子一般,一时糊涂而酿成终生之悔祸。

再次坐在椅子上的冯国璋拍拍脑门感叹着,这些年小日本没少从中国捞好处,原本自己还准备和那个小松周旋周旋来着,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必要了。

“秀山啊!只是那三个师的武器,到是有些可惜了!”

“大帅!”

一听大帅仍念叨着那三个师的武器,李纯心中一跳。“若是大帅觉得可惜,秀山这就派人到下关把那船武器收了!反正就奉天肯定是东洋鬼子弄出来的事端,咱……”

“糊涂!现在小日本正愁着没借口介入奉天!你这是送上门给他们借口!嗯……不过这船军火如果不给咱们,日本人要么给他省的督军要么就是给奉天的那个劳什么子勤王军送去!看看能不能派个人上去,给我把那船炸了!要到公海再炸!”

冯国璋训斥了李纯一句,随后交待道。

“秀山,这将夏了南京城可是有名的火炉,这地方我住不惯,通知火车站准备列车,我今天返京!现在有人谋咱共和国的逆,我这个副总统虽说无权,但也不能老在外省呆着!”

“是!大帅!”李纯恭敬的服从道。

“嗯!等我回京以后,你们就发通电吧!督军这东西……是时候裁了!弄个省长当当,到也省心!”

冯国璋临了如此交待道,自空降兵飞夺蚌埠之后,冯国璋就一直犹豫着是打、是和,打!或许这边一打,那边西北军的空降兵就空降到南京,甚至他们的舰队同样会顺流直上,但若是和就意味着大家都要放下手中最后的家底……军队。

发生在南宁的军变使得西南联盟土崩瓦解,西南之危一去,对司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沿江,一但打起来冯国璋知道自己将在面对的是什么,是十余万边防军的大兵压境。现在奉天事件和日本人插手,让冯国璋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和!

有时历史总是如此,总是在最出人意料的时候,发出一些拐点,历史有着他的多面性,老北方军阀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至少在一点上他们是共同的特点反日、爱国。

“号外!号外!冯副总统专列今日启程返京!”

“号外!冯副总统于下关码头发表讲话!共和中国,不容颠覆!满清余孽谋逆,中央当从速派军平定!各省应团结一致、共平叛乱、以卫共和!”

……

临近中午时,京城的街头响彻着报童的呼喊声,这恐怕是自奉天逆变以来,人们听到唯一一个好消息,冯国璋的返京意味着长江中下游沿江势力的向中央的妥协,同样意味着人们最为担心的奉天、沿江两股势力的合流随之烟消云散,至于奉天的叛乱在人们眼中不过仅仅只是一场小叛乱而已!

在人们看来,只消中央大军一致,旗鞑叛乱即可告平,实不足为惧。而且早在奉天旗鞑叛乱的第一时间,国会就通过紧急决议,要求国务院即刻派兵平定叛乱。甚至国会还通过批准了国家临时戒严令,以防止的类似事件在他地上演。

“……满洲为满洲人之满洲,共和初时,革命党人士亦曾呼吁18省独立建国,亦未含括满蒙之地,初时太后为免天下苍生生灵涂炭,与革命党签署《优待条件》,满蒙之地仍并入中国之境,然今《优待条件》被废、满洲人生活无着,朕更遭受共和政府之欺凌,为满蒙千万民众之福祉、根据满蒙居民之诉愿朕返祖宗龙兴之地,从即日起宣布满蒙地区同共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根据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与呼吁,满蒙地区从此实行完全独立,成立完全独立自主之政府。朕就任满洲帝国之皇帝!满洲帝国愿与共和中国展开和谈,以保两国民亿兆民众之安康……”

当天下午属名满洲帝国宣统皇帝溥仪的通电一经发出,一时可谓是举世哗然,见过无耻的,可国人还没见过无耻到这种地步的!溥仪通电一出,国内各团体、社会贤达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发出通电,要求中央立即平定奉天叛乱,抓住共和之罪徒溥仪回京受审。

甚至于一些社会团体要求重理清室之罪,追究其历史之罪责。怒火在人们心中聚集着,只是在等待着爆发的时机,在国会中,一些国会议员开始尝试通过“法律”途径彻底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很多事情看来总是顺理成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