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268章 燃烧吧!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268章 燃烧吧!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国防空军918基地

三个多月前,也就是共和十一年10月,当52轰炸机联队的200余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来到后的第二天,在基地三号机场联队长李定一面对着那些年青人说到。

“当你们来到这里!就要接受困难、接受艰苦、接受寂寞!你们是来这里准备战争,而不是接受训练!”

从那天起这座三号机场便成为了52联队的那些菜鸟们H-17轰炸机的飞行学校。王立鹏记得在进入机场后的第一天,他和其它的战友一起冲到机场维修工作区。

第一次看见H-17,这些从空军各个轰炸机联队抽调出的精英们所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敬畏之心,当看到庞大的H-17轰炸机时,每个人都会惊叹于科学的倡明,人类的伟大。

“它有4800马力动力!而我过飞过的H-2型轰炸机,不过仅仅只有1500马力而已。当第一次随着H-17升空时,飞机在地上移动时,你可以感觉到整个人似乎都随之摇摇摆摆的。在第一次飞行中,教官一推节流阀杆,休我就撞进了座椅,可以感觉自己每根神经都受到刺激,但真正的刺激直到我自己操作时才体会到。轰炸机的引擎动力操作很复杂,涉及节流阀、螺旋桨螺距等的设定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它的难以置信的巨大尺寸、四个强力引擎以及众多设备仪器,几乎每一样都令我惊叹不已。我不知道是多么杰出的设计师竟然能设计出如此复杂的轰炸机,这真是人类的杰作!”

趴在机场跑道旁草坪上的木箱上,王立鹏在自己的日记不无恭敬的书写着对这H-17的敬畏之情,52联队的训练异常的辛苦,王立鹏只能每天尽可能挤出些时间的写日记,像这个即将上机前的片刻空闲。

“长官好!”

就在这时戴着墨镜的教官走了过来,王立鹏连起身立正敬礼。眼前的柴教官是西北人,来到这里服役一年半了。他是第一批完成H-17训练的飞行员,因为飞行技术出色,所以被选调至52联队充当H-17轰炸机的飞行教官。

“稍息!在写日记?好习惯!不过日记本在离开基地时需要上交!明白吗?”

扫了眼木箱上的日记本,柴世荣望着无一丝云彩的天空,基地的保密制度出奇的严厉,记日记没人阻止你,但是当你离开时,日记本会被没收。

望着远处的沙丘,那些种于沙丘上的沙漠灌木

“明白,长官!”稍息后双臂背后腰后的王立鹏回答道。

柴世荣对眼前的王立鹏笑了笑。“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长官,已经准备好了!我很高兴将由长官带飞执行任务!”

王立鹏知道眼前柴世荣是整个基地最优秀的飞行教官,他飞出的轰炸机线路像尺子一样精准。

正是眼前的长官教会自己如何读取量表,如何使用开关,如何操作襟翼和方向舵,如何起飞、降落,如何保持水平,如何转弯,飞行时飞多高多快,以及那些对一个飞行员最没用的东西,如上面的高度、后面的跑道或者机场的汽油。无论什么时候,如果自己只要出一个错,或者犹豫,眼前的长官就对自己痛骂不已。

记得两周前那次,柴教官教自己在夜间飞行时如何使用H-17上的无线电罗盘,如何回到基地,如何与其他基地和地面联络点联系,如何在仪器帮助下驾驶等等。他和自己按程序飞了几次之后。

在离基地大约还有100公里或者更远的地方,来了一句“我困了,你把我们带回基地吧!提醒你一句,飞机的油料还够支持一个小时!”然后往座椅上一靠,真的睡着了。

尽管那个夜晚天空中繁星点点,月光胶洁,但地面上看似并没有任何区别的沙漠,却成了王立鹏所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当时自己几乎冻僵了,在飞了半个小时之后,感觉迷失方向的自己陷入了手足无措。

而他在睁开眼时,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还没到基地吗?要么你把我们带回机场,要么我把你淘汰。”这次王立鹏听过的最冷酷无情的话语。当时柴教官还接着说。

“我不会发慈悲让你从这儿结业,说你已经准备好驾驶十人组的四引擎轰炸机,我不会这么做的。如果你找不到机场,那就只好收拾东西,错过在轰炸机部队服役的机会,直到找到另一个你想要的位置,但不会是在空中飞行的位置,不会是轰炸机飞行员。”

总之眼前的长官是一个完美主意者,容不得任何错误,用他的话说“轰炸机部队的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意识着数十条索然无辜者的生命的消失。”

望了眼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柴世荣知道今天是个执行任务的好天气,对于这种远程轰炸训练,柴世荣并不陌生,一年来,柴油荣已经带出了数百名飞行员。

“没压力是好好,但别想轻松,这事并不容易。一千五百公里的远程模拟轰炸,需要进行四小时的联队级编队飞行,别以为的你已经飞了六次大编队,这次你是带队长机!知道吗?”

说着,他像是对王立鹏微笑,但表面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你应该知道这一次进行的实弹训练”说到这柴世荣的话声顿了顿,“所以,容不得有任何失误!没有第二次机会明白吗?”

对于基地的命令柴世荣感觉很诧异,为什么会挑选的尚处训练之中的52联队执行这次任务,这种试验任务原本应该由最优秀的联队执行,而这一次却让52联队出动执行。

柴世荣知道眼前的王立鹏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自己也有很多有很多东西要教。但似乎空军高层已经等不及了,难道……联想起报纸上的新闻,柴世荣尽量不让自己去想那些,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训练,必须要在空军派出他们之前,让他们成为合格的H-17的驾驶员。

十几分钟后,伴着H-17起飞时发出的震耳的轰鸣声,52联队四十五架的轰炸机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接连升空,随后在空中汇集成一个庞大的联队级轰炸机编队,朝着东北方向飞去,他们的试验靶场在东北方。

“嗡……”

穿着厚实的空军防寒服,同时还穿着防弹衣的机枪手不时的旋转着球型炮塔,机腹球形炮塔的视线是最好的,但你就那样在一个玻璃容器里被悬在空中,尽管早已熟悉的这种感觉,每一次在飞机起飞后进入球型炮塔,机枪手还是忍不住心颤。尽管只是训练,他仍然需要尽职的搜索空中的目标,基地战斗机部队很有可能会出其不意的派出的战斗机拦截,他必须要提前发现空中的战斗机。

外蒙地区扎萨克图省。

在距离阿尔洪山约100公里的有一处空军军事试验场,整个试验场的面积约有1200多平方公里。空军在这里试验着种种新旧武器,以期达完善自己的空地武器系统,这里的一切都处于严格保密之中,而荒无人烟的荒漠则最好的保密条件。

在试验场腹地在沙丘、荒山包围的荒漠,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排排日式的建筑,其中还参杂着些许带着日本味的西式建筑,这里俨然是一处典型的日式社区,但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看似新建的社区内,即无人烟也没有丁点生气,只有附近的一些暗堡工建筑附近偶尔可以看到有人影走动,这些守卫者将山下的社区称为“日本村”。

这个“日本村”并不是孤独的存在,像这样的日式建筑群在空军的多处秘密基地附近的试验场上均设有一处,“日本村”内的建筑多为日本最常见的日式建筑,之所以不惜工本仿建这些房子,目的就是为了演练如何将日本的城市变为一片火海。

早在共和八年,空军便开始研究如何在未来的战争中,进一步对日本实施越海轰炸的有效性,空军的越海轰炸的构想源自共和七年,其核心战略即是空军司令郑培森提出的“越海轰炸的目标在于——把整个日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在随后的几年中将这个指示更加具体化为。“如果采用足够的轰炸机和合适的炸弹,进行足够长时间的空袭,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忍受这样的打击”

通过对“越海轰炸”不断的完善,空军的参谋们不仅主张轰炸工厂,同时也主张对城市的轰炸,其目的是不仅打击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同时也通过轰炸城市打击日本人的士气。而且日本的工业相对集中,如果足够的城市被摧毁,日本也就将被摧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几年来空军除了改进的各种炸弹之外,进一步研究的日本典型建筑则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正因如此空军的技术部门才会要求建筑绝对真实地复制日本典型住宅以及社区规划。

在数以百计留日建筑师帮助下,空军模仿了十余种日式城区的典型居民社区。这些日式建筑结构狭窄、住户拥挤,街道狭小。这些仿真建筑除了不如原型高、大以外,其他细节可以以假乱真。

为了尽可能的得到最为详实的试验数据,负责施工的工兵部队为了确保使用的木框架在年限和木质密度上尽可能与原型的一致,甚至特意从日本进口了一些木材。因为一些燃烧专家提出空军试验场的气候太干燥,所以试验部门还派士兵不停地用水喷淋那些建筑,以模仿日本的阴潮的海洋气候。

阿尔洪山余脉的山腰上的掩护所内,数十名穿着便服年青人和中年人焦急的看着时针,掩护所内不时响起电话声,随着话务员的汇报,掩护所内的军士便在地图上将飞机标识向前推动,这里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和那些文职技术人员的焦切不同,趴在观察孔用望远镜的观察着远处数公里外的“日本村”的空军军官们,脸上却扬溢着笑容,每一次试验所收集到的数据都将进一步提高空军的战斗力,尤其是郑培林,作为空军司令他特意抽出时间,来到试验场准备见证这一次,亦是最后一次“测试平台”试验。

“长官,机群还有32分钟即到达目标上空!”

掩护所内传来一名无线电员的的报告声。

而此时一名空军技术员,则在试验报告上写下“共和12年1月21日,火龙王E型,第三十五式实区试验。”

早在共和六年,西北空军便装备了以凝固汽油为填料的燃烧弹,既在对俄战争中被广泛用的“火龙王A型”,这种汽油配以橡胶同时添加镁以及粉状的铝和四氧化三铁作为混合填充物的燃烧弹尽管表现出色,但距离空军的要求仍旧存在着差距,

早在共和七年,空军战时用于制造燃烧弹的镁供应就曾发生了问题,因而西北第二机械集团接到要求,开发一种使用其他替代材料的燃烧弹。同时出于担心东南亚天然橡胶的供应在战可能会发生问题,二机集团的化学家小组以及西化的另一个小组已经开始研制使用橡胶替代物作填充剂的燃烧弹,两个小组都发展了不需橡胶的汽油混合物作填充物的燃烧弹。

最终研究出以化学物与汽油混合后得到的新型凝固汽油。其主要成分环烷酸、棕榈酸,汽油,混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一种类似凡士林状的、黄色的、有粘性的糊状物,这种糊状物会粘到物体上慢慢燃烧起来。

这是一种理想的燃烧弹。这种凝成胶状的汽油能够粘到任何物体表面,如房顶、墙壁、人,而且一旦燃烧便无法被熄灭。它不溶于水。如果人的手背上不慎落上一小滴,那你只能等着它自己烧完。如果你想用力将火拍灭,结果将导致手指连同整个手都被烧焦。

随后空军进而研制了B、C、D、E四种不同型号新型燃烧弹,主要成分是镁,以及粉状的铝和四氧化三铁作为混合填充物。

前三者结构和成分的区别决定了不同的使用方式。由于B、C型重量比较大,具有足够的穿透能力,适合攻击大型建筑物,而D则适合轻型建筑,一般采用集束方式投掷——34个D型燃烧弹用金属带固定在一起,投掷一定高度后保险装置打开后释放开来,散布面积比较大。穿透目标落到地面后,引信启动使铝和氧化铁点燃,其热量会使所填充的镁燃烧起来,温度可达1,300摄氏度以上。由于镁燃烧的特性,即使专门的灭火队一时也很难扑灭。

不过,在此基础上空军仍然要求研制发展了更具破坏力的燃烧弹。要求并不简单:不能使用任何稀有金属材料,要比较小,既便是D型空军尚不觉得满意,小尺寸可以增加炸弹数目而大大增加火焰的散布面积和灭火的困难,但又要求具有足够的的重量以便能穿透房顶才燃烧。外壳要求薄且轻,但要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免再穿过房顶时过早破裂影响燃烧效果。

直到共和十一年10月中旬,最初的产品E型弹终于在被制造了出来,重3公斤,直径76毫米,长51厘米,没有一般炸弹所具有的尾翼,到更像是一个拉长的罐头。和D型一样,也是采用集束方式投掷,到一定高度后分别释放。

区别是E型采用了一根约76厘米长的布条来控制下落中的稳性和速度。在穿过房顶后大约3~5秒,所内置的延迟引信启动后引爆内置的一个TNT药块,此时所填充的一些镁的颗粒会将易燃的填充物引燃,而TNT爆炸可以将燃烧的填充物可以喷射出30米远,如果遇到可燃结构就能够造成强烈而持久的火焰。

这样一个小东西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众多技术人员努力近两年的结果,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通过对比试验E型燃烧弹分别在四个试验场进行的试验非常顺利,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科学技术就是战斗力。”,这句话诚不欺人。

“嗡……”

隐隐听到空中传来的轰炸机的轰鸣,一直坐在沙发上的郑培林几乎是猛的跳起来,快步走到观察孔处趴在望远镜后,尽管早已通过照片了解了另外四个试验场上令人鼓舞的试验结果,但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

加强编队长机的王立鹏远远的看到目标出现在自己的视线内之后,立即向身旁的教官作出汇报。同时眼光朝机舱一撇,空中只能看到密集的轰炸机群,从另外四个基地起飞的四个轰炸机联队在一小时前与自己汇成一个大编队。

五个轰炸机联队采用由轰炸机战术部门制定的密集“盒形”编队,这一编队战术是根据H-17型轰炸机强大武备系统而特别制定,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强大的自卫武器,一但有一架敌机试图攻击轰炸编队,既可能正在同时遭受许多炮手的射击,

“长官!即将到达目标上空!”

“知道了,一切按计划进行!”柴世荣显得很轻松,作为教官并不愿意过多的干涉飞行,当然前提是在没出问题的时候。

“呼!”

在即将接近目标时,尽可能平缓呼吸的瞄准手开始将地面的目标套入“神眼”轰炸瞄准器内开始修正制弹参数。

“神眼”投弹描准器被空军视为最高机密,规定只能在起飞前安装在飞机上,并且必须要被帆布包覆,着陆后必须立即拆除,这些拆装过程必须要在武装卫兵的监督之下进行,而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必须宣誓以生命来守护瞄准器的机密,在飞机迫降被俘前先破坏“神眼”瞄准具。

望着空中近两百架H-17在高空拉出的蔚为壮观尾迹,地面的那些仰望着天空的卫兵瞬间都被空中的壮观的景像给惊呆了,他们或许并不知道H-17到底有多么庞大,但仅只看到眼前的庞大而密集的机群以及壮观的尾迹就足以让他们为之惊叹。

“可惜了!如果的这些飞机同时投下几百吨炸弹,不知道场面会不会更壮观!”

从望远镜中看到已经开始投弹的轰炸机群,郑培林忍不住感叹着,机群投下的稀落的炸弹和庞大的机群不成正比。

尽管这次试验空军出动了五个轰炸机联队,但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真实性,实际上仅只有15架轰炸机参于对“测试平台”的轰炸,而其它飞机则进行模拟轰炸,进行编队训练才是他们主要任务。

在郑培林感叹着无法一睹壮观的场面时,试验场上的“测试平台”日本村此时已经完全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尽管日本村的面积并不大但滚滚的黑烟伴着烈焰直冲上云霄。望着火海中的日本村,郑培林和掩护所内的其它人似乎看到了整个日本陷入烈焰之中的场景。

“呒、呒……”

对测试平台的轰炸刚一结束,就有数辆的消防车冲出掩护所,高速朝着完全陷入烈焰中的平台冲去,根据拟定的任务,他们必须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扑灭“测试平台”上的烈焰,而同时跟随他们冲入火海的还有其它试验人员。

“这就是空军要的结果吗?”

穿着厚重的石棉服的侯泽森望着的忙成一团的消防人员,眼前燎人的烈焰、感受着滚滚的热浪,侯泽森没想到眼前这个历时数月建成的测试平台,尽然只是在呼息间就陷入的火海之中。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有效的杀人!”

有些失神的侯泽森摇头感叹着,望着空中的机群,尽管并不喜欢大多数日本人,但现在侯泽森却忍不住在心间为日本人祈祷着,祈祷着日本人不会冒险做出与中国开战的决定,要不然到时会死多少平民……

“叭!”

刚一下车,郑培林的就踩了一脚水,几个小时前“日本村”几乎安全化为了废墟,仅只有几座西式建筑的破墙依然耸立着,扫了眼冒着黑烟的测试平台,郑培林笑了出来。

“告诉我,今天的试验数据出来了吗?和过去相比有什么偏差!”

走到那些正在收集数据的技术人员身边,郑培林激动的不时轻搓着双手,似乎是用这种方式表现着自己对此非常满意。

“长官,我们正在进行数据汇总!再过十五分钟数据就出来!”

测试部门的主管此时正在核查着数据,在回答司令官的问话时头也没回一下,测试的过程非常繁琐,虽然配备了全套灭火设施和人员以便能在获得数据后立即灭火不至太浪费,但往往弄不好仍然是烧了建,建了烧,

“长官,经过汇总,我们认定此次测试的评定结果是,消防队员无法控制的破坏性火焰占全部建筑的68%;如果不经救助才会产生破坏性效果的火焰占13%,自己熄灭没有效果的火焰占19%。这一数据和过去的几次测试完全一致,并无太大区别!通过对比测试的结果来看,截止到目前,E型燃烧弹的表现是最好的,对日本脆弱的木制建筑有显著的破坏性效果!”

听着部下汇报测试结果的郑培林的眉角扬了起来。

“……日本城市非常脆弱,其建筑主体仍然是大量拥挤的一两层木质房屋,对火灾是非常的脆弱,而E型燃烧弹可以很容易穿透木质的房顶,进一步扩大火情……我们相信,如果拥有足够的燃烧弹,足够让的日本的城市完全陷入火海之中!并彻底摧毁其国民工业!长官!日本的都市住宅太过于密集,而且大都是用竹、木,纸张等易燃建树筑成的。”作为一个时时刻刻被地震困扰的民族,日本人选择的建筑材料真是又实惠又节约,只是他们盖房子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未来世界上会有H-17和燃烧弹。可以说,日本人那脆弱的城市,根本就是为我们大规模轰炸而特意准备的!如果不烧他们!恐怕咱们真对不起的日本人这片良苦用心了!”

作着汇报军官在汇报时同样是副眉开眼笑之色,以至于在正经的汇报中,还随意插一句玩笑话。

“不错!不把小日本变成烤猪,真***对不起他们盖的这房子!陈经理,你们到三月之前提供多少吨E型燃烧弹!”

郑培林笑色转身问道旁边的企业代表,这玩意表现不错,看起来能把日本烤熟,但是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的燃烧弹。

“郑司令!E型燃烧弹的结构并不复杂,如果采用的配件分包的话,到3月1日前我们保证可以提供2。5万吨!”

听到这个数郑培林的眉头一皱,太少!

“不够!太少了,我的一千三百多架轰炸机,一天就能扔至少2000吨下去,这些还不够的小日本塞牙缝的,4万吨!3月10号之前,你们至少要生产4万吨E型燃烧弹!其它的炸弹可以暂时停产,这几年空军储备的其它航弹足够用了!还有,你们必须要保证未来每天不底于1000吨的产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