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314章 限制

小市民的奋斗 第二卷大时代 第314章 限制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从安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1904年动工,1905年竣工。这条窄轨铁路作为通往北部前线的辅助线,以用进运送军事物资。

1905年清日北京条约把这条铁路的管理权委托给日本。这条铁路与釜山-义州铁路连接将使它成为日本与欧洲间的最快路线,也是一条从朝鲜到满洲的军事供应线。为此,满铁试图把这条铁路换成标准轨距。对此清政府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条约中没有规定这种变换。日本最后在1909年夏发出最后通牒,强迫清政府屈服后自行其是。

从那时起,安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一起构成了日本南满铁路公司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奉铁路附属线一带即成为了与南满铁路一般完全论为日本殖民地,3月6日国防军发起对关东州日军的空袭后,国防军第5师出平顶山沿安奉铁路向安东挺进,而辽宁省国民警卫队亦同时对安奉铁中沿线车站附属地发起进攻,尽管至少中午已收复安东全城,但却未能及时阻击安奉铁路日军护路队对铁路桥的爆炸,多达15处铁路桥遭到不同程度的爆破破坏。

这时国防军铁道兵则派上了用场,这支国防军最庞大的工兵部队,在抢修和修建铁路上都有着杰出的表现,早在对日作战计划拟定时,国防军参谋部就制了六个铁道兵团伴随国防军进攻的计划,从6日起,截止至21日,铁道兵部队就完成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四十三处临时铁路桥的抢建,同72公里遭到破坏的铁路抢修,但对铁道部队而言,抢修铁路并不是最繁重的任务。

头顶的娇阳毫不客气地照顾着在铁道两旁的拼命赶工的铁道兵,大颗的汗珠顺着他们湿透的衣服滴落下来。长时间的工作让这些铁兵兵抓握钢棍的手变红了,有的鼓起了水泡,有的手套上慢慢殷出了红色的血水,铁路上疾驰的火车从他们的身边驶过时,从车头喷吐出蒸气混杂着油污喷溅到他们的身上。

“安奉铁路全长261公里,增建会让站、抢修复线和迂回线路,合计需要新建铁路62公里,争取使铁路每昼夜通过能力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至少20~26对列车水平,每天列车前运物资从目前的1万吨,增加到2万吨,以保障作战物资供给……按照目前的进度,必须要进一步加快速度。”

作为铁道兵技术顾问的江华强边走边对身边铁15团团长王德林说道,在这种旧铁路上进行的改造,一天3万吨的运量已达到此时铁路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安奉铁路和国内的干线铁路不同,国内的干线铁路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大都改用了IY43公斤钢轨,而安奉线和南满线使用的却是英制标准的85磅钢轨,落后的“旧式钢轨”限制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先生,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十四处铁路会让站的全部,摩天岭会让站是最后一处会让站,复线和迂回线路也已经完工,根据纸面计算,达到2万吨运输能力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王德林在说话时脸上带着些许骄色,16天完成这些任务,铁15团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尽管这些会让站、复线、迂回线都是临时性的战备道,但15团却把工期缩短了6天。

铁为铁道兵,王德林知道这条铁路对于即将开赴朝鲜的第二集团军意味着什么,后勤运输是国防军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后勤直接关系到国防军在前线是胜或负,喀山城下的教训给国防军上了最深刻的一课。也正因为如此,铁15团才会不惜一切的抢修铁路。

“现在每天到达安东的火车是多少列?”

望着远去的列车上平板货车上拉送的平底船江华强随口问道,尽管江华强不是军人,但是却一直关心着这场战争,要不然也不会以交通道铁道总监的身份爽快的出任铁路兵总技术顾问。

“九列!这已是京奉线让不开路,吉开线过于老旧运力有限,沈阳站的会让又过到紧张,现在九列已经是极限了!”

在回答总顾问的话时,王德林的语中带着些许懊恼之意,自己这边拼命抢修,可运力的瓶颈却在另外两条铁路给卡住了。

“九列!……难怪……”江华强想起从安东来时冷御秋到车站送行时眼中的期待之色,显然第二集团至今仍然在安东止步不前,不是外界推测的诸多原因,而是受运力限制。

鸭绿江畔,被炸断的安奉铁路桥铁梁垂落于江畔,在江边的堑壕内,一位国防军的军官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义州方向日本军的工事,对岸日军的工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大量的散兵堑壕配以土木工事其间零散分布混凝土堡垒加以巩固而已,在河滩地区同样分散着多处混凝土堡垒,显然是为了防止国防军登陆而特意修建。

“真不知道他姥姥的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狙击手都是干什么吃的,没看到日本兵在那加固铁丝网吗?敲掉他们!”

从望远镜中看到隐隐有一些日本兵正挥着木锤加固被空军炸毁的铁丝网,宋千湖恨恨的骂了一句。安东“前线”和旅顺前线不同,旅顺前线是炮火连天,而在安东却是寂静无声,至少安东的第二集团军所属部队的大炮几乎就没开过炮,对义州方向日军的攻击主要是空军的俯冲轰炸机的轰炸,这里似乎不是战场,当然除了狙击手不断打出的冷枪之外。

“数十万雄师一夜间杀入朝鲜只不是小说家设想而已,现在国防军的战役容量已经被运输能力严重限制了。总理和参谋部让以旅顺为首,结果咱们这……”

查明山在说话时声中隐隐带着一丝无可奈何之意,打仗这个在俄罗斯同红俄血战过的宿将,从来没有碰到像现在这样,郁闷至极的战斗。

“没办法!”

有些疲惫的靠着椅背的冷御秋,用三个字回答了显得有些郁闷的老伙计,老伙计从参谋部再一次调到第二集团军让冷御秋非常高兴,两人从俄国分开两年多了,能够再一次相聚显然是总理的刻意安排,就像总理说的那样“你们两是国防军中有着出境作战经验的,让你们一起去朝鲜,我放心!”

“集团军后勤处刚才打来电话,今天到现在只过来九列火车,万三的物资,如果现在动手,咱们的物资只够用十天,十天以后,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给旅顺让路,到时咱们举许就重陷喀山之境,等等!要打就打个稳当的!冒不起险了!”

提到喀山时冷御秋的眉头一皱,神情显得极不自然,直到现在还有九千多名远征军将士的遗骸埋骨他乡,“我带他们去,就要带他们回来!”,自己是国防军中第一个未做到这个承诺的指挥官,或许正是因为喀山后路被断的教训,让冷御秋不愿意再冒险。

同样的听到喀山两字后,查明山这位当时喀山突围战的司令官的眉头也是一跳,喀山是两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让路吧!让一天的路,对面的朝鲜军就多一天准备时间,他们多一天的准备时间,到时咱们的进攻难度就加重一分,京奉线一天有3万吨和吉开线的1。5万吨运能,一天4。5万吨的运能,5千吨要让给民间,四万吨,旅顺方向至少需要2。5万吨以上,咱们能分配到1。5万吨都是老天爷保佑了!今天咱们还有万三的初给,放到五天前,咱们一天才只有两列火车3000吨的补给!还算不错”

现代战争的物资消耗水平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同此时各**队大依赖骡马不同,因为缺少优良役用马,国防军从建军之日起,即依赖卡车运输物资、火炮以及兵员,国防军一个摩步师,共有各型装甲、运输、牵引车辆2500余辆,集结集中期每天消耗260吨物资,参加作战行动时每天需要补给500-600吨物资,而装甲师则需要增加近一倍,即便是消耗物资最少的国民警卫队一个师,每个战斗日也需要补充至少200吨物资。一个集团军计算,一次进攻战役至少需要准备25万吨物资,如果的战线突击耗用的物资既将倍增,其中油料占到约战3分之1,而油料却需要从上海、西北等以的炼油厂运输到前线,至于弹药更是90%都是从西北省方向运输,其它物资从南方运输。

而在辽宁作战的国防军的后勤保障之大半,所依赖的铁路是日本满铁公司的两条铁路,这两条铁路,尽管两条路日人保养良好,但是自建成以来并未进行大改规模升级改造,落后而陈旧的铁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许多地段的通过能力。在这种条件辽宁的运能紧张是肯定的。

而辽宁运能的紧张,却又直接导致的了第二集团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对面的朝鲜军在那里加固工事,而不能像第一集团军那样在6号的当天,对朝鲜实施猛烈突击,对朝鲜军的攻击只能依靠空军的轰炸,甚至于空军的俯冲轰炸机、轰炸机都是从滨海省和吉林、黑龙江方向起飞,原因非常简单,从三地起飞的轰炸机可以防止挤占更多的运力。

“现在咱们已经储备了可以满足16至18个进攻日的物资,如果在能在16天内打到仁川方向,我们可以海上得到40%补给,现在旅顺方向能挤出运量,是因为非战斗物资都推给了海路由大连码头转运。”

这时查明山走到作战地图前,右手指着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位置,有些焦切的看着坐立起来的司令。

“你是说借用海路?安奉路一天1。5万吨,如果再加仁川的码头,即便是……我看成!明山,你立即以集团军的名义询问参谋部。”

起身走到地图旁的冷御秋的眼前同样一亮,像第一集团军一样,在16天内打下仁川,然后变仁川为已用,想到这冷御秋的呼吸立即变得急促起来。

共和八年年底,当国会以微弱半数通过将共和中国行政首都迁至西北市后,国会的反对党要求国务院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国会、国务院以及国务院下属机构办公场所的兴建,否则迁都议案必须要暂时搁置,他们显然无视了当时尚未改编的国防军的西北边防军十余万铁道兵和数万工兵的存在,除去国会使用边防公署办公大楼之外,仅仅只用了九个月,在数万工程兵的日夜努力下,他们所要求的国务院下设各部的办公大楼就在西北市的中心耸立起来。

而位于实业大道原边防军司令部原址上的国防部大楼这个号称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办公建筑也正是那一时期建成,从国防部大楼四面望去,国防部大楼是一个工整的正方型建筑,从空中望去,其楼顶则组成了国防军的四角棱星标志,其意含方正之意,同时也隐括着国防军的信仰“荣誉、责任、国家、奉献”,共和十年元旦投入使用后,这里便成为了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

在对日宣战之后,作为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的国防部大楼也就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一个政府机关,而国防部大楼负6层的战时指挥中的任何举措都决定着前线的一切,这里是国防军的名副其实的心脏,甚至于一定程度上超过那处位于市中总理的私人“绿岛”的那处最高统帅部。

“不可能!”

国防部大楼负6层的作战室内响起一声驳斥声。

未等汇报的参谋官把话说完,王公亮就站起身来用三个字作了回答。王公亮的反驳让作战室内的气氛一变,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不过三十五岁的国防军副总参谋长,不过更多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称他为“王总长”,原因非常简单,他是代理总长,这个代子他已经扛了三年多,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更认为他是总理司马在国防军的一个棋子,毕竟他太过年青。

几年前改编国防军时,各方尽管心知无缘角逐中央之位,但所能接受的总参谋长的人选是蔡锷或蒋百里,但是因能接受的国防部长的人选只有蔡锷一个,所以只能另他人,至于蒋百里却因其个人原因与这一职务无缘,最终各方还是接受了司马的建议,由王公亮以副总长之职出任代理总长,一代就是数年之久。

“我说的不可能,不是第二集团军不能在16天内打下仁川,而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这一战咱们铺开的摊子太大了,辽东、朝鲜、台湾、还有以后的琉球,目前根据动员令,除去64个师之外,我们已经动员52个师,官兵多为整编后退役官兵,所以在兵力上我们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运力呢?总长,我们在辽东方向是靠着海路和陆路运输的两路并进,才保证了第一集团军的全面进攻和第二集团军的预备进攻,至于第三集团军,其所需要的弹药部分是通过同郑路南下,所以不会挤占北方方向的运力,但是其未来物资将全部依赖海运!目前我国的商船吨是136万吨,农商部要求我们必须要给民间保留86万吨的运能,而现在的这50万运能,80%都分配给了海军方面,用于保障在台湾的登陆行动,一艘万吨商船只能挂载6艘登陆艇,海军和第三集团军每天都打报告要船!旅顺那边让第二集团军催的也是天天喊着要船!现在第二集团军又要船,而且一开口就是至少15万吨!就是把咱们生吞了,也凑不出这么多船给他们!除非不打台湾和琉球!可能吗?”

王公亮的话让作战会议室内陷入了沉默之中,原本还准备再说些什么的的蔡锷同样沉默了,打台湾和琉球不仅仅只是面子问题,这两地直接关系到这次战争是否能够真正获得胜利,达到尽可能削弱日本、减轻东方压力的战略目的。

早在参谋部制定对日作战计划时,台湾就是必攻之地,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中国不自己打下来,在谈判的时候,日本人即使是同意把台湾交给中国,但介时台湾作为中国的必收之地,就会成为日本手中最重要的筹码,而列强介时出于抵制中国出发点,同样会支持日本,台湾、旅顺不下,将会对未来的谈判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日俄战争时,日本人所得到仅仅只是半个库页岛而已!而之所以可以占到这个“大便宜”,还是在全世界都支持他的情况下,在英、法债主的威逼下,内外交困的俄国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半个萨哈林割给了日本,至于战争赔款则是一分没有。

而1905年时对日本有利的国际大环镜,却并没有出现在这次战争的中国身上,甚至于中国反而面临俄国那种需要承受外部压力的局面,各国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日本,但是却不能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过于削弱日本实力,是英、法、美等国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们需要远东保持平衡,如此他们才能维护自己的远东利益。

只有打下来,造成既成事实后,即便是他们不支持,也无力改变国防军大兵逼境的现实,到那时外交部才能紧紧的咬住赔款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和列强周旋,最终达到地也要、赔款也不能少的双赢局面,而不是仅仅只是得到赔款或是一丁点肉沫。

如果打不下来计划中需要的那些地区,不形成进军日本本土重兵压境之势的局面,英法美绝对不会逼迫日本同意让步,接近中国提出的媾和条件。因为到那时对于英法美而言,如何保住日本不被中国吞并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像现在,英法美所考虑的问题是让日本体面的结束战争,以确保日本不被过份削弱。

“公允,交通部不是同德国达成协议,从德国租借35万吨商船吗?看看在交通部那里想想办法,想办法把他冷御秋需要的15万吨商船挤给他,新加坡那边就是一个紧箍咒,咱们拖不下去了!”

一直未发言的蒋百里开口轻声说道,作为国务院军事参谋部总长的他,一般情况下并不介入讨论,以避免因此引起的与总参之间的尴尬。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和国防军军事参谋部之间处于着一种非常微妙的位置,作为直接向总理提供军事建议的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因其特殊的位置决定了他拥有不逊总参的建议权。

国务院军事参谋厅的设立实际上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欧战结束后,出于军事需要求国务院从德国聘请了一批出色的德军高级指挥官,将这些外国人以顾问的名义安排进总参或国防部显然不太合适,所以司马才会设立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厅内的数十名德**事专家和将军并不会直接介入部队,而是从各个方面为司马提供军事建议。

新加坡!面色中略带着些许病态的苍白之色的蔡锷在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神情随之一紧,这场仗看似是中日两国的之间的对决,但是实际上却牵涉到英、法、美三大列强的亚洲政策,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三国就已不同程度的介入其中。

这一仗国防军打的太顺,这种顺利只是加深的英、法、美三国的警惕,表面上看来的已经被欧战消弱的英、法两国看似没有能力干涉这场战争,但对于想绩此战挤身列强俱乐部之中,完成从猎物向猎人转变的中国而言,因日本与三国彻底决裂是得不偿失。

“让第二集团军再稍加忍耐,现在租借的德国商船刚过新加坡,关于船的问题我会出面和交通部协调解决,朝鲜拖不下去了!从新加坡发回了电报,现在英法两国在支持日本的立场上是一至的,他们正在试图用其他方式迫使外交部门作出实质性让步,国防军需要用大炮给他们撑撑腰了!”

(关于铁路运力的问题,无语参考的是1930年韩国京义铁路运输水平,日输送能力为1。1万吨,说实话,这个数字底的无语几乎不敢相信,又查了一下其它资料后才相信这个数字是应该是可信的,从1905年至1911年时安奉铁路累计运送乘客人,运送货物吨。另日本在《远东苏军后勤准备调查》中,详细计算了西伯利亚铁路的昼夜通过量和苏军作战物资的需要量,其结论是,西伯利亚铁路的最大年运量为930万吨,月平均77万吨。当然在对日作战前,苏联对西伯利亚铁路进行的紧急改造,最终达到月平均135万吨的极限水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