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25章 海军法

小市民的奋斗 第三卷新时代 第25章 海军法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后进海军国家而言,一但他们选择海洋,那么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造起战列舰来不是一艘一艘地造,而是一个舰队一个舰队地造。历史上当美国选择了海洋之后,在短短三年之中,美国即拥有了一支仅次于英国的战列舰队。在面临着英美等国的实质威慑面前,出于自卫中国选择了海洋,他们同样做出了与美国相同的选择……四年内将拥有一支不逊于英、美两国的新锐舰队!……”

1924年世界海军年鉴。

对日战争的胜利,国家地位的空前提高,让中国以及中国国民找回了失去80余年的尊严后,再一次找回了那个“老大帝国”的份。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国民的思想同样在发生着变化,国内实业发展令中国需要新的外部资源以及外部市场。在中国国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引发了向外扩张的意识。

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一家报纸上在共13年的元旦致辞中如此写道。

“我们需要兰芳,需要朝鲜需要越南,需要缅甸,需要暹罗,需要马来等……中国需要新的势力范围!”

在欧美,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成为世界主要强国关心的重大问题,与表现出咄咄逼人态势的日本不同,中国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在西方国家的漫画中,中国人不是穿着军装的矮武士,而是一群拿着算盘、背着中国商品的商人。

商人几乎代表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国力与自身的实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实业的空前发展,令中国需要开拓新市场。当欧美的超级市场以及百货公司、杂货铺中出售着中国商品时,南美的雨林和草原上村落、非洲的丛林与草原、撒哈拉的沙漠部落,都可以看到那些中国商人身影,他们开着吉普车或赶着骆驼,拿着算盘,说着生硬的英语、法语带着土著翻译,去开拓新市场。

中国商人没有欧洲人的蛮横,有得只是中国式的生意头脑。欧洲人为中国人的不顾一切的开拓新市场给惊呆了,他们诧异的用“东方犹太人”形容着这个国家,中国的形象从过去拿着烟枪吸着大烟的鸦片鬼形像变成一群不顾一切的追逐金钱的“犹太式商人”。

因兰芳独立引发的“婆罗洲危机”后,欧洲人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他们宁可全部战死,也不愿意屈辱的接受“最后通牒”,他们就像日本人一般坚忍,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世人以轰动。

英、美、法三的步步进逼,并没有把中国人吓倒,反而让原本沉浸于大国地位实现梦境中的中国人清醒了过来,让那原本抱着“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美好梦想的国民反省了过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和平的前提就是拥有强大的军备!正像人们说的那样,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锅炉,一但点火的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这无穷的力量最终在国内上演为现实。

“有海无防!”

帝国列强海军的威胁让国民意识到,中国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海军,公务员、工人捐出自己的工资、儿童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一时之间,数亿元巨款源源不断的进入国防海军发展基金会,但这仍然不够。在人们看来,中国需要通过一条法案切实确保中国海军力量的存在。

“……舰队法必须要通过,有海无防的日子必须要结束!中国必须要拥有一支战斗舰队,不仅仅只是像现在这样,仅维持一支自卫性质的海上力量!中国的军舰必须要随时随地出现在任何一处与中国利益有关的海洋之中,我们要建立一支即便是对于最强大的海上对手来说,与中国国防海军作战都将冒着丧失其最高地位的危险!”

站在国会发言台上沐良宾掷地有声的表达着自己的态度,中国必须要拥有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海军,而这支海军必须要从法案上得以保证。现在的沐良滨已经不过是多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热河沐家阔少,在联合议会与国会中磨炼多年以后,早已不见了当年的清涩与稚嫩。

正因如此,以国会海军委员会副主席沐良滨为首的国会议员才会提请《共和中国舰队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计划在1924年至1934年十年间,在四年造舰计划之外提供总额28。5亿华元,相当于每年2。85亿华元的造舰经费用于建设海军。根据舰队法案规定的到1934年,中国国防海军常备兵力为16艘主力舰,航空母舰16艘,远洋袭击舰或大型巡洋舰18艘,轻型巡洋舰38艘,驱逐舰164艘,潜水艇72艘,主力舰只舰龄10年,初步形成大洋舰队的雏形,而最重要的则是通过法案的形式将舰队规模固定。

之所以海军委员会要求通过的《共和中国舰队法案》,实际上同各国的传统不无关系,世界历史上,凡是大胜利以后要求陆军裁军的呼声当然也有,但一般都是裁减到开战以前的水平,而海军在大胜以后一般都会被要求很大的裁减。这是因为维持海军的兵力需要的开销实在太大。在战争或面临战争威胁之时,民众或国会都不会反对扩军,现在海军的四年造舰计划,去年对日战争期间通过,在“婆罗洲危机”前,尽管海军的造舰计划只是维持在最基本自卫之内,尚有人说三道四,那么现在四年造舰计划如吹气球般膨胀之后呢?谁能保证未来不会有短视之人限制海军的扩军计划。

但是法律却是无法动摇的!只有从法律上将海军规模固定之后,海军才能够维持足够庞大的规模。

“当别人在瓜分大陆和海洋,而中国只能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套用威廉二世人这名著名的名言时,沐良滨激动的以至于面色略带些许朝红,作为传统的大陆国家的中国必须要雄心勃勃向海洋进军,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以保障国家的海洋权益,当然更重要一点则是在适当的时候争取。

“舰队法!”

“舰队法!”

“舰队法!”

……

在参议院的议员们纷站起来咚咚的敲着桌子,大声呼喊着,议员们的吼声几乎要将“基石”议会大厅的房顶掀开,而先前负责作证的沈鸿烈等海军将领听着议员们的欢呼声唇微微上扬,一但舰队法得到通过批准,未来十五年内,中国海军即可挤身世界头顶海军强国之烈。

“居安思危!”

尽管千百年前老祖宗们就发明了这个成语,但是国人总是好染上健忘症,战争不过仅结束一年,国内就一片歌舞升平之色,甚至于有马放南山之意,海军的四年造舰计划被削减、空军的战略空军计划被搁置,甚至于连同陆军同样遭到削减。

海军要求引进美国技术建造四艘4。5万吨大型战列舰计划未获得批准,仅获准建造两艘,这意味着海军未来仅只能拥有4艘战列舰,甚至于连同被海军认可的航母也只批准再建两艘。如果不是“婆罗洲危机”三大列强蛮横无理的干涉,四年造舰计划根本不可能像吹气球一股膨胀起来。

微扬着唇角的沈鸿烈想起总理曾对自己说过的话。

“有时候战争威胁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需要一个敌人!”

尽管国人尝够有海无防的苦头,但苦难是过去的,现在又制造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来说明,国家保持一支强大海军的必要性,尤其是与列强展开海上军备竞赛的必要性,整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说明海军应该继续大规模存在,假想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叫嚷着进“入侵”你的假想敌。

适合作中国假想敌的国家,只有三家,英国、美国以及法国,法国本身就不太给人什么危险的感觉,而且法国在远东的军事存在,特别是海军的军事存在不太引人注目,就算把法国弄成了假想敌也是耗子尾巴熬汤油水不大,忽悠国会给钱的可能性不大。

剩下来的只有美国和英国。他们无疑都是未来中国的假想敌,在亚洲中国和美国尤其是英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实在太强,美国的也弱不到那里去,但是对于扩充海军而言,在拥有这两个假想敌的前提下,国会会慷慨的批准海军任何大规模的扩充计划,至于是否会引起传统海上强国的警惕就不是沈鸿烈等海军将领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海军要扩军,不能一艘一艘军舰的造,而是要一支舰队一支舰队的下海!”

中国海军已经沉寂数十年,相比于其它海上强国多年来的力量积蓄,中国海军如果想在短期内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短期内大量建造军舰,引起其它海上强国警惕是必然结果。

与国会内的狂热不同,当国会陷入“造舰”的狂热之时,数百米外的国务院大厦总理办公室内的气氛却有着几分诡异,海军部总长程壁光,财政部次长宋子文坐在司马的办公桌前似乎因为一个问题陷入僵持之中。

“总理,如果完成目前海军法提出海军扩军计划,未来十年之中每年海军需要保持4。5亿元以上,这是因为舰队的舰龄只有十年,每年需要新建舰船吨位超过18万吨,目前建舰每吨单价已经超过了700元,光这就去掉了一个亿以上……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海军法无疑根本就是拖累!”

宋子文有些焦切的望着沉默不语的总理,试图用数据说服总理放弃“海军法”。

作为财政部次长的宋子文对目前国内陷入的狂热以欣慰同时,同样感到一丝惶恐不安,这种惶恐不安随着国会议员提出的《共和中国海军法》最终化为现实,如果中国的经济如同美国一般,自己绝不会有这种惶恐,但是以中国目前的国力,试图在建立一支与美国、英国相等的舰队,已经超过的这个国家所能够负担的范围。

程壁光平静的看了眼宋子文,这位中华革命党孙文的内弟,在二界内阁之中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27岁挤身内阁财政部次长之职,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其无党属,即非复兴党员,也非中华革命党员。尽管的他的姐夫一直邀请其加入革命党,但是其总用“事务官员无党化”回绝,对此包括程壁光在内的很多人都颇为欣赏,但是现在他把矛头对准了海军却是不能接受的。

“宋次长,如果英、美、法三国的战争叫嚷化为现实,现在恐怕南方各省已经沦为战区!那时国家经济不是被拖垮的,而是被他们打垮的!无海防即无国防的现实教训,我想宋次长应不会忘记。”

《共和中国海军法》是停战后,海军四年造舰计划遭到削减后,海军参谋部部分参谋提出的方案,试图像德国一样,通过海军立法的形式,将海军规模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从而确保海军可以在任何时期顺利扩军,但是一直缺少合适的提出的契机。

“婆罗洲危机”的爆发、英法美三国的干涉,为海军提出《海军法》提供了最佳时机,在程壁光等人的策划下,海军国会作证的结果被捅上了舆论界,海军无法保卫国家的现实和帝国列强的步步进逼,令敏感的国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海军进行大规模扩军,而《海军法》的提出自然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程总长,您是海军总长,自然学过海权论,难道程总长忘记了马汉提出的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先鉴之言吗?同时还有海权论中海权是自然形成的总结吗?”

被程壁光指责的脸色一白的宋子文,几乎未加沉默的就用“海权论”反驳着。

“总理,德国前车之鉴近在眼前!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两人因海军造舰引发生争执让司马颇为无奈,实际上对于海军的造舰计划,司马并不赞同大规模的造舰,别说造舰与未来舰队维持所需的巨额军费,就是那怕经济上可以负担起来,但是海军同样还来不及训练足够数量的海军指挥人员,也缺少完善的海军基地,尤其是岛屿链外围海军基地。

之所以在扩军需要面临重重问题的情部下,仍然同意海军的扩军方案。原因非常简单,是为不久之后的谈判争取筹码,就像后世一般,苏美之间无数军事部署最终都是为谈判桌前争取筹码。

但不赞同大规模造舰却并不意识着不赞同海军的扩建计划。既便是明知道战列舰已经是昨日黄花的前提下,司马仍然同意海军建造大型战列舰。无论是战列舰大厚度装甲钢板或是大功率蒸气轮机以及大口径火炮直到造舰技术,对中国工业水平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建造大型战列舰可以为未来建造大型商船、航母提供技术支持,更多重要的是可加快中国船舶建造业的整个技术实力。

“子文,你的意见我会加以考虑,但海军先期扩军计划是国防的需要求,国家安全迫使我们现在必须要发展海军,当然如果战争威胁消弥,介时海军扩军计划还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毕竟很多事情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沉默了一会后,司马拍板做出的决定,经济上中国的确承受不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但是司马却压根没有进行军备竞赛的意思,原因非常简单,中央调查局已经对英美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及国内动向进行了分析。

不止是中国负担不了大海军了,欧战结束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弄得连财主家都没了余粮,连老牌强国英国自己都受不了了。头号超级大国,头号海上霸权的大英帝国一直奉行的是“两强海军”政策,就是说世界第一位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一定要大于或等于第二位加上第三位的规模。

这个“两支舰队的规模”现在出问题了,首先大英帝国在经济上就在走下坡路。其次美国海军同样在大规模扩充,而德国保留着远比历史上要强大的海军力量,现在中国跟着进行海上军备扩充,英国已经无法的从物理上实现两支海军的标准,限制海军军备的时机早已成熟。

三天前,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关于召开限制海军军备会议》的议案,不久之后,迟到了三年的华盛顿会议就会召开,那时海军的扩军计划自然会受到限制,现在之所以通过海军法,就是等着在会议上用纸面上的方案去争取海军利益的最大化,用纸面上的军舰去减少对方的军备,如此划算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而且到时还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的舰队吨位大都在纸面上,而英美等国的舰队却远超过各国所能接受的吨位,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报废大量的军舰,在军舰到达退役舰龄之前,各国均无法新建大型战舰,未来战争爆发之后,停止建舰十几年后的英美将缺乏建造3。5万吨级或4万吨级以上军舰的经验,而中国却可以利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舰船、冶金、火炮等技术上的赶超。

总理的一意孤行令宋子文有些无法接受,中国绝不能沦入德国一般的境地,现在的兰芳就是导火索,如果大规模的扩军计划引起各国的警惕,那时或许威胁真的会演变成现实。

“可是总理!现在削减军备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如果我们继续无节制的扩充军备,无疑会引发各国的的警惕,最终适得其反……万一……”

“没有万一!他们绝不会开战!子文,经济上你是专家!现在欧洲大战造成的1500万死者和2300万伤者的流血惨像还历历在目,各国民从反战情绪十分高涨。各国人民对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沉重军费负担异常反感,使得各国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所欲为地扩充军备,而共和十二年的经济危机,更使美、英、法等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人民反战、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稳的情况下,各国绝不会贸然挑动战争!”

司马用近乎武断的语气打断了宋子文的话,之所以认定英、美、法不会对中国开战,根本原因是因“婆罗洲危机”将各国底牌表露无疑,如果不与切身利益有关,他们绝不会冒着政府崩溃的局面开战。和平仍然是现在世界主流意识,而中国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种主流意识,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比如殖民市场共享!

取消殖民地歧视性关税以及土地、移民、投资等政策!如果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解决这些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收获,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海军的扩军方案以及海军法的通过,只有在实质威胁下才能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夏维夷以东270海里太平洋洋面炮声隆隆,内华达号、亚利桑那号等数艘主力舰排成纵队航线,在舰舷一侧浓烈的火药黑烟几乎淹没了庞大的战舰,从夏维夷岛上机场起飞的陆军飞机准确的击中靶舰,利用陆基飞机对敌舰队实施远程空袭,是各国海军在见识到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对佐世堡远程奔袭的惊人战果后,纷纷开始效仿。

当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在进行演习时,一艘悬挂中国五色旗的远洋渔船出现在演习海面上,一般美军驱逐舰发现远洋渔船进入海区之后,立即在海面的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朝着远洋渔船逼近,炮口直对着远洋渔船。在距离远洋渔船大约数百米时,驱逐舰打出了一串旗语。

“你船已经进入进入演习海面,请立即撤离!”

“回复他们!这里是公海海区,我船享有公海自由通行权!”

拿着望远镜的王玉林对身边的大副命令道。

航海日志官则在航海日志上作下了进入演习海区后第一次航海日志。

“西北时间,5月27日夜9时12分,我船终于接近了演习海域。美国舰队的这次大演习,在夏威夷岛附近海域大张旗鼓地展开,我船遭遇第一次拦截。船长下令进行机动避让,仍坚持公海自由通行权……”

“远渔113”是海军情报处下属的12艘远洋间谍船之一,间谍船的作用就是当敌对国家在公海演习时,就靠近演习海面,通过无线电侦收来搜集演习的构成、过程以及部队编制等资料,与他国用谨慎的办法悄悄地进行,以免刺激对方不同,海军情报处间谍船更喜欢利用公海自由原则堂堂正正的收集情报。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美国把舰队主力集中在太平洋方面,在夏维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海军部获得这一情报后,立即命令海军情报处派出间谍船,以查明美国舰队的动向和战备情报。

海军情报处美国组的杜涛少校以“随船军官”的名义搭乘该船,通信情报专家季伏恒少校被任命为通信长,另外还有许多一流的通信情报人员临时搭乘了该船,担负侦收美国舰队中波的任务。而与此时同时,情报处专门抽调一批精干的通信情报组人员专门派往马绍尔群岛侦听站以侦听收美舰队的无线电通信,测定方位。

“你船立即撤离演习海区,以免造成误伤!”

当美军驱逐舰不断通过机动阻拦防止这艘远洋间谍船进入演习海区时,船上通信情报组则专心致志地利用电子侦听设备搜集演习情报,以掌握这次演习的大体过程。

“王船长,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次他们的演习和过去有所不同!”

从望远镜中一直观察着美军演习的的杜涛扭头问着身边的王玉林。

“美国陆军的飞机,在美国陆军舰空队被称为参谋总部航空军的陆军飞机,它们和海军飞机始终密切配合,完美的实施了多次攻击,美陆海军航空兵的配合默契性不亚于我国海空军,这一点我想杜少校会在报告中进行详细报告。”

杜涛点了点头,这次演习最大的收获不仅在此,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海军显然跳进了海军部精心布置的圈套之中,“海军航空兵利用陆基远程攻击机对佐世堡实施奇袭!”这是佐世保奇袭结束后,海军部发言人发出的公告,之所以发出这一公告目的在于掩护航母效用,引导他国误入其途。这是海军的绝密,所有参战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声明,杜涛是因直接参加了假情报“制做”才会获知这一切。

由季伏恒秒校带领的通信情报组同样搜集了大量资料。在回国后,就会有专职破译机构把这些资料加以整理研究,以破译出美国舰队使用的密码,了解到演习的构成及部队的编制,演习的过程等。

当两国陷入敌对之后,至少在战争爆发之前,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准备前骤而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