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32章 华盛顿阴影

小市民的奋斗 第三卷新时代 第32章 华盛顿阴影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1924年6月7日,中国外交部收到来自美国的召开限制海军军备会议的非正式邀请后,中国与英、法、意三国赞同举行会议不同,这份邀请书让政府陷入迟疑不决的境地之中,国内上下担心英、美、法联合起来在会上逼着中国废除海军法,但又担心不出席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

中华革命党机关报《共和日报》警告说,如果中国参会将很有可能成为列强谈判桌上的牺牲品。有一些中国人甚至认为,已经到了“国家兴亡的时刻”,中国必须拒绝参会,全力备战。可以说中国举国上下对西方国家早已不再心存任何形式上的希望,“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是此时中国最盛行,亦是最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一种态度,无疑这一观点,正如其退出奥运会一般,表现出了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极度失望。

但中国国务院以及国会在经过再三考虑、蹉商之后,一直拖到7月15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在讨论限制军备问题之外,以切实维持太平洋安全的为出发点,彻底解决“婆罗洲危机”问题。经反复磋商,美国同意了中国提出的要求。

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中四国发出正式邀请。

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

9月2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拟定的议事日程,确定会议将讨论两大问题,即限制军备问题与太平洋及远东问题。英、法、意等国当即表示同意。9月27日,在要求得到保证之后,中国也正式答复同意参加会议。

后来,荷兰、葡萄牙、比利时三国政府表示,它们都是太平洋地区利益有关的国家,要求参加这次会议。10月4日,美国对上述三国又补发了邀请书,同时根据英国、法国的要求,又请邀请海军军备早在巴黎就遭到限制的德国参加此次会议。……”

1924年《世界海军年鉴》

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将美国首府华盛顿覆盖在冰雪之中,波托马克河的两岸早已经是一片的银妆素裹。在总统官邸白宫的正南的石质方尖的华盛顿纪念碑,完全笼罩于纷扬的雪之中。此时的华盛顿,看起来似乎非常安静,但在这种安静之中,却早已经是一片暗潮涌动,早在半个月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抵达华盛顿的各国全权代表们,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攻关”活动。

雪花纷飞的道路上,两辆白色的摩托车引导护送着一辆CA-100高级汽车疾驰着,汽车的车首飘扬着两五色旗,穿着海军大衣头戴白色海军大檐帽的程壁光端坐在汽车后排,面无表情的直视着前方,坐在他身旁的施乾绅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而顾维钧和王宠惠就坐在他们的对面,静静的看着窗外的雪景,从汽车驶出酒店之后,四人一路上基本上就是保持着现在这样的沉默。

共和13年就要过去了。今天是全权代表团抵达美国后,最重要的一天。抵达美国后的十七天来,四人所有的努力,内幕繁杂的幕后周旋、私下交易,从今天开始就要得出最后的成果,成果是对中国有利或是无利,此时四人都没有一丝底气。

“哎!”

在车队距离华盛顿革命女儿会大厦越来越近时,程壁光似是无奈的长叹了口气,朝坐在对面的施乾绅望去时,满面皆是无奈之色,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程壁光宁可现在立即回国,也不愿意参加这场会议。

从表面上看,美、英、法各国参加华盛顿会议,都是为了安定社会、保持正义、确立和平这些冠冕堂皇的目的,但实际上,它们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美国的企图是限制英以及中国的海军扩张,消除中国在南洋的影响,为逐步夺取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创造条件。

而这一切的代价,则是限制中国海军军备发展,来到这里之后,程壁光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国内很多激进团体纷纷发言称“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无疑是将中国海军送上断头台!”,在限制海军军备的前提下,英国、美国可以接受的中国海军实力是多少?

望着窗外风景的施乾绅听到的程壁光的叹息后,忍不住也叹了口气,作为南洋人施乾绅比任何人都明白大舰队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正因为知道舰队的重要性,自己才会在一出任海军委员会主席后,就立即在国会内展开游说,鼓吹海军扩军的必要性。

作为职业外交官的王宠惠当然明白两人为何叹息,他们是为大舰队的流产,而自己所需要却是尽可能的在这次会议上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包括海军利益。

“施主席、程总长,现在我们至少明白美国的策略是联合英国,抑制中国。英国和美国都想在保持现有利益的前提下,削弱对方,进而捞取更多的好处。但英国的策略是尽量不得罪美国,同时尽可能抑制中国在南洋对英国形成的压力,所以两国之间尽管有分歧,但可以想见在抑制我国的态度上是一致的,我们只能坚持不论在裁减军备或缔结盟约方面,都必须以维持中国在南洋的特殊利益为原则。”

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确保南洋利益可适当牺牲部分海军利益。这是出发前总理为三人送行时特意交待的,为了南洋,国家这次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

睁开眼的施乾绅摇了摇轻冲着身边的程壁光轻说着。

“恒启,相信总理应该已经有了应对的计划,你我只需稍安勿燥!在这与这些的人周旋就是了!”

总理!

程壁光苦笑了一下,现在就是总理来了又有什么办法?

“10比7!”

顾维钧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心中念叨着这个数字,这是赴美之前,总理私邀自己提出的一个数字。就现在的形式看来,英美两国很难接受这个比例。

1924年11月13日,“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在美国首都美国革命女儿会大厦开幕。会场附近,挤满了顶风冒雪来此围观的人群,人群中一些“和平人士”高举着的牌子呼吁各国代表停止军备竞赛,而更多的人则是想一睹各国代表的风采。

中国代表团的车刚一停稳,顶着风雪的各国记者就拥到了汽车边,如果不是有警察阻拦的话,他们或许真的会冲进车队,采访中国全权代表团官员,自中国代表团到达美国后,就一直是各国记者关注的对象,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或许如果华盛顿会议出现什么问题的话,第一个问题就可能出在中国身上。

“……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和平的民族,并愿意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贡献……”

在顾维钧应付着记者的时候,程壁光等人则面无表情的走进了革命女儿会大厦,在美国政府官员的引导下进了休息室。

时钟敲了10响以后,一个个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或身穿海军军装的各国代表陆续进入会场。这一天,会场内外着意渲染了和平气氛,甚至就连成革命女儿会大厦外都装饰了许多棕榈叶,摆设了“U”字形的会议桌,桌上覆盖着绿色台布,桌后树立着美、英、法、意、中、比、荷、葡、德九国的国旗。

为了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美国政府早在开会以前的几个月,就大肆宣扬这次会议是为了谋求和平,吹嘘这是在世界外交史上第一次允许新闻记者采访的会议,从此就没有秘密外交了。但事实上,会议仍作了严格限制,规定只有在举行全体大会时,新闻界人士才可进入场内专设的席位,美国官员和持有入场券的人员才可进入各包厢旁听,报纸上也只能发表各国代表在全体大会上的演说。

上午10点半钟,与会代表按下列顺序就座:英、美两国代表分别在“U”字形会议桌下方的左、右两边;会议桌左侧是另一些英国代表和意大利的代表,右侧是法国和比利时的代表,会议桌的上方,左边是葡萄牙、荷兰的代表,右边是中国和德国的代表。

参加会议的各国首席代表是:美国国务卿查尔斯、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其代表团成员还有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殖民地印度的代表)、法国总理白里安、中国外交部总长顾维钧、意大利前财政大臣卡洛。香泽、荷兰外交大臣柯尼碧克,比利时驻美大使卡德,葡萄牙驻美大使阿尔戴、德国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

会议开始后,作为东道国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致了开幕词。就像他在邀请信中提到的那样,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减少战争,增进和平,……减轻负担,改善现状”。甚至还表白美国没有征服他人的企图,美国对自己已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对其他国家拥有的东西并不觊觎。

在柯立芝作开幕词时,施乾绅递交了程壁光一张纸条,程壁光打开纸一看,嘴角不禁一扬,随后把纸条装在了口袋中,这一幕被台外的记者拍了下来,记者们的眼睛都盯着程壁光,这位中国海军总长的口袋,纸条上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在柯立芝总统致词后,英国首相斯坦利站起来说,应该把“简洁、诚实、名誉”作为本届会议的宗旨。接着他提议按照国际惯例推选东道国代表国务卿查尔斯为主席,全场一致通过。

但任大会主席的查尔斯,站起身来准备发表演讲,环视着眼前的各国代表,又朝记者席上看了一眼,那眼神似乎在告诉他们,你们要的大新闻这就来了。

“先生们,为了世界各国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必须要立即停止!”

话音刚落,记者席上爆发出一片欢呼声,那些记者此时甚至忘记作新闻记录,只是不住的为查尔斯鼓掌、欢呼,长达七年的酣战让整个西方世界普遍厌恶战争,战造成的数千万人死伤者的流血惨像还历历在目,全世界范围内反战情绪高涨,和平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期待。

但这显然并不是查尔斯要抛给那些记者的“大新闻”,也不是要给各国的“惊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建议用立即销毁一百多万吨战舰的办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查尔斯的话音一落,整个会场顿时为之一静。

各国代表都瞠目结舌看着查尔斯,而各国随团的海军将领几乎是用杀人的目光望着这个要销毁一百万吨战舰的美国人,更多的海军将领气有面色铁青几乎说不出话来。

面对着众人的瞠目结舌以及语无论次的交头接耳,查尔斯几乎是未等这些人反应过来就抛出了美国制造的限制海上军备的具体方案。

“为了实现销毁一百多万吨战舰的目标。一、放弃一切建造主力舰(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计划,包括目前正在建造中的。二废除一部分旧舰。三、今后限制海军力量,大体要根据目前各国现有海军力量决定。

未等他人从他的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发言中惊查过来,查尔斯接着进一步极为具体地提出了限制美国和英国以及中国主力舰的方案。

“一、停止建造主力舰;二、拆毁一部分旧军舰;三、以主力舰总吨位为标准计算海军实力,确定各国的比例,美英两国的主力舰各为五十万吨,中国二十五万吨,即5∶5∶2。5,辅助舰则参照主力舰的规定比例。同时各国在十年内,停止建造新的主力舰!”

在制订计划时查尔斯聪明地保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面子,使它占了优势,英国拥有二十二艘主力舰,美国海军只打算保留十八艘,虽然美国拥有的将是更加现代化的战列舰。英国政府已经在经济危机中挣扎,而且欠了美国财政部巨额战争债款,因而它们一定会不顾海军将领们的反对,表示愿意接受美国的计划。

至于中国,则是通过限制吨位建立对中国的海上优势,如此一来从根本上抑制了中国在太平洋方向对美国形成的威胁。

正如记者们料想的那样,第一个出问题的国家就是中国。几乎是在查尔斯说出美国方案后,中国全权代表团团长程壁光就丢下一句“中国绝不可能接受这种旨在毁灭中国国防,陷中国国家安全于不顾的方案!”后,当场拂袖而去,程壁光和中国代表团的反应让所有的记者再一次瞠目结舌,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中国代表团会如此不顾“外交礼节”。

中国代表团的退出令会议不得不在开始一个小时后宣告休会,对美国方案愤怒的不仅仅只有中国,英国海军大臣切尔姆斯福德在走出会场时,几乎是咆哮如雷的冲着记者大吼着。

“国务卿休斯先生,在三十五分钟里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击沉的还要多!既然美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务卿为什么还要限制军备!”

即便是一直赞同裁军的财政大臣丘吉尔同样是面色铁青的离开革命女儿会大厦,裁军是必然的,但载废去吨位如此庞大的战舰,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早在华盛顿会议召开之前,老练的间谍们从世界各地云集华盛顿,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美国方面从容不迫,冷静而信心十足地等待着会议的召开。在会议开幕的铃声敲响之后,中国代表团中途退出会议,令会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此时美国海军情报处内气氛极为紧张,训练有素的密码破译人员一直偷偷地在华盛顿某处忙碌地监听中国代表团同国内来往的绝密电报,对中国外交电报的破译工作使于三年前,三年来美国海军情报处、陆军情报处第八科,先后监收到超过五万份中国密码电报,但对于电报的破译,却没有任何进展。

刚从白宫回来的萨福德上校一推开门,就看到弗里德曼和十几名助手仍在桌上推算着中国的密码组成,无论是总统或是国务卿都要求必须尽快破译中国人的密码,但他们显然不知道中国的密码有多么繁杂。

“弗里德曼,怎么样有进展吗?”

“我早说过,中国人的密码是不可能破译的,中国人发出的电文至少有几千万多种可能性!这样庞大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便能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想靠“暴力破译法”来逐一试验可能性,根本没有任何可能,与中国的密码相比,我们的……就像是垃圾!”

神情疲惫、满眼血丝的弗里德曼无奈的说道,望着屋内那堆积如山的密码电文,三年来没有任何人破译其中那怕任何一份密码电报。

“上校,我相信中国人绝不是使用密码表,没有任何密码表可以提供万位以上的密钥长度,至少从现在看,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破译中国人的密码!我们无法仿造密码机之前,永远也不可要想象可以破译出他们的密码。”

三年前弗里德曼和六名助手一起投入了这项工作。作为陆军密码的核心人物与海军的萨福德上校恰好结成一对儿,互相合作,全力破译中国密码,并仿造密码机器。从那时开始弗里德曼便集中全力去搞还摸不着头脑的密码及密码机,领导增加到十九人的部下,聚精会神地从事这一艰难的作业。但是很多时候成果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努力得到回报,至少对于弗里德曼而言,三年的努力根本没有任何回报。

“不过,上校!”

说话时弗里德曼从桌上取出几十份电报。

“我们最近发现,中国全权代表到达华盛顿后,他们的密电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他们并未使用密码机,而是使用一种密码手册,显然作为中国人意识到几年来我们有可能已经破译了他们的密码机,所以才会改用最原始的密码手册。”

弗里德曼提到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密码机不安全时表情颇为无奈。密码本或许原始,但却是最有效的保密方法,在这个时候中国人临时改用密码本,到也不足为奇。

“上校!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报机构,同样也拥有最大的破译机构,他们显然已经破译了自己的密码机,出于谨慎,他们才会在会议期间使用最原始的密码本,上校你知道,密码本虽然原始,但在他们未能获取密码本之前,绝无破译的可能!如果要破译他们的现在使用的密码,我们必须要得……”

“无法破译中国国内与全权代表之间的密码电文,这意味着在中国提出要求后,我们必须要正视他们表现出的强硬态度!”

放下手中陆军以及海军情报处的报告,查尔斯无奈的摇了摇头,陆海军情报部门的密码破译机构对中国外交密码破译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展,甚至为出于谨慎,他们还临时更改了密码。

“先生,如果我们能拿到密码本,中国的底线就将会向我们敞开!”

“那就行动吧!必须要弄清中国人的底线!”

尽管雪很大,但华盛顿的冬天并不比西北更冷,这大概是由于华盛顿离海洋较近的原因。两天前突如其来的大雪,已经少了很多,但天空依然阴沉沉的,中午后又下起了一场更大的雪。

拿着邀请信的程壁光朝着窗外看了一眼,外面的雪很下的很大。

“柯立芝总统和夫人邀请代表团全体成员去白宫参加宴会!”

“雪这么大,路上又这么多雪,车要是开快了,一打滑可就麻烦了,咱们也是时候出发了!”

撇了眼窗外的大雪,顾维钧征求了一下程壁光的意见。的确,这场大雪即便是在西北市也是一场少见的大雪,雪大路滑,早走总好些以免失礼。

十几分钟后,全权代表团一行包括四名安全特工在内十六人便离开了酒店,分乘五辆车朝华盛顿中心区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白宫驶去。

代表团的车队刚一离开了华盛顿洒店,十楼走廊内就有一名服务员推着推车逐个敲响中国代表团租住的几间客房,在确认客房内已经没有人之后,推着车子的服务员才朝十楼服务台走去。

几分钟后,五个身着大衣的美国人从电梯中走了出来,服务员看到这五个人后,一声不吭,只是装作茫然的样子。

一行五人带队是美国海军情报处国内处支队长沃森,其中还有一个是从监狱中请来的,他是一个职业小偷最善长的就是开保险柜,因为怕弄出声响,尽管外面下着冰雪,但他们都穿着帆布软胶鞋。

“套上鞋套!”

在进入房间之前,沃森轻声吩咐道,五人连忙从口袋中取出帆布制的鞋套,戴上鞋套是为了防止在房内留下脚印。正当这五个人在客房外所着准备时,在华盛顿酒店内和外界的街道上,三十余名便衣宪兵警惕的监视着一切,以防止代表团成员突然返回酒店。

潜入套房内的锁匠,立即戴上听诊器开始转动拨号盘。几分钟后保险柜终于轻轻地开了。为了不留指纹,带上了橡皮手套并检查了是否有显现开柜痕迹的装置,因为有的保险柜有记录开门次数的装置。即使没有这种装置,也有一种可以凭细线或头发来发观是否有人开过柜门。

这个保险柜里面还有一道门,钥匙造型极其复杂,不是组合式的拨号盘。保险柜是酒店的提供的,搞到保险柜的钥匙并不费什么功夫,实际上早在各国代表团入住各酒店之前,海军情报处就已经搞到了那些酒店保险柜的钥匙。

柜门一打开,旁边的一名速写师立即在纸上绘制着柜内物品摆放位置,在检查保险柜内的物品后还需要将一切复位,在速写师绘制草图时,另一个人侧用尺子记录下这些物品的摆放角度、距柜距离之类的数据,另一人则打开手提箱,撑起翻拍相机架。

“在这!”

只用了几分钟,沃森就从一本书的硬质封面夹层内找出了十本邮票大小的密码本,其中一本已经撕去了数十页,显然这是一种用完一页即毁掉的新型密码本,这种一次一页的密码本,根本无法摸出其规律。

当摄影师翻拍密码本时,沃森仔细检查了一下一本已经拍摄完毕的密码本,邮票大小的密码本上密密麻麻的有字母和数字,他们呈相互对应关系。

“这……”

看着密码本的沃森发现中国人的密码本和自己所知道的密码本完全不同,这些字母和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国人并不是使用拉丁字母的民族,他们使用的是方块字,这显然不可能是完整密码本。

完整的密码本在那?(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