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38章 择址

小市民的奋斗 第三卷新时代 第38章 择址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0:56 来源:小说旗

悬挂海军上将旗的轿车驶过出国务院停车场后,进入75大街海魂广场,绿化良好的广场中央树立着一艘军舰雕塑,在广场后方充满英伦风格的大厦大门前,两名戴白盔的宪兵一动不动的站在门旁,这座英伦风格的大厦就是共和中国海军部。

走过一道道高大的门廊,程壁光穿过文员办公室、作战室、地图室,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外间的工作人员见总长进入办公室,纷纷起立向他致敬,其中有些是穿着海军军装的女文员,他们在看到总长进入办公室,显得有些意外,毕竟总长刚从国外回国,现在应该是休假才是。

但程壁光并不像往常一样笑着同他们打个招呼,然后向一些人询问了工作进展,同时向他们催要了重要的文件。

“通知后勤处方处长来我的办公室,立即!”

对办公室旁的秘书交待了一句后,程壁光便径直来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室内挂着一幅巨大的海图和“雪甲午耻”的横幅,尽管中国已经赢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但海军内部仍然坚持着一个观点,未能在大海上击败日本海军,中国海军之耻不雪。

“隐秘的基地!”

总长的话让方勤坤一愣,开始在脑中回忆着海军的各个基地位置,寻找着符合的总长要求的基地。

“第一是足够隐秘,第二是尽量很少为外人知晓,第三最好这个基地外界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第四港湾面积必须足够大、海湾环境条件良好!”

总长的四点要求,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苛刻,至少在方勤坤的记忆之好像海军还真没有这样的后勤基地,海军目前只有胶州、三都澳两大基地,分别为北、南洋舰队基地,再就是像海参崴、釜山、大连、旅顺之类的一系列的辅助基地,这些辅助基地大都是军用两用港口,根本不可能满足总长所要求的足够隐秘。

“还有什么基地?”

一时间方勤坤还真想不起来到底有那个基地。

好像……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后,方勤坤想起了一处只建了一半就废弃的基地,准确的来就是泊停地,而不是一个基地,海军后勤处正考虑这两年将那处废弃的基地放弃,因为泊停地尚未建成,那里甚至都未列入海军海图上的海军泊停地,只是被列为临时泊停点。

“总长,我们有一个建了一半的泊停地,那里地处偏远非常隐秘,除了我们之外附近海域几乎从未出现过外国船只。”

“在什么位置?”

程壁光连忙走到海图旁,看着海图寻找着方勤坤所说的那个基地,在程壁光的印象中好像并没有像他口中所说的“条件如此完美的泊停地”。

皇家港位于滨海省北部鞑靼峡皇家湾的东岸,只是地图上的勉强标注的“小渔村”而已。港口由北湾、西湾和西南湾组成,三面环山,岸线曲折,地形隐蔽,避风条件良好。其前身为1853年N。巴什尼亚科在这一海岸构筑的康斯坦季诺夫斯基防卫站。

在滨海省交还中国后,皇家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列选为国防海军二级基地,过去的几年,海军不过只是在这里建造了一处简单泊停码头和一处建了一半就停工的船厂,除去多出来的驻军和眷村的军眷,这座多年的渔湾同过去并没有太多区别,偶尔会滨海省海上警备队的巡逻舰会进入这个海湾躲避坏天气。

灰蒙蒙的云层漫散着惨淡的阳光,一些海鸟在海天之间翻飞,春天的即将到来,令这里的海岸冰带逐渐开始消融,一些浮冰碎块不时的撞击着海岸,现在的皇家港多雾时节,海面上更是的一片海雾腾腾的景像。

季远帆中校一行乘坐的飞机在皇家港郊外的机场着陆,机场在城市西郊的谷地间,是一个修筑在大片冻土地上的简易野战机场,山脉为机场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原本这里只是一大片冰土,在对日战争期间,根据海军部队的命令,数千名的工兵日夜赶工终于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建成,讽刺的是机场是为了战争兴建,但却从未发挥过他的作用,就像这处泊停港一般。

眼前的机场除了一个木制的指挥塔,机场显得非常空旷,只有开放式的简易机库内停着两架老旧的鹰式教练机,机身上甚至都没有空军或海航的标志,隐约看清飞机上的涂装,季远帆估摸着这两架飞机可能是某名军官或眷村的某个军人家属的私人飞机,这个机场显然已经处于半荒废状。

“你好,长官!我是负责接待您施惊涛少尉!”

泊停地长官只派来一名联络少尉负责接待这位从西北市来此的季中校一行,长官并没有义务陪同这位来此考查的海军部工程处的技术人员,国防军和地方政府一样,奉行不接待政策,一般像这种“巡查机构”来此,大都是派名向导和司机就算尽了人事,至于用餐军官食堂会给他们提供全乎军衔的“标准餐”。

或许他们是来此评测这座基地是否有保留的价值,这些事情谁知道呢?或许明年这里就不会再有驻军的模样,顶多朝这里派一支用于救援或巡罗的海上警备队而已。

看着身边这个冻的脸色有些发青的长官,施惊涛在心里琢磨着他们的来意,但是在表面上被“拉丁”来机场接人的施惊涛,还要装出对眼前的这名中校以及随他一起来的另外两人表示出不感兴趣的模样,军队忌讳打听,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

请他上车后,施惊涛便尽职尽责的充当起了向导的角色,命令驾驶员朝城里驶去,皇家港是海军被遗忘的军港,至少在这里服役的官兵大都这么认为,不足500名官兵再加上一千多的军眷、简陋的柱式泊停码头、一座修了一半就停工的5000吨级的封闭式船坞,和海军的大多数基地相比,这里太简陋,甚至有些先天不足,一年有长达四个月的冰封期而无法使用。

吉普车内暖风口排出的暖风让季远帆在飞机上冻的冰冷的双膝感觉到些许暖意。

“施少尉,我们先去03炮台!”

在身上渐渐暖和起来后,季远帆的唇中吐出了几个字,此时车外还是片雪茫之色。

在离开机场经过重重关卡后,一走进这座城市,季远帆就立即感觉到如同一个村落的皇家港和其它城市的不同。这座位于中国极北之地的城市有种只能意会,无法表达的风貌,城里的建筑大都带着浓浓的俄罗斯的风情,这或许是滨海省、阿穆尔省与国内城市场截然不同的特点。

色彩单调的木屋和砖房组成了几条冷清的街道,因为行人不多令,满是冰雪的街上显得死气沉沉,偶尔会有一些行人,街道上的商店大都是军人福利社,从这些房层中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住房都是利用旧房,很多房屋的窗户上都钉着木板,显然已经无人居住。朝远处望去城中竟然还有一处东正教堂。

穿着厚重的皮靴和呢大衣的妇女带着她们的孩子急匆匆走过街道,显然是朝学校赶去,这个看似小型的村镇不大,几乎完全是一座以军人为主的市镇,当年的居住在这里的俄罗斯人大都移民到数百公里外的海参崴等地,还有一些人回到了俄罗斯。

偶尔可以看到几名穿着半身藏蓝色海军军大衣的北洋舰队水兵在街头巡逻,这些水兵显然不是普通水兵,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海军陆战队,全中国除了海军陆战队会长年保持着战备,即便是在巡逻时,仍然荷枪实弹,当然就是身上的短款呢大衣有些碍眼,但任谁也不会怀疑,海军陆战队随时可以投入战场,即便是在这座形同死城的泊停地,也尽职尽责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透过的朦胧的雾气,可以看到城外的一片起伏的环山丘陵,隐约甚至可以看到几座修了一半的254毫米炮台,当初修建这些炮台时一大批德国的工程师们带着他们身后的那群年青的中国土工、建筑专业的大学生,在城市周围的岩石丘陵上设计了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用巨石、钢筋混凝土和钢板巧妙地构筑成坚固又舒适的工事,既能防御,又能生活。这些岩石、钢混堡垒构成了皇家港的外层防御,除了规模稍逊于海参崴要塞,其几乎可以被视为中国海军第二大堡垒群,但可惜这些堡垒群从来只存在于图纸上,堡垒工程在对俄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停了下来,工程兵也随之撤出这座城市。

“长官,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赖娃……不,是皇家湾!”

话到嘴边施惊涛连忙改了口,因为皇家湾从地图上看来像个赖小子,驻里这里的官兵大都叫他“赖娃湾”,北湾叫胳膊湾、西湾叫左腿湾,至于西南湾当然就是右腿湾,中间还有一个**口,皇家港直冲着**口。

“赖娃湾这名字不错,比皇家湾好听多了!”

季远帆冲着改口的少尉笑了笑,滨海省、阿穆尔省有太多的地名的带着浓浓的俄罗斯味道,很多地名甚至根本就是的俄国名,皇家湾就是其一,湾口好像就叫什么洛索西纳,赖娃湾虽说听起来不怎么地,但至少还算是中国名。

从海拔72米的03炮台前,俯视赖娃湾的全景,这座海湾深凹入大陆架,岸边高低起伏的山峦,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一片片的绿色紧紧依偎着海的边缘。海内的水面上,泊满了十余艘等的船舶和军舰。湾岸边稀稀拉拉的楼群和零零星星的尖顶木屋,构成了这座海湾重镇的轮廓。

“季中校,这里未免有些太偏僻了!还有四个月的冰封期,几乎就是个狗不拉屎的地方!”

眼瞅着眼前这简陋的海湾,盛青竹忍不住嘟嚷着,未修完假就直接被发配到这鸟地方考察,心中总是有些极不适应,嘟嚷归嘟嚷活总是要干的。

“三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每年冰封期四个月……”

“……泊停码头水深8一12米,港池水深20~30米,泥沙底。海湾深入陆地形成天然避风港,入口航道宽仅为1。8千米,根据观测资料港湾内潮差小……总理,因海参崴以北海岸并没有港口,因此各国商船均以海参崴为北点,根据滨海省海上警备队的资料,在过去的一年中,出现在鞑靼海峡只有我国的渔船,无他国船只出现纪录。鞑靼海峡一带唯一的港口就是库叶岛的霍尔姆斯克,距离皇家港大约的135海里,因此海军参谋部认为将皇家港改建为海军后备舰队封存地的最佳地点。”

弯腰指着海图的程壁光向总理介绍着自己认为的最佳“后备舰队基地”。海军尽管拥有大量的基地,但是想到一处隐秘甚至不为他国情报机构所知港湾非常困难,尤其还需要考虑到民间泄密问题,因此只有地方人稀的区域才适合封存舰队,如果可以的话程壁光甚至恨不得把封存基地弄到北极,当然前提是有那个必要的情况下。

“这地方不错,就是冷了点!”

司马点了点头,从表面资料上上看这个皇家港非常适合作为隐蔽港,港湾面积足够大,按照这个面积至少可以容纳百艘2000吨至4000吨封存军舰,毕竟那些军舰是一艘贴着一艘。

“总理,鉴于我国的巡洋舰以及驱逐舰吨位已经接近或超过华盛顿公约限制,因此在未来15年内,我国很难继续建造新的驱逐舰以及巡洋舰,因此封存舰队面临着一个问题,无舰可封。所以……”

程壁光抬头看了一眼总理。

“我们希望可以继续扩建皇家港修船厂,将其改造为造船厂,改由海军部直属造船厂,用于建造新型巡洋舰及驱逐舰,待建成完成秘密试航后,将其就地封存。”

“等等!”

司马连忙打断程壁光的话,有些诧异的望着自己的海军总长。

“你们打算封存新军舰?难道未来15年我们的海军技术一点都不发展?”

封存新军舰?这在全世界恐怕都是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笑话”,有几个国家造新军舰的目的只是为了封存?或许只有眼前的自己的这位海军总长能够想的出来。

封存新舰是无奈的选择,如果可以的话程壁光也不愿意看到将新造的军舰封存起来,但为了尽可能的扩充舰队,也只能用这个得不已的法子。

“总理,咱们的造舰技术总不能十五年如一只,不造一艘新舰!总理建造设计这些军舰是为了保持和发展我国的造舰技术,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封存。船厂的工人可以改聘海军长期士官,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囚犯,当然其刑期至少在15年以上,当然这是只是针对海军特设船厂。为了保持国内两舰种的建造技术以及设计能力,海军部希望国务院能够促使国会批准对兰芳提供总额为2。5亿元以上海军贷款或援助,用以帮助其建立以驱逐舰为主的海军力量。兰芳独立后,其非华盛顿公约签约国,因此海军希望在兰芳设立第三舰队,军舰由兰芳出面定造,悬挂兰芳国旗,海军可以派出军官、士官负责操作,每年定期参加海军演习,当然演习可以定为“两国联合演习”,一但未来战争爆发后,兰芳海军可以同海军航母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话音一落程壁光就看着沉思的总理,对于“附庸国”的军备建设,总理从来都是持着保守态度,建立一定规模的相当于国民警卫队的武装力量,拿朝鲜为例,保安部队陆军总兵力仅有七万八千人,而海上力量只有可怜的3艘千级吨驱逐舰和十几艘鱼雷艇、巡逻艇。

海军部之所以会想到兰芳,就是因为兰芳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独立国家”,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让海军动了借国养兵的念头,以兰芳海军的名义在海军吨位限制之外,发展新型军舰、保留最少一支巡洋舰队规模的海军力量,平时两国舰队举行联合演习,战时可以直接编成混编舰队,或者干脆编入中国海军。

司马稍加沉思后否决了程壁光的建议,现在的中国国会远没有后世的那么大方,对兰芳对供部分实业贷款没有什么问题,最终这些贷款会从兰芳转向中国的工厂,而且还需要顾及他国的反应。

“以兰芳的国力养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提供2。5亿元以上的援助,在国会可能很难通过,现在国会正在讨论着扩大义务教育法和加大对私立大学就读学生的资助面,恐怕今年很难获得国会的支持,而且甚至有可能引起他国的反弹。嗯……这样,海军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军舰送给兰芳,这些军舰可以分批、分年赠送,相信这在国会上比较容易通过,空额暂时可以不补足,等到时机成熟时,海军可再加以补足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