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超凡双生 > 第927章 虚空的记忆【其三】(一)

超凡双生 第927章 虚空的记忆【其三】(一)

作者:寿限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50:59 来源:小说旗

或许是因为上次在伦敦已经完整的提取过了一段记忆,苏慕华与冥冥中的记忆源头之间的链接纽带强了很多。上一次需要奥兰多仔细口述、多方走访、现场观感,才能够唤醒虚空的记忆。这一次,桑迪亚哥虽然说得并不多,可是全新的记忆已经一波一波的从虚空深处涌来。

“我第一次认识那个人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杂货店主。”桑迪亚哥一副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模样,悄悄地回忆着自己发达之初的时光:“我大概还记得,那是1980年的夏天。我之所以会认识索菲亚和那个人,正是因为我摆在店里的一台苹果2。”

“苹~果~2~?”那个时候就已经有苹果2啦?扯淡的吧!

“同样是乔布斯,但不是现在用的智能手机,而是全世界最早的个人电脑之一,苹果Ⅱ型——plus。对,那个时候苹果公司就已经是这个尿性了,动不动就各种plus。”桑迪亚哥揉了揉眉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苏慕华,然后唏嘘感慨道:“索菲亚那个时候还是个非常年轻的女士,瘦瘦的,很柔弱。有一天她就那样出现在了橱窗外面,看着我摆在店里的苹果电脑,眼神像一个孩子。那一幕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她身上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让人一见难忘。”

眼前的一切开始变得恍惚,不知不觉中一段全新的记忆已经浸泡了三人的精神。三个链接在一起的精神体顺着虚空的脉络一路潜行,眨眼间就回到了久远的时光之前。

1977年,新中国拨乱反正后第一次恢复高考。

那一年隆冬时节,苏慕华穿着破棉袄、赶几十里山路,顶着冻的红裂的脸蛋参与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她以极高的分数横扫了几乎所有科目,成为了整个中国570多万考生中为数不多的直接考上本科的天之骄子,甚至直接在当地县城造成了极大地轰动——当然,英文是她永远的痛。

时下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苏慕华当时是深深点头的。

当然,以当时那个小县城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几乎不可能培养出那样的高分天才。那个时候苏慕华表现出了对理科相当高的天赋,甚至有的时候会仿佛生而知之一般的直接知道考试题目的答案,现在看来,不知道其中有几分是因为双子效应从苏慕琼这头传递过去的。

1978年后,苏慕华老老实实的在天府之土上学,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虽然主修的是妇产科,但其他科目的知识也同样各种无敌,仿佛索菲亚剑桥之行的小型号翻版。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高等院校的女学生,苏女王因其性格、作风、外表、学霸等,在学校中掀起了不小的一股风暴。

每每回忆那个年代,苏慕华都甚是自豪,表示那些土鸡瓦狗都撑不过她的碾压。说不得,当今卫生部中都有某些人是她那时的倾慕者之一。

但苏慕华只能说是正常范畴的普通天才,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造成的轰动也不过是学生层面的小范围现象。再看看苏慕琼这边,在同样的这个年龄,造成的轰动就要大得多了。

1979年,索菲亚最终还是跟着奥兰多去做了实验,并且在同年发表了学术研究和论文。奥兰多最终没有厚着脸皮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前面,掂量了掂量自己的贡献比重之后,死乞白赖的弄了个同样的第一作者。把名字写在索菲亚的后面刷了一波声望,并且在多年之后给他带来了第二个诺贝尔奖。

次年,索菲亚正式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博士——之一。比之一些妖孽一般前辈,索菲亚以18岁年龄拿到剑桥博士的成绩,并不算太过耀眼。当然了,若要说从上大学开始算到拿博士之间的时长,索菲亚绝对是历史无敌。

奥兰多常常为此扼腕叹息,恨不得从小就发掘索菲亚这个超级天才。若能一岁读写、三岁上学、五岁博士、七岁诺贝尔的话,这样的彪悍履历想来是极好的、对索菲亚小主想来是极妥帖的。

但不管奥兰多再怎么各种意淫,索菲亚毕业的日子都如约而至。在离开剑桥之前,索菲亚又拿到了其他各种门类的多达九个博士学位,放在一起凑够了一个大满贯。然后,在奥兰多惋惜又不舍的目光中,索菲亚离开了剑桥。

离开了伦敦。

离开了英国。

来到了美利坚,威斯康辛州。

此时此刻,这记忆之中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完全的黑白。记忆中的世界里有红的花、绿的草、清澈壮丽的五大湖、宽阔整洁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充满现代感的美国街道,以及万花筒般的花花世界。

此时此刻,嬉皮士运动的影响仍然在不断扩散,各种浮夸的时尚风潮席卷整个美利坚,到处都能看到烟熏妆、爆炸头横行无忌。放肆青春、放纵自我、放浪形骸的年轻人摩肩接踵,一个个在舞厅中麻醉自己。动次打次的强烈节奏和如今的广场舞曲异曲同工,都能让人忍不住摇头摆尾起来。

此时此刻,国际形势变化微妙,两伊战争近在眼前,原油市场横生波折。苏联威势尚存,每年增加的核武库将美国居民从老到小都逼的神经兮兮。自沙皇炸弹轰隆爆炸之日起,美国人总有打地洞、挖地窖以待核战争的古怪习惯,这个习惯直到此时依然没有消停。

此时此刻,美国国内也并不好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已玩完,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让美金越来越不经花。银行几乎和放高利贷的一样不要脸,高达20%的利率让很多美国人游走在失业和破产的边缘。供房和供车成了很多美国人最大的烦恼,房奴决然不是中国一时一地的独特风景。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杨绮三人看到,18岁的女孩苏慕琼,一头扎进了这个花花世界中。她来到了威斯康辛州,在一所大学的研究所工作。

剑桥毕业、大满贯博士、超级天才索菲亚,她的到来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轰动?

对不起,和很多人的预料不一样,她的到来别说什么轰动,甚至可以说是片尘不惊的。科学界重男轻女的妖风从古至今吹了很久很久,即便是两度获取诺贝尔奖、推开人类对原子反应认知大门的玛丽居里,也被攻讦为“波兰荡妇”,并为此遭到了重大的精神打击。

来到美国后,索菲亚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妖风阵阵的科学界。她所见到的大多都是:小姑娘挺年轻啊,小模样不错要不要约炮?不约?十个博士是假的吧。呆头呆脑的能不能行?能行?你说能行就能行,你有没有证据啊!博士?别TM再说什么博士不博士之类的了,有P用,今天开始刷试管刷培养皿!不想干?不想干滚蛋!能干别的?做梦!我告诉你,要不是看你长得好看我连试管都不给你刷,求我刷试管的年轻人多了去了。最后说一句,要么好好刷试管,要么滚蛋出去要饭,你看着办吧!

——若非如此境遇,她又如何会来到威斯康辛州,这个科研环境并不是很好的地方呢。虽然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被称之为“公立常春藤”,是科研能力最强的公立大学之一,但是然并卵,索菲亚能够进入的并不是这种地方,而是更下面、更次的小地方。

而即便是在威斯康辛州,在一个可以说是乡下地方的大学中,索菲亚依然没有获得公正的对待。在这个小地方,她确实凭借自己闪瞎人眼的黄金学历获得了一个独立研究的实验室,不用真的去像临时工一样刷试管、洗培养皿。但她能够获得的设备、经费,却根本不足以支撑什么真正的科学研究。

在整个科学界,她这颗怎么看都应该冉冉升起的超级新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被严重的边缘化了。

如果她还在英国,凭借奥兰多多年经营的人脉和赫赫有名的江湖地位,她一定有一个似锦前程。不用多说,至少奥兰多一定双手双脚欢迎她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担纲重任,并且一定会好吃好喝的将这位大人伺候的好好地。

但她没有。

她没有呆在条件优越的英国,而是一头扎进了美利坚的滚滚浪潮中,执着而又孤独的挣扎着。而这一切种种,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当时亚当说了一句:“我要回美国了,你跟我回去吗?”

她没有任何犹豫就拉起了行李箱:“走吧。”

跨越了大西洋,从不用为任何事情发愁的剑桥妖孽变成了一个乡下学校的研究员,索菲亚的生活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空灵澄澈的女子却并不觉得任何愁苦,反而,她现在脸上的笑容比从前多了很多。

因为——

“下班了?”人潮之中,亚当优雅的身影还是那样醒目,他表情明朗、如同阳光:“要不要我送你回家啊,我有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