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平步青云(凤凌苑) > 164.酒厂

平步青云(凤凌苑) 164.酒厂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5:08:19 来源:小说旗

柳河县情势波动,一开始涉案有七八个人,后来又牵扯出一两个。这就让一些人也惴惴不安,就怕下一个被检察院叫走的人是自己。

人心不稳。好在进入年底,各种来自市里和县里的检查、评比接踵而至,让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应接不暇。倒是将人心收拢了,都专心应付检查评比。而那贪腐案,也慢慢将声势收敛了。

这天一大早,杨冲锋便打张凌涛电话,让他到县政府来。张凌涛在县委里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乐意和杨冲锋搅合在一起。到县政府门外,就见杨冲锋在那里候着,正要招呼。却听杨冲锋说:

“张哥,上次你说过要酒喝,就算天天泡在酒里,都比在县委那办公室里舒坦,我没有记错吧。”

“杨县,这话要说给县委的同事听到,传到江芹敏主任那里,我可就惨了。你不用这样害我吧,也就是欠你一餐酒而已。”两人说惯了,也不计较。这时杨冲锋已经是常务副县长,张凌涛也不好再开口闭口“冲锋冲锋”地叫了。

“我可是说真的,今天就让你去喝一次饱足,走吧。”杨冲锋笑着说。

“要去酒厂?那是个好地方。”张凌涛见杨冲锋真要走,就想到他的目的地。

柳河县的酒厂也是集体制企业,归属是县里,全厂有百多号人。厂房占地也不小,只是到目前规模越来越小。效益差,利润薄,工人上班都是轮班制。上班一周,休息一周,工资也只是能够保住基本生活,每年县里还得往酒厂里贴补一些钱进去,免得下岗工人更多。

酒厂的销量不算差,在柳市地区的低档酒市场里,占的份额不小。销售的酒都是用普通的玻璃瓶装,另外的就是大量的桶装散酒。瓶装酒零售价格在五元左右,而散装酒最高零售价格是三元。

杨冲锋在柳泽县聚餐时,喝“柳河醇”的机会多。特别是朋友聚会,点的都是柳河醇。口感好,品质和百十元一瓶的中档酒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没有做好包装,销路也局限在柳市地区。

早在柳泽县时,杨冲锋就曾注意过柳河县的酒厂,此时对酒厂的过往更为熟悉。这厂长一开始投建时,目标就定在柳市地区的低档市场上,十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起先占领柳市地区市场后,酒厂的效益出现了高峰期。两三年后,随着经济发展,低档酒市场的品种多了起来,销量也就受到很大冲击。虽说在市场占地份额还不小,哪还有原来高峰期那般滋润?

县级里的单位只怕各地都相似,只要一个企业的效益好了,大量的关系户就涌进去分一杯羹。酒厂的工人也就是利润高峰期时的那两年,新招的工人就增加了一倍。酒厂曾经在那时候准备扩产,却哪有更多的市场?原来的份额都保不住,开拓市场只能在厂里的会议上说说罢了。

之后,那多一倍的工人,就成为酒厂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对酒厂而言,既不能开源又没办法截流,只能眼睁睁地开着日子慢慢窘迫起来。所以的工人都怨声满腹,却也只能自怨自艾,但磕磕绊绊却一路挣扎着走到现在。

柳河酒厂成立柳河县唯一存在的集体制企业单位,而且是一个存活的厂。让柳河县的领导们也圆了一点脸面。

酒厂里县城很近,就建在柳河边。一边挨着柳河,一边挨着公路。酒厂边还有另两个已经完全倒闭了的长:县木材加工厂和县肉食品加工厂。

县木材厂已经荒废,只有几家职工住在里面。张凌涛陪着杨冲锋走进木材厂里,见破败的旧时砖瓦房上,瓦面不少洞,都没有挡雨的作用了。进到厂区里,还有一两家人,在里面做家俱。四处都是细木粉木屑,家俱也算精致,只是式样还是那种三门柜和两截柜,都是八十年代中期流行的。

工匠家见来了人,还以为杨冲锋和张凌涛两人是来看家俱的,忙着招呼。听两人说只是近来看看,没有买家具的意思,对杨冲锋问到每月的收入和家俱的价格,就警觉地看着两人。像是在防备同行前来探底一般,对两人也不怎么搭理了。

木材厂的占地也就两三亩,和酒厂一墙之隔。倒闭了的木材厂,职工倒是不多,二十几个人,如今都散开了。只有退休的职工还能领取每月一点点生活费。

和木材厂相邻的县肉食品加工厂,前身是全县食品站的总部,当初红极一时,那是领导们经常来视察的单位。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市场上的肉食才放开了,食品站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出行业。

县肉食品加工厂构架还在,工人都转为私营,经营肉食。厂址就分租出来,一直在厂里都圈养着大量的生猪或羊、牛等,那是屠宰行里在全县收购来的,还来不及宰卖的,都集中在这里。大量的积粪污染随着排水沟进入柳河里,让下游的人谩骂不已。

县肉食品加工厂占地比木材加工厂要大,相当于酒厂和木材厂两厂之和。那边气味很重,杨冲锋也就不走进去看了,估计满地都是猪牛羊的粪便。现在也不是清理这些污染的好时机,总要等经济发展有了起步后,再来着手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时机更贴合些。

张凌涛跟着杨冲锋身后,见杨冲锋看了木材厂后,又在县肉食品加工厂外转了转,也不问,估计他是在想这些厂的问题。便说,“这两个厂下岗工人有两百多人。”

“应该叫分流职工,没有下岗一词。”杨冲锋纠正说,两人对视无奈地笑了笑。“走,喝酒去吧。先给他们打电话。”

张凌涛对酒厂还是比较熟悉的,就给厂里的领导打电话。厂领导却不在,回答说着外面办事。张凌涛说“杨县长现在在你们酒厂大门外,要等你多久?”

电话那边,酒厂厂长李强在电话那头是不是冒出来冷汗,张凌涛没有理他。将电话挂了,说“先吓一吓他,免得今后难得镇住。”李强担任酒厂厂长时日已久,由最初的创业期到兴旺期,那是也享受过风光,县里开会也曾做过主席台,俯视着下面的人。

之后,酒厂渐渐衰落,也不能说他本人能力欠缺或眼界太窄,李强也没有自主权的。兴盛期走关系,县里不少人找门子进酒厂当工人时,李强没少给县领导铺路架桥,给出的人情不少,收获的利益也多。李强如今在县里还算比较滋润的那种人,厂里不生不死的,但他个人却活泛着。

两人也不等李强到来,先往厂里走。门卫是个老人不认识张凌涛,不准两人进厂。登记身份都不肯,一定要有熟人带着才成。说这是厂长再三交待的,没有做到厂长要扣发他的钱。张凌涛一时也无奈他何,却见一个人从厂房区急匆匆小跑而来。张凌涛认识那人,是酒厂的副厂长赵致静。

赵致静才四十出头,很精明的样子,跑得急了些,气喘不匀。见杨冲锋和张凌涛准备进大门却被卡住,心里更急,就怕杨冲锋扭头回走了,那才叫糟糕。

“张主任。”赵致静喊道,他和张凌涛见过几次面,也知道张凌涛人随和些。知道常务副县长到了,却不敢随口乱叫。等到两人身前,赵致静看张凌涛一眼说“这位是杨县长吧,请。”

第一次来酒厂,厂长不在,门卫卡着不让进。这时见副厂长跑着出来,到了后还算沉稳,也没有觉得自己受多少委屈。先张凌涛就曾建议说要给酒厂的管理成员一些压力,对今后的工作才会更有利些。就对着自己微微点头,脸色没有拉下来。

对下面的人,唯有脸色没变,才让他们无法琢磨,猜不透露的心里想什么,那才叫真正难办。要是发出怒火,反而能够找到你的一些破绽,他们就能做一些对应的工作来弥补。赵致静见杨冲锋没有一般领导那种变脸,到时更加多了一份小心。

对门卫也没有说什么,伸手做了个请,将两人让进酒厂里。杨冲锋到柳河县快一个月了,并没有像其他领导一样很急切地下到各厂里去调研。除了那次人们看来很“轻率”地和下岗工人签立安置合约外,再不见有什么动静。

这是杨冲锋第一次有了行动,赵致静不敢正面看着年轻过分的副县长,对杨冲锋的事迹也曾听说过,只是,他对酒厂会有什么措施?赵致静心里很期盼。此时,见杨冲锋脸色平静得过分,心里就有些凉意。副县长对厂里没有及时迎接,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了。

赵致静也不解释李强没有在厂里的原因,厂长正赶过来,等厂长到了自然有他自己解释。自己就是将副县长和张凌涛副主任带到厂部办公室里陪着,就完成任务了。赵致静在厂里抓生产,接待和销售都是厂长李强自己负责,两人的分工极为明确。也县里领导来,而厂长李强不在,赵致静都是这般做到,最多也就是回答一些领导的问题。

赵致静感到很幸运,杨副县长只是一路看着,没有提什么问题。

杨冲锋见两三亩宽的酒厂,有一小半已经租出去,放着一大堆煤,搭盖着一个简陋的木棚,在那里加工藕煤。这也是他走进酒厂后,才知道的事。赵致静见杨冲锋看着那空坪另一边的藕煤加工厂,说了一句,“杨县,那是酒厂租给他们的。”

杨冲锋没有多问,和张凌涛对立一眼,见他知道这件事,要是有什么回去再了解详情。到厂部办公室里,里面都是些几年前置办的办公设施,只是还算整洁干净。酒厂知道杨冲锋要来,也就十分钟不到,这时段突击搞卫生的可能性很小。杨冲锋见到办公室后,心里对酒厂的印象又好了些。

赵致静很热情地请两人坐,给两人倒水。办公室里放着三四把暖水壶,酒厂里热水多,没有购置饮水机之类的。大办公室里有另一道门,关着。估计是厂长李强的办公室,赵致静给两人倒水后,才走到一张办公桌后,拉开抽屉,说“杨县长、张主任,这里还有一点旧茶叶,太差了,也不敢用来招待领导。”说着将那包茉里花茶却出来,想是要征求两人意思,不嫌太差就给两人泡一杯。

“到酒厂里来喝茶,那是不是到茶厂里却要喝酒?”张凌涛说,调笑一句,为赵致静解下尴尬。杨冲锋一直没有什么表示,对赵致静说来压力可不小。常务副县长是直接抓经济的,第一次进酒厂,要是印象吧好,今后酒厂会不会更糟糕?

听到张凌涛的话,赵致静不敢接话说,嘿嘿地笑着。看得出,赵致静不是那种善于应酬的人,油滑不起来。杨冲锋正要开口让他给张凌涛那缸酒过来,门外响了脚步。随即进来一个人,来人看起来很平常,只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

等那人进了办公室,才见他的不容忽视的一面。一进来,对杨冲锋说“杨县长,我是李强。我们早就盼望您到厂里来,多少次我走到县政府里,想给您汇报工作。可转念想,县长的工作方方面面,是不是将酒厂这边的事放在第一?可不能因为我们心急,打乱了县长总体的工作布局。今天,县长到我们厂来,酒厂终于熬到头了。”

“李强厂长,听你这么说,我都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了,我可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杨冲锋说,脸上不为李强的话而露出什么表情来。

“杨县长,菩萨是没有的,可杨县长的能力却是众所周知。在柳泽县时尚何等的惊艳夺目,钢业公司几个月之间就崛起,这样的商业上的成就,我们全酒厂的人都相信,最多半年,酒厂就会大为改观,不会再过这样的苦日子了。”李强年纪足有杨冲锋的两倍,涎着脸,杨冲锋也不好再执着。

张凌涛脸上也就多了些含意,像是早就知道李强会这样。赵致静本来对杨冲锋了解不多,但也听说县里来了个极为年轻的常务副县长,是专到柳河县来抓经济的,先见杨冲锋摆着领导的架子,心里不以为然,听力李强厂长的话,心里又是一变。柳泽县的钢业公司,他还是有所了解到。

“说到辉煌,酒厂在李厂长带领下也红极一时啊。李厂长,今天到酒厂来,就是想跟酒厂取点经,看能不能将酒厂的成功经验推广,给柳河的其他厂,也找出一条出路来。”杨冲锋说出此行的目的,“李厂长,你们酒厂不会把好的经验作为商业秘密,不肯传授吧。”

“杨县长,哪里哪里。”李强听到杨冲锋说到酒厂来的目的,心气一结,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泛起。要真实这样,自己还可以继续呆在酒厂厂长的位置上。酒厂虽然年年亏本,可对李强说来不亏,有酒厂就有人脉,自己的滋润生活就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酒厂有什么经验可介绍?有什么经验那个推广给柳河县的其他企业,让他们来学样?李强真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杨冲锋也就是故意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给李强,让他头疼,让他被一个问题束缚着,对自己才更有利。张凌涛见李强和赵致静两人都陷入思考着,心里暗自得意,却没有表露出来。李强对应其他领导的那一招,在杨冲锋面前吃瘪了。以前只看见杨冲锋的仗义、豪气和对朋友的那份真心,这时见到他的另一面。

李强很快反应过来,就算副县长真的要酒厂介绍经验,这时也不能专心去想这问题,给赵致静一个暗示,将问题交给他来解决。对杨冲锋说“杨县长,请示下您今天的安排,是先给您汇报,还是先看看厂里的生产?”

“先看看吧。”杨冲锋说,“之后把厂里领导和骨干,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开个交流会,也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解酒厂。”

几个人就往车间里走,酒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都是以前的,后来就没有能力进行更新。生产厂区让杨冲锋看着感觉不错,对跟着他们身后一直沉默着的赵致静,便另眼相看了。生产区的工人不多,李强一边介绍情况,一边观察着杨冲锋的神情。

先接到张凌涛的电话后,赶回酒厂的半途中就打电话了解杨冲锋到厂里来的目的,可领导也没有说得那么具体。只是说杨冲锋的目的要将柳河的经济抓上去,会不会从酒厂找突破口,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这时见杨冲锋一直都没有表示,也不和张凌涛交流,当真琢磨不透。

回到厂部办公室,李强说,“县长,这就将他们召集过来开会?”

“不忙。”杨冲锋说着转身对张凌涛说“张主任,我们就在这里住几天,怎么样?”

先将赵致静和李强打发走,要他们各自忙自己的事。厂长李强哪里肯?但也估计到杨冲锋的决心。见杨冲锋不肯让他跟着,李强只有在办公室里呆着。

第一天,杨冲锋和张凌涛两人就在厂区里,像毫无目的闲散的人一样,偶尔走进生产区,也不跟工人们多说话,偶尔问一句。每次走进生产区,赵致静都会留意他们两,虽然忙着自己的事,心里却知道常务副县长真的盯上了酒厂,便有几分期待。酒厂等待这一刻实在是太久了。

李强在办公室里,也清醒地认识到,酒厂将会有巨大的变化。常务副县长选中酒厂作为柳河县发展经济的第一步,自己凭借以前的那些关系,是无法阻挡得住的。心里就算不甘,这时也找不到应对策略。可就这样放弃,着实令人不甘心,经营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没有什么过错,功劳和苦劳都摆在那里,就算平时花销了些酒厂的钱,那也是为厂里而花费。这时想到底自己的结局,或许情况会好一些,但此时宁愿将事情想得更为严重。

第一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到下午下班时,杨冲锋也和张凌涛两人回去,只是各人带领两瓶酒走。出到酒厂外,杨冲锋便跟彭正勇联系,让他找人留意李强。心里也知道,县里会有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自己的行踪,索性和张凌涛两人回政府招待所里,要了几个菜,将从酒厂里拿来的酒,对饮对酌地喝了。

睡到半夜,彭正勇来了电话,将这一夜李强的行踪汇报过来。李强在杨冲锋走后,磨蹭了个多小时才从厂里出来,之后就约到万平辉。不知道是万平辉要了解这一天杨冲锋的情况,还是李强寻求保护。两人一直呆到午夜才分开各自回家。

杨冲锋在酒厂里想做什么,一点都没有对外透露,朱志飘只需杨冲锋动作更讯捷一些,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县委那边自知在经济上就算干预也做不出任何成绩,还不如放手支持杨冲锋才有扭转被动局势的希望。

万平辉也许借杨冲锋来改变柳河县的局面,县里的任何变化,取得什么成就都不会少他那一笔。只是,杨冲锋这样一声不吭地做,是什么意思?在心里那个忍受杨冲锋胡乱折腾,却很难忍受被排斥在外。何况,酒厂一直是他羽翼下留存下来的。

第二天,杨冲锋在上班时间前十五分钟就到酒厂大门外,这次不是张凌涛陪着,而是将政府办的阙丹莹主任调过来,张凌涛却不见在杨冲锋身边。守门的大爷和上班的工人都已经认识杨冲锋,知道他的身份。见他到来,同他打招呼时一边小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免得自己的身份太低而冲撞了县里大领导。

杨冲锋和阙丹莹两人就站在大门口,看着工人们进厂上班。赵致静和李强等厂里其他管理人员,也都知道杨冲锋今天会到厂里来,比上班时间稍提前几分钟就到了,却见杨冲锋已经站在大门处。

李强不知道杨冲锋卖的是什么药,做这些无益的事这么起劲,但脸上做出恭敬的样子,先给杨冲锋和阙丹莹道了好。见二人对自己冷淡,却也没有让他离开,就站在一边候着。工人们就算好奇,却也不敢在此议论,加快了脚步进车间去。

等工人都到了,杨冲锋对阙丹莹说“主任,请李厂长自己先去办公吧。”阙丹莹也不知道杨冲锋为什么要通过她转告,依言叫走李强。

杨冲锋等李强走了,折身进门卫室里,老大爷这时已经认得他是副县长。见他进来,怕他要算昨天的账,看着他满脸惊慌。杨冲锋拿出烟来,递一支给老大爷,随即要给老人点上。老人一哆嗦,不知道要不要接了。见杨冲锋执意而面色和善,才对着火苗深吸一口,随即咳嗽起来。

等老人咳过,杨冲锋才说“老大爷,你是好样的。酒厂就是要有您这样爱厂的人给看着,才不会出什么意外。”

“县长,对不住,昨天没有认出是您。”老人抽着烟说。

“老人家,在您面前我只是一个后生,昨天的事您老人家做的对啊,要想把酒厂做好,就得让人像您这样爱厂护厂,这厂才会好起来。”

“多谢县长,可不敢当您这样夸奖。”

“老人家,进厂十几年了吧。”杨冲锋在门卫室聊起来,提到酒厂的历史、酒厂的酒的品质,老人的话像开了闸的水流。那种深藏内心里的骄傲和自豪,埋藏得久了,一旦被提起非得诉说完才成。

老人的一席话,让杨冲锋对旧城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了。“老人家,酒厂到如今这样子,让人看着心焦啊。也不知道大伙儿心里怎么想?”

“还能怎么想?我们县里就剩下酒厂这一个厂了,可不能把酒厂也拆掉。”老人说。

孩子再不好,终究是自己的。对厂里的个人来说,酒厂是给他们生活的父母一般,虽然对目前的状况很无奈,虽然也有很多怨言,但都不敢想象酒厂要是没有了,该怎么办?

从门卫室出来,杨冲锋直接到厂部办公室里去,见了厂长李强说,“李厂长,请你把不要上岗的工人召集来,我给大家开个会,交流交流明年县里对酒厂的管理方案吧。”

该来的总是不可避免,从杨冲锋一进酒厂时起,李强就觉得不对劲。此时听到杨冲锋通知要工人开会,就算心里再不甘愿,也不能站出来抗拒。阙丹莹也没有想到杨冲锋会突然开会,没有什么准备,不过,对杨冲锋却很有信心,看着李强给厂里个部门打电话。

开会的时间定在下午,也要让工人们之间沟通好。宣布要开会后,杨冲锋就带着阙丹莹走了,等李强和酒厂的管理层人员商讨着应对办法。

下午杨冲锋准时到酒厂,天气有些冷,好在酒厂封闭的大空房不少,就选了一栋仓库做会场。百来人也不要多大的地方,会场也布置得很简单。酒厂的个人早就听到常务副县长到酒厂里来,至于副县长想做什么,没有人知道。都估计会在酒厂里变革,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裁减厂里的职工。

酒厂只要裁减一半的职工,全厂就可立即扭亏为盈,县里也可摆脱一个包袱。每一任新领导上来,都会打这个主意,也都会在酒厂里吹这风,之后多方活动斡旋才会维持着老样子。酒厂给县里的包袱越来越显得重了,万平辉任常务副县长时,每年都要到酒厂来说几次裁减工人的话。

新来的常务副县长是柳泽县人,他会不会真的要裁减人员?

简单地布置了个主席台,也就是用两张办公桌拼字一起,盖上桌布,上面放一盆塑料花。杨冲锋和阙丹莹走到大门外,李强和赵致静等酒厂领导就在门外候着,进到临时会议场,正议论着的工人一下子就静下来。没有到关键时刻,没有被逼得无路可走,国内底层的人都选择忍气吞声,为人做想,更怕得罪领导被视为忤逆。

简单的主席台,看上去有些滑稽,阙丹莹见杨冲锋脸上淡淡的微笑,亲和力很强。对酒厂要怎么该,阙丹莹也不知道,一直猜着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杨冲锋到柳河县还不足一个月,平时也很少谈到对柳河县经济发展的布局,就算在县长办公会议上,万平辉偶尔会点名要杨冲锋发言,他也只是说要多熟悉多了解和调查。

走到众人面前,杨冲锋先用眼扫视全场,那种一人压全场的威压阙丹莹在上次下岗工人闹县政府时就领略过。此时坐在主席台上,看着百多工人纷纷低下头或偏转脸,避开他那灼人目光,心里更起波澜。阙丹莹在政府办里,见过的领导自然不少,年轻沉稳的副县长让人都弄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高深的修养,就像是在官场里浸淫几十年一样。

工人里也不少期待的目光,杨冲锋是看着眼里的,特别是赵致静这个副厂长,可惜之前没有能够和他深谈。这也给杨冲锋更多的信心,今天只有先说服了工人,以后的每一步骤才会顺利进行。朱志飘和万平辉现在都不会干预自己,他们要的是成功和政绩,就算现在损失一点小利益都能够接受。

只有让酒厂的人心齐聚了,以后才会少很多阻力,成效和效率就会显现出来。

“酒厂的领导、职工们,大家好。”杨冲锋开声不高,不像是在讲话,更像是在交谈。“不用自我介绍了吧,我想,大家更想知道这么冷的天,把大家召集过来,究竟要告诉大家什么呢?我也听到大家都议论,你们的猜测是对的——县政府对目前的酒厂,要动真格的了。至于怎么动,这两天我在酒厂里,和我们的一些工人交流过,也征求过大家都意见。不少人给我的意见是,就这样混下去,混得一年是一年。”

说到这里,有的人就笑起来,工人里大多数都这样想着,没有几个人会想到今后会怎么样,他们也没有这份能力来改变。现状如此,目前的状况还能让他们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准,他们已经没有所求了。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想这样混下去,那是不可能的。过了年,酒厂就会在县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改革,至于怎么改,从现在起大家都可以讨论,我和县政府的其他领导,都欢迎大家才与进来,更欢迎与人将自己的思考和设想和我们交流,目的就一个,那就是要改变酒厂目前这种状况。”

下面的人终于有人说出第一句话,随后议论声就大了起来。杨冲锋听下来,平静地等待着他们的讨论。李强得到这样的结论,心里虽说已经有了准备,还是像大鼓一样被狠捶了一下。

一人看到主席台平静着脸的杨冲锋,静下来,随后就有人感染到了,会场慢慢安静。杨冲锋说“大家都很关心,这个我理解。再给大家讲一个政策,那就是从明年起,县里不会给酒厂再拨一分钱,而是要酒厂给县里上税,要创出利税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酒厂虽说能够创出些利税来,可这点连自保都不足,而厂里的领导平时花销并不会因此而缩手缩脚,县里偶尔也会有领导到酒厂来打秋风。结果就弄成目前的状况,工人工资低,没有什么福利。这时还要提酒厂创利给县里,几乎就像在吹气球一样。

下面没有人回答,新领导到来,总要说出一番宏愿,表示自己的决心展示自己的能力。工人们也见多了,见怪不怪,也不会真的去拂逆领导的意将这吹牛的事挑破。

见没有人响应,杨冲锋也不以为意。说“或许,大家认为县里换领导了,总要对酒厂的工人表一表态。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前不久,我和全县的分流职工签了一份合约,大家都应该听说了吧。安置他们的钱,县里同样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怎么办,怎么来兑现承诺?那就靠我们酒厂,靠酒厂在一年里的改变。这样说,大家是不是真的县里的决心了?”

就像在平湖里丢出一块大石头,平静的波面立即动荡起来。会场里的议论声再次杂乱响起,会不会用他们现在拿到的钱分摊出去?会不会再安排工人进来?无论什么样的操作,都会将目前已经很惨的状况,变得更加不堪。情绪虽然激动,但主席台上的是常务副县长,一句话可以决定一个人在酒厂里的去留,还是没有人敢站起来对杨冲锋质问。

李强见下面嘈杂声停步下来,就用手敲击台上的桌面。安静下来了,杨冲锋才继续说“大家情绪很激动,说明对眼下这份工作还是很珍惜的。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工作要是县里不采取任何措施,最多也就维持两年。你们的酒要是卖不出去,没有资金收购粮食,又怎么能维持下去?县里不可能给酒厂拨粮食过来,也不可能用钱养着酒厂。”

这时候,工人们反而清醒了。副县长在大会上说这样的事,肯定是有新的办法。便静静地等待,却听说到,“事实如此,我们也不用自欺欺人,大家想一想,要县里出钱养的厂子,连周转资金都没有,产品又销售不出去的厂子,还有没有必要存在?”

没有人接话,也不再议论。对于领导说话的艺术,工人们已经掌握,不外乎先说好再说不足,或倒过来说。“你们是酒厂的主人,也没有想过酒厂的出路?这个问题,先就提到,请对酒厂做过思考对酒厂怎么样走出低谷有建议的,尽快整理出来和我们交流,对确实可行的好点子,县里会给出重奖。”

“酒厂在年后一定会开始动了,这时给大家提出来,也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底。至于怎么样改革,县里的设想是什么,现在说还为时过早,要等你们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啊。”工人们听到没有确实的计划,却又要动真格的了,不少人就看向平时点子多的人,希望这些人能够想出办法来。

等议论少平息些,杨冲锋又说“大家很热心,我看着心里着实高兴,这说明大家对酒厂的兴衰很关注,这是好事,这就给我们县里对酒厂进行改革的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信心。在这里,我想把我对酒厂以后的展望说一说。大家或许知道,‘柳河醇’的品质在柳市地区是给认可了的,所以销路才一直支持到现在。市场里的竞争很激烈,我们还能够占住大部分的市场,这就是我们还能够坚持下来的根本。我们有这样的优势,目前却被慢慢挤压压缩,已经到最后的底线了。怎么办?至于将我们的好东西推销出去,别人能够来占领我们的市场,我们也能够去抢占别人的市场。县里的目标是:明年,‘柳河醇’要在全省每个县市都要看到我们的酒,三年内,要在全国白酒行业里打出名气。到那时候,别说一千个分流职工的安置,我们本身的职工队伍,都会扩大十倍、二十倍。”

杨冲锋将酒厂未来的规划说出来,在不少工人眼里,那不过得吹牛的说辞,就连酒厂厂长李强听了,心里也有一种释然感觉。规划的越辉煌,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不会付之于现实,他的位置也就不会动。

杨冲锋开会后,没有答应李强等人的挽留,带着阙丹莹回县政府去。

到了县政府,要张凌涛到政府来,又让阙丹莹将酒厂副厂长赵致静通知过来,四个人在杨冲锋的办公室里讨论了一夜。

第三天,杨冲锋陪着三个人走进酒厂里。守门的老人家见是副县长带人来,也不盘问。及格人就在厂里看了一个上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