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平步青云(凤凌苑) > 225.不退让

平步青云(凤凌苑) 225.不退让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5:08:19 来源:小说旗

吴德慵听到李永辉的汇报,脸上的表情始终不变,对于吴德慵说来,表情的控制里已经很不错了,李永辉一进门是自己就先预感到他见杨冲锋的结局。而李永辉对自己的喜怒很容易看出来,所以一开始就用这种平静的脸色,等李永辉说完,吴德慵心里已经有些翻滚。

之前在组建钢业公司时,还不就是看准了就将项目立起来,要不这样当机立断,哪有今天的钢业公司?谁又做过什么考察,到哪里去找这些数据来支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实践已经证明了,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县政府用这些问题来说事,或许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才要我们这些管理者去工作,要都没有任何问题,还有必要让县里来主导这些事?借口,完全是借口。

根据可靠消息得知丁军在平凉县已经立了项,将小纸厂的发展提到县常委里讨论,随后速生林木的栽植也会极快的速度在全县乡镇里推广起来。平凉县开始工作起来之后,柳泽县这边想要再得到很优惠的条件,那就不可能了。至少一点,设备款项用产品抵经费的优惠就不会再得到了。

按吴德慵的想法,杨冲锋要是积极一些,完全可以让柳泽县占主动。那么,柳泽县的经济结构就会更完善,使得整个县里的工作更加主动地位。可杨冲锋却将这样一份报告推拒出外,所找到理由几乎可用荒唐可笑来形容。着哪里还是之前那个工作很有进取心的杨冲锋?

等李永辉说完情况,吴德慵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脸色虽平静,却明显有种压抑感。李永辉察觉到些什么,也不再多说,知道吴德慵书记在这一的时候往往要好好沉思,考虑要用什么办法来破局。当下就告辞走了。

怎么会成这样?吴德慵想着,实在弄不清楚,自从选举过后,县里就微妙起来,县政府那边就接二连三地有些令人心不透的事了。先是针对钢业公司的扩张,继而突兀地提出什么县城街道改造,将主要工作目标进行转移,现在,对一个梦想对县里有着优势的项目,想方设法地回绝。核心是什么?

之前的杨冲锋和现在的杨冲锋,就因为到柳河县转一圈之后才变成这样的,还是因为升到县长后,那种成就感改变了一个人?又或是手里有了权欲后,那种心态就变得想得到更多的权力?

对杨冲锋吴德慵自认为很了解的,可人在官场里,突然因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人太多了。对于发生过的事,吴德慵总觉得就算站到杨冲锋的那角度来看待,也是无法理解的。

当然,心里对自己在钢业公司扩张问题上,心里还是有些那个的。但这样的事,作为县长也应该从大局出发。没有大局观,也就不会有更高远的发展。难道他紧紧是因为自己选择的时间,还是因为自己触及到他的范围才有之后的一系列反应?

人心思最微妙的物事,想当初杨冲锋初到钢业公司,继而进到经济小组里,将自己的意图完全贯彻下去,受到如此好的工作效果。可如今,本应该是最佳搭档,基层何时成为这样一种局面?一种令人心疼的局面。吴德慵的意志一向来都很强韧,不会因为工作难做就忍让退开或回避。政治讲策略更讲究勇气和决心。

但杨冲锋的背景他说知道的,黄天骅书记虽说没有直接站起来为杨冲锋说过话,但杨冲锋在市里不乏人支持他。目前柳泽县的局势虽说微妙却有明朗,但吴德慵还是不想选择直接角力,总可以找到喜欢沟通的切合点来。

还是找机会先谈一谈,将钢业公司的工作,还有小纸厂项目的问题都谈一谈,平凉县虽说目前占一定的先机,但杨冲锋要是肯下力,想挽回未必就不可。项目审查决定时,还要经过市里批准,这时就可发挥杨冲锋的优势来。何况,从王辉和杨冲锋那个姓张的同学语气里,他们还是希望将项目方在柳泽县,这边县里更具有工业上的管理经验,从下面角度出发也更有利一些。

只是,这一切都要杨冲锋肯去做工作为前提,无论任何,都要争取争取。还是面对面谈一谈为好。吴德慵下来决心,脸上的神情就舒缓了些,可怎么样见面?要让两人以平和的心态来谈,不仅方式要考虑,见面的场合更要选择。

等李永辉走后,杨冲锋记起杨志远副县长手里也得到一份同样的项目报告书,心头一转,给杨志远打电话去,约他一起吃饭。虽说到县里时间不短,两人还没有单独吃过饭。杨冲锋去柳河县之前,两人也认识,只是工作上很少有往来。

杨志远没有料到杨冲锋会主动给他打电话,在县政府里杨冲锋是班长,一切都得听班长的指挥,这是最基本的准则。只是,杨志远已经站到另一阵营,跟着书记那边,在县政府里就像埋下一颗钉子一般。杨志远知道自己的位置尴尬,可选择了后,也不会在意。这时,吴德慵将钢业公司的工作交给他来主抓,那也是给他入常道路上,大力推了一把。自己要是还不知道珍惜,那当真是白混了。县里多少人等着这样的机会?

身在县政府里却站在书记的阵营里,杨志远还是时时带着一份小心的。县长有重新调整工作职责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的实施还是要看大环境的,要看力量的角逐结果。就算县长针对自己,县委和市里也会干预。在县里,书记才是真正的老大,何况像吴德慵这样强势的人,在一般人眼里,都只是那个看到他的最强的那面,而看不到集资案暴发后,他已经黯然不少,那种强势依旧是一种习惯性强自支撑,内中的无奈只有他自己更有体会。

县长找自己是为钢业公司的工作,还是因为自己的站队,县长想做些工作?体制里最忌讳的就是两面讨好,墙头草不是在每一个县都存在的,更不是没有过县都容许墙头草的存在。墙头草能够把被灭了,除了自身能力强悍外,还得有领导认可。杨志远自知不是那种料子,不敢脚踏两只船。

但杨冲锋找他,杨志远也不敢直接把不顾面子地推脱了,最多见面后将情况汇报给书记,哪些该说的和不该说的话,总会想着对自己最有力的方面发展。揣摩着县长会找自己谈什么,杨志远对杨冲锋的工作作风还是了解的,也能够大概想到要说什么。心里有了准备后,就想是不是要先给书记招呼一声?可还是犹豫着,觉得等事后汇报更有利些。

杨志远的人不清楚杨冲锋的背景,在县里知道杨冲锋和黄天骅是直属亲的人不多。要是他得知杨冲锋有掌管帽子的副书记的大靠背,还和郭喜春书记等关系特别融洽,只怕会后悔死。当然,县里对杨冲锋的来头,只是觉得市里可能是有人,而又抓到机会,才能声道这样的位置的。

柳泽县里更多的人都是站在吴德慵那阵营里,杨冲锋本身就是从那个阵营里出去的,要让一些人直接选择离开吴德慵而奔向杨冲锋,这种可能性很小,除非那些对杨冲锋的底薪知道得比较清楚的人,但只要的人却有不敢说出他的情况,就算自己想靠近杨冲锋,都会很小心地,不让人察觉而招人厌恶的那种方式。

要不,就宁可保持一点距离,只要杨冲锋不讨厌自己就成,今后总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机会。反而是肖成俊、齐思伟、吴显求等一干人,没有什么顾忌地往来,石稳和文怡芳等那就更不同了,是在工作往来中建立起这样的情感。沈崇军和吴德慵对杨冲锋的来历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情况而已。

杨志远自以为得计,等下班时,从钢业公司里出来,让司机将车开到金枝弯酒楼。金枝弯酒楼就是之前的金枝弯餐馆升格了,改为酒楼,风格却没有变,也是县里领导们喜欢光顾的地方。秦时明安排包间了两个,一个是领导专用的,他们要喝酒吃饭谈工作,他们这些下属却不能在面前碍眼,影响到领导的工作,只有另开一桌。他们这边人不多,就两司机和秦时明三人,且两司机不能喝酒,秦时明一大县长大秘书陪着两个司机,虽有些郁闷,但他却是低调惯了,之前,这样给县长们开车的司机,也不会将他瞧在眼里。

就算心里有了准备,当秦时明将他让进包间里,说县长还没有到,要请他等一等,杨志远在包间里等着,心里也感觉到压力渐渐加大。要杨冲锋提出些什么来,自己如何应对?一个处理不顺,书记那边也会对自己有戒心的,倒是当真两名都不是人类,就有些后悔事先没有给书记先汇报。可这时已经进了包间,却有不能再提及。

杨冲锋很快就到了,进包间,见杨志远站着来接他,说“杨县长客气了,嫂子不会怪我下班了还要拉着你陪我打发时间吧。”

“县长,哪会啊。我工作上的事,家里绝对支持的。这也是她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地方,多谢县长关心。”

“坐吧。”见杨志远有些紧张,杨冲锋心里自然明白他对自己的防范。吴德慵将杨志远方到这样的位置上,对杨冲锋说来还是有些打破他的工作思路,原本杨冲锋计划着要是钢业公司扩张,总体工作由沈崇军来负责,石稳等人配合,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整顿钢业公司的管理。等他到北方区找碰柑销路时,吴德慵却突然将钢业公司扩张的工作正式启动了,并交给杨志远来抓,当然,他的背后就是吴德慵来控制。书记对经济的敏感和决策都有很强大判断力,但目前钢业公司里的弊端不小,他却没有看到这一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况,钢业公司积弊不小,再不下决心整顿,有可能重演柳芸烟厂那种结局。这样的事,就算说给吴德慵听,他也不一定会相信。杨冲锋知道他对什么事的考虑虽然精细,却也因为固执,又对自己那种魄力的自傲,有时那一念产生后,就会致力去实现,会想尽办法去促成达到目的。

杨志远分管抓工业经济,在杨冲锋看来他工作能力还是不够,主要是因为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怎么样抓权或为官上面,没有专研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没有致力于自身经济素养的提高。但吴德慵觉得后,也不能够按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换人,这是官场里不允许的,更会加深他和吴德慵之间的误解或说矛盾。

为工作进行斗争,那是很正常的,但也要选择好时机,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当然也能够创造这样的机会来。对杨志远,要是随时敲打着,也不会将钢业公司带往不想看到的那种局面。

两人坐下后,杨志远见杨冲锋一直都保持着面带微笑,让他心里更加琢磨不透了。这种见面,杨志远带着司机来,而杨冲锋也带着秘书来,也就不是很隐秘的那种,按说不会有密切的利益关系。可以将这样的见面理解成正常的工作交流,也可以理解成私下的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今后才能更好地配合工作。

杨志远也就是进来见秦时明接待,心里才安定不少,这时面对杨冲锋的客气,心里自然也有感受。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至少可以少受一些莫名之气,也不必时刻都小心翼翼。可惜他已经不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了。入常的路,书记以及给了这么好的机会,杨志远心里早就决然。

先问了些杨志远家里的情况,在说到柳市的大经济环境,之后才说到柳泽县的实际问题。杨志远先就有心里准备,也还能够应对。说到县里的经济工作,那是杨志远的本分,总不能依据都说不出,便将平时从吴德慵那里听到的一些话说出来。

“杨县长,前几天那个叫王辉的老板到我们县里考察,想要将小纸厂的项目搬到我们县里来建,你有什么想法?”杨冲锋说着,将手包里的回水镇的项目报告书拿出来,“回水镇的这个东西,你见过吧。”

“见过,我那也有一份呢。”杨志远知道县长肯定知道哪些人手里有这样的报告的,这时也没有必要去遮掩着,作为回水镇交项目报告书,怎么可能少他抓工业经济的副县长那一份?说了后,见杨冲锋看着他,知道是要他说看法。杨冲锋对这个小纸厂项目的态度,杨志远是知道的,可他也知道吴德慵书记的态度,两大领导截然相反的意见,让下面的人确实是不好做,但也考验一个人的立场。

很谨慎地,选着词句说“县长,报告书我看过,对于里面的一些专业的东西,我自己知道自己是外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过后,感觉要是能够想报告里所说的,却是对县里和乡镇的经济有不少收益啊。县长对这项目的见解肯定更精准更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您在经济方面就算在省里,都是有名望的专家啊。”

说好话不会改变立场,也不会将大家都关系弄得更糟。杨志远很理智地说几句捧一捧杨冲锋的话,对杨冲锋在经济方面,堪称专家的说法,在经济小组时就有这种论调了。

知道杨志远不会观点鲜明地跟自己讨论,更不可能进行争辩,杨冲锋也就不再问他有什么看法。两人的立场不同,就算讨论也不会着调,这时的看法,更多会从自己的立足点来考虑,而不是客观地衡量。

“杨县长,县里的经济,工业经济会占到分量越来越重,但这过程我们要谨慎,更不能贪功冒进。回水镇的项目报告书,出发点很好,只是选小纸厂作为项目来做,还有不少实际的事没有考虑进去。利害得失,都要细致的权衡。这报告书里,至少有几点要先落实下来后,才能让我们进行决策。”说到这里,杨冲锋听下来,要让杨志远消化自己的话,今天找杨志远谈,一是想让他自己对这方面有认识,第二也是想通过他将自己的意思转告给吴德慵书记,便于下次见面交流时让他先知道自己的意见。

停了会,杨冲锋给杨志远一支烟,两人抽着,又继续说,“首先,对方说的话是不是和客观实际相吻合,还有待进一步核实。就算说的是实情,那也不一定符合我们县的利益。回水镇在柳水上游,那里要是开办纸厂,县城等一线下游还怎么生存?柳塘乡等临水的乡镇,都计划着要利用柳水进行渔业养殖,纸厂的污水往哪里排放?对方所说的低污染,只是一种说辞,客观上全世界都还没有这种设备,指望小纸厂生产能够控制污染,那是谎言。再说,他们所说的速生林木循环使用,具体怎么样去操作?实际的可行性太小,要是几个县或几个省一起进行大规模地栽植,才有可能实现。一个乡镇或一个县的局部,要这样执行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将原有的野生林木全毁光了。”

“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所要的。就算得到一些经济上的业绩,可我们的代价太大,今后我们要弥补所花费的钱和人力,会比现在得到的多得多。回水镇那边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可我们作为决策者,却要有更大的大局观,更长远的利益观。”

“杨县长,王辉到县里后,我们也曾派人到他们县里看了,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速生林木规模栽植,也没有什么小纸厂高效益运转。小纸厂我们干部曾找到一个,但排除的污水却没有在经过处理的。这些事实,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了,他们为什么不将这样好的项目中自己的县里操作起来,而要将这些商机让给我们?相比平凉县他们更看中我们柳泽县,其中的原因,我估计不是我们县里有工业管理经验,而是我们县境内有更好更多的野生林木丛,至少可以将这样的小纸厂维持三年。项目建起后,要运转维持,倒是那些野生林木就会成为牺牲品,不得不看着我们的山头一个个被砍光。这样的情形,我想,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杨冲锋本来还想说一句:县里的决策由我们来决定,就算不能给县里带来发展的契机,那是我们能力不够,但却不能给县里留下贻害,留下骂名来。不过,这句话听着就有些刺耳,要经杨志远之口转达给吴德慵书记,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很容易造成新的误解,也就忍下不说。

过一天,杨冲锋收到赵晓勤来电话,开始客气一番,东拉西扯地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主题,但杨冲锋在接电话时,就意识到他不会为聊天而打来的。赵晓勤虽然和杨冲锋关系不错,但随着县委和县政府两边的矛盾渐渐形成,他哪里会意识不到这些?

杨冲锋自然有耐心,这也是一种斗争。和赵晓勤之间没有直接的矛盾冲突,但县委那边的影响是从方方面面的,斗争也就是方方面面的了。说完客气话,后赵晓勤说“冲锋,书记正忙呢。”

“是吗,那代我问书记好。”

“行啊。冲锋,先书记交待我一件事,说下午下班后想请你到家里坐坐。你有没有其他的工作安排?你想和什么酒,我好准备。”赵晓勤说着有点嬉笑的意思,杨冲锋听了后,也觉得很好,吴德慵书记有这层意思,那就是想要相互沟通的了。这样对县里的工作更有利些,而自己也不想和吴德慵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人,把关系闹得越来越难以理解。

当下就答应下来,说好了时间,杨冲锋自然也得好好想下。吴德慵是自己的老领导,对自己有着提拔之恩,但工作上来说,杨冲锋对他也是很敬佩的。从目前的处境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意识到县政府和县委之间的不和谐。官场里的人都很敏感,大多数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揣摩领导的意图上,当然很多细节处就能够看到些蛛丝马迹来。按人们的思维习惯,杨冲锋要是和吴德慵闹别扭,多少人都会偏向吴德慵的,不是因为他威信之类的,而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别人记住自己的情与恩,对杨冲锋这样的有着忘情忘恩的人,都会有讨伐之心。不过,之前杨冲锋却做了些工作,有孙定才老主席等一干老同志力挺他,也就不会有人随意乱说。

原先带文怡芳或带秦时明一起过去,后来也就决定一个人去。这种见面,知道的范围越小影响也会越小。提着两瓶五粮液,再带一个大礼包,就走进吴德慵家里的小巷子里。杨冲锋之前曾到过这里拜年看领导,那是第一次从京城回来。还记得吴德慵的小孩穿得根本不像一个领导家的孩子,他见杨冲锋提着东西,就警告杨冲锋不准进他的家。那种纯真,让杨冲锋记起还有一种感受,如今几年过去了,当年的瘦个小子也该长高了。

还是之前的那个铁网门,看上去比之前更锈蚀一些。杨冲锋走近铁大门正要用那大锁敲打,却见赵晓勤从里面走出来。“赵哥,辛苦你了。”吴德慵要请客,赵晓勤自然要出门张罗。开了门,两人往里走,赵晓勤说“我准备了酒,只是,今天有口福了。”见杨冲锋手里提着的可是五粮液,那种正牌子的。

“书记回来了吧。”杨冲锋说,就见吴德慵从家里出来,“书记,过来讨扰了。”

“欢迎欢迎啊,冲锋,过来就过来嘛,还提酒来,怕我买不起酒不是?”吴德慵说,脸上带着笑容,却总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

进到屋里,见里面和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很简陋的一个家。吴德慵老婆在厨房里,有炒菜声从里面传来。杨冲锋本想走去招呼一声,却给吴德慵让到二楼书房里。

上回给吴德慵拜年时,也是到书房里坐,里面的书不少,看着有种书的气息。不想这样就那书房,更多的是一种身份摆设,就算帐里面看书,也给人一种显摆的意思。吴德慵这书房不大,那些书却有些旧损,不知道是经常翻找书籍还是经常打扫,没有什么灰。杨冲锋看着两满书架上的书,却没有说要结束看到意思。如今要看什么,到网上查找会很快的了。

三人进书房后,吴德慵尽量客气地让座,给人的感觉却有着分生。赵晓勤知道自己的角色,先就去泡茶,给两人端上,才给自己也泡一杯。今天为什么要在家里请客,赵晓勤心里明白,县里两大佬是合是分,以及今后县里工作的走向,都会有这次见面而发生很大的影响。看着本来是一阵线上的两人,赵晓勤也不知道怎么就会成为这样子了。

书记和县长真的是一个食槽里的两匹马?一开始的时候,两人那种默契就像杨冲锋还在经济小组里那是一样,可转眼间就发展到各行其是了。

已是见也不知道要找什么话题,杨冲锋知道自己最年轻,而两位都是自己的老领导,对自己都有着恩情,从私人的角度上说,自己内心里也尊敬着他们。也不等吴德慵先问,说“书记,记得第一次到这里来,天作特别可爱,见我手里提着一瓶酒,不肯让我进门,他那份纯真和书记您对他的教诲,那种震撼人心的深深的感动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心里,他如今该高中了吧。”

“是啊,都读到高一了,平时对他关心少啊。”吴德慵说,“总算品行没有学坏,算是最大的欣慰了。”

“那是书记您教育得好,在县里读,还是去市里?”

“在县一中呢。”

“天作本来已经考上柳市一中,书记没同意送到市里去。”赵晓勤在旁边补充说,“委屈孩子了,天作却没有什么抱怨,真是难得。”

“有心读书,就算在菜市场里也读的进。”

“书记还是怕天作到市里去读,一些到县里教育大局啊,书记这种情怀,也只有天作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理解您。”赵晓勤说。

“书记,说起来,我也听向卫东县长说,县里对教育亏欠太多了,心里惭愧,对不起孩子们啊。等一两年后,县里财政稍见好转,我们得给孩子们补偿才是。”杨冲锋感叹一句。柳泽县不少条件好些的家庭,都将孩子送到柳市一中去读高中,更有少书人将孩子送到省里去读。想吴德慵这样,将孩子放到县一中里读,而不怕耽误孩子的前程确实少而又少。县一中教师素质不差,只是设备、环境太差了,让学生们和家长都不想委屈孩子们在这一的条件里度过。

提到县里的工作,赵晓勤就乘机往小纸厂的项目的话题上带,“目前县里的财政紧,主要是企业少,没有创利的企业支撑,就钢业公司一家太单一了。”

吴德慵就没有作声,知道赵晓勤这样说的意图,由他和杨冲锋两人讨论或许更适合些。杨冲锋听了赵晓勤的话,说“是啊,赵哥是一针见血。从柳市地区看,我们县里要是没有植物油厂那一次波折,情况就会好很多,如今钢业公司虽支撑着,却正逢发展高朝期,处处要钱,捉襟见肘啊。但要是另找发展之路,一时间却没有找到适合的项目来,新的项目不仅要考虑到所产生的效益,还要考虑到项目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其他效应。”

话说到这一步,吴德慵始终都不接话题继续讨论。

书房里随着杨冲锋的话落下来,就出现短暂的一个空档,赵晓勤不知道书记为什么不接着讨论着话题。只要说下去,就顺着到小纸厂项目的分歧处了。见吴德慵表情随没有变化,就想听两人的话很入迷一般,有像有什么心事走了神似的。他也就不好继续讨论,赵晓勤对吴德慵的了解更深一些,知道他已经不想在说这样的事。

找杨冲锋来吃饭,本来就是为了要沟通这些分歧的,但临到头了,他却不想说下去。赵晓勤不理解,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改变了决定。吴德慵是听到杨冲锋那句话,就不想再说下去,分歧不仅仅是小纸厂项目上,分歧很多啊。

杨冲锋说等县财政稍微好转,要给学校进行补偿,吴德慵知道杨冲锋不是说着玩的。他说过的话,都会去变为实际行动。而吴德慵本来准备过一两年,或者翻过大年后,就要启动城北的建设,那一块荒废的城北,是柳泽县城的一个疤,也是吴德慵心里的一个巨大遗憾,一个看着就会让心里微微发痛的疤啊。

两个人虽然没有交流,但一句话就知道杨冲锋的意思,知道彼此说不到一块去。吴德慵也知道县里的教育很艰苦,可就目前的财力,还不能将教育的现状改善。就像天旱日久,要是下些毛毛雨是不起什么作用的,与其不痛不痒,还不如坚持几年,等财力好转后,来个彻底大改变。从这个角度说,吴德慵觉得杨冲锋考虑问题不成熟,但要就此说服他,只怕有志是枉费口舌。

何况,先就听到李永辉、杨志远等人说了杨冲锋对小纸厂项目的看法,按他的意见,成见太深或者说几乎就对这项目判了死刑,就算讨论,也只能形成口头争论,不可能达成共识。与其没有结果,还不如另谋途径。有些话不用直接说,从细微处就可判断结果了。

尴尬的场景很短,三个人都意识到不应该这样。赵晓勤就说起杨冲锋的家,说到黄琼洁学习之后,工作会怎么样安排。杨冲锋说家里的事,他可做不了主,在家里就一个当兵的,得付出劳动的指挥。笑说一阵,很快菜饭做好了,吴德慵老婆要三个人下楼吃饭,她自己却在厨房里随意地吃了,不肯到桌上来和三人一起。

吴德慵也不会去叫,三个人喝着酒,却喝不出那酒味来。杨冲锋站起来给吴德慵和赵晓勤两人分别敬了酒,都喝得没那意思。

散了后,已经是夜里十点,赵晓勤和杨冲锋一起从吴德慵家里出来时,见吴天作才放学回家,跟两人招呼一句有些冷淡。走到街上,杨冲锋将赵晓勤先塞进出租车里,见他走远了才也截了一辆车。坐到车里,觉得心里有些沉闷,那种压抑就这样回去休息,肯定会让心里更乱,就打沈崇军电话。

约好到“梦里水乡”会所见面,沈崇军也正好处理了事情才脱身。杨冲锋到会所里,沈崇军先就定好了包间,见杨冲锋到了后,说“喝点什么酒?”

“真不想喝了,闷着。”

“怎么回事?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今晚到书记家里喝酒吃饭。”杨冲锋说,沈崇军听了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不知道要怎么说,县里的事越来越复杂,也不好怎么说。杨冲锋这时的情绪都动了,可想而知。沈崇军给杨冲锋一支烟,要给他点上,却给挡住,杨冲锋自己点上猛抽几口。

“本以为会说说县里的事,可书记不开口,喝着闷酒呢,堵啊。”

“本来应该很好沟通的事,却给弄得复杂了,各人的角度不同啊。”沈崇军说着,想宽解下,“冲锋,会理解的。”

“没事,书记是我们的老领导,也是我工作方法不对,等有机会我去检讨。”

沈崇军自然知道杨冲锋对于认准了的事会坚持的,就算要跟吴德慵书记说什么检讨,那也只是对工作方法上的检讨而已。吴德慵不想这样就那样刚猛施威,但却也执着坚韧,不会轻易低头。两人之间的问题,是不是单纯的工作立场问题?沈崇军觉得自己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

“书记还是想做那小纸厂的项目?”

“没有明说,我也就不去提这事,估计书记知道我们的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还不如干脆不提?”

“是啊,书记是这种风格。县长,今后怎么办?书记肯定会做这方面的工作的。”

“我知道,之前我们在柳芸烟厂安置工作时,对老领导的工作个性就有所了解了。”

“你还早有准备了啊。”沈崇军说着两人都笑起来,为了工作上的事,要不是地位的变化,几个人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虽然在笑,却又很多无奈。“要不我去跟书记汇报汇报?”

“也好,老领导的性子我们都知道,对他的为人做事从内心里一直敬佩,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杨冲锋说,觉得这沈崇军面前还是分说分说下心里会轻松些,“碰柑那边很顺利吧。”

“老领导在工作上一直带着我们,这份情感我们都一样。冲锋,对于你我也是从内心里佩服,不说这些了。”沈崇军停顿了下,“摘收工作已经开始,今年天气这么好,也算是老天的眷顾了。”

取了些啤酒来喝,各自完成两瓶,说了一会话,也没有安排什么节目就一起走了。梅姐知道杨冲锋到来,却见他和沈崇军一起走,只好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杨冲锋回柳泽县后,到会所里来的次数很少,两人的情分似乎有些淡蓝,梅姐知道男人处在这样的位置,全城人的在瞩目,自然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

县里的工作陷入这样一种局里,拗着劲,杨冲锋准备插手钢业公司的扩张工作,而吴德慵却要将小纸厂项目立起来,也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明白两人的心境和出发点。沈崇军自然是最了解两人的,只是,处在中间也做不了多少工作。

赵晓勤也是这般心境,只是和沈崇军又有区别,他对杨冲锋这样做还是琢磨不透,明显有很好效益的项目,怎么会这样抵制?怎么看都看不出杨冲锋在这里面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晚,杨冲锋将他打发上出租车后,转一圈,估计杨冲锋已经走了,又让车开回原地,在一次走进吴德慵家里。

吴德慵还在书房里坐着,赵晓勤走进书房,也不说话,两人的默契不是一朝一夕,早就很默契了。抽着烟,两人都在思考着目前县里的状况。吴德慵就喜欢这样空坐着,一支烟边吸边想,反复盘桓。

“老赵,你怎么想?”吴德慵说话了。

“书记,按说他不是那种人,和李耀强他们不同。”

“我也这么想,但县里的工作总要开展,这样的机会又会出现几次?错过就错过了。”

“我支持书记,要不我找他谈谈?”

“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清楚,就算开常委会来决定,他也会到市里去找支持的。”吴德慵说到这里就停下来,有些话不必要说,有些话却是不能多说。

赵晓勤深夜里再次走出吴德慵家,这时很难打到车了,走在街道上,夜深里的气温让他干到思维更敏锐些。之前一直看好杨冲锋,那是绝对自己有可能再进一步,可目前却看不到这些迹象。柳泽县因为植物油厂的集资案,让柳泽县的政坛变得有些诡异。除了县政府那边有些变动,县委这边不少满届了也没有挪动,空不出位子来。吴德慵更是连任书记,只是不知道会不会任满这一届。等下一届到满,赵晓勤的年龄优势以及完全没有了,优势变成过不了的坎,心里就有些悲凉,和街道里穿过的夜风一般。

虽说小纸厂的项目争执有些激烈,可县政府这边当前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到督促全县碰柑的摘收工作,要指导果农如何摘、选级、保护、入箱、储存等等,细致的工作不少,而果农们都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自己这边工作做得越细致,收购时才会顺利地拿到相应的级别和合理的价格。杨冲锋、沈崇军、丁杰成等主要领导,都会到现场去指导工作的,进行现场办公。

李翠翠组建的水果运销公司已经开始运转,在省里有银河天集团的人脉,往北方运送,弄车皮都不算难事。关键是要收购这一环节的工作做好。县里对碰柑收购,推行多家收取,而不是让一家独大,这样就可以遏制住操控收购价格。

目前,县里水果经销协会和李翠翠的水果运销公司是两家最大的收购点,其他小商小贩,单独收购一车货或几车的,县里一般都不加干预。有两家收购大公司喜欢竞争着,就会让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

李翠翠的运销公司本身没有什么资本,但赵莹从那边先将王晗东、袁磊等大商家的资金弄过来,到时不缺资金周转。有银河天集团做担保,更有杨冲锋的身份在那里,王晗东等人也不会将这一点资金放在心上。还就想着让杨冲锋亏着一段情分,今后才有机会接近黄家。县里水果经销协会的资金,在从银行里找渠道,相对说来,他们的资金反而要紧缺一些。

杨冲锋和沈崇军等人走到世纪大道那边,李翠翠将收购点放在那边,场地款,新建的简易仓库里有序地堆放着收来的碰柑。一个很大的招牌上写着:翠翠水果公司收购点。并列出当天的收购价格。外面停满了运送水果的车,有交警在指挥着,让进出的车稍微有序一些。

杨冲锋一行人走到时,已经有很多人排队在等。见县里大领导到来,收购方和果农都有些紧张而激动起来,见电视台的人扛着机器,有些兴奋地在人群里钻,寻找最佳角度,要将县长一行人拍摄下来。偶尔镜头扫过果农们,他们或是扭开脸,或是将脸笑到最灿烂,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欢欣。就有果农将零散的碰柑拿过来,要请领导们尝鲜,杨冲锋他们也不作态,各自手里拿几个,剥开来就吃。

李翠翠听到杨冲锋等县领导来看收购情况,忙走出仓库,到杨冲锋面前,却听他先说“李姐,辛苦你了。”说着将手里剥开的碰柑递给她,当着这么多的人,李翠翠先犹豫了下,才接住了。

随后,杨冲锋当着沈崇军等人的面前,说起李翠翠从柳芸烟厂里走出来创业,说起砂石场的成功,再说到翠翠水果运销公司的组建,这样一位由下岗工人走出来,成为当今民营经济的税利大户做了简要的介绍。这样一来,就将翠翠水果公司在县领导心目中加了分,今后也不会有部门随意来找他们麻烦。

走进仓库里,进去的人不多。李翠翠安排一个人给沈崇军等人介绍情况,而她却在杨冲锋身边,稍走远离人群后,李翠翠说“冲锋,北边的销售网络已经没有问题,我准备过几天到其他县收一些货,你有什么要交待的?”

这水果公司本身就是杨冲锋办的,李翠翠只是负责打理。当然,杨冲锋不会亏待她,李翠翠也不会和他计较什么。“辛苦你了,想怎么奖励?”

“什么奖励,才不稀罕呢。”

“要不今晚到那房间里去。”两人都知道是哪一间房间,最初杨冲锋就租借住的那里。

“不怀好意,这段时间人家忙呢,没空陪你闹。”

“工作和生活两不误嘛。”杨冲锋说着将两瓣剥净了的碰柑放到李翠翠手里,李翠翠见了知道他的暗指,轻声说“呸。”脸上却笑了起来,那媚妩就在那一瞬间完全绽放,随后转脸将那光彩收拢隐去。

走进市委,杨冲锋一路上就估计到郭喜春书记让秘书给自己打电话,通知他到市里来是为什么。秦时明如今已经能够跟上杨冲锋的步伐,两人很有节奏地走往市委深处。

到市委书记办公室外,秦时明自然不会再做杨冲锋身边,在走廊上,看着和柳市城市有些不完全相配的市委大院。八十年代修建的楼群,风格显得小气而土,但作为市委,给人的感觉却有有着凝重感,完全是人们的心里作用在作怪。秦时明看着,就觉得有着一种神秘,一种让人想知道里面的人群的生活、思想、习惯和喜好,想了解得更多些,也想多接近这个群体的人。

杨冲锋等秘书给他通报,见秘书说“杨县长,书记请您进去见呢。”就说了声谢谢,跟在秘书身后。郭喜春书记的办公室在后面大办公室里,走进去里面显得宽大。郭喜春正在看着什么,知道他到了后,站起来,说“冲锋,到柳泽县后就很少来看我了。”

“书记,我这不是来了吗。”见郭喜春说得轻松,杨冲锋也配合着说一句。

“不是我打电话你会来?”郭喜春指着沙发也没有说请,要杨冲锋自己坐。两人面对面坐了,杨冲锋说“书记,到县里这么久,工作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开展,还真是没有脸来见您。”

“什么时候你脸皮薄了?”杨冲锋自然只能嘻嘻地笑着,算是应对。说到脸皮,他自然不算薄的。秘书这时将茶端给两人后出去,郭喜春才将手里拿着的东西丢给杨冲锋,“看看吧,怎么回事,先都没有什么风吹草动,现在市里却有不小舆论了。”

接了看,见是柳泽县那份小纸厂项目报告书,杨冲锋没有打开,从包里取出另外一份来,说“书记,我这里还有好几份呢,都相同。”

“怎么回事,先都不提一提。”

杨冲锋先就想到估计吴德慵或县里的谁,通过一定的路径,将小纸厂项目的事弄到市里,想在市里找到支持,给县里施加压力,将这个项目做起来。郭喜春书记才要找他问情况,却没有想闹得比他想的要大,先在市里造出舆论了。

杨冲锋虽然脸上还带着笑,却不知道郭喜春书记会怎么样看待这事,先入为主再做工作就要难些。不过,两人在工作上往来多,也知道对方的工作总体思路和为人,再一个不是同一级别的,要交流也就方便。

杨冲锋和吴德慵两人也相互熟悉,但涉及到各自的施政理念后,就很难弥合,以致发展到连沟通都觉得没有用了。市里的动静这么大,那肯定是吴德慵书记到市里来寻求支持了,其他人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郭喜春脸上的笑容也没有变,之前特意说了几句轻松的话,也就是不想多给杨冲锋压力。对杨冲锋很看好,黄家的缘故不可避免,但他确实值得扶持,能力也让人惊喜连连。可柳泽县要是再弄出党政不和,对县里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牵制,甚至有些到全市的布局。最初考虑到让杨冲锋回柳泽县里,一是杨冲锋和吴德慵在工作上配合过,很顺手,这样柳泽县才会有喘息的机会,之外才考虑到他的才干,更可以让柳泽县从迷茫中找到新的发展突破。

可没有想到时间还没有一年,就变成这样子,党政两方都不肯退让。郭喜春站的高度远比其他人要高,看得到的更精准些。两人都是为工作而争,不是为权力而斗,让郭喜春欣慰之余,又不免心里暗地火起,要当面听杨冲锋的说法。

“书记,这些本来是县里的工作,我想等县里当前最紧要的碰柑摘收工作稳定下来后,再跟就您做汇报。”见书记没有表示,杨冲锋继续说“小纸厂项目的报告我看过,也很好的研读过。里面就算写得好,可那过于理想化,在实际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王辉在他们县里可称为老板,但他在县里未必就立得住脚。所谓的新工艺、新理念、最新科学都只是一些说辞。我派人到过那边调查,和他们说的有很大出入。我认为,速生林木项目和小纸厂项目,不论是在柳泽县,还是在平凉县都不能实施立项。”

“怎么见得你说的就是科学的?不是个人喜好一意专行?”虽说让人听着语气重了些,但杨冲锋知道书记的意思,要把理由充分展示出来,要有说服力。

“书记,小纸厂项目确实能够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我承认。目前,纸业价格升上去了,销路也不会成问题,就算对方不包销产品,只要有相应的技术,产品也不会积压住。但是,小纸厂带来效益的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想书记和我一样,都不会忘记柳河县茶树村的两千多村民的情况。华星镇排放的污染,不完全是小纸厂排放出来的,但小纸厂会不亚于那里排放的污染。目前的科技里,小纸厂的污水处理系统,并没有想资料里所给的那样。污水处理成本过高,会大大降低利润,我想,不会有人就肯为污水处理而将利润削薄吧。与其这样,还不如另想办法另找出路,免得到时后果已经造成,贻害一方。”

见郭喜春沉思着,杨冲锋等了等,又才说,“书记,速生林木的栽植,以我判断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有了这个借口,才能有勇气将目前山上野生林木全砍伐下来,作为造纸等原料。三五年后,会有多少人去栽植速生林木?说起来和真正去落实完全是两回事,到时,柳市地区将是个什么样的景象,只要稍加想一想,就知道了。小纸厂带来的利益到底有多大,反过来说,我们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将柳市地区变成目前这种自然景象?换了一个角度,这种价值之间的代换,就很容易判断了。”

“不错,”郭喜春说,“道理是占据了,但你要用道理说服了其他的人,这道理才能算是道理吧?回去准备一份材料,交到市里来,辩一辩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