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亿万特奖 > 第42章:千人联名

亿万特奖 第42章:千人联名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5:28:03 来源:小说旗

杨正新不知如何跟老婆子解释,杨通逸也在苦恼,通逸地产公司经电视台、媒体传扬之后,老板在怀林市肯定知道,自己该怎么跟他们说?还是找那个神秘的同学来背书?这样可以瞒住目前,但今后总会让老爸意识到没有这样同学存在。

好在老爸没打电话,便猜测他在顾忌背后那个同学是真存在。到如今,老爸能够恢复工作还到市政府办担任职务,也猜到可能是周晓军等人甚至省城那些人得知自己家里情况,在后面发动力量才能够让老板有今天这样。对老板而言,他哪会想到其中有巧合?

老妈还是暂时不让她知道的好,知道多了未必是好事。

自己在两老心目中就做一个为同学打工、为同学奔忙的人,压力和担负会小很多。

不知九龙国际目前有什么反应,杨通逸对这也隐隐有担忧,想必对方的应对和反击会很凌厉的。通逸地产公司目前看表象很荣光了,但据马忠琦说,省里和南江市并没有直接发出声音,肯定通逸地产公司这种做法。或许是因为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不单但牵涉到建筑业内部,更牵涉到众多领导和单位的利益。

这让杨通逸真有些担心,对方的反击肯定是一九龙国际为旗手,应对的招数会更狠更毒更彻底吧。如此,公司一旦应对不当,在迎辉楼项目上会血本无归吧。

杨正新跟老婆真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答复,总不能说这楼是儿子在改造,想要只要跟儿子说一声,打个电话就好了。至于钱要多少,最多给一点折扣,不会免费吧。想到很容易可在迎辉楼置办一个门面作为以后家里的产业,杨正新觉得即使苦几年也应该为儿子着想,便对老婆子点点头,说,“好,儿子长大了,置业也应该。迎辉楼这个楼盘应该增值,买一个门面房在那里每年租出去就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我会留意楼盘预售情况,一有消息我就去办。”

“会不会要半夜排队等票号?”“放心吧,我有人帮忙的。”杨正新想自己不好跟儿子说,让赵林斌或高莉跟儿子说要买一个门店面,总不会有问题。

杨通逸老妈总算放心,却有反复叮嘱几句,别因忙工作将这件事忘记了。

第二天,市报将他们到古垣区采访的宣传稿发出来,杨正新交待秘书让他签名,可秘书还是把杨正新名字写在钱、自己名字落在后。杨正新看到报纸笑笑,无所谓,对是不是发一篇稿奖励虽有他不会跟秘书去争什么,不过,想到儿子在运作迎辉楼改造项目,忍不住到省城去看看。即使不能走进去看,远远看看,心里也踏实的多。

跟秘书说一声,安排车,带了秘书往省城跑。从沿江大道走火车站,一路上畅通无阻,这边路宽,车流虽多却不堵,红灯也不多。到火车站前广场,人群熙熙攘攘,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杨正新下车往迎辉楼那边走,不知儿子在不在这边工地上,也怕让儿子碰见自己偷偷过来,便没走近。隔一条街,只能看到迎辉楼高出周边大楼的部分,至少是十几层楼的部分。整个大楼都被防护网封住,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环绕着走,迎辉楼很大。主楼是四面造楼呈口字形,中间有天井,天井的面积并不小,据说有两个蓝球场大,当初设计是给前来商场客户休息、运动准备的。如今,里面是什么样子无法看到,但从四周看却体会到这大楼有多大。主楼之外,还有左右附楼,附楼不高,六层。跟周边的楼差不多高,可跟主楼比起来就很矮了。

四十八层的高楼到底有多高?按每层三米算,将近一百五十米,据说总高度是一百四十八米。这个数据之前是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进行宣传过的,谁知怀林市那边不声不响建造了六十八层高楼,二百零一米的总高度,使得省城这边的高楼毫无光彩可言。只是,不知重新改造后,高楼最高是多少?

最高高度是按照大楼避雷针尖端也就是大楼旗杆尖端的高度算,而不是大楼本体的高度。这大楼总建筑面积该有多少?杨正新记不清这组数据,以后,改造完毕将会有多少铺面出售?这么多铺面放出来,价位是降一些还是继续往上提高?商业潜在价值好坏,他们公司也会有自己的估测吧。

除了面前这大楼,长途汽车站那边也有一大楼,两大楼目前都在改造。可迎辉楼从质量第一考虑,先进行加固大楼确保质量之后在改造,那幢楼目前改造快差不多了吧。

省城会在但时间出现大量铺面出售,会不会冲击市场,会不会造成价位调整,会不会让儿子运作这一项目不利?不过,杨正新知道自己想这些,通逸地产公司管理者们也会像到这些,自己的担心对儿子没什么帮助。

本来想到长途汽车站那边看看,那楼的改造情况想来也看不到,杨正新便回市里。秘书虽觉得领导这次到省里来莫名其妙,却不会乱说,跟在领导身边更多的是听安排,领悟领导的意图。还没进市里,杨正新接到秘书长电话,问他在哪里让他立即到市政府办去。

不知发生什么事,应下秘书长的指令,解释说刚从省城回市区还没进市里。秘书长知道从高速路下来到市政府要多少时间,不会强求也不会错以为自己不听话。赶到市政府外已经感觉不对劲,市政府外有一个小广场,平时不少大妈在这里跳广场舞。这时候还没到中午,广场上人不少,男男女女的,各色人都有。

一眼看出聚集在这里的人身份很杂,层次不一。这样的聚集肯定有意图,看来是有什么事到政府来提要求。这种事情最容易酝酿成**,政府部门对此分外敏感,应对起来也格外小心。原准备开车进市政府后停车场,见到这情景,杨正新便将车往后倒,退走,在附近找一个地方停车,才带了秘书往市政府办走。

市政府办外面站有更多的人,走廊行走都不便了。门外、楼外也有市政府办的干部在劝导聚集的人群闲散开。人们都不理会,好在没有跟干部们对抗甚至都不争辩。这情况看来还不太差,杨正新忙去秘书长那里露面,表示自己赶到了,有什么具体安排自己可接受。

秘书长办公室挤满了人,杨正新站在门外,用柔和的声音说,“大家请让让吧。有什么事找秘书长没必要都挤到这里,人多,说不清问题,还容易造成误会,对不对?有情况反映,推举三五个人,政府也不会揪住这些人将他们怎么着。只要是正常反应情况,不论对错,都不会论对错。还是请一部分人先到办公室外等,都挤在这里,怎么办公?听我劝,先走吧走吧。”

劝几分钟,杨正新反复就这些话,人群有些吵嚷,他的声音并不高但有足够的耐心,门口的人听他说得有道理,一些人开始往外走,里面有一些松动。随后,走出办公室的人有多了些。杨正新跟秘书长照了面,彼此点头,杨正新继续做劝导工作。

将近半小时的劝说,秘书长办公室里还剩下十来个人,应该是这群人的核心了。这时候,杨正新早听出这次人群聚集到市政府来,其实是九龙国际惹的祸事。

前不久,九龙国际建造的小区因为劣质水泥问题被要求停工整顿,市里不少人已经得到这样的消息,都在观望。后来,责难的声音被压下,小区正常施工。但市里人们已经有人在私下互通消息,查证九龙国际之前所修建的楼群、小区质量问题。

非常不巧的是,市职高厨房大楼是三年前九龙国际承建的,昨天突然三楼楼梯垮塌掉,三楼的预制板同时断裂垮下来二十几块,好在不是学生就餐时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个事情传开后,在市里的影响非常大。市职高将情况汇报给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给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汇报,副市长是当初经受这个工程项目的领导,他也不敢瞒住,直接给市里主要领导汇报。这个消息在市里传开的途径其实是从在市职高的学生传回家长,家长听到这样的消息,跑到学校问情况。得知楼是九龙国际建造,便追问如此劣质的大楼该如何追究责任。

学校只有跟教育局反馈,教育局派人前来解释,只是,解释的理由很差劲,表示楼出现状况是偶然。如此,家长们对教育局这样的态度极为不满,如果这楼在就餐时间垮塌,那得死伤多少人?

很多情况就在短时间内汇聚起来,形成的共识,不知谁提出联名到市政府要求追查真相,上千人的联名信半天完成,然后往市政府来堵门。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