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15章 七级工程师,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震撼

许志远跟随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走进了厂区的办公楼。

楼内的装饰十分简朴,墙上挂着画像和一些激励工人的标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油墨和铁锈混合的气息。

一行人穿过略显狭窄的走廊,来到了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走在前面,推开门,做了个邀请的姿势:“小许同志,进来吧。”

办公室不大,窗户透进来的光线让房间显得格外明亮。

桌上摆放着文件夹和一些图纸,墙角还摆着一个老旧的铁皮文件柜。

李副厂长紧跟其后,笑眯眯地说道:“许同志,别客气,坐吧。”

许志远微微点了点头,跟着两位领导坐下。

虽然他表面上淡然自若,但心中暗自思索着接下来的对话。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坐下后,互相对视一眼,心中还在思考着许志远的身份。

毕竟,他是工业部那边派来的,介绍信上只是写了“优秀毕业生”,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具体经历。

两人一直以为,派来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或许在学校成绩不错,但也仅此而已。

然而,通过刚才的简短交谈,他们隐隐感觉许志远身上有种不寻常的气质。

许志远微微一笑,解开了带来的布包,从里面拿出了几份文件。

首先是一张印有西工院标志的毕业证书,接着还有几张奖状,以及一本厚重的证件。

他将这些东西轻轻放在桌上,推到了两位厂领导面前。

杨厂长眉头一皱,随即伸手拿起了许志远的毕业证书,仔细端详着。

证书上写着“机械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字样,字体工整,盖着校方的红色印章,显得正式而庄重。

抿了抿嘴唇,继续翻看着后面的奖状和证书。

当他看到那本工程师证件时,手突然顿住,眼睛猛地睁大。

那本证件“七级工程师”几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李副厂长也凑了过来,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许……许同志,这……这真的是你的?”杨厂长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

要知道,七级工程师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获得的称号。

在这个年代,很多技术员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个级别,而许志远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竟然已经拥有了如此高的技术资质!

这让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许志远淡然一笑,点了点头:“没错,杨厂长,这是我的证件。”

“这……”杨厂长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复杂地望着许志远,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事实。

李副厂长也忍不住插话道:“许同志,能否跟我们详细说说你的经历?

按理说,像你这样资历的工程师,应该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怎么会选择来我们红星轧钢厂?”

许志远微微一笑,心中对他们的震惊早有预料。

毕竟,他刚穿越过来时,自己也被原主的背景惊得说不出话来。

“其实,我在学校期间,跟随导师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研发,主要是机械工程方面的技术创新。

我的导师曾多次挽留我留校任教,希望我能够在学术上继续深造。”许志远顿了顿,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不过,我觉得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实践才是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关键。所以,我拒绝了导师的挽留,选择来到一线,亲自参与生产和研发工作。”

杨厂长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情。

点点头,赞许地说道:“不得不说,小许同志的觉悟很高啊。如今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像你这样愿意扎根基层的工程师,真是难得。”

许志远轻轻笑了笑,心中却是一阵庆幸。

原主确实是个优秀的人才,但若是留校任教,恐怕未来的命运就不会这么顺利。

过两年就会有大麻烦了。

而他现在则有机会在这个年代大展身手,推动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

李副厂长此时也恢复了常态,笑眯眯地说道:

“许同志,你这选择太对了。

咱们红星轧钢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厂里正急需技术人才,尤其是像你这样的高级工程师。

你的到来,简直是我们厂的福音啊!”

杨厂长也连连点头,随即问道:“许同志,你刚到厂里,对咱们厂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吧?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准备怎么开始?”

许志远闻言,沉吟片刻,随后微微一笑:

“杨厂长,李副厂长,其实我来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些功课。

红星轧钢厂在过去的生产中,主要以传统的轧钢工艺为主,虽然产量不错,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而我这次过来,正是想借助自己的技术积累,帮助厂里进行一些技术升级。”

听到这里,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眼中都闪过一丝期待。

两人对视一眼,杨厂长忍不住问道:“具体来说,许同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许志远轻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根据我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咱们厂可以尝试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现有的轧钢流程。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人力消耗,降低安全风险。”

“自动化控制系统?”杨厂长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概念有些陌生。

毕竟,在这个年代,自动化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国营工厂依然依赖大量的人力和手工作业。

许志远见状,耐心解释道: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机械和电子设备的配合,实现部分工序的自动化运转。

例如,咱们可以在轧钢机上安装自动送料装置,减少工人手动操作的步骤,避免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还能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一阵目瞪口呆,许志远刚才所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优化生产流程”等等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简直犹如天书。

虽然两人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但这些词汇依旧让他们感到陌生和震撼。

杨厂长微微皱着眉头,心中起伏不断。

作为厂里的一把手,他自然是见多识广的,可许志远刚才提到的那些技术远远超出他以往的认知。

自动化?传感器?这些技术他只是在一些零星的国外资料中听说过,然而在这个被西方封锁的年代,能够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物资匮乏的社会环境下,想要实现这些高科技技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李副厂长虽然比杨厂长年轻几岁,但脸上的震惊之色丝毫不减。

他本以为许志远不过是个年轻的技术员,哪知对方竟然提出如此前沿的技术方案。

这种技术,别说在红星轧钢厂了,就算在全国范围内,恐怕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两人面面相觑,片刻后,杨厂长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小许同志,你刚才说的这些……确实非常前沿,确实是咱们国家工业发展的方向。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出几分沉重,“不过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许志远眉头微微一皱,心中已有预感,但他依旧保持平静,等着杨厂长继续说下去。

杨厂长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眼中透出一丝疲惫:

“小许同志,现在咱们国家处于被封锁的状态,特别是工业领域,很多技术和设备都依赖自己摸索。

你提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但我们厂现在的设备,大多都是五十年代初期从毛熊引进的。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熊的技术援助已经断了。别说自动化系统了,就连维修这些设备的零件,我们都得自己想办法。”

李副厂长叹息着补充道:“更不用说自动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那些先进设备了。

别说传感器、控制器这些东西,光是生产线上的电气设备,我们现在都极为紧缺。

如果要大规模改造生产线,没有上级的批准和支持,根本无从谈起。”

杨厂长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如今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厂的生产任务全是上面直接下达的。

我们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都是国家计划好的。

即使我们有技术方案,但没有上级的拨款和资源,想要实现自动化改造,简直是痴人说梦。”

听到这里,许志远心中也不由得一阵感慨。

确实,他刚才提出的方案在后世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技术改进,但在60年代初期、处于全面封锁的龙国,想要实现这些技术,所面临的困难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个年代的龙国,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封锁加上物资匮乏,导致很多先进设备和技术根本无法引进。

沉默片刻,脑海中快速盘算着解决的办法。

虽然他拥有系统的帮助,理论上可以凭借穿越者的优势大展拳脚,但如果没有资源和资金支持,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杨厂长,我有一个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