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273章 嘴硬但没用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立国家代表上台操作,并纷纷对芯片数控系统表示认可,怀疑派的心理防线开始悄然松动。

周围人用期待的目光看向他们,甚至有人小声嘀咕:“那些怀疑派是不是心虚了?连试都不敢试?”

在种种压力下,漂亮国的一位技术顾问终于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他面无表情地走上台,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既然你们说得这么神奇,那我倒想亲自试试,看看到底有多厉害。”

技术人员为他简单讲解了操作步骤,这位顾问一边听一边皱眉,似乎还想挑出点毛病来。

然而,当他开始操作时,系统的流畅性和简便性让他再也找不到质疑的理由。

他输入参数后,机床迅速完成了路径规划并开始加工,全程没有一丝卡顿。

当零件加工完成后,这位顾问将零件拿到手里,仔细检查了好几遍。

原本准备好的质疑之词卡在喉咙里,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最终只是冷冷地说道:“这东西……确实有点意思。”

漂亮国的其他代表见状,心中也愈发矛盾。

最终,在周围人的催促下,他们陆续上台尝试操作。每个人在完成操作后,表情都变得复杂无比。他们原本满脑子的质疑,面对眼前的事实,已经无从发作。

会场中,还有一位欧洲代表原本态度强硬,但当他操作完后,却难掩心中的震撼。

他小声地对旁边的人说道:“这东西好像真的不简单……难道我们真的小看他们了?”

就在怀疑派代表们逐渐失声时,许志远再次站到了台上。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铿锵有力:

“各位代表,刚刚的操作体验可能让大家对我们的芯片数控系统有了直观的认识。但为了进一步证明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还将对每一个加工零件的数据进行实时验证。我相信,数据不会说谎。”

他的话音一落,几名技术员推着一台高精密度的数据测量设备走上台。

这台设备可以对加工零件的尺寸、表面光洁度和曲面误差进行超高精度的测量。

技术员将加工完成的零件一一放入设备中,测量结果被实时投影到大屏幕上。

结果令人震撼:

零件的尺寸误差不超过2微米。

表面光洁度达到了N1级工业标准。

曲面加工的误差控制在亚微米级别。

这些数据与许志远此前展示的理论数据完全一致,没有一丝偏差。

会场内的支持派代表纷纷鼓掌,他们脸上满是兴奋和敬佩之色。汉斯代表站起来大声说道:“这就是工业革命!我们不得不承认,龙国的技术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

中立国家的代表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这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龙国的芯片数控系统是真实的,他们真的做到了!”

而怀疑派代表们此刻却陷入了沉默。他们再也无法用“作弊”或“作秀”来反驳,眼前的事实无情地击溃了他们原本的傲慢与轻视。

漂亮国的一位高级官员紧握着手中的笔,脸色铁青。他低声对旁边的人说道:“这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一位毛子代表则垂下了头,喃喃自语:“我们……真的低估他们了。”

当会场内的掌声逐渐平息后,许志远站在台上,目光坚毅地扫视着每一位代表。他知道,此刻,龙国已经用事实赢得了这场技术对决。

支持派代表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与龙国的技术人员交流,商讨未来的合作可能性。

中立国家的代表们也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悄悄讨论是否应该尽快与龙国建立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关系。

而怀疑派代表们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他们的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

漂亮国内部开始出现明显的分裂,有些代表私下承认龙国的技术确实令人信服,而另一些强硬派则依旧试图寻找新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的失败。

看到会场内的气氛逐渐向龙国一方倾斜,许志远知道,是时候揭开芯片数控系统和光刻机背后真正的技术秘密了。

他走到讲台中央,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目光扫视着台下的代表们,语气依旧平静,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

“各位代表,今天的演示只是结果,但科学的核心在于过程。

在研发芯片数控系统和光刻机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无数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磨砺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克服的技术难题,以及我们独特的技术创新点。”

大屏幕再次亮起,展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图表和研发流程图。

许志远指向屏幕上的光刻机剖面图,开始详细讲解:“在光刻机的研发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光源系统、光学投影系统和掩膜版制造技术。没有这些,光刻机就是一台昂贵的摆设。”

“为了实现248纳米的深紫外波长,我们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激光器。

这种激光器的稳定性是研发的最大难点,因为哪怕光源波动只有千分之一,也会导致刻蚀失败。

经过数百次实验,我们最终通过一种新的气体混合技术,让激光器的稳定性提高了30%。”

“光学投影系统是光刻机的‘眼睛’,它需要将掩膜版上的电路图形以亚微米级精度投影到晶圆上。

这里,我们使用了多组高精度光学透镜,并通过自研的非球面加工技术,将透镜表面误差控制在0.05微米以内。”

“掩膜版的制造同样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技术。为了避免电路图形的边缘模糊,我们设计了一种纳米级镀膜工艺,确保掩膜版的线条宽度误差不超过9纳米。”

台下的支持派代表们听到这里,忍不住交头接耳。

一位汉斯代表惊叹道:“这已经是顶尖的技术水准了!我们自己的光刻机还在解决透镜稳定性的问题,他们居然已经做到这种程度?”

瑞士代表则低声说道:“他们的光刻机不仅可行,还有独特的技术创新点,这绝不是简单的模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