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284章 制作监控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第284章 制作监控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5:29:03 来源:小说旗

“系统,调取监控摄像头的核心技术资料。”许志远在脑海中默念,熟悉的系统提示音随之响起。

“已调取监控摄像头技术资料,包括光学成像原理、电子信号转换和存储技术。”

随着海量知识涌入脑海,许志远闭上眼睛,仔细梳理着这些技术细节。一张张复杂的原理图和数据表在他脑海中浮现,他的双拳不由得紧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监控摄像头……如果能提前几十年实现这个技术,不仅能解决安保问题,还能为国家在光学和电子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监控摄像头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战争年代。

二战期间,德国首次使用闭路电视系统(cctV)来监控导弹发射过程,但那时的技术还十分原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监控摄像头逐渐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然而,这一切对于六十年代的龙国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

“闭路电视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光学成像和电子信号的转换。”许志远自言自语,推了推眼镜,“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光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的制作问题。”

监控摄像头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光学镜头。然而,光学镜头的制作需要极高质量的光学玻璃,而当时龙国的玻璃制造水平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看来,得从光学玻璃配方下手。”许志远带着一叠资料走进实验室,开始了漫长的理论研究阶段。

他从系统中提取了光学玻璃的基础理论,包括折射率、色散特性和透光率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六十年代的技术条件,设计出一系列配方方案。然而,理论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实验室里的设备简陋得令人心酸,连一套标准的高温熔炼设备都没有。许志远只能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用手头有限的材料自制了一台简易熔炉。

“温度控制是关键。”许志远将玻璃原料倒入熔炉中,调整温度,静静观察着玻璃的熔化过程。为了找到最佳的折射率,他试验了几十种添加剂的比例,每一次实验都详细记录下数据。

“熔炼温度提高10摄氏度,玻璃的透光率似乎有所提升,但添加剂比例还需调整。”他皱着眉,翻看着实验记录,“再试一次。”

实验室里,玻璃的碎片堆满了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气味。许志远却丝毫不在意,连续几个昼夜不眠不休地试验。终于,在第68次实验后,他成功制备出一种折射率和透光率均符合要求的光学玻璃。

“这一块玻璃,能照出未来的影子。”许志远捧着成品玻璃,眼中满是欣慰。

光学镜头解决后,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成为许志远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当时的半导体材料极为稀缺,制作工艺也十分落后。

许志远凭借系统中提供的现代技术指导,对现有的半导体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改良。他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反复试验不同的掺杂物质,试图提高材料的光敏性。

“光敏性不够,传感器就无法捕捉到足够的光线信号。”许志远站在实验台前,手里拿着一块刚加工好的半导体材料,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

为了提高材料性能,他用酸洗和热处理对半导体进行精细加工,调整掺杂浓度,逐步优化了材料的电荷转移效率。经过数十次失败,许志远终于成功制备出一块性能稳定的图像传感器。

“有了这块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就有了‘眼睛’。”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接下来,许志远将重心转向了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他从实验室的零件堆里翻找出各种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用一张废旧的木板搭建了简易的电路板。

“信号要从传感器传到显示设备,必须经过精确的电路处理。”许志远蹲在实验台前,拿着焊枪,一边焊接电子元件,一边自言自语。

他的手指沾满了助焊剂,眼睛紧盯着电路板的每一个细节,生怕焊接出一丝偏差。每个电阻的阻值、每个电容的容量,他都经过精密计算,确保信号能被准确处理和传输。

“参数不对,再调一次。”许志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电路板接上电源,屏息等待着测试结果。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仪器发出的“嗞嗞”声。几秒钟后,信号成功传输到显示屏上,一幅模糊但可辨认的图像出现在屏幕上。

“成功了!”许志远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许志远终于将这些关键部件整合到了一起,制作出了龙国历史上第一台监控摄像头。

这台摄像头外形简陋,外壳是用废弃的铁皮手工弯制而成,内部的电子元件用胶水固定,镜头则是用手工打磨的光学玻璃。但它的成就却无可替代——这是龙国科技迈向现代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许志远将摄像头安装,连接到实验室里的显示屏上。当屏幕上出现院子的实时画面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发明了一台看似不起眼,却能改变时代格局的设备——监控摄像头。

虽然这东西的外壳还粗糙得像个铁皮罐头,内部电路板上手工焊接的痕迹也显得有些糙,但它的核心功能已经完全达标。

而对于许志远来说,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个“安保设备”,更是龙国科技领域踏入现代化的一块敲门砖。

当然,许志远深谙“好东西得好好展示”的道理。

于是,他决定邀请赵部长也是自己岳父。——这位在技术领域一向慧眼独到的大人物——来亲自见证这一划时代的发明。

那天,赵部长正坐在办公室里,刚批阅完一份关于轧钢厂改造的报告,准备稍微歇口气。结果,他的秘书忽然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的神色:

“部长,许志远同志来了,说有重大技术要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