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151章 五大核心系统

\"根据今天的讨论,\"主持会议的高级官员总结道,\"'天眼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技术攻关,解决关键部件和材料问题;第二阶段,系统集成,完成卫星总装和测试;第三阶段,发射运行,建立完整的地面支持网络。整个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完成。\"

他环视全场,语气庄重:\"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相信,在许同志的指导下,在全国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现在,我宣布'天眼计划'正式启动!\"

会议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甚至激动地站起身来。许志远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颗闪耀在太空中的\"天眼\",俯瞰着祖国的大地,守护着龙国的安宁。

会后,老李和杨院士陪着许志远走在研究所的走廊上,三人都沉浸在对未来的畅想中。

\"志远,\"杨院士突然低声问道,\"这些技术构想,真的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些设计超出了人类当前的思维框架。\"

许志远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杨院士,您相信科学技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吗?有些创新,看似离奇,实际上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杨院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追问。无论许志远的灵感来自何处,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确实能够推动龙国的发展,这就足够了。

金秋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满是图纸和模型的工作台上。工作台前,许志远正和一群专家围在一起,讨论着\"天眼\"卫星的核心系统。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天眼'的五大核心系统,\"许志远指着墙上的巨幅系统图说道,\"分别是:高精度光学系统、多光谱观测系统、抗辐射电子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和轨道控制推进系统。每一个系统都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需要我们集体智慧来攻克。\"

他走到实验室中央,一块块揭开覆盖在工作台上的布,露出下面的模型和图纸。

\"首先是高精度光学系统,\"许志远指着第一个模型说道,\"这是'天眼'的'眼睛',决定了它能看多远、看多清。传统的侦察卫星通常使用单一的大口径反射镜,但这种设计在制造和发射过程中存在很多限制。\"

光学专家王教授迫不及待地凑上前来:\"那您的设计是?\"

许志远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揭开了盖在模型上的布。在场的专家们齐声惊呼——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光学系统设计:不是单一的大镜面,而是由多个较小的六边形镜片组成的阵列。

\"这是...分段式光学镜面?\"王教授震惊地说,\"这种设计我只在理论文献中见过,从未有人实际应用在卫星上!\"

\"没错,\"许志远点点头,\"这种设计有三大优势:一是减轻了单个大口径镜片的制造难度;二是大幅降低了重量;三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即使个别镜面出现问题,整体功能依然可用。\"

王教授忍不住摇头叹息:\"这设计至少领先现有技术二十年!以当前的工艺水平,能做到吗?\"

许志远胸有成竹地回答:\"可以,但需要一些技术上的调整。我已经设计了一套特殊的镜面加工流程,结合我们在香江采购的某些关键设备,完全可以实现。\"

他转向下一个系统:\"多光谱观测系统。传统卫星主要依赖可见光观测,受天气和光线条件限制很大。'天眼'将同时具备可见光、红外、紫外和微波观测能力,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阴雨,都能提供清晰图像。\"

一位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忍不住插话:\"许总师,这种多光谱集成,所需的传感器技术至少要五年后才能成熟,我们怎么可能现在就...\"

许志远微微一笑,打断了他:\"谁说我们要等现有技术成熟?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开辟新路。\"

他拿出一叠详细的设计图纸:\"这是我设计的一种新型复合传感器,利用了几种现有材料的特殊组合,可以在不同波段同时工作。材料清单和制造工艺都在这里,你们看看是否可行。\"

一群专家立刻围上来,仔细研究起那些图纸和参数。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从疑惑逐渐变为惊叹,最后是震撼。

\"这...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年长的材料学专家陈教授声音颤抖着说,\"将这几种材料按这样的结构组合,确实可以实现跨波段的集成探测,而且用的都是国内能够获取或自行生产的材料!\"

许志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但没有停下介绍的步伐。他转向第三个系统模型:\"接下来是抗辐射电子系统。卫星在太空中要面对强烈的宇宙辐射,普通电子元件很快就会失效。而目前国内抗辐射级别的芯片和电路极其匮乏。\"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一位电子专家苦笑道,\"我们在这方面比漂亮国落后至少十年,很多关键元件只能依靠进口,但那些国家肯定不会卖给我们真正军用级别的产品。\"

许志远不慌不忙地展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电路架构和冗余策略,即使使用民用级别的元件,也能在太空环境中稳定工作。这里的关键不是单个元件有多强,而是整体系统的容错性和自修复能力。\"

他详细解释了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电路采用三重或五重冗余设计,一旦检测到某个单元出现错误,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份单元;同时,整个系统还具备定期自检和自恢复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作寿命。

电子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这种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完全颠覆了他们的传统思路。

\"第四个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许志远继续介绍,\"这是'天眼'最核心的'大脑',负责图像处理、数据压缩和传输控制。传统卫星通常依赖单一的中央处理单元,但'天眼'采用了分布式架构。\"

他展示了一张复杂的系统框图,上面显示了多个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