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村姑奋斗纪 > 七六路遇

村姑奋斗纪 七六路遇

作者:桂月迭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5:47:56 来源:小说旗

杜顺哭丧着脸,却是扑通一声跪地,劝道,“侯爷万莫出去,如今外头都是兵马,京城里宵禁,凡是无故在外乱走的,无论贵贱,一律格杀勿论哩。”

杜鸿目光一厉,道,“怎么回事?”

杜顺道,“如今城内传了许多谣言,有说是宁远王领着西北军攻来的,有说是大皇子与皇后要逼宫谋反的…如今这前后四条大街都有禁军看守着,防止各府的人异动。”

这前后四条大街上,可是分布着近十来座有实力的权贵人家。

仿佛是配合杜顺的话一般,只听得遥远处隐隐传来了喧闹,喊杀声里混着哭嚎,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格外惊心动魄,即使没有亲眼目睹,也能让人心下战栗,感到大难将至。

杜鸿下榻而立,面色凝重,“杜忠怎么样了?”

“大夫给包扎过,他腿上受了伤,暂时不能动,就在院里厢房养着。”

杜鸿点了点头,“嗯,如今府里可有安排?”

“管家已经召集了全部男丁,拿着棍棒守着各门,有两处角门已是被封死,内院里的婆子们也都守在老夫人院外,院中各人不许进出,老夫人那头倒是不知这些异动,早前已是服了安神药睡下了。”

老夫人这位主子,还是睡着了比醒着好,若是醒着,听了这些动静,又该哭哭啼啼六神无主,不能帮忙反而坏事。

杜鸿叫杜顺把管家找来,沉声吩咐,“这关头千万要守好各处,内外院的人都不许随意走动,不然打死勿论!”

杜管家面色肃然地应声称是。

杜鸿看着杜管家出去,便使了个眼色给杜顺,“你随我出府一趟。”

杜顺动了动嘴。似是想劝阻,但想起侯爷性子,还是应声称是。

京中的世家大族,外头瞧着位高权重,赫赫扬扬,着实高不可攀,可这些人家经年参合在政事纷争当中,再显赫如鲜花着锦,万一落败,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也是常有的事。

因些那有谋算的。便虑到到将来万一落败或遇到什么天灾**,至少要给全家留个逃脱的后路,便在自家弄个地道暗室什么的。紧急时或可逃得几条性命。

定国侯府的老侯爷就是个有智谋的,定国侯早年也曾经风光过,只是到了杜鸿亲爹这一辈才破落了。

当初老侯爷弄的那财宝田庄什么都花干败净,几乎是不见影儿了,倒是一条通往城中别处暗巷的秘道。一直都还在。

秘道的出口离着定国侯府隔着几条街,杜鸿带着杜顺自暗巷中走出来,城中此时却少了动静,各家各户都是紧闭了门窗,噤若寒蝉,就是小儿也不教他哭一声。

巡夜的兵士也只把那几条高门显贵的四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余寻常人家倒是懒得去管。

远望西天,正是皇宫方向,但见火光烈焰冲天而起。直把半边天都映得红了,仿佛预示着这大昭朝的天,自今夜起,就要变了…

京中虽是巨变,但此时交通不便。传信最快的也不过是马匹,因此除了京郊。其余的各行省都是一片太平祥和,尚不知道皇城内的风云突变。

姜缨一行人离开京郊有七八天了,一路上有魏娘子打点,倒是过得不差。

有时在荒郊野外,碰上行迹可疑目光不善想来打劫的,宁远王府派来的四个侍卫就解决了。

据姜缨偷偷观察,估量着一个王丑姑最多能敌得过两个半侍卫。

看来这宁远王倒对自己这个便宜女儿还满大方的,不过这样一来,姜缨要想甩开他们溜走,也就不大容易了。不过想着离宁远城还远得很,姜缨暂时也不去烦恼。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一路自东而西,由南向北,正是一地一景,风光各异。

有风光可赏,姜缨原本有些阴郁的心情也被慢慢治愈了。

跟在一边的王大姐瞧了,也跟着开朗起来,加上魏娘子通晓事情,见多识广,几乎每到一地,都能说出这里的风土人情,还能讲上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得姜缨和王大姐两个都专心致志地来听。

这日正说到不远处的长泽原,原来那里是当年大昭灭大商时留下的战场。

当年大商朝国内兵乱四起,高氏武将趁乱而起,渐渐发展壮大,灭了各处势力,并在这长泽原将大商最后的五万军队打败,因那位领军的大商将领是末代皇帝的死忠,曾经多次与大昭兵将交锋,手上大昭军兵性命无数,因此虽然这支军队败了有心投降,大昭也不接受。

反而是把余下的残兵三万,尽数坑杀在长泽原。

这残兵三万,再加上先前的战死的双方军兵四万,合起来便有七八万的尸骨,堆积在长泽原的谷地之中,真个算得上是白骨遍地,头颅成山,平沙漠漠,荒野苍苍,每到夜间就能听到幽幽号哭之声,因此附近的百姓只要到了黄昏,都不敢自长泽原附近经过。

魏娘子并不似说书先生那般时不时地卖个关子,或是加重语气,绘声绘色的。

论起来魏娘子的语调表情都只是平平,但因将近长泽原,魏娘子又说得详尽,什么白骨庙,骷髅山,夜哭谷的一一道来,把两个胆子都大的人也听得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嘤嘤!啊呜呜…”

几声凄厉的哭泣忽然自不远处响起,倒把车中聚精会神的三人都吓了一跳。

此时虽天色还早,但如斯场景,又正讲着鬼话,冷不丁地听到这富有穿透力的哭声,很吓人的啊!

马车停下了,魏娘子掀开车窗,朝外望了望。

“卫东,怎么回事?”

这四个侍卫都是宁远王府里的暗卫,本名已经不可考,就是以卫为姓,依次名为卫东。卫南,卫西,卫北。

卫东一直骑马跟在车旁,此时便道,“属下先上前看看。”

说着便纵马向前,四面打量。

车内三人都互看了看,都没说话。

姜缨心道,这才说起战场鬼哭,便有声音应景了。

不过却是想着许是哪儿跑来的野兽之类的。

卫东很快便回。

“山坡下有一位受伤的女子。”

魏娘子皱眉道,“只一位女子?”

“是。一位年轻的女子,想是被歹人残害了,衣不蔽体…”

魏娘子便向姜缨道。“属下也去瞧瞧先。”

见姜缨跟王丑姑两个都跃跃欲试的模样,忙道,“小姐莫要下去了,这地方不安宁,只属下过去看看就好。王妹妹注意保护小姐。”

王丑姑立马挺起胸膛。精神抖擞,两只眼睛登时流露出警惕,“魏娘子说的对!我在此保护小姐。”

魏娘子没过一会儿便带了个受伤女子回来。

那女子衣衫褴褛,一条腿伤了,半身都是血迹,头发也是乱蓬蓬的。面黄眼青,嘴唇干裂,看着着实狼狈。

姜缨先看了看那女子的头脸。又在她身上的衣物上停留了片刻,这才收回了目光,瞧着魏娘子跟王丑姑两个人帮她包扎伤口。

魏娘子又拿水给她喝,这女子回过气来,这才断断续续地讲了她的遭遇。

“奴家姓王。名绣儿。本是住在京城…”

本来靠在马车边上沉默不语的姜缨忽然睁开了眼睛,又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女子的模样。

王绣儿?

那女子半坐在车内。距离姜缨很近,那张微青带黄略显沧桑的脸上,倒是隐约有几分熟悉,但如果不提示的话,姜缨是绝对不会认出这位就是当年的旧识的。

毕竟,眼前这女子,看着怎么也得有个二十四五了,而姜缨认识的王绣儿,只不过比姜缨大一两岁而已。

还记得当年赵府全府进京,王绣儿那时已经成了大少爷的通房。

大少爷对王绣儿十分爱宠,不但吃穿住都比平常的大丫环强,甚至她身边还有两个小丫头伺候着,俨然是赵府里半个主子了。

时隔六七年,没想竟然变化如斯,还能在这荒凉的古坟场边相遇。

却不知道王绣儿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才会落魄到这般田地?

王绣儿却是不知道对面那个看起来气度不凡的小姐,就是当年那个跟自己一道进赵府的姜二妮。只是抽抽答答,半遮半掩地说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王绣儿跟着大少爷,得大少爷宠爱和信任,渐渐掌管了大少爷赵喧院里的一应事务,呼奴唤婢,掌管银钱,安排衣食,可算得威风八面的掌家姨娘了。

只可惜好景不长,赵喧进京没半年就娶了亲。

新媳妇是个有成算的,新婚夜过后,第二天方见着了王绣儿,这才知道原来自家相公身边还有这么一位人物在。

不过赵少夫人能沉得住气,大大方方地笑着,接了王绣儿敬的茶,算是承认的了王绣儿的姨娘地位。

此后赵少夫人又发扬贤惠大度的作风,给赵暄抬进门了几个姨娘,个个都是如花似玉年轻水嫰的,还有一款琴棋书画都精通的才女型,当然了,这些人的卖身契,都牢牢握在赵少夫人手中,从此赵暄的后院妻贤妾美,共创和谐…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王绣儿不过是个小县城来的丫头,虽然先前在阳平城时,还显得她知书识字有几分书香之气,但到了京城,王绣儿这样的就着实寻常了,人家醉月楼里的二等姑娘,也能提笔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呢。

王绣儿只不过念了几本蒙学书,会写几百个字,论相貌也不过是清秀,论心计也平常,如何能争得过那些宅斗精英?

因此被诬陷下药使另一个妾室小产的王绣儿,彻底失了赵暄的欢心,被赶出了赵府,除了一百两银子和随身衣服之外,再无他物。

ps:

hehe,多谢小花的平安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