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村姑奋斗纪 > 九三劫难

村姑奋斗纪 九三劫难

作者:桂月迭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5:47:56 来源:小说旗

杜府曾经被杜鸿的亲爹败过一回,后来又被杜鸿的庶兄嫂明抢暗盗又洗劫过一次,因此内院库房里属于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后来杜鸿当上定国侯之后才进账的。

这些东西有从宫里得到的赏赐,有属下的孝敬,还有杜鸿后来自当铺赎买回来的部分嫁妆,历任定国侯主母的嫁妆都十分丰厚,可惜被败落的儿孙们弄得七零八落,百不存一。

如今的库房里,虽然跟那些底蕴丰厚的大家族还不能相比,但已是箱箱奇珍,珠玉在列,令得破落得差点没饭吃的温婉娘大开眼界,目放奇光。

她随手自宝箱中取出一个楠木嵌宝妆盒,迫不及待地打开,里头是一整套的和田白玉头面。

温婉娘取了支镯子套在了自己的手腕上,那莹润的白玉微凉,细腻得不可思议,竟然比才出生的婴儿的肌肤还要光滑。

温婉娘在心底发出一声满足的叹声。

有了这些宝贝,她觉得自己这几年在杜府里忍辱负重的郁闷瞬间被治愈了。

表哥啊表哥,你若不回来,守着这些东西,我温婉娘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温婉娘又挑了几样出来,除了给自己身上加了几件之外,又命丫环捧着几个古董瓶子和金器,出来见温杜氏。

“姑母,和管家不愿意出银子救表哥,咱们不如当了这些,筹钱让我哥哥去各处打听表哥的下落吧,前几天我哥哥还传信说,他这些天在外奔走,为这事急得不得了,只是他一个平头百姓,手里也没银钱。有些人递不上话,他也只能干着急。”

温婉娘指着那几件古董金器娓娓而谈。

温杜氏听得连连点头,“成,就当了去吧,若是鸿儿能回来,就是把这半个侯府当了,我,我也愿意…”

说着就又落下泪来,心道还是血浓于水啊,杜鸿平日里不待见这些亲戚。没想到侄子和侄女都这般热心肠,等杜鸿平安归来,一定要好好说说他。改改那冷淡的态度。

半个侯府啊…

温婉娘细眉微挑,目中微光闪过。

自己一家要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自己嫁不成表哥,还要带着大笔的嫁妆嫁个好人家,哥哥也要娶个名门女做媳妇…

半个。怎么够呢?

在温婉娘盘算着怎么才能伙同亲哥搬空定国侯府的同时,远在数十里的京郊白云堂,却是有军队将白云山上下的通路全都堵死,将白云堂团团围住。

白云山下的白云村,村民除了种几亩薄地之外,营生大都依靠着在白云山下的集市。做些小买卖。

然而数十天前,一队明刀明枪的官兵将白云堂围了个铁桶似的,原本络绎不绝的进香来客一下子绝了踪迹。就是原本那些往白云堂送柴米菜蔬的农家,也不得进去了。

据说一家送菜的差点被凶神恶煞的官兵捉住,好一通拷打盘问,差点没把小命搭上。

白云堂可是开国公主修道的地方,正宗的皇家道观啊!

白云村的人依附于白云堂已有数十年。就是村里最见多识广的老人,也不曾见过这般的阵势。

这些官兵究竟是什么人。居然连长公主的颜面都不顾了?

围着白云堂这些天,又不许出入,难道是要把里头的人,都活活困死不成?

传说有人瞧见那群官兵还在白云堂山门处堆了柴草倒了桐油,似要把这诺大的道观付之一炬!

而白云堂下院处在另一处山中,听说有一夜里头厮杀惨叫震天响。

数千官兵围攻,白云堂里那些道爷们武功虽大,但毕竟寡不敌众,何况官兵还有强弓利箭,把白云堂下院围得严密,道爷们被杀了个一干二净,一进大门那院里墙角下,堆的都是尸首!

各色谣言在白云山附近的几个村子间流传,带着恐怖阴森的意味,而现实摆在眼前,他们这几个村子,说不定日后就要没了靠山和生计来源!

这些村民的猜测却是对了大半。

白云堂眼下正是遇到了五十多年来的最大危机。

碧灵真人的寝殿中,此时正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几乎各处都被带甲军兵把持着。

原本衣着整洁,仙气飘然的道姑们,此时却是精神委顿,蓬头垢面地都被关在一间小厢房里。

碧灵真人倒是身在平日里的卧房之内,只是往常窗明几净的洁净空间,此时似乎也蒙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

年过七十的碧灵真人,正半卧在青玉榻前。

传闻里碧灵真人是得道高人,得窥天机,得日月之灵气,所以才驻颜有术,青春不老,七十岁的人看着也才不过四十。

然而在这短短几天里,她急剧地衰老了。

原本乌黑的头发变成了一片花白。

从前白细光滑的皮肤上似乎蒙了一层死气,变得暗淡无光。

眼下一片青影,嘴唇干涩发裂,还带着不正常的青色。

而皱纹好象是一夜之间就遍布了全脸,如今的碧灵真人,已然是个垂暮之年的寻常老妇了。

她的房中,除了碧灵真人外,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小道姑妙媺,另一个却是白云堂里的掌事道姑妙华。

这两个人站的位置非常微妙。

妙媺立在榻前,一手捧着茶杯,另一手却是紧握成拳贴在身侧,含怒瞪着对面的妙华。

妙华却是在离玉榻约三四步远的地方,表面虽然恭敬,但瞧过来的目光里却带了几分志得意满的嚣张。

“师祖,二殿下的意思,徒孙已经跟您老细细解释过了。只要您愿意上表,表明二殿下乃是天命所归,日后必是一代明主,劝二殿下早日登基以安天下。二殿下就会解除对咱们白云堂的包围,一众师伯师叔和师姐师妹们,也都能放出来,二殿下还承诺,不会追究您收留那些谋反逆贼又放跑他们的罪过…”

小道姑气愤以极,啐道,“妙华你好不要脸皮,若不是你偷偷跑去告密,怎么会引来官军,还连累得观里死了那么多的同门,观主…也被他们杀害了…你还有脸来见师祖!”

小道姑想到观中这些天来的惊天之变,观主玄止真人欲阻拦官军入观,却被那蛮横的将军举剑当胸刺死的惨景,不由得眼眶充血般的刺痛,胸中如哽了一团烈火。

妙华却是撇嘴冷笑,“妙媺还是老实些吧,师祖还没开口发话,你插得什么嘴?你以为这还是从前,你身为师祖的得意徒孙,全观的人都宠着你让着你的时候么?”

一样都是徒孙,凭什么这没脑子的二货就能为所欲为,享受锦衣美食,上下纵容,连还俗嫁人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甚至嫁了人也不老实消停,没几天呆烦了又腆着脸回来,若无其事地接着在观里逍遥,凭什么啊!

妙华看不惯妙媺已经好多年了。

当年那个小娃娃领回观里来被碧灵真人看中,亲自养在自己的大殿里,看顾得如珠似宝,亲自教书识字,哪个师伯师叔见了那娇憨的娃娃,都要抱过来亲一亲,捏一捏小脸,搞得小娃娃跟观里的吉祥物一样招人稀罕。

这些都令当时已是少女的妙华,心中升腾着妒忌的火焰!

妙华自己本是京郊北边一个穷县的富户人家出身,只她生母不过是个青楼女子,从良嫁入那富户,起先年轻美貌,在那家很是得宠,生了一子一女,虽然是庶出,但妙华和她哥哥也算是娇生惯养着长到十来岁。

妙华**岁的时候她姨娘已是生过孩子人老珠黄了,在那家的地位渐渐下落,可偏偏这一子一女先时好日子过习惯了,行事仍然是无所顾忌,一日那家嫡出的小姐在花园里跟妙华的哥哥遇上了,不知怎地吵了起来,这熊孩子便起了坏心,趁着当时左右无人,把那嫡出的小姐推入花园的水池子里,等被人发现的时候已是迟了,嫡出女儿就那般殁了。

那富户正室岂能善罢甘休,当下哭天喊地,拿着剪刀利刃,叫了娘家人打上门来助阵,定要姨娘三口给女儿偿命不可。

原本小姐如何落水虽是无人看见,但当时花园里只有三个孩子玩耍却是有守门的下人知道的。所以正室断定了女儿之死定是这妙华和她哥哥所为。

妙华的生母倒也是个狠的,见势不妙,便来个壮士断腕,把妙华推出来顶罪。

毕竟没了女儿,她还有儿子可以依靠,若是没了儿子,她下半辈子可要依靠谁去?

妙华这个无辜的女儿就被责罚了一顿之后,送到了白云堂做小道姑,一辈子只能抄经修道,这辈子再无入俗世的可能。

原本娇生惯养有人伺候的小姐,一下子成了寻常小道姑,每天不仅要念经,吃穿住都远不及家里,有时还要做些打扫擦洗的粗活儿,这种落差,妙华又哪里能受得了。

不过在偷偷跑回自家府门口,却受到闭门不纳的冷遇,且差一点就被嫡母身边的下人捉去打死的经历之后,妙华认清了现实,老老实实地做起了道姑。

然而,那种不平和仇恨,始终在她心里闷烧着,只要开了口子,就会变成灼人的烈焰,害人害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