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骑驴仗剑 > 第六百二十章 有所不为

骑驴仗剑 第六百二十章 有所不为

作者:不稳定平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8:15 来源:小说旗

自从长寿答应曾纪厚好好想想交子这件事再做决定后就一直是心神不宁,左思右想都不能决定。

他决定去找肖严谈谈这件事。

“虽然我在京城都是蜀地交子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交子到期后朝廷无力用铜钱兑换只能用新交子以一比四的比例兑换旧交子。相当于百姓一下子贬损了七成五。”肖严说道。

“大楚国朝廷搜刮民财何以到这种地步?不是都说大楚国之富历朝历代未有吗?”长寿问道。

“钱虽然多,但是花的更多!冗兵,冗官,冗费把腰都压弯了。而且根本减不下来,甚至是越减增加的越多。”肖严说道。

“你要是裁减兵额,他就聚众造反。为了镇压造反朝廷到头来花费的更多。冗官更不能裁,那更会直接要了大楚国的命的!”肖严说道。

“历朝历代到最后几乎都是因为缺钱亡国的。饭量越来越大,总有一天赚的会赶不上花的。只能靠一点一点勒紧百姓过日子。终于有一天百姓不堪忍受,国家就完了。”肖严接着说道。

“据我所知当初朝廷看见发行交子利大,强行从商贾手里收回发行权。本来想的是只赚取铸币税就好,到后来想的是超发一点点就好。到最后如祖龙河决口一发不可收拾。更坏的是朝廷因此在百姓心中失去了信用!”肖严加重语气说道。

“我懂了。交子利大,但是有利必有责。大楚国的君主大臣不能担责最后就落得这样的下场。我真应该把粘莫胡他们押到太上皇张卯和张勾面前举行牵羊礼。让他们看看,如果不是我救他们,到了乌骨上京后无论男女他们统统都是这样的下场!”长寿说道。

“乌骨人应该在大楚国皇陵举行牵羊礼。让那些埋在地下的皇帝们看看,由于他们当年的不作为和胡作非为,所以他们的后代子孙才会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肖严接着说道。

长寿向肖严鞠了一躬转身而去。

第二天一早长寿让人请曾纪厚过来。

“大人已经想好了?”曾纪厚问道。

“想好了。”长寿点头答道。

曾纪厚等着长寿做出他已经设想好了的决定。

“我决定让大名府和真定府的商贾联合成立交子行发行交子。”长寿说道。

曾纪厚一下子呆住了。他觉得自己听错了呆呆的看着长寿。

“我已经想好了。商贾发行的交子必须抵押五成的金银铜钱给我!比如说发行一百万贯就抵押五十万贯的金银铜钱。其余五成可以质押地产。”长寿接着说道。

曾纪厚这时候才灵醒过来。

“大人这是要放弃发行交子吗?”曾纪厚问道。

“是!对了,你们曾家是大名府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你们曾家不能参与交子行的事情!除非你不在官府中做事了。”长寿叮嘱道。

“是,是,是!属下明白了。如果是为了私利,大人一定会紧紧的抓住交子发行权不放的。让商贾联合具保发行交子才提现出大人的大公无私啊!属下愿意跟着大人,至死不渝!”曾纪厚说道。

“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实在是太累了。商贾们发行交子出了事情,轻了我有板子,重了我手里有刀!可是如果我发行交子出了事情又是谁来管我?”长寿反问道。

听完长寿说的话,这一次曾纪厚发愣的时间更长。

过了好长时间曾纪厚起立对长寿一躬说道:“大人刚才说的话我回去一定说给家父听。他老人家一定会击节赞叹!”

“谁都知道你是大名府人。所以这一次你先绕远去真定府把这件事告诉真定府的士绅商贾。然后让他们自己先商议然后派出代表赶往大名府与大名府的士绅商贾一起拟定一个章程出来。”长寿嘱咐道。

不能让真定府的士绅商贾觉得曾纪厚是大名府人而自己因此吃亏了。

曾纪厚当然明白长寿的意思急忙点头答应。

“我听说当初蜀地交子兑换的时候收取纸墨费千三。所以他们开设交子行纸墨费绝对不能超过千三!”长寿说道。

平心而论使用交子给商贾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千文钱的交子拿到交子行兑换的时候收取三十文钱的纸墨费百姓是心甘情愿的。

不过这一次长寿还想再压低一些。

“我回去就跟他们说。我想他们一定会愿意的。”曾纪厚说道。

“永济渠从弓高修到燕山府的事情也要抓紧。明年春天人,种子,农具等物都是要从永济渠北上的。”长寿说道。

“绝对不会误事!请大人放心!”曾纪厚说道。

现在真是有大量的事务都压在曾纪厚的身上。不过越是这样他越是觉得干劲十足。

“方文绍方公子你听说过吧?现在他就在我这里。你走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回大名府。如果他找不到亲朋故旧就先把他安置在你家里。”长寿最后说道。

“是!”曾纪厚答道。

曾纪厚带着方文绍赶着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出了燕山府向西南方向真定府而去。

长寿并没有送行。他送的是刘三柱一行一百多人。几十辆牛车上装着粮食草料兵器铁铳和火药浩浩荡荡的出了燕山府向北进发。

他们在乐云县的家小也会很快聚集北上去投奔他们。到时候他们就能找一块好地方建寨堡。每一家都能至少开地几十亩上百亩。

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长寿命令马扩带领的两千骑兵就驻守在檀州。有个风吹草动,马扩带领骑兵马上就能出发救援。

刘三柱他们出城的场景所有的流民军士兵和民夫们都看在眼里。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马上就要回乡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等着来年春天下地耕田了。

可是如果像刘三柱他们这样北上一定会更有搞头。找一块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安家落户不好吗?

很多人都怦然心动了。直接找到长寿问询的人络绎不绝。

长寿对这些人讲的更多的是北迁的坏处:天气更寒冷一些,要经过三四年之后生地才能变成熟地等等。

可是越是这样众人心里想的越是北迁的好处!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有几千人决定北迁了。

“这么多人北上,马扩和他手下的两千骑兵该清闲了。”长寿笑着对肖严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