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锦绣皇后 > 第348章 爱国运动

重生之锦绣皇后 第348章 爱国运动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36:33 来源:小说旗

众人都是笑起来,纷纷跟着忙碌。主子有兴致,最为女婢自然是欢喜的。

于是这个万能采购管事,几乎是挥手间就把任务完成了。不等太阳升到天空正中,永福宫里就再次被饭菜的香气萦绕的如同仙境一般。

不必说,送到隔壁光明殿的大食盒也多了一只。几位阁老互相望望彼此,再摸摸自己抗议个不停的肚皮,果断忘掉了先前那只炸鸡肉丸带来的阴影,欢快开始享用午膳了。

这一日,整个东昊的绝大部分人家饭桌上都是异常丰盛。

久旱逢甘露,这是上天眷顾,但又何尝不是众人努力坚持的结果。若是没有春日时候,挥汗如雨,挑水播种,一次次灌溉,就是家里一盆洗脸水都要送到田里浇几株苞谷苗儿。还有先前没日没夜的抓蝗虫,即便有这场大雨落下,也没有庄稼可以享用了。

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天下还有什么比这事更让人欢喜。

于是吗,家家户户挂在房梁上的腊肉切片下了锅,因为吃了蝗虫更肥厚的小鸡也杀一只,男人们偷藏了好久的苞谷酒搬出来喝个精光。

这一日,属于说有农人,属于所有付出辛苦的人…

丁薇抱着胖儿子,极力劝他多吃点儿青菜,可惜胖小子就是抱了排骨不撒手,惹得丁薇真想给他的小屁股换个颜色,可是想起先前配合自己演双簧斗阁老。她也就暂时原谅这小子了,反手一夹了一块红烧肉给他。

末了吃饱喝足,抱了儿子坐在窗边说故事,到底忍不住想起远方的孩子爹爹。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在做什么,是不是也有可口的午饭?仔细算算,京都好似离得边城也没有多远啊,不如送些吃食过去?

“嬷嬷,嬷嬷!”

说道就做,丁薇扔下懵懂的胖儿子就开始呼喊古嬷嬷。老太太一辈子生活在武将世家,一定对这些事情很是熟识。若是不犯忌讳,就多送一些吃食去劳军。顺带在给自家夫君带点儿“体己吃食”,想必众人也都能理解。

古嬷嬷正在房里做针线,天色越来越热,大小主子都要重新添置新衣衫了。宫里虽然有绣娘,但外人总没有自己人做的放心。

听得主子召唤,老嬷嬷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衣襟上别着针就赶过来了。结果却是听说主子要送吃食去边城劳军。

她真是听得好笑,伸手摘下衣襟上的针藏到身后,免得小主子见了要玩耍扎了自己。末了再看看满脸急色的主子,笑道,“能送,以前家里老侯爷带兵出征,老夫人连同那些部将的家眷也都会把吃食用物拢在一起,让人一起送去。”

“那就好,来,嬷嬷快帮我列单子。先前出征时候带的吃食不多,怕是要吃完了。”

听得要给出征在外的皇上和大军送吃食,永福宫上下都忙碌起来。

丁薇喊了云影拿纸笔列单子,因为路途遥远,天气有炎热,只能做些不易腐坏的吃食了。点心最后定了月饼和肉松,其余就是各种辣酱肉酱,烤肉的干料。至于大军人数太多,别的不好分润,只有做咸蛋了。

无论鸡蛋还是鸭蛋,只要在烈酒里滚一圈儿,沾上细盐放在密封的坛子里,运到草原时候正好就腌制得了。

不必说,林六又忙碌起来,京都四处的鸡蛋鸭蛋被他收购一空,顺便又寻到几头想不开“自杀”的黄牛,得了几百斤上好的牛肉。

京都里所有的铺子也都接到了大笔的月饼订单,端午验看就要到了,主家却不要粽子要月饼,而且还是要日以继夜才能完成的大数额。虽然心里疑惑,但出钱的是大爷,只管照做就是了。

永福宫里的烤炉,还有丁氏点心铺子的烤炉也是忙个不停。比之别家点心铺子,丁氏点心铺子烤出的月饼,颜色更好,金黄灿烂,嗅着也是香甜,而且馅料品种极多。很有几种是大伙没吃过的,于是就有客人上门要买些回去尝鲜,可惜铺子里却是一块也不卖。众人有些不满,但是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么一折腾就过去了五六日,永福宫里众人累的是手脚无力,农庄里老老少少帮忙腌制咸鸭蛋也是累得够呛,更别说那些接了买卖的点心铺子了。

有些聪明人从风吹草动里,看出了一些什么,但也不敢确认,直到所有的吃食用物开始装车。随同皇上出征的各部将家里也接到了皇后娘娘捎去的信息,手忙脚乱开始给自家男人准备用物的时候,京都所有人才知道宫里要送东西去草原劳军。

于是整个京都立时热闹起来了,所有点心铺子的东家聚在一处商量了半晌,都是后悔,早知道自家烤的月饼是给大军送去,怎么也要把馅料放得更足啊。而且,收个本钱也就是了,居然还赚了皇后娘娘的银子,赚了为国征战的大军银子?

他们即便是满身铜臭的商贾,却也是东昊的一员啊。

于是几家一致决定把赚的利润都拿出来,没有资格送还给皇后娘娘,那就舍出去,换成大车的粮食送到受虫灾最严重的株洲惠州。虽然不多,但总是大伙儿心意。

商贾们这般做完之后,都觉心里畅快,开门做生意也是抬头挺胸,碰到老客还要说一句,“送去北边劳军的月饼有我家一份,只收了本钱,保家卫国我们也出了一份力。”

许是商贾们如此模样,实实在在刺激了一把骄傲的富贵人家,眼见劳军的车队已经走了,虽然赶不上热乎气了,但家家户户别的没有,存粮可还都有个千八百担,分出一部分也送去了株洲惠州。

一时间,送粮南下舍给受灾百姓,已经是一众风尚。若是闲谈时候,说起你家没有舍粮,立时头上就要被扣上一顶“铁石心肠”的大帽子!

丁薇在宫里,听得这事很是有些哭笑不得。真是无心擦柳柳成荫,她不是想给夫君送些吃食,但是又怕别人说闲话,所以干脆连同大军一起照顾了。

没想到,居然掀起了一场全民爱国运动。

不过,这样的好事还是要鼓励的,国家有难,人人有责。

于是,只有三岁的监国太子发了请帖,乾坤殿里大摆宴席,邀请京都里送粮比较多的前二十户家主,不论身份,尽皆进宫赴宴。

皇后娘娘的招牌红烧肉做主菜,配上起了好胜心的御厨大展身手,一顿御赐宴席吃的众人是感激涕零,面上生光。

特别这二十人里,还有一个商贾,简直是边吃边流泪,临走时磕头磕个不停,送客的安哥儿还以为这人没吃饱,又让人给他带了一份点心。

这商贾头重脚轻出了宫门,连马车都不坐,一路走回家,同所有人宣扬太子仁德,羡慕的众人红了眼睛。

不必说,那盘子点心没人舍得吃,被商贾全家供了起来,每日上香,自然他家的生意也没人再敢打半点儿主意。这可是连太子都夸赞赏赐过的人家啊,若是欺辱,那不是打了太子的脸?

丁薇听得云影说完这事,倒是有些警觉,让人查了查商户的根底,确实不曾干过什么欺压百姓或者赚过什么黑心肝的银子,这才算是放了心。但第二日,她就请了方丞相开始商量太子正式启蒙的事。

她虽然能带孩子们边玩边学东西,仁义礼智信都能沾边,慢慢熏陶影响。但安哥儿却是太子,东昊未来之主,即便只有三岁,一言一行在外人眼里却是事关重大,还是要今早开始教导才好。

不提丁薇如何琢磨教导儿子,只说远方的草原上,草木茂盛,放眼望去,处处都是碧绿之色,当真是看得人心旷神怡。

自然也要想到那句经典的诗句,“风吹草地见牛羊”。

可惜,经过去年冬日的大雪,如今暖风吹过,劲草低头,牛羊却是没了影子。

公治明坐在草丛里,一边大口的就着温水吞着干炒面,一边皱眉看着羊皮地图,身旁的尉迟悔小心翼翼的抿着温水,不知想到了什么,再看看手里的干饼就没了胃口。

出征一月,家里带来的东西已是吃的干干净净,连肉酱坛子都被他拿着干饼蹭过好几次了,即便拼着被魏老爷子踢上几脚也蹭不出什么味道了。

想想这会儿,永福宫里怕是又燃气灶火了吧。不知道皇后娘娘今日列了什么菜单,有没有大块的红烧肉,有没有炸得金黄酥脆的鲤鱼,有没有…

“尉迟,吩咐下去…”

公治明拍了拍手里的炒面沫子,一抬头就见他的亲卫头领正淌着口水傻笑就猜得他又神游回京都了。本想赏他一巴掌,但再看看升到头顶的太阳,不自觉也想到了家里的饭桌儿,于是方才咽下肚子的炒面就开始造反了,一点儿烧得慌,一点儿空得慌。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先前带兵出征,他甚至还同兵卒一起吃过生肉,冬雪,只要能填饱肚子,能解渴就成。

如今就着烧开又晾凉的温水,吃着用上好细面同芝麻花生混一起炒熟的油茶面,居然还要嫌弃,简直是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看样子,平定铁勒后,他只能做个养尊处优的皇帝了,征战沙场这事还是交给无数想要封妻荫子的武将吧。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