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锦绣皇后 > 第493章 二王反叛

重生之锦绣皇后 第493章 二王反叛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36:33 来源:小说旗

于是,大越的文武百官,清流还是贪官,第一次达成了一致决定,呼啦啦跪了一大片,彻底堵死了通往宫门的道路。

“殿下,求您开恩啊!“

"殿下留步!”

有几个老臣忠心,实在顾不得那么多,也学了老太监的办法抱了公治明的大腿。

公治明脸色涨红,即便千军万马前也没有这般狼狈。眼见须发皆白的老人家哭得老泪纵横,他实在不忍心一脚踢出去。

如此折腾了良久,魏老爷子也是看不得了,叹气道,“小子,实在不成就留到烧过头七吧?”

帝王丧,停灵柩三日出殡,七日烧皇表祭天,之后新皇登基。若是按照魏老爷子的说法,就要在大越皇宫多留十日。

公治明刚要开口拒绝,几个抱了大腿的老臣却是放声大哭起来,“殿下,殿下,求您就让皇上安心归天吧,求你就送皇上一程吧!”

“求殿下开恩,求殿下开恩!”

一众文武百官哪有不懂“以退为进”的道理,先把人留下,至于十日之后如何,那就到时候再说了。总比如今就把人放跑,群龙无首要好啊。

安哥儿人小鬼大,又被娘亲教导的最是善良敬老,眼见自己脚下一群老头儿在哭,就趴在爹爹耳边小声说道,“爹爹,他们好可怜。咱们等晚上他们睡觉了再偷偷回家吧!”

公治明叹气,反手拍了拍儿子,沉吟半晌道,“只留十日!”

说罢,转身就背着儿子又回了后殿。

文武百官们喜得恨不得抱头痛哭,传言里这位三殿下很是冷情,打定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他们今日居然逼迫得他妥协,这恐怕也是能记入史书的一笔了吧。

老太监小跑追上去,手里捧了一大一小两件白麻布袍子,待得出来的时候,虽然大袍子还在,但小袍子却是被留下了。

众人更是松了一口气,最怕的就是三殿下不愿承认自己是大越血脉。如今虽然他依旧不肯为先皇披麻戴孝,却让自己的儿子遵从了孝礼。这么看来,把人留下,也不是没有希望。

众人心里胡乱琢磨着,一边忙碌个不停。

公治明也不理会前殿的喧闹,喊了尉迟悔等人尽皆进宫,选了不远处一座不大的宫殿宿营。宫殿相对来说,有些破败,但却好在挨近皇宫北门。同东昊皇宫一般,北门通常是留作进出杂物的门户。门外也是百姓聚居,无论是采买吃用之物,还是走动都很方便。

公治明接替了魏老爷子的活计,每日带着安哥儿和大娃扎马步,练字读书,好似在自家一般悠闲自如。除了出殡那日请魏老爷子带了安哥儿去前殿磕了几个头,就再也没出过门。

一晃儿,就过了五六日,眼见头七就要到了,三殿下还是可有留下登基的迹象,一众文武百官们也越来越着急。

许是老天爷也不愿意抛下大越,在这样的时候给了一线转机。

这一日正午,就在众人都是困得磕头打盹的时候,突然有八百里加紧快马赶到,一路风尘仆仆,马蹄声声,惊得众人都是猛然惊醒。

“出了什么事?”

“对啊,怎么有快马进城?”

“不会是边关不安宁吧?”

最后这个人其实不过是随口一说,哪里想到一语成谶,八百里加急的兵卒身后背着的竹筒涂了刺眼的红漆,这是加急战报的标志。

“呀,真是战报,到底哪里打起来了?”

不过时日功夫,多年不响的铜钟接连响了两次,一次发配了两个皇子,一次死了皇帝,如今又是加急战报。即便众人的神经粗得堪比官路,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老天爷许是真又不把众人吓晕不罢休的想法,先前的八百里不等到皇宫门口,又有一个骑兵疯跑赶来。

这下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商贾走卒都看出事情不妙了,全都抻长了脖子往皇宫方向张望。

很快,消息就从皇宫传了出来。

大皇子起兵造反,二皇子紧随其后,两兄弟有志一同,南北夹击,直指大越都城。

时隔二十年,大越再次燃起了硝烟滚滚,不是外敌来犯,反倒是自家人内讧。

这么多年,大越担心过南疆的蛊族进犯,担心西边沙漠的扎哈人,也担心过东昊那位扬名天下的大将军直接把大越当铁勒一样灭掉了。不想如今,这位大将军成了未来的新皇,反倒是作威作福了二十年的两个皇子兴起刀兵。

“这两个畜生!”

“就是,欺压了咱们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瘟神送走了,居然又要自家人打自家人!”

“就是,老皇上还是太糊涂了,直接把他们赐死多好,怎么就送去边城还得了兵权。”

百姓们议论纷纷,人人自危,朝中的文武百官同样也是炸了国。

有些心思没那么深沉的,同百姓一般在心里抱怨老皇帝没有把两个祸害儿子解决了再走。但也有心思灵活的,忍不住叹一句,“皇上真是布了好大的棋局啊!”

至于属于老奸巨猾一类的老丞相和另外四个尚书,聚在一起说了两句,却达成了一个共识,这样的时候,绝对不能放三殿下走出都城!

不说老皇帝有遗旨,大越江山传承给三殿下,就是如今两个皇子各自带领大军逼近。而都城里要兵没有几万之数,要粮食不够两月之备,兴许还有两个皇子的留下的内应,可以说几乎是必败无疑。

这个时候,若是不能留下三殿下,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但是要怎么才能留下三殿下,都说无欲则刚,这个词如今形容三殿下是最正确不过了。首选他自小长在东昊,对大越没有半分亲近之。再者说秦家血脉也不是他所愿,甚至不肯为老皇帝戴孝,可见父子间绝对有没解开的仇疙瘩。最后再说大越江山,旱灾水灾轮流交替,吏治不堪,税赋年年增长,民不聊生,几乎就是个烂摊子。

从头选到尾巴,从尾巴再扒拉到头儿,就没有一样能留人的东西。

即便老丞相等人,一辈子都在玩心眼儿,这时候也有些犯愁了。

后来到底是老丞相跺跺脚,说了一个主意,也震惊的众人好久没敢说话,转而却是恭敬行礼…

不知是从哪一时刻开始,都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传说,好似先皇遗旨里交托江山的三殿下根本不想留在都城,甚至不想做皇帝。

原本就因为两路大军逼近,内讧在即而人心惶惶的都城百姓就更慌了神。

做买卖的无心在卖货,农人无心伺候庄稼,就是各家的淘气小子们都被老娘扯着耳朵拎回家里关了起来。

同性命相比,没什么更重要。

平日热闹之极的酒楼茶馆里,也是安静的让人觉得压抑。

不知道是谁嘀咕了一句,“听说汶水城那边家家户户几乎都供奉的云菩萨,就是三殿下的夫人。当初云菩萨可是不畏生死,救了汶水上下几万人。按理说三殿下也该是个体恤百姓之人,咱们若是跪下来求情,三殿下会不会留下来?”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对于陷入了绝望深渊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指出了一条明路啊。

“对啊,求一求殿下。殿下一定会留下来,一定不会看着咱们大越被毁了!”

“若是三殿下征兵对战那两个反王,我一定当兵上战场!”

“我也去,三殿下是出了名的爱兵知兵,东昊那些退伍老兵都有差事,战死的烧埋银子高,伤残了也每月有铜钱领,日子比一般人都好。”

这样对话,几乎在所有茶馆和酒楼都曾说起。于是一股合力留人的风潮渐渐在都城内刮起,而且越演越烈。

民间有习俗,逝者停灵三日入葬,七日烧裱纸,之后逝者灵魂就会彻底进入黄泉道,再无回返的可能。

所以,十日一过,即便死掉的人贵为皇上,黄城和都城内外也都恢复了三分鲜活。

这一日早起,公治明亲手扒了儿子身上的孝服,就带着老老少少们再出了后殿。

不必说,黑甲护卫们也不是吃素的,这些时日没少把外边的消息传进来。公治明自然也知道众人会再次拦阻他归家的脚步,但他却没想到会是这般的惨烈。

数百文武百官尽皆跪在金銮殿前,没人喊口令,也没人说话,只是在公治明现身的一刻就开始用力扣头。

“梆!梆!梆!”

一声又一声,或老或少,或者花白或者乌黑的头颅撞击着汉白玉,发出沉闷的声音。

几乎整个皇宫的太监和宫女们也远远跪了黑压压一片,他们甚至连上前磕头恳求的资格都没有,只能那么沉默的跪着。有宫女忍不住,低低啜泣出声。

公治明脚步一顿,却依旧旁若无人一般背了儿子从众人身旁走过。

谁也不是天生的铁石心肠,眼见几个忠心的老臣磕得额头血迹模糊,公治明心里不是不触动。但自小骄傲的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那个老狐狸谋杀操控了他的半生,临死还要再逼迫他接受大越这个烂摊子。

他不仇恨大越的臣子,大越的百姓,但却也没有为了他们停下脚步的打算。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