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锦绣皇后 > 第552章 良种到,人心安

重生之锦绣皇后 第552章 良种到,人心安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36:33 来源:小说旗

众人都是有些疑惑,难民围宫门,这么大的事,皇上好似并不放在心上呢。

但这会儿也不好问出来,只能继续商议出征。

不过半个时辰,连翘就匆匆赶了回来。

“回禀大将军,事情已经查明,有人故意在城北大营散布谣言,说大将军诓骗灾民,根本不会分发良种,煽动灾民闹事。”

“什么?真是胆大包天!”

“必须严惩!”

文武官员们都是听得恼怒,纷纷开口表态。这是时候,必须要立场分明,慢上一点儿都容易被怀疑是背后指使者啊。

有人甚至跪倒道,“皇上,臣请命彻查此事。”

“杀鸡焉用牛刀?”公治明却是冷笑,摆手示意那文官起来,末了吩咐连翘,“查明之后再来回报,准你们便宜行事。”

“是,主上。”连翘跪地领命,口中也换了称呼。

众人听得有些古怪,但更是不敢问出口了。

这次用时间长了一些,连翘再回来的时候身上隐隐带了几分杀气,回禀时候也是掷地有声。

“主上,散布谣言的恶徒已经伏法,人头挂在了城北大营的门上。背后主上也已经查明,系反王府邸里的长史所为。现全家押解在宫门外,等候皇上发落。”

“呵!”

不等公治明开口,一众文武官员却是实实在在惊到了。

原本还疑惑皇上怎么派个丫头去处置这等大事,没想到不过大半个时辰,闹事之人的人头已经落地,主事之人也已经伏法。

这丫头背后的人手,不,应该说皇上手中的暗中势力到底有多大。

今日这般当着他们的面前,这般明晃晃亮出来,是想把暗中势力推到台前,还是想要震慑他们呢?

只有楚老将军父子和尉迟悔脸上半点儿异色没有,毕竟跟随公治明多年,对于暗卫的存在,实在太清楚,也太熟悉了。

公治明扫了一眼众人,眼神里闪过那么一抹冷厉。帝王手段,刚柔并济,一味施恩,怕是百姓和臣子反倒贪心不足,偶尔还是要展现一下铁血之威。毕竟人性里有一种,叫做欺善怕恶。

“主犯砍头,家眷发卖为奴。”

“是,主上。”

连翘应声,却是起身重新站到了大殿角落,同普通宫女一般低眉顺眼,好似方才那个女杀神是众人的错觉。

禀笔太监终于记起自己的职责,飞快写好了圣旨,双手送到书案上,公治明扫了一眼,直接盖了大印。

于是,开年之后,都城的第一个谋逆造反大案,就这般迅速的完结了。

长史被拉到午门外直接砍了头,都没等到年后,家眷们哭哭啼啼被送去了教坊司,至于被发卖到哪里去就全看个人运气了。

这等大事,当然瞒不过都城百姓。路旁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人心软,舍不得那几岁的孩子受苦,就小声道,“大将军是不是太过儿戏了,如此就判了罪罚,万一错了…”

“闭嘴!”不等他说完,就有老者开口呵斥,“大将军英明神武,怎么可能错?再说了,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事。明摆着就是反王看不得咱们日子过得顺遂,指使这些小人搞破坏吗?”

“就是啊,这些人是可怜,但是先前反王还在的时候,他们可是没少狗仗人势欺负咱们,如今这个下场也是他们自作自受。若不是背后生事,大将军那般宽宏大量,他们也不至于这个下场!”

“是,是这个道理!”

民心这个东西,若是想要得到很难,但是一旦得到就是坚如磐石一般,又轻易不可撼动。

再说那些被撺掇跑去宫门口闹事的灾民,眼见几个声音最高,最是厉害的“兄弟”被抓了,原本还想出头维护一二。

但是护卫们不过打了几下,他们就哭喊着供出了幕后主使,众人这才知道被当了出头的枪炮,那个后悔简直别提了。

不等他们想好如何赎罪,如何补救的时候,那些煽动之人就被拖到大营门外,直接砍了脑袋,挂在了门梁上。

微微带着一些暖意的北风出来,鲜红的血液有些甩到了众人身上,却是滚烫一般,吓得众人猛然跳起,转而又软了腿,哭爹喊娘爬进营地,躲在帐篷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而那些不曾受蛊惑的灾民,几乎人人脸上都带着鄙夷。能够在天灾**里活下性命,全靠大将军仁德,开恩照拂,这些人不但不感恩,反倒逼上门去指责大将军不曾发放良种,实在是恩将仇报,罪该万死。

当晚,去宫门前闹事的人,连稀粥都没分到一碗,有家人的还好,多少分了一口,但没有家人的就只能抱着咕咕叫的肚子做着噩梦了。

第二日一早照旧还是没有他们的稀粥,这下,有人就忍不住去粥棚问了。

几个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早就等在粥棚外了。

从当初逃难,如何九死一生,说到被拦在城门外是如何绝望,再到大将军是如何多方费力收集粮食,号召都城百姓舍物救助,原原本本说了个清清楚楚。

最后就一个结论,忘恩负义的人就要饿几顿,只有再次尝道饿肚子的滋味,才能摸到自己良心,记起大将军的恩情。

众人不但没吃到一粒米,就塞了一肚子的唠叨,那个滋味简直是生不如死,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好在,老天先前没有狠心把他们饿死,如今自然也不会再这么做。

晌午时候,终于传来消息,运粮的船队到了。

二百里外的码头,已经开始卸车,就等着派人去运回来。

城北大营里,几乎是立刻沸腾了。人人奔走相告,甚至有妇人抹起了眼泪。有了种子,就有了希望,回乡之后种到田里,熬过一个夏日,秋时就是全家活命的保证啊。

更何况如今是大将军掌权,早早就说了,只收三成粮税,自家能落下大半的粮食,这可是多少年没有如此的好事了。

所以,灾民又一次围了宫门,惹得都城众人都是目瞪口呆,不明白灾民怎么会如此胆大包天,顶风作案。

结果灾民们却是跪倒一片,高声求肯大将军允许他们随着车队去运送良种。

公治明听了禀报的,当然是欣然应允,只派了五百兵卒护卫,其余都是灾民里的壮劳力,足足五六百人。

不过两日,车队就如同蚂蚁一般排成长长队伍赶回来了。

除了三千担良种,还有两万担军粮,全都到了。

整个都城的百姓都几乎出来看了热闹,倒不是众人也想在这些粮食里分一杯,实在是这些粮食和种子关乎着大越江山的安宁稳定。

覆巢之下无完卵,大越若是乱了,他们在都城也绝对没有好日子过啊。

粮食直接运去了常平仓,在保证都城百姓不饿肚子的情况下,其余都要留作即将开始的征伐反王的军粮。

而所有良种则直接运去了城北大营,没有人担心良种会不会被偷盗,会不会被风吹雨淋。

这些良种,就是所有灾民活下去的希望,就算他们不吃饭,日夜不眠不休,也不会让良种出任何问题。

归心似箭,这四个字形容如今的灾民们简直是再贴合不过了。

良种抵达的第二日,灾民们就纷纷恳求管事去帮忙说项,尽快分种子,踏上回家的路。

公治明倒是没有多留灾民几日的想法,但这么两万人上路,衣食住行,若是不能安排好,怕是又容易生出乱子。

这世界上,缺什么人都不会缺了为皇上分忧解难的人。

大越的文武百官都是人精,当日就让家眷蒸了馒头,烙了饼子,缝制了不布袋,捐了替换下来的旧鞋,一齐送去了城北大营。

上行下效,很快都城里又掀起了一场,名为送灾民兄弟回乡的“运动”。

几乎家家户户都送了干粮过去,大户人家更是又添了些衣衫鞋袜,特别是那些门上挂了明晃晃的御赐“善”字匾额的商户,十几家凑一起,直接运了两车铜钱,每人不多,一人二十文,送出去了足足四万两银子。

灾民们怀里踹了干粮,袖子里藏了铜钱,背上的布袋里是满满的良种。

待得离开了都城的一日,所有人都自发的跪倒在城门外,给这座带个他们绝望,也带给他们无限生机和希望的城池,跪倒,重重磕头。

“谢父老乡亲,活命之恩!”

“谢皇上大恩大德!”

“谢大将军!”

灾民们哭成一片,人心都是肉长的,都城百姓即便骄傲又喜欢闲言碎语,但善心却是不缺。

于是纷纷扶起了灾民们,送了他们赶路回家。

公治明站在墙头上,眼见灾民片刻走的干净,就扭头去问文武百官。

“南下各地州府,可是收到公文了?”

“皇上放心,已经派专人去了。灾民一路上都有照管,必定会平安归乡。”

“那就好。”公治明点头,目光望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眼里闪过一抹冷色,“既然灾民事了,就准备出征平乱吧!”

“是,皇上英明。”

不知道先前的老皇帝是不是嗜好金色,金銮殿这个本来这样只要金色简单做个象征的地方,居然被铺天盖地的黄金笼罩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