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 第103章 提分家,过继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103章 提分家,过继

作者:暮夜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5:14 来源:小说旗

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才让一个久居深山的老道士,将一个刚出生尚且需要吃奶的婴儿喂养长大,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小小的婴儿又是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平安长大?

桑叶想象不到其中的艰难,但是那一定很难。一想到男人曾经受过的苦楚,她的心就一阵揪痛,恨不得回到过去将郑家那对糊涂父母拖出来暴打一顿。

见女儿气的浑身发抖,木氏都有些害怕了,生怕这女儿冲动之下跑去郑家闹,便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小叶,这事儿都已经过去了,你就是再生气也不能拿阿凛的爹娘咋样,倒不如好好想想这门亲事到底要不要结。”

压抑着内心咆哮的怒意,桑叶深深地吸了口气,目光认真又坚定:“娘,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是我已经放不下他了。”

如果没有了解过男人过去,没有了解过男人的如今,或许她会犹豫,会退缩,但是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了解了,明白了,她心疼这个男人,心里的那份喜欢更深了一层,她知道这辈子就是他,不会再有别人了。

木氏闻言,知道女儿是真铁了心了,这会儿她就算反对也没有用,只是有些话她不得不说:“小叶,郑家太复杂了,阿凛要是真心想娶你,他必须得在上门提亲前,跟他的两个兄弟分家,不然娘就是死也不会让你嫁过去。”

糟心的不止郑家的老两口儿,郑家的另外两个儿子、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是真不愿意女儿嫁过去免得受委屈,哪怕阿凛愿意分家单过,可只要郑家老两口在,这矛盾就不会少。

桑叶还不知道郑凛的两个兄弟如何,听娘亲这么说便问道:“郑大哥的两个兄弟怎么了?难道他们还敢欺负郑大哥不成?”

木氏摇了摇头,脸色没有之前那么沉重:“你说反了,是阿凛的两个兄弟怕阿凛!不过他们怕阿凛,大概是怕阿凛提出分家把他们赶出去,毕竟郑家现在住的大宅子,是阿凛回来后自己掏银子建的,他把两个兄弟赶出去,外人最多说他不念兄弟情义,宅子还是不会有他两个兄弟的份儿。”

听到这里,桑叶反倒迷糊了:“既然郑大哥能制住他两个兄弟,为何娘一定要让郑大哥在上门提亲前,把他的两个兄弟分出去?”

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前世,大多数父母喜欢一家人住在一起,尤其是这里讲究“父母在不分家”,若无分家的必要,家里的其他成员也不会随便就提分家,毕竟分家后,缴税或征兵的时候就要按户头来了。

这个道理她相信娘会懂,要是其中没有缘由,娘绝不会说出让郑大哥先分家再提亲的话来。

木氏一听,才发觉她忘了说郑家两兄弟的风评了,便解释道:“听上郑村的人说,阿凛那两个兄弟懒惰的很,当初阿凛从军没有回来前,郑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光这个还不算完,那两人为了多得彩礼钱,末了还把唯一的妹子嫁给了一个瘸子,真是造孽哟!”

桑叶听完,顿时恶心坏了:“没想到郑家两兄弟竟然会是这种人,亏得郑大哥能拿住他们,不然指不定连郑大哥都要算计上了。”

木氏白了女儿一眼,冷笑道:“你当他们没有算计?听说郑家老二心心念念的要把自己的大儿子过继给阿凛,将来好继承阿凛的攒下来的家当,要不是郑家老三还没有孩子,恐怕也在打这个主意呢!”

这些隐秘事,都是今日木氏和刘氏到上郑村好不容易打听到的。就算传言不可信,单看郑家两兄弟的那份贪婪和自私,也知道他们绝对会打这种主意。

一旦桑叶跟郑凛成亲,将来生下孩子不就坏了那兄弟俩的好事?到时候指不定把桑叶和桑叶的孩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要是那兄弟俩坏了心肠想算计啥,最后倒霉的就是桑叶了。

这也是木氏不放心桑叶嫁过去,坚持要让郑凛先分家再提亲的根本原因。

清楚了郑家两兄弟的为人,桑叶同样不想跟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她想了想说道:“郑大哥一个月后才会回来,分家这事我会跟他提一提,问题应该不大。”

她了解的郑大哥为人正直,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自己的兄弟是什么人,心里怕是明白的很,不一定就愿意跟他们住在一起。至于为何没有分家,想来也是有原因的。

木氏倒是有些担心,提醒道:“分家不是小事,等阿凛回来,你先探一探他是咋想的,要是半点分家的意愿都没有,你先别开口,就让娘来当这个恶人。”

免得还没成亲,就为这些事闹出矛盾,一点也不值当。

桑叶哪里不明白娘亲的想法,心里又暖又酸:“娘,他要是真没有意愿,这门亲事先拖着就是,左右我又不急着嫁。”

认定那个男人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嫁却是她说了算。不过,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分家这事绝不会是她们家一厢情愿。

木氏拍着女儿的手,欣慰道:“你能不犯糊涂就好。”

说到这里,木氏又想起了郑家老两口,便说道:“阿凛的爹娘糊涂归糊涂,可到底是阿凛的爹娘,阿凛是长子,一旦分家就必须给那两口子养老送终,这一点你要准备好,到时候不要为这事跟阿凛闹。”

“娘,这个我知道,您就放心。”桑叶来到大庆好几年了,自然知道长子养老的规矩。从娘亲的叙述和郑家两老的行事来看,两人属于软弱没主见的那类人,就算将来真住到一起她也不担心他们会闹出幺蛾子。

木氏见女儿的脸上没有任何勉强之色,就知道这是真准备好了,倒是放心了些:“接下来就看阿凛咋做了,要是愿意分家,这门亲事娘就不反对了。”

桑叶感动的抱着娘亲的胳膊,头也跟着靠在了娘亲的肩头:“娘,您真好。”从头到尾都尊重她的意愿,半点不曾勉强。

木氏拍了拍女儿的背,眼里的慈爱几乎要溢出来。

……

郑凛没有同郑家任何人提起过桑叶,郑家就只知道他跟桑家关系不错,压根没有想过桑家还有个让他心心念念,准备娶回家当媳妇的人。

自从郑凛对郑山青和郑水青放下狠话,两人的心就一直高高的悬着,每日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儿,生怕干的不满意就被自己的大哥扫地出门了。

不过两人懒散惯了,以前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地里的活计都是敷衍了事,后来日子好过了有了闲钱,每次赶上农忙都是掏银子请别人做。

这一次秋种,兄弟俩算是真真正正的吃到了苦头,不提双手磨出了水泡,就连人也变的黑瘦黑瘦的,每天一回到家就瘫在床上,饭菜都要各自的媳妇儿端到手里吃。

好不容易忙完了秋种,把几亩地的小麦种上了,郑山青和郑水青还是觉得不保险,不约而同的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郑老头和孟氏面前诉苦。

知道孟氏的心比郑老头更软,只要肯往郑凛面前一哭,事情就好办的多,两人就分别抱着孟氏的膝盖哭:

“娘啊,大哥存了分家的心思,您要是不管我们俩,等大哥回来我们就只有被赶出家门饿死的份儿啊!”

“是啊娘,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我们都是您的亲生孩子,您就忍心看我带着您的孙子孙女在外面没吃没住,活活饿死、冻死吗?”

“快起来,快起来,你们这是干啥啊,老大咋会赶你们走呢?”被两个儿子哭的心头发慌,孟氏连忙伸手去扶他们。

她知道长子临走前放下了狠话,只是她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大儿子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就把亲兄弟赶出家门。

郑山青郑水青兄弟俩一听,就知道他们的亲娘没有把大哥的话放在心上,于是哭的更加卖力了。

郑山青说道:“娘,您又不是不知道大哥的性子,哪回他说话不算话了?这一次他说出要赶我们走的话来,就一定有这份心思,兴许他故意让我跟老三亲自秋种,就是想借口不满意把我们俩赶出家门。”

“不,不会的,老大不会这么做。”孟氏连连摇头,她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喜欢儿子孙子在面前晃悠,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分家,尤其是他们老两口还在呢!

见娘不信,郑水青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喜的是娘没有一点分家的意思,这家就不容易份,忧的是不信的话就不会把他们所求的事情放在心上,再想法子逼大哥答应不分家。

想到这里,郑水青连忙换了个问法:“娘,就算大哥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到时候我跟二哥拖家带口的要咋办?”

孟氏一听,愣住了。

是啊,他们两个老家伙在的话,这家肯定分不了,要是不在了呢?老二老三干活不行,挣钱不行,还有儿媳妇孩子要养,要是真分家了,他们要咋办呢?难道真要活活饿死在外面?

天下爹娘大多有一颗侠客心——劫富济贫!劫有钱子女的富,接济没钱子女的贫,哪怕为此把子女家闹的矛盾重重也在所不惜。不然怎会有那么多人抱怨爹娘偏心,总怀疑自己是捡来的?

孟氏就跟大多数当娘的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见不得有哪个孩子过的不如意,不然心就不知不觉的偏向了不如意的那一个,下意识的忽略了如意的那一个。

在她的眼里,大儿子是最让她愧疚的那一个,在他小小年纪就被送走了,同时也是最让她骄傲的那一个,有本事,有能耐,村里没有谁不夸的。

这份愧疚和骄傲交织在一起,让她纵然心疼两个日子不好过的儿子,也不能理所当然的要求大儿子在分家后掏银子去养活他们。

可只要不分家,一家人一直就这么住在一起,就不存在这样的纠结了。再咋说都是亲兄弟,住在一起关系就亲近,有啥事也有个商量不是?

对,不分家,这家绝对不能分!

怀有这样的想法,孟氏的心就已经偏向了老二和老三。她把两个孩子扶起来,慈爱的说道:“你们大哥又没有真提分家的事,再说了,娘跟你们爹还在呢,这家就分不了。”

得了孟氏的话,郑山青和郑水青心里欢喜起来,对视一眼后一左一右的扶住了孟老太太,连忙表起了孝心:“娘,有您这话我们哥俩就放心了,只要咱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我们哥俩一定好好孝敬您跟爹,要是真分家了,我们就算想孝敬也没有那能耐。”

“哎哎,不分家,不分家。”孟氏被哄的眉开眼笑,愈发觉得不分家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住在一起最好。

郑山青和郑水青又哄了老太太一番,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只是没过多久,郑山青又悄悄地摸到了上房,“噗通”一声跪在了郑老头和孟氏面前:“爹、娘,我不忍心大哥膝下空虚,将来连个摔盆子的人都没有,想把大头过继给大哥,求二老成全。”

大头是郑山青和马氏所生的大儿子,今年已经四岁了,将将到了记事的年纪。

其实谁都知道过继的话,年纪越小越好,最好是刚断奶的奶娃子,比刚出生的小孩儿容易照顾,又不会记得亲生爹娘是谁,被过继人养大了养出感情来就跟亲生的没两样。

况且一般人家就算把儿子过继给别人,也不会把长子过继给别人,只是郑山青提出过继完全是给自己的小家添一份保障,并不是真担心自己的大哥死后没有人摔盆子。

他觉得只要过继了自己的儿子,无论最后分家不分家,郑凛这位大哥不会亏待了他。况且他还存了过继儿子将来霸占郑凛家产的想法,觉得儿子过好了,自然不会不给他这个亲爹养老送终。

刚才郑山青没有当着郑水青的面提过继的事情,就是担心郑水青从中作梗,坏了他的好。这会儿,他是铁了心要趁今天把过继这事坐实了。

郑老头和孟氏却是被郑山青提出的过继震惊的回不过神来,当初见大儿子迟迟不肯成亲,他们就想过从老二老三那里给他过继一个孩子的想法。

只是老三自己都没有孩子,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就暂时按捺住了没有提出来。此时见老二主动提出过继自己的长子,两老心里不是没有怀疑他有别的想法,可是跟老大将来有儿子养老送终这桩大事比起来,其他的就不算什么了。

“老二,把大头过继给你大哥,你真决定好了?”

这一次,开口的是郑老头,他略带审视的目光看着二儿子,不能完全相信他心甘情愿的过继长子。

郑山青心里一喜,忙不迭的点头:“是啊爹,我已经决定了,只要爹娘同意,咱们这就去前郑村找族长,把大头的名字从写我这儿划了再写在大哥的名下。”

上下前后四个郑姓村是一个祖宗,每一任族长是四个村子一起选出来的。这一任的族长出在前郑村,剩下三个郑姓村子有涉及到族里的事要办,就得到前郑村找族长。

听了二儿子的话,郑老实说道:“老二,过继是大事,眼下你大哥在外面没有回来,等他回来再把过继这事敲定!”

“不行啊爹,过继这事就得趁大哥不在的时候办。”担心夜长梦多,郑山青想都不想否决了郑老头的话,嘴上却冠冕堂皇的说道:“大哥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个家里没啥让大哥牵挂才总是往外跑,等有了儿子就不会这样了,您要是等大哥回来再过继,大哥一定不会同意。”

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实际上挑拨的意味十分浓烈。郑老头和孟氏听了,心里难受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堵着。

孟氏抹着眼角说道:“都怪我,都怪我,当初要不是我把老大送走,老大就不会这样了。”

“咳咳!”郑老头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忍不住咳了起来:“不,不怪你,要怪就怪我没用,没有护住老大,才让老大跟家里不亲。”

夫妻俩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郑山青的脸上一阵扭曲,却不得不抓紧机会说道:“爹、娘,您们要是真觉得对不起大哥,这会儿把大头过继了不正好能补偿大哥?”

郑老头和孟氏停止了自责,觉得二儿子这话很有道理,说不定过继了大孙子真能把大儿子的心挽回来。

不过过继也不是想过继就能过继,郑老头说道:“老二,过继这事我跟你娘没意见,只是没有你大哥亲口同意,族长不会把大头的名字记在他的名下。”

郑山青连忙说道:“大哥不在家没关系,只要爹娘往族长那里一说,是大哥让爹娘代为同意的,族长就不会不同意。”

郑老头一听,觉得这主意可行,但是心里还是有顾虑:“要是你大哥回来,不愿意要大头这个儿子咋办?”

郑山青并不担心这个问题,笑嘻嘻的说道:“爹,只要大头的名字在大哥的名下,那就是族长同意的,到时候大哥就只能认下,除非大哥宁愿被除族。”

为维持族长的尊严和权威,族长绝不允许有人出尔反尔,在过继仪式完成后又反悔,当然自愿被除族的除外,都不是族里的人了,名下自然不会有族里过继的孩子。

这年头除族可是大事,一个被除族的人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走到外面不仅会被人瞧不起,死后连后人的供奉也别想得到。

对于迷信的世人来说,这简直比死更让人无法接受。一般被除族的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

郑老头听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仔细想了想,又没有察觉出究竟哪里不对劲。

在他看来过继的是自己的儿子,被过继的是自己的亲孙子,这样总比将来过继一个外人到儿子名下好,这么一想,他就觉得这事能代长子办了。

于是对郑山青说道:“今儿个已经是下午了,不是过继的好时辰,你先去族长家问问黄历,咱们得挑个黄道吉日把过继这事办了。”

郑山青一听,有些不乐意。可他也知道郑老头看重这事,不会随随便便挑个时辰就办了,只得答应下来:“爹,那您等着,我这就去族长那里问问。”

郑老头挥了挥手,让二儿子赶紧去。

等郑山青离开,孟氏有些不安的问道:“老头子,你确定老大回来不会跟咱们置气?”

郑老头摇了摇头,这一点他并不能保证:“走一步看一步,我这身子也不知道能活几日,看不到老大膝下有孩子,就是走我也不能闭眼。”

“好好的,你说这些不吉利的作甚?”孟氏听的心里难受,又开始抹眼泪,只是到底没敢再问下去。

郑山青的动作很快,直接跑着去了族长家,得到后天就是万事大吉的日子后,就乐颠颠的跑了回来,告诉了郑老头和孟氏这个好消息。

郑老头和孟氏让二儿子准备过继要用的供奉,就安心的等着黄道吉日的到来。

郑山青担心过继这事被郑水青知道,就以“三弟同样没有儿子,自己没有第二个儿子过继给他,担心他会多想为由”让郑老头和孟氏先不要声张,等老三自己有了儿子再说出来。

郑老头和孟氏觉得有理,很欣慰二儿子能为三儿子着想,答应在三儿子生出儿子之前不会在他面前说过继的事。

所谓的黄道吉日很快就来了,在郑老头和孟氏亲口保证是代替大儿子郑凛过继二儿子的长子后,出于对夫妻俩的信任以及父母不会害自己的孩子的心理,在祭拜过郑氏一族的列祖列宗后,族长就在族谱上把郑山青名下的“郑大头”划掉,又在郑凛的名字下面写下了“郑大头”。

过继这等大事,就这样在不声不响之中悄悄完成了。

远在府城,欲要立下头功,正在费尽心思找人的郑凛,不知道自己的名下冒出了一个儿子,以至于回来知道真相后如何震怒,又会在郑家掀起怎样的波澜,就不是一手促成这事的郑家三口能预料到了。

------题外话------

郑家的父母,真有说多么极品确实没有,只是太软弱了才一直受长辈的摆布,郑家两兄弟就完全是自私自利不是东西了

pS:哈哈,6100字,这两天状态不错,如果能一直保持,日更7000有希望了,啦啦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