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 第五二章 事端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五二章 事端

作者:暮夜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5:14 来源:小说旗

老根爷就是之前当中间人,到上郑村请亲戚出面为桑家牵线的老根叔。老根叔有三女一子,三女占长皆已经嫁人生子,唯一的儿子李庄是老来子,今年才十九岁,却是一名手艺老练的梓人(相当于现在的建筑工人)。

李庄跟另一帮梓人组成了一支梓人队,专门接活修筑房屋,平时就租住在县城。因李庄踏实肯干,盖房子的技术又好,每年赚的银钱十分丰厚,去年就在其他工友的帮助下在村子里起了一间明亮结实的大瓦房,年底就娶了隔壁村的漂亮姑娘当媳妇。

前些日子,过门大半年的李庄媳妇被诊出了身孕,这让接下一桩大活的李庄更是春风得意,可谁曾想,幸运最终变成了大祸,让李家即将坠入人亡家破的绝境。

就在昨天,李庄给雇主拆除旧房的时候,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一根还未来得及拆下来的主梁从两丈高的屋顶上滚落下来,好巧不巧的砸在了正在拆墙基的李庄身上。

这重重的一砸,不仅砸断了李庄的腿,他的头也被砸开一个大窟窿,血流如注。好在李庄的工友们反应及时,又是在县城内,李庄很快就被送到了最好的医馆,及时止住血捡回了一条命。

可是李庄伤的太重了,不知道要在医馆躺多久。大夫用的都是救命的好药,短短两日的工夫就掏空了李家所有的家底,还接下来的高额费用更是让李家绝望,大夫还不能保证李庄的腿一定能完好如初。

要是不幸落下残疾,就不能继续做梓人干活养家了,到时就算老根叔夫妇还能下地干活,可光靠地里的那点出产又能撑多久呢。

老根叔一家在村子里的人缘很好,听说这桩不幸事后,很多人为老根叔想办法。商议一番后,众人一致决定先去县城找雇主要些赔偿先把李庄的伤看好,人是在给雇主干活的时候伤到的,不管怎么说雇主不能置身事外,一点表示也没有。

所以今日一大早,桑老实、桑林父子就随其他村民一道去县城找雇主去了,于氏、刘氏妯娌俩刚刚去李家帮忙,照顾李庄怀孕的媳妇和因为担心儿子而病倒的李庄娘。

桑叶对老根数一家不是很熟悉,却是承了老根叔之前帮忙的人情,乍一听老根叔家一夕之间沦落到如此境地,心里也有几分难受,便对木氏说道:“娘,不管那雇主肯不肯赔偿,咱们家能帮老根爷就帮一把。”

木氏本就是重情的人,更何况以前老根叔还帮过桑家不少忙,甚至救过小儿子的命,遂毫不犹豫的说道:“那是自然,今早娘就让你爹带了五百钱给你老根爷,听说其他人家也或多或少给了一些,要是不够咱们就再想想办法,总得把人治好才行啊!”

桑叶知道上次爹娘把那个匣子给自己后,手头上就没有多少余钱了,那五百文前怕是仅有的了。见孩子们都围着二哥要吃食没有注意到这边,于是小声的把得了三百两银子的事说了出来,还把得来的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

木氏呆若木鸡,看着女儿嘴巴一张一合的女儿,她语无伦次的说道:“小、小叶,你、你说啥呢,娘的耳朵好像不大好使了,咋、咋听说你出去一趟,就挣回了三、三百两银子呢?”

桑叶哭笑不得,只好用糖果把几个孩子哄去了院子,让二哥把银票还有五十两银子拿了出来,一一摆在了木氏面前:“娘,您老现在知道女儿在说啥了?”

木氏没有见过银票,也不认识银票,但是十两一个的银锭却是见过的。看着五个成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银锭,她揉了揉眼睛只觉得跟做梦似的。

兄妹俩被母亲的反应逗笑了,桑林更是忍不住说道:“娘,这些银锭子都是真的,我跟叶儿亲自去钱庄兑的不会有错儿您老就放心!”

木氏回过神来,为掩饰自己的尴尬一掌拍在了儿子额头上:“你这死崽子还敢说?大户人家规矩大,人家说两句话就把你哄去了,你也不怕连累了你妹子。”

桑林险些给“颠倒黑白”的亲娘跪下了,捂着被拍红的额头委屈道:“娘,明明是叶儿被人哄去还把带您儿子我带去了,咋到你那儿就倒了个个儿呢,这心真是偏到咯吱窝了!”

木氏佯装生气,又抬起手来骂道:“你这兔崽子敢编排起娘了?妹子比你小,事到临头你这当哥的不顶事,不怪你怪谁?”

桑林:“……”

如果母子俩不是长了相似的眉眼,此刻桑林一定怀疑自己是捡来的!/(tot)/~

眼睁睁的看着二哥为自己背锅,桑叶很不厚道的捂嘴偷笑,没成想还没得意一会儿,木氏的炮火就落到了她的身上:“还有你,还敢笑话你二哥?下次再让娘知道你随便跟人走,娘第一个打你。”

木氏伸出手指狠狠地点了点女儿的额头,黑着脸警告。

得了三百两银子固然是好事,可要是那人不安好心咋办?木氏根本不愿意女儿为了银子冒一丝风险。

桑叶忙不迭的点头,举起右手一本正经的保证道:“娘,您放心,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女儿一定先回来禀报您,您不同意女儿绝对不会去。”

听了女儿这番保证,木氏满意了,继而黑着脸把桑林这个儿子骂成狗。

没过多久,去老根叔家帮忙的于氏和刘氏回来了,得知小姑出去一趟就挣回了三百两银子,反应比木氏更加夸张。

后来说到老根叔家的糟心事,这份浓浓的喜悦便被冲淡了几分,几人说了一会儿就开始准备晚饭等外出的桑老实父子回来。

可是从饭熟等到饭凉,桑家父子也没有回来。直到几人熬不住了各自睡去,到了后半夜院门才被敲响了。父子俩带着一身疲惫回来,然而带回来的消息却让众人的心沉了下去,再无半丝睡意。

------题外话------

两丈就是六米六左右,古代的民房大多是一层,高度比咱们现在居住的单层楼房要高一点点,最高处的屋脊至少比房屋主体高一倍,所以主梁的高度就是两丈左右,滚下来砸到人,真的会砸死人,主梁很重滴说,住过或见过农村瓦房的人应该知道。

当然,这个数据是蠢作者自己估计的,古代墙体的高度具体多少不是很清楚,有了解的亲可以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