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 第83章 农忙,被瞧上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83章 农忙,被瞧上

作者:暮夜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5:14 来源:小说旗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桑刘两家的恩恩怨怨在好事者的宣扬下,很快就传遍了李家村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终于知道近来有关桑家的各种谣言皆是刘家的精心算计,桑叶亦是清清白白没有谣言所说种种不堪。

原本就不信谣言的人家,默默地为桑家终于挽回了岌岌可危的名声而高兴,也有一些心理阴暗不希望桑家越来越好的人失望不已,没能亲眼看到刘家彻底把桑家拉到泥潭里去。

这一次桑刘两家的博弈倒霉的是刘家,尤其是陈氏在刘家的地位发生了动摇。首先她在桑家的异样引起了刘家所有人的怀疑,尤其是挨了打还一场空的刘老头和刘老三极为不满,露着漏风的牙齿对陈氏歇斯底里的质问起她前后变化的原因来。

陈氏费尽心机才想出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等她好不容易把父子二人安抚住,却在桑叶的“提醒”下不得不履行让刘老三娶赵岗村孙梅的条件。

刘老三哪里肯娶一个浑身只有污点的女人,哪怕那个女人艳名在外,被成为尤物当发泄的器物还行,娶回家当婆娘刘老三哪里会受得了。

可是不论他如何一哭二闹只差上吊,以往总会顺着他的陈氏置若罔闻,坚决请了媒人去孙梅家说亲了。

孙梅早就得到了方媒婆的话,哪里还有不应的道理?于是两家就在秋收之前,匆匆忙忙的过了礼。一时间,这桩惊爆人眼球的亲事传的沸沸扬扬,看客们看足了刘家的笑话。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彻底了结,陈氏做下一系列恶心事,让谣言在短短一段时间里传的到处都是,除了她们自己到处乱传之外,还少不了有人浑水摸鱼。

摸鱼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样算计着桑叶和桑家的李宝贵、强哥等人。这些人在发现陈氏的动作后,就暗中推波助澜打着跟刘家一样的心思。

只是临了,强哥那边出了点事情,就没有来得及做最后一步,不然到桑家提亲先被打脸的不一定是陈氏等人了。

桑叶没想放过李宝贵、强哥等人,只是这些人不露面,她就找机会教训他们,要是强行找上门去依他们的流氓属性,很容易被反咬一口让人误解,于是也只得暂时放下等待时机。

不论外人如何议论,桑家的日子一如往常,平静又充实,在话题不断之下迎来了忙碌的秋收。

今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是个人人欢喜的丰收年。桑家的田地相比其他人家算是多的,往年秋收总要一家人连轴转的忙上近一个月,等秋收忙完了人也瘦的脱了五形。

眼下不一样了人,家里多了大黄牛这个好帮手,许多力气活儿都能交给大黄牛办,像拉板车,赶稻场碾谷子等,对于只要能吃饱的大黄牛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

在田间地头下苦力的村民们见了,一个个羡慕的厉害。也有人累的受不了,将所有需要大力气的活儿攒下来,傍晚拿着铜钱跑到桑家租牛。

桑家不缺几文钱的租金,也不想大黄牛太过劳累,俱是客客气气的拒绝了。有拒绝不了的,才会象征性的收几文钱,最多把牛借出去半天,前提是一定要把牛伺候好,不能饿着也不能渴着。

等地里的稻子收回来,在铺晒开用石磙碾过后,桑家的稻场上很快就晒满了黄澄澄的谷子,看起来格外喜人。

桑叶不擅长做农活儿,不过每天拿着耙子去稻场上翻谷子还是做的很顺溜的。来来回回的耙着谷子,让谷子在烈日下晒的透透的,还没有碾出米呢,就能闻到清甜的米香。

只要天气晴朗没有遇到阴雨天气,最多两天谷子就被晒的透透的。

谷子晒干麻袋时,桑叶对木氏提议道:“娘,咱们家不缺银子使,这些粮食除了交完税,剩下的都留着自己吃!”

木氏正默默地数着麻袋,估摸着这一秋能收多少粮食,交完税后能卖多少银子,一听女儿的话下意识的反对:“那咋行?哪有庄户人家把种的粮食都拿来吃的?”

桑叶听完,哭笑不得:“娘,人家那是新粮不够吃,才会把新粮卖了换便宜的陈粮或是粗粮吃,咱们家暂时不缺银子使,留下这些粮食又不是不行,总不能赚了银子还是像以前那样一点改变也没有?那咱们一家劳心劳力的制花酱有什么意思?”

“你这孩子,家里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不说别的就是修花园,修作坊也得花出去一大笔,咱们这能省就省,等以后日子真的过起来了,你想顿顿吃肉娘都没有意见。”木氏嗔了桑叶一眼,不为所动。

桑叶无奈极了,心里清楚她们母女的消费观念不一样,才会导致这件事意见不合。只是一想到还要继续吃刺刮嗓子的粗粮,她只觉得嗓子又开始发痒不舒服了。

软磨硬泡也没能让娘亲答应的桑叶不肯死心,夜里吃过晚饭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她又对亲爹说了留下粮食的事,还细数了好几个留下新粮的好处。

结果,桑叶的话还没有说完,桑树桑林几个立马当起了说客,帮着妹妹说服起父亲来,

在这方面,桑老实显然比木氏好沟通的多,兄妹几个还没说几句呢,他就点头应下了:“那就留下,咱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没道理自己一口也吃不上。”

刚回屋喝完茶的木氏正好听见了,黑暗中他瞪了老伴儿一眼,想着对方看不见就亮着嗓门说道:“新粮陈粮的能吃饱肚子就行了,哪还有这些讲究?”

听出老伴儿不大高兴,桑老实慢声说道:“孩子们喜欢吃,那就是有讲究,左右咱们家暂时不缺银子,要是哪天真缺了,这交税后就剩下不到两千斤粮食,就算能值几两银子也起不了作用。”

收粮的时候,木氏就被桑叶的一通理由说动过,眼下连老伴儿还有儿子儿媳也赞成不卖粮食,她就算不情愿疼爱儿女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最终只能无奈地答应了:“好好好,你们想咋整就咋整,我这个老婆子不管了!”

知道娘亲这会儿不大痛快,作为惹娘亲不快的“罪魁祸首”,桑叶赶紧哄人:“娘,日子都是往前过的,咱们顿顿吃新粮就不会想再回头吃陈粮了,为着这个咱们就只有努力干活挣银子不是?在这样的激励下,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您说是不是?”

木氏听完,“扑哧”一声笑了,没好气的说道:“是是是,你这丫头说的歪理都是正理,你娘我说不过你。”

桑叶嘿嘿一笑,她说的那那番话有一定的依据,哪里就是歪理了?不过外理就歪理,娘亲开心就好!

桑家新粮不卖留着自己吃这事就定了下来,等交完税粮有人约桑家一起去镇上买粮食,得知桑家粮食不卖全部留着吃后,这事又在村子里成为村民们茶后饭余的新谈资。

当然,这些是后话,左右桑家各种传言就没有断过,桑家诸人早就看淡了,他们很清楚只有把日子过好了才实在,旁的事根本不用太在意外人的看法。

等自家地里的活计忙的差不多了,桑老实就打发桑树和于氏夫妻俩去老根叔家帮忙。

李庄腿上的伤恢复的慢,加上脑子上还有个大口子,李家人不得不小心又小心,哪怕李庄的骨头已经接好,伤口也结疤了也不肯让他出医馆,就怕不仔细碰到了伤腿,让好不容易接上的骨头移位,到时候会落下残疾。

眼下一下子少了两个劳力,李家的三个女儿和女婿家也要忙自家的秋收帮不上忙,家里就只剩下一个孕妇和使不上力气的老根婶了。

桑家哪里能眼睁睁的瞧着李家的粮食烂在地里,于是主动提出帮忙,连大黄牛也挪了过去。

不曾想,桑家想到了李家的难处,另一个人也想到了。

当桑树于氏夫妻俩拿着镰刀来到老根叔家的稻田里时,就看到田里的稻子已经放倒了一小半儿,稻田中央有个年轻的男子正弯着腰飞快的挥舞着手臂,无比迅速的收割着稻子。

郑凛看到桑树于氏夫妻俩也很意外,于是主动打招呼:“多谢你们帮忙,等这一阵儿忙完了,表爷爷他们也该回来了,到时候再谢你们。”

桑树摆了摆手,大大咧咧的说道:“乡里乡亲的帮个忙多正常的事情,谢来谢去有啥一丝?”

郑凛逢过桑树几次,知道他是个直爽的痛快人,闻言便没有再说感谢的话,只是提醒道:“之前地里没来得及放水,这泥里的蚂蝗生的很,你们还是把裤腿放下来,免得被咬伤了。”

说着,他还卷起裤腿给夫妻俩看没有打下裤腿时被蚂蝗要咬过,还在流血的小腿。

蚂蝗这东西,有水的稻田里尤其多,要是秋收前没有事先把地里的水放干净,让田里先干结起来,等收割的时候一条腿上咬着三四条蚂蝗都是常事,那软趴趴的身子瞧着就恶心,吸饱血的蚂蝗体型更是膨胀数倍,那就更恶心的让人吃不下饭了。

庄稼人谁都不待见蚂蝗,瞧见了也会头皮发麻。看着郑凛腿上七八处流血的地方,于氏打了个寒颤,只觉得自己的腿都疼了。

忙不迭的把已经卷起的裤腿往下放,桑树一边放一边问道:“郑兄弟,你咋没有早些把裤腿放下来?”

郑凛笑了笑,也重新放下了裤腿:“这是我第一次下地割稻子,不曾想到泥里面还有这东西,一时没有防备就被咬了。”

一旁的于氏听完,不禁瞪大了眼睛:“第一次割稻子?我看郑兄弟干活的架势,瞧着一点也不想啊!”

难道干农活儿也跟念书一样,还要讲究那啥天分么?

郑凛不知道于氏的想法,笑着解释道:“以往没有割过稻子,倒是割过不少小麦,这就熟练了。”

桑树听罢,毫不吝啬的夸道:“你这一个人都能顶俩了!这样也好,老根叔家的稻田不多,咱们三人两天就能收拾干净了。”

郑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弯着腰继续割稻子去了。

三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还能聊上几句,虽然郑凛不是多话的人,但是他走南闯北这些年,见识比一半人强出太多了,但凡桑树于氏夫妻俩提的话头,他都能接上,态度也谦逊的很,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儿,让夫妻俩好感大增。

都是手脚伶俐的,还没到中午,李家这块面积最大的稻田就被三人收割的干干净净了。谢绝了李大娘的邀请,夫妻俩同郑凛道别后,就回到自家吃午饭。

桑树一边吃一边啧啧感叹的对家人说道:“那郑兄弟真是个厚道人,跟老根叔家的关系都快远到天边去了,还不忘上门搭把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见了。”

于氏也跟着夸赞:“可不是,那郑兄弟本事大,能挣银子还是干活儿的好手,之前我还觉着他一把年纪了还挑三拣四不肯老老实实找个姑娘成家,现在看来人家这是有挑剔的本事不愁找不到好媳妇儿。”

木氏没有见过郑凛,却不止一次听丈夫儿女提起这么一个人,见那人让鲜少赞人的大儿媳妇也赞不绝口,忍不住问道:“你们说的那人真有那么好?”

桑树于氏齐齐点头,不约而同的说道:“娘,您亲眼见过就知道了,一定也会这么觉着。”

得到肯定的答案,木氏的目光却落在了埋头吃饭的大女儿身上,脸色不停地变换着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难解的事情。

一直留心听的桑老实第一个察觉到了老伴儿的心思,之前从县城回来的路上动的那番心思又还是浮动起来。

他凑到老伴儿耳边,小声的说道:“之前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三丫没有再嫁的念头,后来又发生了那些乱糟糟的事情,我就没有跟你提。”

木氏闻言,狠狠地瞪了老头子一眼:“你咋不早说?”心里却是有底了。

老头子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当初大儿媳妇和小女婿她都没大瞧中,还是老头子坚持才让大儿媳妇进门,还把小女儿嫁去了黄家。事实证明,老头子是对的,能让他肯定的人,就算不是好到天上去,那也比一般人强的多。

桑老实瞧了对面的女儿一眼,想对老伴儿说什么又担心被女儿听见,便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打算等吃完饭私底下同老伴儿说。

木氏看到老伴儿给自己使眼色,便聪明的没有多问。匆忙的扒完碗里的饭菜,她就火急火燎的把人拉到了房间里,留下了满头雾水的儿女们。

确定门口没有人,桑老实扭头忧心的对老伴儿说道:“刚刚在饭桌上你也听见了,郑家的小子眼光高,以前许多媒婆上门也没有个结果,咱们的闺女好是好,可是到底嫁过人生过孩子……再说了,三丫儿自己不愿意再嫁,之前我就算说了也没有用。”

木氏最听不得这个,女儿自己说不想再嫁她还能顺着些,丈夫也把这话挂在嘴边就不行了:“那是小叶没有遇到合心意的才说不愿意再嫁,没准儿就瞧上郑家的小子呢?”

桑老实没有这份乐观,想了想对老伴儿说道:“女儿也见过郑家小子两次,对郑家小子有没有想法还不好说,你先私底下找女儿探探口风,等有机会我也找郑家小子唠唠嗑。”

木氏眼珠一转,当即说道:“就这么办!”

夫妻俩又合计了一番,确定不会让女儿察觉反感后,终于心满意足的午歇去了。

翌日,吃过早饭的桑树和于氏又去老根叔家忙活了,约莫一个时辰后,木氏煮了一大锅绿豆汤,掉在井里冷却后就让桑叶给哥嫂送一些解暑。

桑叶没有多想,当即把绿豆汤倒进一个罐子里,又拿了两只干净的碗备用。

“叶儿,再拿一个碗,让郑家那小子也尝尝娘的手艺。”木氏笑眯眯的交代着,又从橱柜里取出一只碗放到了桑叶挽着的竹篮里。

桑叶恍然,连忙说道:“幸好娘提醒的早,不然我都忘了地里还有个人。”总不能哥嫂喝着冰冰凉凉的绿豆汤,让人家站一边凉快,光是想想都觉得尴尬。

“快去,免得这汤又给放热了。”

木氏催促着女儿,瞧着女儿的背影暗暗叹了口气。

这丫头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时候老练的让她都惊讶,可偏偏再嫁人这件事上拧着,真是愁死人了。

希望这次她也能发现郑家小子的好,要不然可就白费自己花一个多时辰亲自熬的绿豆汤了。

已经走远的桑叶并不知道自家娘亲的小算计,她循着娘亲指点的方向朝着李家的稻田走去,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大哥大嫂忙碌的身影。

在距离大哥大嫂不远的地方,她也看到了另一个帮忙的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她看过去的时候,对方似乎也正好抬起头,往自己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题外话------

有虫子晚上晚上捉,争取明天来个大更!pS:男女主的感情,桑爸桑妈是传说中的神助攻啊,大龄未婚男青年都喜欢的那一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