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艺霸天下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弘文馆

艺霸天下 第三百三十三章 弘文馆

作者:火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8:18:07 来源:小说旗

在国韵又有了新动力之后,狄采薇又带领着一批科学家偷渡到周国,寻求穆白的帮助。

跟之前所不同的是这次来避难的人当中,也包括狄采薇。

这批科学家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加上家属一共数百人,六个批次分别在秋平港进入周国。

穆白在高兴之余,动用所有可以动用的力量,安排这批科学家及家属。

这回穆白没打算再向姬元浑求助,他准备自己先养这些科学家一段时间,毕竟他的厂房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需要太多的专业人才来填补。

如果国韵实在安排不上,穆白才打算再便宜姬元浑,让他用一用齐国的科技力量。

数百人几十个家庭的开销,穆白现在还负担得起,他给毕泽洋拨了一笔转款,维持这些家庭一定水平的生活。

并对他们的专业做了统计,挑选合适的人加入国韵的扩张计划。

其中优先安排通讯器材专业,和精密仪器专业的人类,因为近期国韵的发展重点就是这两个行业。

通讯器材厂,是穆白在建设国韵之初,就确定的三个巨头产业之一。

而精密仪器厂是因为国韵近期会有巨大的需求,在狄采薇也不得不来周国的情况下,再从齐国进口设备显得变得非常艰难。

所以只能自己改装或者设计之后所需的设备,前期的改造设计工作早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发动机研发中心还有两层楼空着,穆白便拿出来做精密仪器改造的研究。

改造的对象是山东诸国比较先进的精密仪器,在这方面山东诸国跟齐国比起来有明显的差距,只能提供一个改造平台,许多东西都需要重新设计。

即便如此,也省去了不少的精力,毕竟生产这个改造平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精密仪器厂已经快要建成,一旦完成之后,这些精密仪器就会实现小规模的量产。

到时候国韵使用的各种机床,就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自己生产光刻机。

在穆白紧凑地布置了国韵近期的发展后,他和顾博盈在七月末去参加弘文馆的特招生考试。

每年各府会产生三十多名特招生,他们直接面对国士们的面试,如果四名或四名以上的国士认为合格,那么就能正式加入弘文馆。

穆白在这之前就已经认识不少国士,首先是前段时间带队去楚国的萧靖宇。

楚国之行周国能取得胜利,那都是穆白和顾博盈的功劳,萧靖宇对穆白又极大的好感。

况且穆白之前还跟萧靖宇一起在江堤上吃过鱼,在度假村聊过一些隐晦的话题,当时他就希望穆白能提前入学弘文馆,并为此奔走过。

如今穆白提前入学的事宜获得了储君的背书,是萧靖宇很乐意见到的结果,所以萧靖宇跟穆白简单的谈话后,就毫不犹豫地投了合格票。

第二位跟穆白熟悉的国士,是去年刚刚成为国士的窦裕。

他是郝文忠主任的好朋友,很早就认识穆白,对穆白的印象也很不错。

当年穆白还很弱小的时候,窦裕还为穆白创造过许多表现的机会。

在面试中,窦裕自然也不会难为穆白,让穆白很轻松就拿到了合格的投票。

穆白跟米清风国士有几面之缘,米国士对穆白的印象也很不错。

特别是穆白在涴城府宴会上的表现,以及后来跟晋国的文战中,古诗词组用到穆白的诗词才勉强获胜。

这让米清风记住了穆白的功勋,虽然当时没有立即有所表示,不过现在显现出了穆白之前积累的功勋。

这让穆白也是很轻松地过了米国士这一关。

让穆白有些为难的是丁川海这一关,之前穆白都是在跟丁溪焉“单线联系”,虽然知道自己算是丁国士这一派的人,但一直没有见过丁川海。

这老爷子六十岁上下,精神矍铄,留着长长的胡须,须发花白,穿着很舒适的棉料大褂,浑身上下透着股气定神闲的劲头。

老爷子一见面就让穆白拜他为师,不然就过不了他这一关。

堂堂国士开口了,穆白再拒绝就太不像话,况且他现在已经有了基本的自保能力,不太可能会受制于丁国士。

想到这些,穆白便答应了下来,当场磕头拜师。

对特招生的面试,收徒是再正常不过的场面,每年国士都会收一两个弟子,没有被国士看中的学生,大部分也会在之后被学士挑去。

就算再不济,也还能“传道生员”那里学习,以后未必成不了学士。

穆白之前了解过,生员分四种,刚入弘文馆的学生就是简单的称之为是生员。

参加过两到三次文战,不管是胜是负,都会晋升为“优等生员”。

在往上是“资深生员”,这个级别就不是靠熬资历能熬出来的了,必须是在文战中有过杰出贡献的,才能被成之为是“资深生员”。

如果在弘文馆九年内都没有突出贡献,就会以“优等生员”的身份从弘文馆“退役”。

“资深生员”有三个去向,一是在弘文馆待够十二年后“退役”。比如郑柏森、周亚哲,都是这样的情况。

另外两个方向,一个是比较博学,又好为人师的“资深生员”,可以申请会成为“传道生员”,郝文忠就做过许多年的“传道生员”。

“传道生员”主要是为刚入弘文馆的学生解惑,一般是新生们共同的老师。

第三个去向就是在文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艺术上有足够的造诣,会成为学士。

一般而言,弘文馆有二十四名常驻学士,还会有一定数量的“客座学士”。

只有成为学士,才有可能成为国士,当然“客座学士”没有成为国士的资格。

过了丁川海这一关后,穆白之后遇到的两位学士,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善意,都给了穆白合格。

最后一位国士是明鸿朗,穆白虽然已经跟他明争暗斗了一年,但他们还是头一次见面。

明鸿朗也就五十来岁,头发都没白几根,算是国士里面比较年轻的了。他的五官看上去很柔和,只看表象的话,根本看不出他是个阴险毒辣的老人家。

两个人见面后,十几秒钟都相对无言。

穆白先开口:“好了,我知道你不会给我合格的,我也不差你这一个,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如果之前有人给过你不合格,我还会考虑给你个合格,以表现我的大度。”明鸿朗笑道:“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是不会让你成就一段美谈的。”

说着话明鸿朗给穆白投了不合格票。

如果七个国士给某个学生都投了合格票,这将会出现“全票通过”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出现。

因为七个国士,代表的是七个艺术方向,很难有统一的要求和准则,所以几乎不会有哪个学生会得到七个方向地认可。

像穆白这样的“全才”到是有希望的,不过明鸿朗却不会让穆白得逞。

有没有“全票通过”穆白也没往心里去,毕竟只要四个国士认可他,他就可以进入弘文馆学习了。

穆白顺利通过面试,从弘文馆出来后,等在外面的项寒雪和穆兰总算是松了口气。

今天是弘文馆特招生的面试,有不少家长等在外面,大部分特招生都通过了面试,被国士收为弟子的却不多。

穆白这么争气,让项寒雪喜极而泣,在车上坐了好一会儿才真正地高兴起来。

难得来京畿府一趟,穆白找了家不错的酒店入住,一家人又找了家异域风味的饭店好好吃了一顿,庆贺庆贺。

次日穆白跟项寒雪又送穆兰入学,穆兰高考考得不错,考入了京畿府的崇文艺术大学。

正好穆白也来了京畿府,项寒雪到是也挺放心女儿在这里上学。

安顿好了穆兰,穆白又根据弘文馆的安排,搬入了弘文馆宿舍。

弘文馆的宿舍可比大学宿舍气派多了,新生都住在一栋青砖古瓦的大楼里,两个人一间很宽敞。

穆白暂时就准备先住在这里,等以后视情况看看要不要搬出去住。

穆白住的是美术区的宿舍,宿舍的墙上被画得满满当当,显然是之前学生的杰作。

又过了几天,穆白回了趟涴城府,处理了些琐事,今年弘文馆的统一考试才结束,穆白的舍友也搬了进来。

这个男生叫景文卓,是通过考试考进来的,能进来这个大门,可算是费劲了千辛万苦。

一般弘文馆的宿舍都会这么安排,特招生肯定会有一个正常考进来的舍友,让特招生明白考入弘文馆的艰辛。

景文卓笑嘻嘻的,很健谈,他对穆白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贯耳,没想到还能跟穆白成为舍友。

接着两个人商量着是不是也在宿舍的墙壁上,留下自己的作品。

很快他们商量好了画什么,从外面买来颜料画起来。

所有的新生都安顿好了之后,“传道生员”给新生们统一开了一个会。

被国士或者学士收为弟子的,直接去自己老师那里学习,其余的按照专业到“传道馆”里去上课。

课程不是很紧,毕竟能进入弘文馆的学生,起码的基本功肯定是能过关的,已经没太多可以言传身教的东西,只能引导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且也没有考勤机制,只需要定期上交作品就行。

另外从此之后,所有公开发表的东西,都要经过弘文馆的审批。

“传道生员”举了几个例子,穆白很快根据实例,明白了哪些作用的发布要申请,哪些不需要。

像之前就已经发布,并一直在发布的《犬夜叉》,就没必要再报备了。

正在制作的《哈利波特》也不用报备,不过如果想要开新电影,就需要得到弘文馆的审批。

还有发表新的歌曲,新的诗词、小说的话,都要经过审批。

弘文馆审批通过才能发表,如果不通过就说明弘文馆希望把该作品用在文战中。

为此弘文馆会对生员们提供生活上的保障,普通生员的生活补助就有一万多,“优等生员”和“资深生员”更是成倍增长。

而生员如果有不能立即发表的作品,弘文馆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算是弥补作者的损失。

开完会后,穆白便去丁川海那里报到。

丁川海跟穆白闲聊了一番,才告诉他自己平时也挺忙,只有每周的周六才会教弟子,让穆白那时候再来。

平时的时候穆白可以去“传道馆”学习,也可以离开弘文馆想干什么干什么。

不过穆白要每隔三个月,就交出一副作品才行。

没想到丁川海的要求会这么宽松,本来穆白还以为要留在弘文馆学习一段时间的。

穆白想想也是,到了自己这个水平,丁川海只能在他创作的道路上进行修正和理念上的指导。

丁川海所教的更像是些意会的东西,并不是通过重复次性地练习的东西,所以根本没必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虽然丁川海那么说了,穆白一开始还是打算上点紧,他以弘文馆的生员宿舍楼为题,画了一副写实的油画。

这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画好的,他白天画这幅油画,晚上则跟舍友继续在宿舍的墙上作画。

他们用了大半个星期才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给宿舍的墙上留下了一副精妙的作品。

同时穆白的油画也画完,在周六的时候,请丁川海指点。

周六跟穆白一起上课的,还有丁川海其他两个弟子,曾经都是国内绘画界的神童级别的人物,就比穆白大几岁。

单从美术方面来说,穆白这两个师兄都比他稍强一些。

由于穆白是第一次上课,丁川海花了不少时间点评了穆白的作品,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让穆白受益匪浅。

穆白感慨,这就是这个世界的顶级艺术家啊,平平常常的几句点评,就能省去他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

除了这三个弟子,还有丁川海之前的弟子,也会在这一天来请教他一些问题。

丁川海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这样的教学模式到让穆白想起了老子、孔子那个时代,带弟子的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