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艺霸天下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穆国士

艺霸天下 第三百四十一章 穆国士

作者:火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8:18:07 来源:小说旗

周国这次主动出击,是为了晋国正在游说的新伐周联盟正在逐渐形成。

之前因为周国的“音乐节”,给了诸国强烈的创新感和冲击感,让那次伐周联盟不攻自破。

但是晋国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游说,周国决不能坐视新的联盟出现,所以先一步发起了文战。

另外周国的盟友秦国,也时刻准备拖住北上增援的楚国,一场大战的序幕于此拉开。

这一轮文战,穆白已经成为了负责接应各组的预备队学士,他手下大部分都是“全才生”,少量是之前没有公布的各类人才,显然是要把他们当做奇兵用。

这个工作一开始就是注意观察各组的情况,随时准备支援。

当他听说魏国、唐国等晋国的盟友蠢蠢欲动的时候,穆白立即建议请周国的盟友卫国、莱国等国也随时准备参战。

卫国、莱国这些小国,虽然名义是周国的盟友,但地位跟附庸国差不多,周国让他们支援,他们就必须得支援。

不过这场会战在京畿府的总指挥储君姬元淳,似乎这时候有些优柔寡断,好像是还没有下定大决战的决心。

穆白都替姬元淳着急,这时候一旦错失战机,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申请跟姬元淳通话,阐明了现在的态势,请储君时刻准备把所有的作战单位投入到文战中。

另外不仅要联系卫国、莱国等盟友,还要联络郑国、宋国这两个实力不弱的中立国,就算他们不能站在周国这一边,也尽量不要让他们站在周国的对立面。

谈完了正事,穆白又跟姬元洁聊了几句,让姬元洁给自己母亲和妹妹带个话,就说今天他不能回去过年了。

结束通话,穆白重新投入到文战当中。

只是让穆白没有想到的是,这通电话不光没让姬元淳下定决心,还让他开始提防穆白,似乎是在害怕穆白手持文战的权利,威胁到他储君的地位。

穆白是不知道这些的,因为文战当中要跟外界断绝一切联系,需要特殊申请,才能在观摩团的监督下跟外界通话。

所以穆白的这通电话,观摩团中的晋国成员也是知道的,不过按照规则,在文战结束前,通话的内容谁都不能公布。

文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穆白就这样在边境过了新年。

新年过后,魏、唐、陈三个晋国的盟国突然参战,打了周国一个措手不及。

穆白把自己的预备队都撒出去,他本人更是在古代诗词组那边,三轮文战内挑战了晋、魏等四国二十多个诗人。

文战中的诗词挑战,就跟斗诗差不多,一人一首,直到一人没了“存货”,或者一方做出了一首千古名篇这类的好诗,对方三首诗都不如人家一首诗。

用穆白的话就是说,直接被“KO”。

在这三轮文战中,穆白“KO”了六人,用数量胜了十几人,前后“作”诗一百首左右。

这个战绩让诸国胆寒,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周国的士气,学士、生员们面对是自己一倍的敌人,依旧坚持奋斗。

虽然整体上,除了诗词组其他组毫无胜迹,不够却遏制了溃败的势头。

穆白总算明白,为什么以前领导以少胜多文战的王们,都一直被歌颂。

文战不像是用武器的战斗,可用的谋略太少,像现在晋国盟国的突然袭击,勉强算是在打埋伏。

但是“围点打援”、“穿插”这类的战术,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如果不是穆白强撑着,周国已经全线溃败,到时候甚至要面临比燕国更苛刻地割地赔款条件。

在前线穆白等人艰难地支撑着,在后方京畿府的指挥部迅速做了调整,老国王替代了储君接任了这次文战的总指挥。

至于储君则回到东宫思过,虽然没有对外公布对储君的惩罚,不过从老国王禁止储君姬元淳插手文战的事上,可以看出老国王的愤怒。

同时老国王大肆嘉奖了穆白,说他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做了巨大的贡献。

国人们只看到穆白在文战中的出色表现了,也没去细想老国王的嘉奖,只觉得穆白确实该嘉奖,甚至被称之为“周国英雄”都不为过。

另一方面,老国王用许多国际利益,让卫国、莱国、虞国三个同盟国迅速参战。

可是外交上的谈判和人力上的集结都是需要时间的,直到穆白等人撑过了三轮文战后,同盟国的援军才到达前线。

有许多周国的学士和生员心力耗尽,发生了不少深度昏迷的情况,他们已经没办法再参加之后的文战。

此时整个北部地区,已经全部进入了文战状态。

世界已经有一个多世纪,没有发起这么大规模的文战了,连西部一直被封锁的秦国也跃跃欲试,认真观察着这场文战的走向。

楚国也应晋国的邀请北上,不过被秦国阻挡住,开辟了第二战场。

老国王在请三个盟国支援的时候,也分别派出使团去游说郑国和宋国。

可是使团很快就发现,他们晚了一步,宋国已经答应支援晋国,郑国还有些摇摆不定,但也明显偏向晋国,毕竟到目前为止,晋国依旧占据着上风。

穆白听说这个情况后,在音乐组又用三轮文战,发布新歌三十余首,击败十余位成名人物,再次让四国联军胆寒。

这一举动极大的鼓舞了周国联军的士气,也让郑国认识到了穆白的爆发力。

穆白又申请与郑初桥的通话,成功劝说郑国加入周国阵营。

这场文战再次升级,宋国支援晋国,郑国支援周国。

同时周、晋两国的所有文战单位,都调集到前线,两国都有破釜沉舟的架势。

这场文战一直从隆冬进行到了盛夏,又从盛夏进行到了深秋,依旧是势均力敌,没有发生胜负的转折。

这时候在北方的燕国成为了文战的关键,虽然在之前跟周国的文战中,燕国一蹶不振,不过他的力量现在不管是站在哪一方,都是成败的关键。

晋国和周国都许给了燕国巨大的好处,不过燕国一直没有表态,希望把获得的好处最大化。

就在双方继续加价的时候,穆白突然提出自己要主动出击燕国。

几个国士都以为穆白是疯了,京畿府的老国王却同意了穆白的提议,不过能给穆白的生员并不多。

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穆白只带了两名生工作人员,连个生员都没带就北上去了燕国。

燕国听说穆白只带了两个人来,还以为这是周国派来的使团,哪知道穆白到了边境就向燕国发起了文战。

燕国上下一片哗然,燕国国府更是派人做了确认,才知道穆白真的是要以一己之力,对整个燕国发起文战。

燕国战败,或者不应战,那么燕国都要去支援周国。

燕国有人愤怒,感觉穆白的举动是在藐视燕国。

也有人敬佩穆白的豪情,许多学士都请命跟穆白一战。

战肯定是要一战的,不过燕国高层认为,穆白的举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不管他胜与败,他以后都将是周国的英雄。

而燕国最好趁此机会跟穆白公平地大比一场,同样不管燕国是胜是负,也是一番提高燕国声望的好机会。

于是燕国高层迅速拟定了策略,他们只出动三位国士与穆白文战。

而且跟所有蜂拥而来的媒体都说明,文战的节奏由穆白来控制,他如果想要休息可以尽管休息,燕国不占这个便宜。

这轮文战三战两胜,分别比美术、文学、电影。

电影一直是文战中的大项,不过在文战中比试电影的时候不多,毕竟电影的制作周期太长,很多小规模冲突都结束了,电影还不一定拍完。

所以电影一般都会出现在全面战争中,一部电影一般是以四个月为期,不管有没有拍摄完都要放到网上参加盲投。

这三项比试也是燕国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音乐和古诗词他们是不敢比的,毕竟有穆白在之前的大杀四方,他们怕输得很惨。

不过美术方面穆白虽然也是世界一流,却从未在文战中爆发过。

而且穆白是美术大师丁川海的徒弟,比这一项这是在显示燕国心中的坦荡。

至于文学和电影,之前穆白也都有类似的作品发布,燕国也有类似的心理。

同时他们分析了穆白之前的作品,认为己方有很大的胜算。

辛亏他们有这样的心理,因为穆白在音乐和诗词方面,是一点存货也没有了。

穆白第一项比的就是电影,双方的制作团队迅速集结,京畿府的老国王很想支援一下穆白,但实在是力不从心。

不过毕竟姜还是老的辣,虽然穆白没能跟老国王提前商量,不过在穆白提出要跟燕国用电影文战的时候,老国王立即给了国风美术动画组的成员“客座学士”或者“外援”的称谓。

杨文君立即明白了老国王的用意,国风和国韵立即表示要全力支援文战。

国韵强大的生产力让全世界咂舌,从设计到生产只用了三天时间,一个个由集装箱组成的临时房屋就运到了周、燕边境。

第一批集装箱房很简陋,只有简单的窗户、门,里面配了铁床铁柜等家具。

同时国风的动画组成员赶到前线,因为事出突然一开始边境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要好几个人挤在一个集装箱里。

好在国韵之后的支援也陆续达到,前线才边渐渐有了食堂,有了专门的工作室,电力也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接了过来。

短短一周,国韵的支援就已经变得非常丰富,有了还算是舒适的住房,各种仪器设备,以及丰富的饮食。

很难想象,一个企业一周就完成了这么巨大的蜕变。

关于要制作的电影穆白早就想好,为了安全起见,他花了三百万【绘画欣赏值】从系统中,拿到了《千与千寻》的剧本和制作详情。

这部电影的制作立即展开,国风工作室的员工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参加国战,一个个都卯足了劲投入到电影的制作当中。

大家的劲头,使得电影的进度比穆白预想中要快许多,只用了三个月就基本上完成了。

穆白也来不及休息,立即跟燕国的文学国士开始了文战。

经过前后九轮文战,燕国国士以一轮几百票的微弱优势获胜。

接着穆白又跟燕国国士比起了绘画。

一连又是五轮文战,这个项目穆白以微弱的优势获胜。

现在电影的成绩至关重要,穆白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千与千寻》足够优秀,如果燕国国士能拍出比这个更好的电影,穆白也输得心服口服。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投票,《千与千寻》以绝对性的优势获胜。

燕国承认了这次文战的失败,并承诺会立即支援周国。

一时间周国乃至全世界都沸腾了,古往今来从未有人以一人之力挑战了一个国家!

穆白很知道燕国想要通过这一战,塑造自己的形象。

于是穆白在文战过后,很真诚地感谢燕国没有采取车轮战等卑劣的战术,又赞扬了他们的能输得起的大气。

最后穆白说:“在这场文战中谁都没有输,在我眼里燕国高贵的品格一样是让人瞩目的赢家。”

燕国人听了这话,仿佛是都忘了前年周国给他们的国耻,学士、生员们一个个慷慨激昂地去参战。

燕国的参战,是整个北部会战的转折。

宋国在得知燕国的支援后,立即倒戈加入周国的阵营。

周国有了燕国的支援,迅速占据了上风。

参加文战的各方,文艺储备早就耗光了,现在比的都是临场发挥,所有人早就比疲倦了。

燕国这支生力军,一时间大杀四方,让晋国等盟国节节败退。

魏、唐等国先后借故退出了文战,晋国是没办法退出的,如果退出就等于是投降。

于是晋国一边支撑着,一边跟周、郑等国谈判。

最终周国大胜,让晋国割地两个府,彻底结束了晋国一千多年的霸权。

文战一结束,穆白立即被授予国士的职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