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问道红尘 > 第114章 他人闷坐我酣睡

问道红尘 第114章 他人闷坐我酣睡

作者:见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19:05:30 来源:小说旗

若是分生死的交手,早就结束了。但四人切磋,直到黄昏才停了下来。

王仁祭出了一方亭子悬于海上,四个人有三个一人一边靠着,刘暮舟则是坐在亭子口儿,喝着酒。

酒葫芦搭在嘴上,嘴角的淤青便略微刺痛。

没法子,刘暮舟只能运转灵气去散淤,还骂道:“王仁,你还是个读书人,怎么打架尽往脸上招呼?”

丘密嘴角一扯,气笑道:“你还是闭嘴吧,就你拳头最狠,你看那秃驴都被你打成猪头了。我跟王仁,我鼻子歪了,他跟食铁兽似的。”

黑衣和尚道衍一边散着脸上淤青,一边问道:“你的真气好生古怪,像是剑气,又像是真气,到底是什么?”

刘暮舟一乐,“我无所谓,你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王仁闻言,淡然道:“刘兄,唯心是也?”

丘密生怕王仁又开始讲道理,便赶忙开口:“你那是桃花酒?别自个儿喝呀,给我们也来点儿。”

刘暮舟便取出一坛子酒,给丘密与王仁各一只碗。

万万没想到,道衍眉头一皱,问道:“你什么意思?贫僧不配喝酒?”

刘暮舟更是一愣,“不是,你他娘是和尚啊!”

尽管如此,刘暮舟还是又取出来一只碗。不过此时,丘密说了句:“以前是不喝,三年前我跟他打了一架,没想到秃驴开始喝酒了。”

算是不打不相识,四人对彼此颇有好感。

于是丘密问了句:“那个赵典,跟你有过节?编排那么一则故事,你刘暮舟一下子就成了伪君子。”

刘暮舟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大概是他觉得,我抢了他什么东西了。”

王仁埋头喝酒,权当没听见。但道衍却问了句:“那到底是抢了还是没抢?”

刘暮舟灌了一口酒,望着西去太阳,呢喃道:“这么说吧,一样东西本来在某个地方,最开始是他进去那个地方,所以那东西只有一个选择。但我却意外出现在了那个地方,以至于那东西多了个选择。”

几人闻言,都没着急说话。过了小片刻,王仁率先开口:“那就算不上是你抢,因为你本心不是去抢。”

可道衍却说道:“如果人家是花费了巨大精力才促成这件事,你作为不速之客,让那东西选了你,的确是抢。王仁,难不成无意间杀了人,就不算杀人了?”

未曾想王仁抖了抖衣袍,起身笑道:“道衍,你这一手偷换,不错。但……”

话未说完,丘密赶忙起身,摆手不止:“得得得,你们两家最啰嗦,要吵吵去别的地方,我跟刘暮舟要喝酒。”

结果此时,一道声音传入王仁耳中。

王仁闻言,皱了皱眉头,暗骂一声混账,然后望向刘暮舟,沉声道:“你此前闯古井国行宫,斩古井国太子,虽然是为救人,但坏了规矩。四先生说,功过抵不尽,要你坐独台三日。”

刘暮舟举起酒葫芦灌了一口酒,摇头道:“你又何必骂街,独台我坐便是。但我想问问,彭壁管我,我若不杀古井国太子,谁管那些受欺负的女子?”

王仁沉声道:“所以说混账。”

顿了顿,王仁又道:“三日独台,你我同坐。”

丘密见状,一口饮尽碗里酒水,笑问道:“听说那独台可问心,我也想瞧瞧我丘密里外是不是一个人。”

刘暮舟一乐,紧接着三人同时望向道衍,黑衣和尚见状,一口饮尽碗中酒,道:“怕甚?”

刘暮舟笑了笑,起身抱拳:“多谢三位。”

王仁摆了摆手,“明年玄风春闱,我要参加。此时正好问问我自己,是求功名,还是求入世之行、圣人之道。”

月落西山,天色微暮,一行四人到了闻道山下。

落地之时,刘暮舟便瞧见门房成了一片废墟,那个彭壁盘膝一侧,口鼻之中皆有鲜血溢出。

中年人眯眼望向刘暮舟,冷哼一声。

刘暮舟懒得理他,只是以心声说道:“沁儿,我要去坐一坐独台,这三日不能陪你了。”

半山腰处,钟离沁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放心,没你刘公子,我也能活。”

说罢,钟离沁还是额外叮嘱一句:“不要太钻牛角尖,我信你言行一致。”

刘暮舟一乐,“别的不敢说,但我起码不是个两面三刀的人。”

登山路上,道士丘密将胳膊搭在刘暮舟肩头,笑盈盈问道:“你这家伙,挺招女子喜欢的,我那陆师侄就时常念叨你呢。”

刘暮舟先是一记肘击,随后言道:“不会说话,就少说话!”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扯这么远!我这一路上遇到多少女子,照你这么说,我以后真就不能跟女人说话了?

道衍笑着说道:“读书人不是说,食色性也?”

刘暮舟与丘密一同转头看向王仁,后者神色坦然,笑盈盈开口:“去你娘的!”

丘密咧嘴一笑,对刘暮舟说道:“咱俩以后多联系。”

刘暮舟点头道:“嗯嗯,千万别带他俩。”

未曾想道衍气笑道:“丘密,按读书人的话说……”

话未说完,王仁又是一句:“和尚闭嘴。”

此时此刻,山巅处,大先生与四先生望着那四个年轻人,皆笑了出来。

颜夫子摇头道:“听说师兄的关门弟子不光读圣贤书,也研读释道两家典籍?”

大先生闻言,笑道:“他很不错,觉得事物皆要由心而起,唯心而论。意思是有的,但还很不成熟。他求我帮忙,让他也有生老病死。若不悟道,死则死矣。”

也就是说,今日之后,他王仁也会变老,若悟不出他心中的大道,甘愿老死。

颜夫子一乐,“早就听说他一门心思要成圣,这个悟道,难啊!”

风口浪尖常在,弄潮儿却是一茬儿又一茬儿,眼前四人最终能有几个在历经潮起潮落之后还在那个位置,不好说的。

颜夫子点了点头,转而问道:“玄风王朝是想要一统瀛洲?”

大先生沉默片刻,点头道:“看样子,确实是。”

他往栖客楼望去,呢喃道:“每每有老九这样的人出现,做老九想做的事,都是对学宫不作为的无声怒吼。”

颜夫子也望向栖客楼,叹道:“大师兄何必自责?想必先生,也有难言之隐。”

大先生摆手道:“不怪先生,那场争斗,毕竟是我输了。”

而此时,一行四人,已到栖客楼后。

所谓独台,不过是一道在山崖之上突出来的石台,但其上有青砖铺设。

四人站成一排,皆抬头望去。

刘暮舟灌了一口酒,随后笑道:“我去也。”

说着,一步跃起,落在石台之上。

其余三人见状,也相继踏出。

他们在踏上石台的一瞬间,便不由自主地盘坐,各自陷入了一种沉寂,仿佛魂魄被抽离一般。

钟离沁还是十分担心,所以也到了独台之下。

姑娘忍不住嘀咕,“他这个人,干什么事儿都先求个问心无愧,会尽力而为,你们这破台子,对他可没用。”

颜夫子淡淡然开口:“钟离丫头,你就不想知道,他到底是喜欢你,还是因为你姓钟离才喜欢你的?”

钟离沁冷哼一声:“这个答案,我早就知道,若是为我这个姓,他就不会……”

话未说完,钟离沁突然听到哪儿传来了打鼾声音。

她抬头看向独台,只见和尚道士还有读书人,面色都十分凝重,唯独刘暮舟,横剑在膝,鼾声不止……

山巅传来一阵爽朗笑声,大先生乐得合不拢嘴,转身面向颜夫子,作揖道:“夫子自己看吧,我先走了。”

颜夫子作揖回礼,笑容无奈。

“也罢,古井国之事,再不追究了。”

另一处山头儿,季渔一脸疑惑,问道:“先生,他怎么会睡着呢?若是表里如一、问心无愧,该有一份文运馈赠才是呀!”

季渔身边,一位中年人笑着说道:“他是第二个在独台睡着的人。”

季渔疑惑道:“第一个谁?为何会如此?”

中年人微笑道:“当年有个虬髯客,姓张名三,大侠也。之所以会睡着,是因为于事他不该有愧疚,但他自己却觉得所做不够多,自己心中愧疚。也就是说,他回绝了独台所赠文运,独台便赠他三日心安。”

但中年人觉得,太过年轻上独台,不是什么好事。人生一世,他们才过了多少年?

季渔点头道:“九先生曾说,心魔都是自找的。”

四个年轻人被推上风口浪尖,看的人,自然多。

两日光阴,很快过去。

日头再次落山,鼾声犹在。钟离沁坐在栖客楼下,右手托腮,左手捻着一根狗尾巴草,有些无聊。

他刘暮舟倒好,时不时就满脸笑意,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了。

结果此时,石头之上有人闷哼一声,紧接着便是噗的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钟离沁一转头,只见道友睁开了眼睛,满脸疲惫。

和尚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起身后看向一同登台的三人,面色越发的凝重。

沉默几息,和尚对着三人双手合十,然后踉踉跄跄的走下独台。

道衍往栖客楼望去,又恭敬一礼,而后言道:“多谢夫子,道衍受教了。”

楼上有人答复:“不必,人各有道,论事不论心便是你的道,你想要做些什么,做便是了。至于别人如何看待你,那是别人的事。你家师祖让我告诉你,不必着急折返灵洲,想好你要做什么,去找能帮你做成这件事的人。若下地狱,下便是了。”

和尚闻言,沉默良久,而后笑道:“多谢。”

黑衣和尚对着钟离沁一点头,转身便往山下去。

至于去处,还得看看。

次日清晨,晨钟响动之时,王仁缓缓睁开了眼睛。

一道只有他看得见的文运馈赠,静待他收入囊中。

但读书人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挥手打散了文运,而后对着刘暮舟与丘密作揖,之后才迈步下了独台。

王仁并未对着栖客楼作揖,但楼上却传来了声音。

“你所学,倒也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你当然可以不认同。寻路去吧。”

王仁一言不发,下山而已。

钟离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此刻下山的读书人,似乎有些倔强。

到了正午时分,丘密也终于睁开了眼睛。

瞧见眼前文运,道士一笑:“我可是个道士。”

一样挥手打散了文运,转身对着刘暮舟一稽首,而后飞身落在栖客楼下,冲着高楼再次稽首。

此刻楼上,有人笑道:“你家祖师让我问你,何谓真人。”

丘密咧嘴一笑,一边往山下走去,一边摆手:“不知道。”

人都走光了,现在就刘暮舟还在台子上打鼾。

直到太阳再次落山,鼾声才停下。

钟离沁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人家都坐得端正,就你鼾声如雷,睡得舒服不?”

刘暮舟眨了眨眼,转身之时见身边已经没人了,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他起身背好风泉,望向栖客楼,问道:“我扒砖了啊!”

楼上答复:“十二块,多了不行。”

刘暮舟点了点头,二话不说便开始扒砖。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将十二块青砖装进了乾坤玉里。

跳下独台,刘暮舟对着栖客楼恭恭敬敬抱拳,沉声道:“多谢夫子。”

楼上只说道:“能守本心固然好,但一成不变,未必是好事。”

刘暮舟笑道:“受教。”

说罢,刘暮舟转身抓起钟离沁的手,微笑道:“走吧,我要找一找颜夫子,问问我宋伯的事情。”

山巅之上守了三日的老儒立刻传来心声:“到山雨亭中寻我,我所知道关于宋桥的事,自会悉数告知于你。”

钟离沁望着刘暮舟,问道:“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你就真的只睡了三日?”

刘暮舟想了想,挠着头说道:“我就回了一趟北峡镇,见了见小时候的我。小时候的刘暮舟,与现在的刘暮舟,除了个头儿有差,好像没什么区别。我在船上跟他聊着聊着,就睡着了。后来他的船到了蛟河,我便醒了。”

钟离沁一脸不信,“真的就这样?”

刘暮舟使劲儿点头:“真的!”

就在此时,栖客楼上,再次有人声传来。

“刘暮舟,我尚未关门,你可愿意做那个十四?”

钟离沁瞪大了眼珠子,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尚在山中的各位祭酒,此时面色各异,都在等刘暮舟的答复。

但背剑的年轻人只背对着栖客楼,摆手道:“不愿,我有师父了。”

「错别字麻烦各位道友提醒一二呀!

至于风格……恐怕很难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