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佬从养猪开始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院士加入

大佬从养猪开始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院士加入

作者:九命韧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1:39 来源:小说旗

一周之后

也就是8月25号这天

王院士三人率领的验收专家团来到了山神农场位于华北的试验田。

今天华北试验田里的玉米也将开始秋收。

由于上次安海农场的玉米产量太过惊人,专家们对华北试验田更加充满期待。

“老王你看这里的玉米是不是比安海那边的更好?”刘院士微眯着眼向王院士问道。

“嗯,确实要好一些,估计这边的亩产量也要比安海那边高一两百斤!”王院士欣慰的笑着点点头。

“看来咱们这次是来对了,这里的玉米亩产量肯定又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全国记录!”刘院士虽然是研究水稻的,但能看到国内的玉米育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他也非常的高兴。

对于玉米亩产量的测算专家们不知做过多少次。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山神农场华北试验田的玉米亩产量数据就震撼出炉啦!

2432公斤!!

不错,就是2432公斤,比一周之前的2325公斤再次提高了107公斤。

“卧槽!山神集团真的牛逼大了!全国玉米单产记录又被它打破了!”

“2432公斤啊!这不是就4864斤了吗?这也太恐怖了吧?我家的亩产量才七八百斤啊!”

“我们东北这边的稍高一些,但平均亩产量也就1200斤左右,可能有些管理的好的农场能达到2000斤左右,但那样的农场太少了!”

“真的恐怖如斯!这才短短一个星期,山神工厂就两次打破了全国记录!真的牛逼冲天了!”

网友们看到后再次震撼不已!大家都没想到山神农场这么给力,这么牛掰,居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连续两次打破全国玉米的单产记录。

然而,随着秋收的持续推进

山神农场带给大家的震惊更是一浪接一浪。

还没等大家从打破玉米单产记录缓过劲来,山神农场再次给大家放了个大卫星。

山神农场的水稻亩产量又破记录了,而且还是世界纪录!

1245公斤!!

不错,山神农场的水稻亩产量达到了1245公斤。

比袁老之前创造的1149公斤多了将近100公斤。

之前水稻亩产量的全国记录,是由袁老在2017年创造的1149.02公斤。

2017年在北河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相关机构对袁氏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的测产验收。

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这也是中国水稻最高亩产。

也就是说,山神集团再次打破了水稻亩产量的全国记录,甚至世界记录。

从今天开始国内三大粮食作物的最高纪录都掌握在了山神集团手中,其他公司估计都在瑟瑟发抖!

“山神集团是不给其他种子公司活路了吗?玉米水稻和小麦的全国记录都被他们包了。”

“哈哈,这不是好事吗?国内种子行业就需要山神集团这样的‘搅屎棍’,要不然其他装死的种子公司怎么可能有紧迫感。”

“楼上的比如真恰当,确实,山神集团就像闯入种子行业的鲢鱼,有它加入,其他公司才有竞争的压力。”

“算了吧,大家还是不要对国内其他种子公司抱有什么希望,要是他们真的争气,也不会在国内外市场上被国际巨头吊打了。”

“楼上的话中肯,现在国内也就水稻和小麦种子方面还不错,但在蔬菜、水果等方面,几乎全方位落后,和国外差距太大。”

对国内外育种行业有所了解的网友都忧心匆匆,别看国内的杂交水稻吵得凶,但在其他方面,中国真的差了太多!

因此很多网友都跑到公司的官网下留言,希望公司能进入蔬菜水果等育种领域,打破国外种子公司的垄断。

其实大家不知道,山神农场的蔬菜种子研究已经初见成果,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正式上市。

所以,当姜兴民看到网友们的留言后

立马趁热打铁,公布了公司的蔬菜种子上市计划。

当大家看到山神农场培育出的新品种蔬菜后,纷纷惊呼不可思议。

“卧槽,山神农场的蔬菜种植太牛了。”

“能不牛么?山神蔬菜可是他们公司的啊!”

“对啊,山神蔬菜品质那么好,他们公司怎么可能没有好种子?”

和网友们猜测的那样,山神集团的蔬菜种子之所以能培育成功,就是因为掌握了山神蔬菜的一些技术。

否则山神集团的蔬菜种子培育也不会这么快就取得了成绩。

……

就在山神种业全面开花的时候,姜兴民也给张海带来了一个大惊喜。

“什么?王院士接受了咱们的邀请?”

此时张海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没想到惊喜来的如此突然,

之前虽然张海就知道姜兴民在邀请几个院士,但他却没报什么希望,然而现在他却接到了这个的好消息。

“是的老板,王院士和他的团队已经接受了咱们的邀请,从今天起,公司的高产玉米种植培育计划,就将由王院士来主持。”

说到这里,姜兴民也非常的激动,没想到公司居然真的邀请到这么一个行业大牛。

院士啊!

虽然国内院士选拔有些乱七八糟,但大部分院士都是相关领域的巨擘,只要他们想要申请课题,那绝对能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

也就是说院士们根本就不缺科研项目和经费。

“很好,姜总,你这次真的为公司立了大功!”张海一脸喜色的表扬到。

“老板,这我可不敢居功,主要是王院士对咱们的山神一号玉米感兴趣,要不然及时花再大的代价也请不来王院士这样的顶尖科学家!”姜兴民谦虚的笑了笑。

其实姜兴民说的不错,这次王院士之所以接受了山神种业的邀请,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山神一号玉米。

作为玉米育种领域的大牛,王院士在这个行业钻研了数十年,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打破世界纪录,从而增加玉米产量,保护华夏的粮食安全。

而随着山神农场和山神种业的名气越来越大,公司对相关人才也更具吸引力。

除了王院士这样的行业大牛,还有不少年轻的中青年科学家加入了公司。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山神集团的几个高级实验室就全部组建了起来。

公司在高端人才上的短板终于得到了加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