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零九章 陶朗先得担忧

火红大明 第一百零九章 陶朗先得担忧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3:33 来源:小说旗

八月十日吴启戎接到了从库页岛的回信,杨向东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孙得化的安排,其次讲述了一下自己在库页岛的安排以及库页岛现在的情况,表示自己会在明年冰封结束后回来。看完后吴启戎也开始准备回信,而吴启戎回信内容也是陶朗先最近不太开心的原因,从上个月底陶朗先负责管理的莱州地区境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白莲花势力,陶朗先第一时间给朝廷发去了消息,告知自己顺利平定登莱两地白莲花叛乱,也许是想趁着这次有功陶朗先希望年初登莱两地三年赋税,从六月十三日把消息发送给朝廷到了现在八月初了还没有任何消息,陶朗先倒是没有太过着急,毕竟朝廷内的的各位阁老和皇帝需要谋划才能确定。朝廷对于登莱地区的指令还没有下来,青州兖州地区的流民已经到了。因为孙得化带领队伍到达青州府,随后仇天境与王天成带领1800多人加入青州兖州地区对各个小寨子攻击,导致很多地主士绅家破人亡,虽然空余的土地给很多百姓分了,不过更多的百姓陆陆续续到达莱州府,这让刚刚稳定下来的莱州府一下子多了多不稳定因素,(实际情况是多人,兴华公司的新兵通过引导把多人陆陆续续安排到了台湾,一部分准备运到库页岛,而各个边境负责的都是兴华公司的人,所以统计数据有一定的报假账的操作。)

而目前莱州府地区的人吃的都是兴华公司从台湾运输到达的粮食,这些只能保证他们吃到秋收时期。突然涌进来的难民让陶朗先应接不暇,以至于为了暂时稳定莱州府得粮食压力,陶朗先将一部分缴获的白莲花财产在辽州半岛采购。不过陶朗先也不能就这么坐吃山空,上次莱州府进入难民的事情陶朗先还记得清清楚楚,难民不会停止进入,只会越来越多,于是八月三日陶朗先又上书表示自己无法接待难民,请求青州兖州地区平定白莲花稳定当地减少或者杜绝难民进入。八月八日,陶朗先邀请吴启戎来到蓬莱和他商议难民问题。

八月九日吴启戎到达蓬莱,同时到达的还有库页岛的信件,八月十日晚上吴启戎和陶朗先谈话,陶朗先希望兴华公司安排下这些难民,吴启戎表示拒绝,从陶朗先上任以来,自己已经给他处理了差不多难民,自己再怎么牛,也榨不出来一点东西了,这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吧。吴启戎表示不接受难民,而且稳定登莱两地也已经让兴华公司捉襟见肘,陶朗先也明白吴启戎的难处,不过这多人确实让自己很不放心。万一他们闹腾起来,陶朗先可不希望再来一场大乱。

对于这些难民吴启戎其实也有些无力,目前公司手下有超过人,这还不算登莱两地农场的开销,兴华公司基本上把这两年的盈利全给砸进去了,要不是公司内部都是凭票购买不用实体金银,兴华公司早就崩盘了。不过吴启戎也希望留下这些人,能让人等一下粮食,不能让粮食等人,所以吴启戎表示可以让登莱两地的官府士绅拿出一部分接济百姓。

不过这些也是吴启戎自己扯犊子,经过海盗集团和白莲花得精耕细作,登莱两地哪儿有什么士绅地主了,有的只有和兴华公司深度绑定的军户和商铺。现在能拿出来就是三卫所军官和文登县荣城的商户了,不过既然吴启戎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肯定是已经和那些人打好招呼了,所以到了八月十日晚上,和陶朗先扯了一天的吴启戎才有时间看杨向东消息。吴启戎告诉杨向东登莱地区自己还可以顶一顶,告诉杨向东再在库页岛顶一年到万历四十六年冰封结束后再回来,不过她告诉杨向东两年时间自己陆陆续续给他安排人修通库页岛的道路。这人是留在库页岛还是送到台湾由杨向东自己决定。并且告诉杨向东登莱两地难民和陶朗先得情况,期间不需要给本土运输太多物资,因为现在登莱两地由兴华公司实际控制,两州境内铁矿与煤矿已经在兴华公司控制下,公司本土内部可以保证工作需求。优先完成杨向东在庙街以及稚内地区的布局,并且希望杨向东在海参崴地区布局,公司在万历四十六年可以完成彻底控制登莱两地的工作,整个信的内容吴启戎写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此时吴启戎却没有任何睡意。

吴启戎就想到已经在台湾地区待了四年的老宋,此时老宋在台湾地区有多人的规模,老宋告诉吴启戎在台湾的耕地情况很顺利,从后世的资料想一下台湾地区大概有1200多万亩土地,目前老宋在台北彰化新竹花莲地区一共开垦出来差不多160多万亩土地。(老宋组织了人的农业开垦大作战)着得益于老宋靠近福建广东等地区可以购买足够的耕牛,台湾地区的铁矿老宋也大力发展,耕具耕牛充足加上老宋持续不断的征服台湾原住民融合,台湾现在实际人口有不到人。

四年时间内老宋疯了一样开垦了90多万亩土地,这还不算那种菜地水果林地,甘蔗田风经济作物,这些算下来差不多150万亩。老宋在使用大规模农场的方式加上一年两熟的地理条件,一年可以提供人的需求,而兴华公司对大明本土贸易一年的金银贸易主要用来采购粮食。这还有差不多万人的缺口,导致台湾地区百姓吃的上米,反而公司总部是粗粮加米混合食用,而这样的情况也就从明年结束了,今年登莱两地大概可以有亩土地,其中有亩土地可以全面种植下去,对于现在只有人可以满足登莱地区的粮食需求,后面台湾地图的粮食就主要负责库页岛地区了。如果按照后世资料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一千三百多万人(2015年资料),而库页岛有四十六万多人,这人口数量很大,吴启戎预计现在这个情况接纳30万人应该没有问题,这人口差不多就是一个州府的人口了,尤其是沿着黑龙江中段地区有丰富的煤矿。有些时候你着急睡反而睡不着,想着事情反而睡的更快。

同样在床上辗转反而的陶朗先坐起身来在案桌上思考事情。此时已经三十六岁的陶朗先想到的是兴华公司号召的关于官员士绅们推荐贡献的事情。对于大明的士绅官员给他们打钱发粮,他们都恨不得父母多给自己长上个三头六臂,可是你要是让他们捐钱捐粮那不是要他们东西,那是要他们的命啊。目前登莱两地没剩下库银了,吴启戎这个公子哥虽然年龄不大,可是对于登莱两地自己的工作是真出力啊,出粮出人出钱,可是秋收后又该如何?目前登莱两地刚刚稳定,又有经过苦难的青州兖州难民。去哪儿弄安定他们的粮食。而对于自己给朝廷上的报告,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回复,这让陶朗先越来越焦虑。

此时被屋子里烛光摇曳唤醒的陶朗先夫人,看到了坐在桌子边一言不发得陶朗先。“老爷早些睡吧。”她轻轻地唤了一句,陶朗先扭过头看了看睡眼稀松的夫人,又扭过头独自思考,夫妻多年陶夫人也知道陶朗先在愁什么,拿起水壶接了热水冲了热茶,将泡好的茶给陶朗先斟了一杯。“官员士绅募捐的事情吴家公子说了应该就能完成,这孩子虽然年纪轻了些,但是办事还是有分寸的。”

“唉就是知道他年轻,对于官场的事情,他不一定清楚。就说他父亲与董遇时推行一条鞭法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其中的艰难与阻碍,他怎么会清楚其中的门道。我为官多年其中的事情你也见过一二。”陶朗先轻轻地抿了一口茶。“这是今年的新茶吧,确实不错,是兴华公司拿来的吗?”陶朗先询问。

“老爷,登莱情况艰难,如果需要老爷可以去府内拿一些出来。”陶夫人没有回答反而说到。

“杯水车薪罢了。”陶朗先摇摇头。

“辽东那里是不是可以先赊一些。”陶夫人又提议。

“还钱容易借钱难,没有实打实的银子,再好的关系,他们怎也借不出来的。”陶朗先又否决了。“如今有兴华公司的帮忙粮食,可以维持到秋收之后,但今年和去年一样天公不作美,雨水不足,今年的收成……”陶朗先又是无奈。“如今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秋收,如果一个月后朝廷不能再拨付一部分的粮食,那今年的登莱两地太平的日子不多。如果仅仅是为了这6万多难民,我反而并不担心,事到如今,我也无计可施。只能期望尽快将青州兖州地区的白莲花清缴平定,减少从两地到来的难民。节衣缩食将冬季麦种植之后挺一段时间。”陶朗先实在是太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