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四十章 准备吧朝鲜

火红大明 第一百四十章 准备吧朝鲜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3:33 来源:小说旗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华公司也放了三天的假,从八月十四到八月十六,吴启荣和杨尚东两个人喝的宁酊大醉,老二却和姑娘游花灯游火龙,在辛鲜坊安排了丰盛得食物,从台湾带回来的椰子让姑娘非常开心。

在整个大明,或许只有登莱两地如此和谐安稳的生活,八月十六杨向东前往朝鲜,在朝鲜地区等待的是一支600人的朝鲜籍士兵,而他们的领头人就是曾经无比支持郑汝立的门人郑继愿。

“先生终于见到你了。”在营地内年轻的郑继愿迎接进来的杨向东。

“釜山地区得工作很不错,不过你们损失也很大。”走进会议室的杨向东宽慰到。

“伤亡确实会有,不过有更多的朝鲜百姓不必再受到地主压迫也是他们的好运气嘛。”郑继愿苦笑一句。“我记得郑大师曾经说过“天下公物说”和“何事非君论”不过比起兴华公司来说还是远远不及,我虽然没有见过郑大师,不过在全罗道,重大事的名声,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我也希望能在大师曾经说过的地方生活,而现在我也确实到达了这个地方,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发展的实在是太慢了,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发展了,不到1千人,可是我现在觉得发展的也不能太快,路必须要一步一步走但是要走的稳。虽然郑大师的“大同契”组织扩散全国,黄海道安岳的边崇福、朴延龄,海州的池涵斗,云峰的僧人义衍等奇人谋人纷纷加盟。但是他们很多都是想捞一票的人,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付出的努力。他们也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驱动的方式,最关键的就是理想驱动和信念驱动,你能找到信念驱动的同伴已经是万分之一,甚至是千万分之一,但是如果你找到这是一个信念驱动的同伴,那或许整个朝鲜都只有那么几个人。我很庆幸你在全罗道能找到差不多1千这样的人这实在是难得可贵。”杨向东宽慰的说到。

“1千人还多吗?”郑继愿略带自嘲的语气说道。“我没有去过新华公司的其他地方,最多呆的就是朝鲜偶尔会到公司总部那里,我在那里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完成那些我曾经梦想要做到的事情。二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不是理想驱动,而是信念驱动的东西。”

“继愿,你的名字我很喜欢,我也知道你名字的含义,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我的理想和我的愿望被人继承下去,我们公司几个人看到的是更远的东西,那是你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杨向东抬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岔开了话题。“我知道你在全罗道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在平安道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强烈,我想在平安到建立整个兴华公司的分部。”

“需要做到这个地步吗?”郑继愿惊讶的看着杨向东。

“怎么?你不愿意吗?”杨向东略带调侃的语气询问。

“不我觉得太少了!”郑继愿反而眼睛亮了。

“刚刚结束的抚顺之战,你开导了,女真人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大明确实比朝鲜要大得多,但是他的**程度远比朝鲜更甚,大明只会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但是它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女真人在短期的时间内肯定吃不下整个大明,但是相比于整个大明朝鲜不大,但是它的力量更加微弱。”杨向东说到。

“事情真的会这样发生吗?”郑继愿冷静下来,不过他不得不这么想,从自己和兴华公司开始接触,到可以听取杨向东的讲课,他的很多道理和语言都被实现让他很信服杨向东的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些最坏的打算总是没错的。”杨向东喝口茶说到。“现在你在平安到没有任何基础,但是我们在平安道的基础非常充足,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朝鲜百姓,而且我们和平安道的一些当地官员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你在平安道的基础不多,我大概给你说一下,平安道目前的情况,目前我们沿着鸭绿江到皮岛一共有60万亩土地,有造船厂三家船坞12个,手下朝鲜籍得民工一万三千九百五十人,从当地购买的矿场有三处,两处煤矿一处铁矿,旷工是数量有6000人。这差不多2万多人你可以挑选出适合的人员组成军队,兴华公司可以给你们安排教官与物质补充。”杨向东说到。

“不愧是咱们新华公司,我在全罗道也未必能征集这么多的人。”郑继愿开心的说到。

“你不要高兴的太早,我们公司只可以给你提供三个团的装备。而你也必须服从新华公司的命令。”杨向东说到。

听到杨尚东这话,郑继愿腾的起身,“我志愿加入新华公司,为了兴华公司的理想而投身。”

“先不要着着急表态,我需要一支不亚于新华公司民兵作战能力的队伍,你的任务很艰巨时间,只有不到一年。”听到杨向东的要求,郑继愿反而冷静下来。

郑继愿沉默思索,“一年的时间说起来不短,我可以完成对队伍的队列和基本训练,可是没有经历过实战,他们的战斗力没办法保证。”郑继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确实士兵的作战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训练,实战才是检验战斗力的最好途径,不过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只要完成这些最基本的训练就可以,后续实战的机会多的是。”杨向东拜拜手让郑继愿放宽心。

“我们目前在全罗道的工作很顺利,现在要在平安道工作,那我们的队伍需要从全罗道撤离吗?”郑继愿询问。

“不需要,全罗道还需要你们继续在那里工作。”杨向东说到。“你只需要抽调一部分骨干配合我们新华公司的工作就可以了。新兵训练的武器装备,我们会在今年年底前给你送到先期,你要准备的就是营地以及新兵的挑选和基础的内务队列训练。”

“我们朝鲜队伍的装备公司怎么安排?”郑继愿询问。

“伙食与军饷的开支全部由新华公司负责,装备的话以民兵装备为基础加上火炮支援单位。”杨向东也不藏着掖着。“不过你们在全罗道尚庆道的工作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我们现在不缺乏粮食,那些因为生活所迫的朝鲜百姓还是要接纳他们,你们去年的工作干的就非常不错,现在他们在公司的安排下,有了自己的土地没有了压迫。”

“这个我确实接到了他们的信息,对于让他们去新华公司安排的场地他们很开心,就是当地的环境确实有些恶劣,不过公司给他们的援助也非常充足,他们希望我们让更多的亲戚前往他们的住所和他们一起生活。”郑继愿提起这个就非常开心。

“朝鲜百姓是非常吃苦耐劳的人民,对于他们在公司安排的场所的工作表现,公司也非常满意。朝鲜北部适合耕种的土地其实并不多,他们的情况只会比朝鲜南部更加困难,你的工作应该会更好地展开。”

“朝鲜南部的土地确实是适合耕种,但是他们受到的压迫也更加严重。”郑继愿有些难过的说到。

“努力工作吧!天下的局势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乱。”杨向东如同总结一般地结束了整个话题。随后他拿出准备好的命令和文件交给郑继愿。看着郑继愿离开,现任朝鲜地区的负责人杨小了进来。

“先生,朝鲜船厂的同事们已经到了。”杨小了说到。

“小了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对吗?”杨向东突然想起自己在登莱两地自己抚顺的操作。

“我记得杨先生曾经说过事从权宜,总不能把刀子插在身上的时候才知道躲避吧!”杨小了提醒着杨向东。

“对呀,其实人民是最聪明的,他们知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可是我担心呀,我担心我们有些事情做的不会被人理解,甚至被一些别有企图的人来引发厌恶。”杨向东摇摇头说到。

“少爷你也说了别有用心的人,他们要干什么?我们是拦不住的,但是少爷说的也对,人们是最聪明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当下看不见看不清楚的事情先做下未来,最有未来的人给我们做工段,就如少爷曾经说过隋朝大运河的事情,有些事情当下是看不到结果的,但是未来会有人理解会有人懂的。”杨小了正了正身体,对杨向东行了军礼之后转身离开。

杨向东很少见的没有立刻起身去忙工作,反而坐在那里呆呆的看着窗户外面一言不发,他想到了很多事情,默不作声就这么愣着愣愣的呆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他猛地长叹一口气,然后起身离开办公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