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熊廷弼罢官

火红大明 第一百九十三章 熊廷弼罢官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3:33 来源:小说旗

蒲河之战近万人得调动只杀死了30多女真人,这让本就弹劾熊廷弼的声音也愈发的强烈起来。张至发在泰昌元年八月十四弹劾熊“奴酋大入不闻大创,小入不闻小创,尺土未恢,屯堡日削”,冯三元在泰昌元年八月十八弹劾熊廷弼“进守者才一辽阳与沈阳耳,而屯堡之侵克不与也”,这些很明显就是冲着熊来的,熊廷弼也不是傻子,他自己也承认的确保护不了屯堡,并且还写进了《奴酋大局入犯疏》中,这个时候最能给自己辩解的就是,奴酋不是来村屯抢掠的,就是要打沈阳的,我打退了奴酋,所以才保住了沈阳。而且已经尽全力将那些墩堡的人口给送走了,这种操作熊廷弼不是第一次用,在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十二的王大人屯之战后就用过,简单而言就是为了对付言官弹劾他保护不了村屯,无力应对老奴的抢劫,把老奴说成就是来打沈阳,沈阳没丢就是大功!至于村屯,和保护住沈阳相比,那都是小事。

蒲河之战过后,熊廷弼对辽东明军心灰意冷,八月二十六日给邢慎言的信说“次日合平夷、靖夷两营官兵全全调出,不能抵贼,而战事亦可知矣。”面对5000女真人撤退,居然没有士兵愿意追击,而登莱军居然大着胆子开城和女真人硬碰硬,辽东军真的是拿不出手。

而九月初一,江东军给熊廷弼的战报更是让他有些难堪,借着努尔哈赤离开赫图阿拉的时间,宽甸一个团主动出击,攻破了女真人三处寨子,并且全歼300女真人,从江东军建立到现在一年时间就有3000多女真人脑袋给了熊廷弼,不过陶朗先也让很多脑袋挂在了熊廷弼的战果下,虽然有将近1000人头落在了熊廷弼脑袋上,不过架不住陆陆续续辽阳沈阳地区的村堡被攻破,一连串的弹劾让熊廷弼更加心力交瘁。

而九月十日熊廷弼接到了来代替他指挥位置的袁应泰,自己也准备灰头苦脸的离开辽东,九月二十日结束完所有的交接手续后,熊廷弼到达盖州,在这里见到了同样撤退到来,原来在沈阳协助防御的登莱军。等待熊廷弼到来后带上所有人员离开辽东。

九月二十二日熊廷弼来到登莱,陶朗先并不在蓬莱,依旧在青州府工作,不过兴华公司却告诉熊廷弼,在青岛已经给他准备了疗养院,等熊廷弼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后送他回家。不过熊廷弼没有去青岛而是在蓬莱住下了,上次走马观花的查看了登莱一趟,这次自己可得好好参观一下。

接待他的是登莱正式的总兵董遇时,得知熊廷弼没有去青岛给他准备的疗养院,董遇时就安排了两个医生和他一起行动,因为熊廷弼是只身一人来的辽东并没有任何家人随同,身旁只有几个老奴,陶朗先觉得还是把他的家人都接过来的比较好。熊廷弼告诉陶朗先,这不合适,表示自己还是要回去的。

此时熊廷弼心中还是对于辽东的关切,于是与董遇时吃饭时候也是三句不离辽东问题。董遇时也只是听着没有任何回答,熊廷弼说着说着也就没了话题,看着这个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的董遇时,熊廷弼反而停下来询问董遇时的看法,董遇时只是摆摆手表示自己也无话可说。熊廷弼反而不依不饶起来,董遇时只是说辽东的事情说到底,并不是辽东才能解决,随后提起熊廷弼是否愿意在登莱多走动走动,熊廷弼见董遇时不想提关于辽东的事情,就接着董遇时的话继续聊。

随后熊廷弼提起从辽东运输了将近十几万的难民,问登莱如何安置这些人,董遇时也算是据实以告,与历史上并不相同历史上陶朗先极力拒绝辽东难民进入登莱地区,当时的情况是登莱地区本身就因为连年灾荒,加上土地兼并导致登莱地区本身,百姓就没办法做到自给自足,再加上从辽东地区将部分辽人运输到登莱之后,导致土客矛盾愈发激烈。

而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兴华公司的建立,登莱地区本来应该有将近八十万的人口,因为台湾库页岛和外东北地区建立了相应的分散地,导致登莱地区的人口只有不到60万,而且因为登莱地区土地改革事实上成为了土地国有制,而土地国有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土地的利用率,以及作为生产资料的最大化使用导致土地完全可以满足百万人的需求。这也是让陶朗先沈有荣与徐光启认同登莱的原因,但是登莱的模式在目前整个大明不可复制。

至于回答熊廷弼的问题是,登莱地区土地改革后可以容纳辽人的迁移,而多次外地难民进入登莱工作也让当地对于外来人口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本应该在其他地区产生的土客矛盾,反而在登莱地区没有任何影响。当然这些问题熊廷弼也不可能得到董遇时的详细回答,只是告诉他能够接受这些难民。对于董遇时的回答熊廷弼对于自己的问题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既然辽人可以在登莱地区安稳生活那么这些失地辽人就可以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新辽军,对于这个董遇时反而不是那么认同,董遇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熊廷弼,军队的重要组成就是四点,军饷军资的供应,充足的训练,良家子,还有思想教育,就以登莱军的训练为例子,登莱军征兵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政治审查,确保士兵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其次就是登莱军的军饷供应全部由士兵亲自查验签字画押之后才能进行领取,伴随的是军队开销的财务公开,每个士兵都知道自己领了多少钱,登莱政府划分的物资如何使用和使用了多少。

接下来的是士兵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训练结束后,根据士兵的个人体能与实际情况,确定其在队伍中的职能,登莱军得士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战士兵,一类远程的士兵,最基础的训练就是火枪射击与长矛的刺杀,这是两类士兵的基础,在军队实际刺杀训练当中,团队训练是重中之重。

而上述的两个内容,就必须要求这边有基础的知识与沟通能力,这就要涉及到每个连队中的指导员以及老兵的作用,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是基础。其次是百姓从军为百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入伍就要学习和严格执行的,这也是董遇时告诉熊廷弼登莱军作战能力很强的最重要基础,相比于失去土地的辽人,登莱军得思想工作比他们更加突出,这也导致虽然作为客军,登莱军可以在萨尔浒之战中可以展现出强大作战能力的问题。

此时董遇时才发表了一点关于辽东地区战争未来的一些想法,因为熊廷弼执政时期的大规模摇人,导致很多军队都是作为客军存在,他们对于女真人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并没有一些清楚的了解,而那些在辽东地区长期驻扎和作战的辽军,因为萨尔浒之战的大规模失败,导致军队士气低落,因为辽东地区多年的军事颓废导致辽东士兵也没有充足的军事装备,未来辽东地区的战斗会非常惨烈,外地来的客军不清楚女真人,了解女真人的辽军战斗能力低下。

国本之争会导致明朝内部政治局势非常动荡,此时两人都不知道,刚刚继位的朱常洛已经在今天驾崩,见董遇时既然提起了辽东的情况,熊廷弼也就询问起来关于未来辽东如何处理的问题,董遇时沉默不语反而无奈的摇头,关于辽东问题,在兴华公司开内部会议的时候董遇时也参与了,那份会议开的很早,此时董遇时回想起来,更是佩服这些年轻人的想法,见熊廷弼一直询问自己,董遇时无奈的说出了不可为三个字,熊廷弼反而有些不依不饶的询问,董遇时反而更不想说了,此时已经晚上十二点,蓬莱城的钟声响了,此时熊廷弼也才反应过来今天聊的太久了,于是董遇时就决定明天再聊。

九月初二,董遇时在蓬莱政府大院起来,此时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登莱巡抚的官衙已经非常具有现代化的味道,六层的主楼和宽大的停车场还有专属的马棚,绿化带上的松柏与竹子道路两边矗立,董遇时没有去正在忙碌的食堂,他这个年龄已经没那么多体力操心这个事情,在政府大楼边修建了一个小花园,董遇时见到了已经在花园内散步的熊廷弼。

见董遇时到来,熊廷弼不由说到与上次来登莱官衙相比,这次又有了新的变化,董遇时脱下外套开始起势,这是他的从吴启戎那里得到的建议每天起来打打太极,听到熊廷弼的话,董遇时乐呵呵得回答,那是自然,日升日落亘古不变,但是人与生活总是要向前变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