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外东北人口

火红大明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外东北人口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21:16:47 来源:小说旗

不管你是否忙碌时间总是在一天一天的过去。从天启六年冰封结束的三月中旬,在当地的1000多大明和朝鲜籍移民以及女真规划的地区在后半年准备的药材木材,毛皮等也随着兴华公司的船队南下,一部分木材运到平安道进行造船厂和当地建材使用。

大部分被运到了台湾省,而一部分运到了海南,随着停战协议没有被打破,各种经过制作的毛皮和香料以及药材陆陆续续的从马尼拉开始南下或者东西方向销售出去,其中不乏丝绸之品和精致茶砖,还有各种教派符号标志得的瓷器和家具,得益于兴华公司一支推行的标准化,在经过兴化公司内部门窗建材的经验下很多可拼装起来家具在南海风行,很多没了领地但是和兴华公司合作的部落领主们也是热情采购。以至于不得不扩大产量的同时也让兴华公司内部本就朴素的办公用品更加简单实用。不过这并不影响公司老员工,毕竟大家都是苦日子过来的,朴素一些反而让大家不会飘。

随着30条兴华公司船只到达雅加达,总督也是放下手中的文件,在自己刚刚落户的总督府内,通过卧室的窗台可以完全看到整个港口的全貌。这支船队不仅有所需要的香料和丝绸还有瓷器,还有整整两船的家具,从自己签订的货物清单上可以看得出,这几场货物如果安全运送到欧洲,那自己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也可以让自己更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而且随着这些商品回到欧洲的还有自己的战报。此时得益于日本籍雇佣兵的帮助自己已经完全吞并了万丹苏丹国,而这些只需要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真的是非常快了。

而此时自己的目标还是要稳定下来,毕竟自己不能仅仅依靠于新华公司的贸易来维持,还是要在当地经营自己的商业运转。而总督也决定继续通过分化来让当地安稳下来便于统治,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要稳定地方,就需要荷兰自己的军事力量。但过与兴华公司的战争之后,荷兰本土没办法给他安置更多士兵,所以荷兰人决定已经对自己指挥体系内的日本雇佣兵下手,此时手中有不到1200人的雇佣兵,不过对于万丹苏丹国绝对够了,于是一方面他以日本籍雇佣兵为主要军事力量,开始在各要点建立军事堡垒。其次和万丹苏丹国这次战争之中愿意投靠荷兰人的贵族与部落头领们合作。同时提高荷兰人和贵族自己日本雇佣兵的地位。

在随后的治安战之中,通过扶持本地士卒配合荷兰军官建立本土军队,其中以苏门答腊岛地区的曾经属于万丹苏丹国的士兵安排到爪哇让爪哇的士兵到苏门答腊岛。并且给予这些欧洲军官一定的行政管理权,而日本籍雇佣兵安置在雅加达周围,用来防止马打兰苏丹国的进攻。而真正梦协助自己得,或者说真正听命于自己的还是不够,所以总督大人一边决定聪欧洲本土招募,一边想着从日本和大明招募。

同样在安置军队的是,海参崴地区,随着南下距离大明更近,围绕在兴凯湖的百姓此时越来越多,除去海参崴的1000人以外,吉林地区原本归顺女真人的部落也有很多已经脱离其管辖。毕竟加入兴华公司不仅可以将自己手中的毛皮和药材,乌拉草等东西直接与兴华公司贸易免去了原本女真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归顺兴化公司自己家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铁质厨具,如果把家中适龄孩子送进学校不仅每年有粮食奖励,如果自己家中的孩子学习上进的话会第一时间得到公司安排的新住房。那种厚实墙体白色粉刷后的房子仅装修完毕,而且还适应当地的气候建了火炕。而且冬季燃烧火炕也不需要自己去额外准备多余的木材,兴华公司会以优惠价格他们提供燃料。

而因为外东北此时的中心在共青城,这里负责的人是一个临时指派出来的。具体负责人还是需要公司后期任命,不过按照兴华公司以往的惯例来看,一般第一批接手工作的人在获得公司的通知文书之后,会将这份工作成为实际工作,也就是说明实相符。其次的情况是兴化公司也会安排更适合的人。不过先期工作的人基本上也会保留原工作担任副手。

此时总负责人吴启贵考虑道路修建问题,这条沟通两地的公路起码要2500多里,而且工程部门即使手中有充足的历史资料,但是结合现在的情况需要10-30万人,工期需要30年以上,所以吴启贵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搞,不过很显然这条路投入比太差了,能做的就是每年安排一批人对现有的小道进行修缮和小规模的拓宽。保证通道在大雪不封山,雨季不泛滥的时候可以保证双方的正常通信。

此时借着和库页岛的距离便利而且东部完全在兴华公司的控制区,很多野女真人都划归到兴华公司管辖,而当地的汉化达到了八成,这就导致当地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人口支撑,而原本在外东北的几万人就要离开,毕竟有的朝鲜籍绿卡员工已经是10年卡了,所以南下就是必须的事情,还有点比较关键的是现在兴华公司在外东北的主要军事力量在雅库茨克和奥廖克明斯,还有更南面的基廉斯克不过此时在那里刚刚还建立了一个小据点而已。而此时的防御重心也就汇集在这三个主要据点当中,因为距离的问题。当地护卫队加起来是两个团还有附近已经服从兴华公司治理的原住民。

至于前文提到的将近4万多将近八个团的正规兵马。其实也是四巨头的疏忽,虽然他们的手中有充足的地理和历史资料但是对于外东北的刻板印象还是俄罗斯人征服远东的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营销号口中传的几次清军与俄罗斯人在远东的战争。

导致他们认为远东肯定存在大量俄罗斯人和归附俄罗斯人的原住民,而这里面的实际情况是占领了远东勘察加半岛,库叶岛,马加丹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雅库特共和国南部地区的之后,所谓的俄罗斯东进,此时刚刚和西伯利亚汗国结束战争不到20年,根本没有大举进入这些地区。

在这些地区因为大规模的进行汉化,导致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护卫队,于是再经过登莱总部的讨论后决定外东北留下三个团的正规军并且两年一轮换后,再留下一个团在此时的海参崴地区负责防御其余三个团陆续撤回大连,不过时间很充足的他们在平安道那里休整了七天时间后,兴华公司的新命令到了。就是让他们驻防在平安道。

时间到了天启六年末,北部南下的船队彻底停止,大量船只开始在南海地区往来,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云贵川难民进入海南岛和吕宋,毕竟对于大明百姓来说今年依旧不是个好年出来逃难确实算是一个不太差的选择,而让荷兰总督不太开心的是从大明招募人口和通过归顺自己的日本雇佣兵那里都没有招到人,唯一比较欣慰的就是欧洲确实来了 2000人。

相比于总督大人,兴华公司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经过多次运输和遣散之后,留在北部远东地区的只有不到人,加上登记在册得原住民,远东有20万人左右,而经过朝鲜库页岛分流之后,整个天启六年到达台湾的原远东员工人对于此时人口缺口比荷兰人更大的兴华公司欣喜万分,毕竟人力资源在那个时代都是紧缺的。

当务之急就是配合已经在棉兰老岛和巴布亚岛地区的主粮种植问题,其实这些事情已经由巴布亚省领导班子在干了,推广“短平快”作物木薯、红薯、玉米耐贫瘠、生长周期短(3-6个月)。香蕉,椰子经济价值高,巴布亚已有种植基础,也在逐步落到,不过也是让登莱吃到了香蕉等水果,同时进行短期蔬菜(如南瓜、豆类)种植补充粮食缺口,目前保证巴布亚岛自给自足。

而老宋给当地的文件内容也在强调不盲目烧林,而小范围轮作,保留土壤肥力。搭配绿肥(如豆科植物),蚯蚓土等减少地力消耗。挖掘小型水渠,利用雨季蓄水,旱季灌溉。推广竹制滴灌(低成本,易维护)。从东南亚引入**高产木薯、抗旱玉米品种稳定地区粮食产量。杨向东的补充意见是运输船兼职运农资,返程时从菲律宾、台湾运载农具、种子、肥料到巴布亚。收成后直接装船运往山东或东南亚市场。建立沿海粮食集散点在查亚普拉、马老奇设临时仓库,集中粮食再转运。

而随着南下的船队忙碌时,杨向东老宋等人也在忙着处理第三套粮票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