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见闻(七)

火红大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 见闻(七)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12:16:08 来源:小说旗

“我们的文化教育不是为了教出读书人,去考一个功名,我想袁大人也知道,我们在辽东和真人的大大小小的作战,尤其是盖州攻防战时候,我们的士兵没有一个投降的孬种。就是因为这些士兵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盖住是为了什么。我想说:我说了这么多,袁大人也应该清楚我们为什么在5个月的新兵训练时间内,文化和知识学习反而占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我们不需要以一当百的勇士,这是不可能训练出来的。”严武看着袁崇焕说道。

军营得参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袁崇焕除了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脸色凝重有些沉默寡言,而后续的参观袁崇焕也决定推迟一段时间。

二月初八,靖海卫以北的装备测试基地,徐光启与军工部门正在测试双管霰弹枪,小口径的金属定装弹药非常困难,但是双管的滑膛霰弹枪的弹药因为口径较大,弹药制作也就比步枪更加容易一些。

“已经连续发射了五十发,看来枪管与射击机构没有任何问题。”负责的军工部门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们登来总部和北方军工厂面对的敌人与南方军工厂面对的敌人不同,女真人装备的甲胄坚厚,霰弹对其的杀伤力并不大。独头弹的效果比霰弹好很多,龙息弹(含磷)也不错,不过骑兵的双管霰弹还是以独头弹为主,搭配部分龙息弹和霰弹使用。”徐光启说道。

“北方军工厂的意见也是这样的,步兵班中的士官还是要装备双管霰弹枪的。他们这种弹药的比例就比较均衡一些。说到底还是龙息弹的效果最好,这种弹药打到士兵身上之后,现在装备的棉甲完全可以被引燃,而且没办法短期内扑灭。就是产量太少了,我们军工部门对这种弹药真的是又爱又恨。”负责人有些无奈的笑着说道。

“二八式35转轮炮怎么样了。”徐光启又询问其负责人。

“去年最后一次商业运输时,我们已经将南方军工厂的样品进行了实验,一部分的零件进行了组装,现在在教导团内装备了五门用来学习和训练,我们登莱总部的在下个月底就可以提供给教导团。”负责人回答。

“台湾那里已经将这些转轮炮开始在飞剪船上装备,估计新的情况要等到冰封结束之后南方的报告了,我们登莱地区和北方的工业部目前主要还是定装金属弹壳的弹药制作。”徐光启却没有那么乐观。

“你们登来军的士兵个人装备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甲胄的装备比例非常大。”过了大概两周时间袁崇焕终于是继续自己的参观,他参观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登来军的甲胄工厂。

“确实女真人的甲胄装备比例也是非常大,而且有的女真人会身穿三重重甲这对我们的火枪攻击力有很大的影响。而女真人的重箭也是个难缠的事情,我们只能尽力保证士兵的甲胄防御力。”严武虽然嘴上那么说,但实际情况是登来君因为线膛枪的装备。女真人与其发生近距离的肉搏战比例已经非常少了,而且从教导团现在装备的转轮炮来看,与真人如果在战场上与登来军对峙的话,步兵估计连贴身的机会都够呛了。唯一担忧的就是女真人的骑兵,不过这就需要登来军提升自己的骑兵作战能力和骑兵规模。

甲胄工厂的参观只是让袁崇焕更加肯定登莱军的标准化,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登来军提供的火枪弹药通用的情况上看,标准化确实是登莱地区工匠的一个基本认知。

“确实如此,不过军中军士们都比较喜欢登莱地区提供得甲胄。相比起来登莱甲胄做工精良。防御能力比也不错,而且替换甲片没有任何难度,甲胄的整体重量要比工部提供的重量要轻上一些,但是防御力却不亚于兵部提供的甲胄。”副手也是很喜欢。

“实不相瞒,其实工部也非常喜欢采购我们登来地区生产的装备,但是价格一直被压的很低。其实我们一直是贴钱干的。不过事到如今没有什么事情比抵抗女真人更重要的了。”严武这话觉悟还是非常高的。

“确实如此,相比于登莱地区大明其他地方的官员有些一言难尽啊。”袁崇焕无奈的摇头。

时间到了三月底,袁崇焕也决定离开了,随着他离开的还有自己厚实的一本在登莱地区的心得。李嵩这次亲自送他离开。董遇时也难得亲自前来,给了他一套甲胄弓箭和火枪也算是一份临别的礼物吧。

这次为期三个月的浏览其实并没有参观什么东西,看上去农业商业军队,袁崇焕都看了个遍,可是并没有接触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比较接触多的是农业,知道登莱青百姓有土地,工厂设备多工匠专业性高,士兵训练严苛,可是他并不清楚这套的逻辑是在有南方的更深规模的经济基础扶持下还可以有如此大的成果。袁崇焕这次看上去心得写了一大堆,可是就如同走马观花,得到的结果也无非是分田,良家子,多训练,好装备,几个点而已。而土地从哪里来?两相从哪里来?士兵的装备又从哪里来?都是架在空中的。

随着袁崇焕得离开,难民开垦营的工人也陆续开始离开营地,到各地区开始工作。

“官道一局招募工人,月薪……”

“丰收农场招募工人,月薪……”

“确实是好找工作!”李四成耳边络绎不绝的招募声音让他激动万分。和自己的老朋友甲长两人一边走一边询问工作内容。

四月初袁崇焕得到了崇祯皇帝新的任命,正式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决定从山东直接到达北京,不过刚刚出了山东的他有些犹豫,此时他也不清楚的事,李嵩是三月份就已经得到了同意自己离任的任命。

这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东林党的全面反扑李嵩受到大量人的排挤,尤其是其在天启末任命登来巡抚这一职位的时候,确实有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的提拔,去的天启皇帝大家惹不起,但是已经死了的魏忠贤大家却可以站在他的棺材板上啐一口。而到了二月崇祯皇帝决定开始庭议处理辽东问题的时候,李嵩的辞职报告也被放在了崇祯皇帝的案头。对于登莱地区的重要性,不仅崇祯皇帝,而且殿内诸东林党的大员也很重视。

既然李嵩主动的滕出了这个位置,大家就在庭议上准备安排一个东林党的人,但是庭议结果是由袁崇焕兼任登莱巡抚。而孙国祯作为兵备道实际处理登莱事务,对于李嵩离任,孙国祯还在再站一班岗的安排,孙国祯其实也不太乐意,大明现在的政治局势实在是太乱了。而且现在做事的环境也太差。想搞事情,那么自己的官位就不保,但自己不搞事情,这位子实在座的没啥意思。在天启皇帝刚刚去世的那段时间,李嵩就与孙国祯两个人和董遇时谈了谈决定离任,不过那会大家确实也清楚,如果这时候这两个人离任,那么东林党的打击会紧随而来。而董遇时与登莱总部的意思是纵观其变,不要做过多的人事改变。二月份崇祯皇帝召开庭议的消息从京城传来,三月份李嵩就将辞职报告送了上去,就等着任免到期,不过作为兵备道的孙国祯只能再留任一段时间,毕竟现在其实没有什么明朝官员能靠得住。徐光启或许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徐光启对于政治上的处理确实上不得台面。

但此时刚刚出了山东的袁崇焕却并不知道李嵩已经离任的消息,对于自己兼任登莱巡抚的安排,袁崇焕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第一时间去找崇祯皇帝,还是应该现在登来做一定的准备。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官位的事情坐实,和崇祯皇帝确定一下搞一批钱粮用来采购登莱地区的东西,毕竟没钱啥事情都不做来嘛。

四月底,袁崇焕进京面圣。

袁崇焕进京面圣了,海南岛的消息则放在了杨向东得案头上,这件事情还要往回倒一个月。

三月份石碌地区已经扯皮了两年时间的铁矿问题出现了,琼州府知府派兵8000人包围石碌铁矿要求其划归国有,石碌铁矿两个护卫队营和五个民兵营与其对峙,双方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官兵很是审时度势,知道惹不起矿工后对周边村落进行了掠夺,倒是没杀几个人,可是当地百姓家中的粮食财产全部被拿走。其中很多都是民兵营的家属。

正月十五,护卫队指示民兵营突击县城,与县城当地情报部门配合后夺取县城,并且将官员囚禁,开仓放粮,在县城内开始进行公审大会,将贪官污吏,地痞流氓进行了统一的处置,三天后得到消息的琼州知府当即决定围剿,护卫队伏击官军先头部队后官军停滞不前,民兵营撤出县城,放置炸药将县城城墙部分炸塌。随后携带城中愿意离开的百姓离开县城,此时海边的船队开始接受百姓运到越南广平地区等待战争结束。

正月二十日,老二带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在昌化港登陆,并且在港口建立前线指挥部。飞剪船将步兵与装备送上岸之后,开始执行命令封锁琼州海峡。二十二日上午第六步兵团登陆琼州,配合陆战队进入各地开始解放海南岛。二十八日琼山卫解放,消灭俘虏官军人,随着琼山卫最大规模得官军被消灭,二月末整个琼州府被解放,

三月初封锁琼州岛的海军开始换防,而琼州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和人口迁移工作,一个月的时间运输8000人进入琼州岛,结合当地官府的人口田亩统计登录在册的人口大约是60万人其中黎族15到20要左右,汉人与熟黎有40万人。而封锁时间南方高层认为最少也得一年。总而言之海南岛现在已经脱离大明体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