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火红大明 > 第三十章 威海卫

火红大明 第三十章 威海卫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3:33 来源:小说旗

三月初一,吴启荣和老二在董遇时家里,讨论自己来这里招揽落魄军户的事情,并且带上了兴华公司的拳头产品。看着这个身高170冒头的40多岁的人,在这个平均年龄60都不到的年代,他也属于中老年了,一张圆脸看上去很是忠厚,他看着吴启荣带来的吴梦麒的书信,一双剑眉皱起,吴启荣当然不知道历史上对董遇时的记录,不过他也看的出来,虽然是威海卫的指挥佥事,不过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威海卫的情况比百尺崖守御千户所的阻力更大,这使得他一年多的时间只能将很小一部分的徭役和多余的杂七杂八的差役人员裁撤,而吴梦麒因为百尺崖所的人员地盘都没有威海卫那么大,而且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内有吴梦麒吴梦麟,两兄弟还有自己家族势力的配合不仅将一部分的公款吃喝改成集中食堂,而且境内所有配合的,或者迫于压力的百户总旗这些小军头小地主们,将荒地旱地摘出来,交给一部分失地军户,或者佃户用以统一灌溉和开垦,形成自耕农而且保证开垦荒地和旱地三年不纳税。

看着将信封放回自己手边桌子上的董遇时,吴启荣笑呵呵的说:“董伯伯,父亲说,董伯伯看完信,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接告诉我,或者写成书信我给父亲带回去。”

看来信的内容董遇时还是很开心的。他摆摆手,“暂时还是没有的,不过我听叶安(吴梦麒的字)说,你那里给你父亲出了不小点子,看来被劫的事故让你成长了不少啊。”

“哎,董伯伯,人总是要长大的嘛,和闷葫芦一样的总不能老是庇护在父亲的身下,总要出来干些事情的。”吴启荣也是感慨。

“这次我来的原因,父亲也在书信里给董伯伯说过了。我那里的肥皂厂需要一些工人,父亲安排今年的开荒耕种的人已经抽不出来了,我也只能来董伯伯这里求一些落魄困苦的军户。”吴启荣将自己来的原因说了一遍。

“你和你那个一起逃出来的小友还是有点儿本事的,你父亲写给我的信里边经常提到你,有些不错的点子好像还是你和那个小友一块儿想出来的,那个小友叫什么来着?”董遇时有些想不起来。

“杨善丁。”吴启荣又将杨项东的大概信息给董遇时说了一遍。

“在百尺崖守御千户所里一些改革比我们威海卫好了太多。你父亲安排的那个集体食堂的点子相当不错,而且你们那里的伙食好像还不错诶。”董遇时夸奖到。

“呵呵呵呵呵呵,董伯伯实在是谬赞了,我们年纪轻轻的哪有什么好点子,还是父亲和董伯伯久经世事,事务繁多而且掣肘太多,有时候我们这些小后生瞎闹腾,董伯伯和父亲也疼我们得了,至于搞得好啊,其实我们那里地方小,没有威海卫的摊子大,不过在这么大的威海卫实行一条鞭法,真的是辛苦董伯伯了,父亲也只一说董伯伯是个很有耐心的人,让我学习董伯伯做事情,他说董伯伯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我啊就是隔了一更想二更的人,做事情太急,因为这性子好多事情父亲老批评我。”吴启荣也是真话假话一起说。

“年轻人嘛都是急性子。”董遇时也是温和。

“哦!对了这是我和小友谈出来的一个章程。已经让父亲过目了,不过父亲的意思是说,这事情虽然不大,不过还是可以给春耕后的穷困军户一点糊口的吃的。父亲让我务必带给董伯伯看看。”吴启荣说着拿出一份合同。这是杨项东关于明年槐花肥皂用香精,槐花收购合同的。

因为这么半年的产量那点槐花都快见底了,而且福禄商行的意思是希望明年增加香味肥皂的产量,杨项东索性就和老宋将蒸馏车间扩大了不仅将酒提纯项目扩大,而且因为这半年的操作,负责这事情的王小哥和杨小了完全驾轻就熟,他们可以带几个忠诚可靠的孩子做徒弟。增加一个槐花提纯的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拿着合同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后,董遇时放下书信,“你父亲说你啊就是乱七八糟的点子多,不过确实是个好点子,我这就收下了。”董遇时看来很喜欢这事情。

“那谢谢董伯伯了?”吴启荣马上起身给董遇时行礼。

将吴启荣自己的事情和吴梦麒的事情全部干完,招募军户的事情吴启荣也算是如愿组成,他跟着董遇时安排自己去招募军户的管家,这次招募,董遇时没有设置羡慕的人数和区域,这让吴启荣自己可以随便发挥。而跟在吴启荣身后的老二很是开心。

刚刚走到府门口,吴启荣老二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就是那天来吴府的锦衣卫李佐堂,吴启荣走向前给李佐堂行礼作揖,比他矮了一个脑袋的老二紧随其上。

简单吴启荣老二两人的李佐堂也是一脸惊讶,询问之下才知道互相都是来威海卫送信的,不过虽然都是送信,不过李佐堂还是说:“本来是要送完信,前往百尺崖守御千户所的,在这里遇到两位少爷,实在是巧合的很,这倒省的我前往了。”

吴启荣倒是摸不着头脑了,这锦衣卫没事找自己干什么了?

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李佐堂回答:“上次二少爷提的那个海船的事情。”

“李大哥船的事情怎么样了?”老二倒是反应迅速。

“嗯!我在蓬莱联系了一家有船的商人,我看了看都是一年的新船,最多出过五次海,船况非常不错。现在就在刘公岛内维护修养,不知道两位有没有时间去看看。”李佐堂询问。

“好!”老二刚说一声,吴启荣打断他的话。“太好了谢谢李大哥了。”吴启荣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李佐堂有些不太好意思。

“没想到李大哥能给找到实在是太麻烦李大哥了。不过我们刚把书信送完,一会害得赶快回百尺崖所,船等我们送完信回来就去看看,李大哥务必在这里多停留几日。”吴启荣又是作揖。

“无妨,我在威海卫还需要多待几日。”李佐堂倒是实话实说。

和李佐堂分别,吴启荣老二倒是也没有谈起过关于船舶的事情,主要两人忙些寻找合适的落魄军户,不过董遇时安排的管家很上心,找到的都是那些很老实本分的而且年龄也不大,都是二十出头,有结婚的也有没有结婚的,没结婚的也是家里只有一两个兄弟,或者姊妹父母健在的,总之有亲有故。却都是年富力强干活麻利的。

招募军户的事情,吴启荣一共跑了三天,原来计划招募18户的计划,在管家的带领下没怎么费力就招募了30多户,而且每户的情况吴启荣很是满意,对卫所下情况摸得这么清楚,吴启荣也不由感叹董遇时的精力和记忆力,虽然招募的过程很顺利,老二也是精确的登记登记了一番,可是一下子多出来130张嘴,也让吴启荣有些挠脑袋。吴启荣愁的不行,老二倒是无所谓,所谓蒯到碗里就是肉,更别提这种和心思的军户,能找到这样的军户吴启荣怎么也得偷着乐,这愁眉苦脸的知道的是他招募落魄军户,不知道还以为他被一群落魄军户劫持了。老二的话虽然糙不过也是正话。很难得老二这么正经,吴启荣也是长谈一口气,索性带着他们一起去昆嵛山,临走前吴启荣塞给管家一个荷包,管家颠了颠荷包,那客气的脸色更是堆满笑容。表示有什么需要自己效劳的直接安排。

不过回去昆嵛山的路上,吴启荣了没打算让他们闲着,吴启荣在威海卫和董遇时弄了五辆马车,捎带买了五大车的石灰。老二还说了吴启荣一句,贼不走空。吴启荣回怼一句,那叫物尽其用,五辆马车被军户记得几个车把式带着一路返回百尺崖守御千户所。

正在带着生产队奋力打沟的老宋,看到吴启荣一下子带来了这么多军户,先是一愣,跟着他的李三福拍拍他的肩膀说:“吴少爷带这么多人。地窝子可是不够哎。”

是啊本来计划十几户的地方,现在看来根本不够,没办法老宋只能停下现在抛沟的计划,带领新来的军户开始暂时的修建地窝子,因为冬季还没完全过去,老宋又安排一部分新来的和老员工去伐木区安排晚上用的柴火。老宋也没闲着带着吴启荣带来的五大车石灰,送到还没修好的烧窑厂,李三福也是机灵他去告诉正在学校的杨项东,杨项东出来教室得到这三十多户的消息,也是愣了一会,心里有些埋怨也有些好笑,吴启荣这个家伙真的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好家伙这100多张嘴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安排了的,而他们居住的这十来个地窝子也忙活了三四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