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闲话家常 > 第615章 慢慢疗养

六零闲话家常 第615章 慢慢疗养

作者:兔子不吃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28 来源:小说旗

顾朝砚冷笑:“现在看还是后妈吗?没看出来我的脸跟我妈长得多像?”

小战士仔细的端详了几眼,摇了摇头:“果真不像,这么一看连长你后妈对你真好。”

顾朝砚无语了,哪里来的二傻子?

也不再理会他,心里在想着该怎么教训一下孙大洪。

回去就给孙大洪看他妈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有他满月时被他妈抱着的照片。

然后就罚这家伙负重二十公里,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在队里乱传消息。

江梦雪还急着回医院整理这次救援的总结,所以也就没回首都。

等会到医院才收到老家那边的消息,王大丫总是咳嗽,顾淮安他们不放心,接去市里的医院做检查。

医生说是慢性支气管炎。

平常胀气,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胃灼热,这一些症状都有。

这个毛病有点麻烦很难治根。

医院里开了几天药水,吊完了医生就让回去。

回去后不要闻二手烟,增强体质,防寒保暖,预防感冒,你要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保持间的空气流通呼吸道通畅,补充营养。

其实她的身体状况也不止这些。

胳膊腿也不利索,阴天下雨还会膝盖疼。

人老了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

其实这一辈的人都是一路苦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受累,年纪大了自然一身伤痛。

像王大丫这种生育多次,除了生下来的六个,干活的时候还流掉两个,听说顾淮安上面还有一个姐姐,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

这种情况老来肯定毛病越多。

顾淮安他们都想把老两口接到城里来生活。

但奈何老两口都不愿意,他们一辈子习惯了在乡下,到了城里手脚都没地方放,过个一两天还行时间久了他们实在不习惯。

医生也建议还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比较好。

平时只要注意不要劳累,多注意一下保暖和饮食,其实没有多大的毛病。

这人老了不管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都不愿意跟孩子讲。

从去年开始王大丫就总咳嗽,只是那时候情况较轻她也不在意。

要不是顾淮彩女儿结婚她回家接两人去城里喝喜酒,因时间太晚了就在老家住了一晚。

结果晚上就听到东屋里头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

想他这住在隔壁的都吵了一晚上没睡着,咳嗽了一晚上的王大丫得多难受。

第二天回去以后顾淮彩就把事情跟其他哥哥姐姐说了。

顾淮安和顾淮桔这才强制性的把王大丫带去医院做检查。

江梦雪的注意力也被转移,顾淮彩的女儿也结婚了?

好像没比墨宝大的好吧,应该刚满二十。

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可能寄了信过来但是她没收到。

不过李翠英和顾振江都在家,再不济几个孩子也在,带个礼就行,她这边虽然没赶上但也要寄个礼物恭贺一下。

其他侄子侄女都有总不能缺了这一个。

医院这边事情忙完已经过了好几天。

江梦雪眼看快开学了他们还不回来,这才打电话催促。

这段时间冷瑜也来过家里,听说知知别人都还没回来她就走了。

而且陆家的陆英杰为了逃避军训也跟着去了。

自家的几个孩子江梦雪倒是不担心,但是得早点把陆英杰送回来上学呀。

她可是知道陆英杰那成绩在家向来都是混合双打。

不趁着最后一年抓紧时间学习,哪怕是第一批高考的题目他也不一定能考上。

跑到公社里接电话的是顾桉瑾和顾砚宸,他们骑了大爷爷家的自行车。

这几天回去可让他们玩疯了,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就没他们不喜欢的。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来?快开学了不知道吗?

你们不上学也得把英杰带回来啊,这么长时间你们陆叔陆姨也想他了。”

只听见两人在那边争夺话筒,最终被顾砚宸抢到了。

“妈,我们过几天就回去,明天去一趟姥姥姥爷家,后天收拾完东西我们就回市里坐火车。”

他们老早就算计好了,下了火车第二天就回学校上课,一天都不耽搁。

既然他们自己已经决定好了,那江梦雪也就不催了。

“家里怎么样,二爷爷二奶奶,还有你姥爷姥姥身体都还好吗?”

“都挺好的,三个舅舅家的表哥都接手了舅舅们的工作,只不过表哥们兄弟多,工作就只有一份,平时嫂子们之间难免有些不和。”

几个舅舅都是选的自己大儿子接班,其他几个儿子金钱补偿。

不然也没办法,工作只有一份,几个儿子也没法分。

虽然舅舅们年纪还不大,但是在厂里面的上升空间显然不大,还不如让给年轻人呢。

江梦雪算了一下,大哥家的老大江昱坤等到明年都快三十了。

不过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没那么高的要求。

原则上不超过二十五岁,但有两种人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

一是1966,1967届高中毕业生,二是有专长的人。

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时,很多地方并没有遵守这一年龄限制,凡是在文革中高中毕业的学生都被允许参加高考。

最高领导在恢复高考会议时力排众议,表示高考招生面向全国,不限年龄,不限工作,不限婚否。

所以如果江昱坤有这方面想法的话也是可以参加的。

“交给你们的信你们送到姥爷手里了吗?有没有给其他人看过?”

江梦雪在信中隐晦的提到了有可能要恢复高考的事情,还给家里寄了几套高考复习书。

江家一直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所以哪怕不愿意,被逼着也念完了初中。

高考已经停了十年,相信等恢复高考消息一出之后没有人会不心动。

这是唯一能走出去的机会。

要不然没有人会那么渴望得到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为了这么一个名额,什么都能够付出。

等到高考恢复之后,工农兵大学的身份会显得极其尴尬。

毕竟后面入学的都是凭自己本事考进去的,而在此之前的工农兵大学是靠着推荐信,有没有真凭实学真不好说。

“给了,那些书也带过去了,姥爷看完什么也没说,只让我们跟你说一声他知道了。”

江梦雪放下心来,她并不放心让江家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具体要怎么做,相信她爹会安排好的。

顾家几个孩子的户籍都在首都,顾振海的意思是最后一年让他们在首都上学。

知知的英语很好,她也想进一步学习一些专业词汇和语言。

这就需要找专门的课外辅导老师。

饱饱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毕业了做个老师挺好。

真正处于迷茫的是顾砚宸跟顾桉瑾。

好像还一直处于学生这个身份出不来,问他们对未来的专业有什么想法,也一脑门的问号。

顾桉瑾从小的理想就是当兵,但是家里的几个哥哥都进了部队,难不成他也要进部队?

感觉他哪怕参军以后的发展也未必会比两个哥哥要好。

但如果不参军,以他现在的状况又能做什么呢?

而顾砚宸想着还是稳定吧,弄个编制先,这样哪怕老了都有个保障,省得在外面讨生活养不起自己再回家啃老,那就丢脸都丢大发了。

顾桉瑾的这种迷茫一直到了他高中毕业。

说实话,她也还没发觉这个儿子有什么潜藏技能。

直到她发现顾桉瑾把自己玩腻的不想要的玩具拿出去,在小朋友群中拍卖。

这些小朋友家里不给买的,而他们自己又买不起新的玩具。

顾桉瑾就是拿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基本都以物品半价的价格把东西转让出去。

他自己玩够了,还能把二手物品再次利用,小朋友们也很高兴。

江梦雪:“......”

在军区大院里头搞投机倒把是不是不太好?

但这又好像不是投机倒把,只是把自家用不到的东西转让给了别人,不在投机倒把范围内。

看着赚了钱还在房间里闷闷不乐的儿子,江梦雪进屋坐到了床铺下面的书桌前。

“想什么呢?小金库暴涨了还不开心啊?”

顾桉瑾双眼无神的盯着屋顶,重重的叹了口气。

“妈,我以后要是没出息的话冷瑜是不是就看不上我了?她爸妈也不会同意她跟我处朋友吧?”

江梦雪简直是咬牙切齿,这种时候了还想着处对象的事儿呢,就不能有点出息。

“你就不能想点好?你怎么就知道以后就没出息呢?这么快就放弃了?

就你现在这态度,冷瑜看不上你才是正常的,整天伤春悲秋的,没有那心思隔三差五的在这儿开解你。

你就不能努努力吗?先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为之努力。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但你自己想没想去做又是一回事。”

顾桉瑾哪里是没想,是他实在想不到啥。

总觉得自己三天打头两天晒网,做这个也是一时兴起,做那个也是过了两三天就没了新鲜感。

他这辈子唯一坚持时间久的就是对冷瑜的喜欢吧。

他都担心自己这份喜欢也是有时限的,所以连告白都不敢。

万一以后不喜欢了,他不就成渣男了。

“你先好好复习,上次你爷爷送来的信不是给你看了吗?先考个大学比什么都强,其他的等以后有想法了再说。

你要是没有喜欢的专业,那不管是文科外语数理化,你专选一下总行吧,把一科往死了学总没错。

大学四年还不够你想以后的发展?

既然大学能够放开,以后其他事儿都说不定呢,你年纪这么轻,耐心等着就是了。

你要是担心自己冲动报的学科不是自己喜欢的,大不了以后读研读博,有的是机会能够纠正。

总比你现在伤春悲秋的强吧,万一悲过头了,高考都考不上怎么办?”

顾桉瑾想想上大学的场景,感觉跟上高中应该没什么区别吧。

校园不一样,教室不一样,老师不一样,身边的同学也不一样。

他在首都的时候去参观过清华北大,那里也一直都是自己向往的地方。

如果能到这两所国内顶尖的大学读书,应该是国内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

既然他没有想好自己想要做什么,那就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考上清华北大,完成人生逆转。

“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考上清华北大,让咱们家的祖坟也冒冒烟。

明天我就收拾东西回首都,跟我哥姐他们一块复习,有不懂的我还能问问他们。”

这次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回家属院,不用说也知道为了什么,但冷瑜一放假就被她妈带去他姥姥姥爷家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呢。

江梦雪摆摆手闪人了,想通了就好,至于清华北大就当成他远大的理想吧,这件事很难评,祝他成功吧。

七七年这一批高中毕业的学生,按道理来说也是要下乡的。

顾家几个孩子都是首都的户口,顾振海让人直接把他们下放到自己老家。

本来最多回去半年就能回来,但李翠英担心他们在老家吃不好喝不好,没有好的环境学习。

这不她跟顾振江两人水灵灵的就这么病了,去医院都看不好的毛病。

死活离不开几个孩子,非要街道办推迟他们下乡的时间,不然万一见不到最后一面谁能负责?

最近几年对知青下乡本就宽松许多,前两年首都更是有一批回城名额,许多工作岗位急需人上岗。

所以那些忍受不住困难的在当地结了婚,得知道有回城名额后痛苦不已,就差发疯了。

而且街道的人也知道李翠英跟顾振江两口子家只有这几个孩子能陪在身边,其他人都在部队里常年回不来。

所以也通情达理的没有强制要求他们。

等到十月份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以后,就更没人提这话了。

高考面向的是全国所有人,除了身份背景,其他没有任何限制。

江昱坤在宿舍里盯着自己面前的复习资料有些呆愣。

他其实对恢复高考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内心深处还有一点点的期望,说不定呢。

自己姑姑说的消息总不可能是假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