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官途迎娶首长女儿从此一步登天 > 第129章 交通局局长是块肥肉

所有工作都在顺利展开,赵小北在安丰的威信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村村通的工作一经开展,老百姓就拍手叫好。

安丰县也在赵小北来了一年多以后,官场风气得到了彻底改变。在这一次的人事干部调动中,提拔的基本全是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有担当的领导。

以往那些跑官要官的现象基本杜绝,但是也不是全部没有了。至少这一批干部中间,还有好几个是走尹志华副书记还有孔富民政法委书记的门路,他们俩可不像赵小北。

尹志华副书记原本就对赵小北抢了自己的县长,就一直不怎么跟他对付。特别是这次他想自己的亲信,政府办副主任刘立军,进一步使用到交通局 。原来的交通局局长已经提拔副县长了。

赵小北是很反对的,现在交通项目建设特别多,特别是村村通的项目,涉及到一年8个多亿的项目建设资金。

他是想用一个官声特别好的老镇委书记殷国章。现在是档案局局长。赵小北对这个老书记还是很有好印象的。这也是他来到安丰以后,第一个听到有群众赞许的干部。

殷国章所在的镇是全县最穷的一个镇,在他到那个镇以后,石田镇是一天一个变化,他组织群众因地制宜,种植药材,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刚开始的时候,群众连最基本的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也是这个殷国章通过镇政府向银行贷款,后面还是镇政府出面联系收购商,统一收购。

经过几年的发展,最穷的石田镇。也慢慢的开始发展起来,马上就出结果的时候。县里的老书记却把他调开了。

殷国章果子还没摘,就被一纸调令调到县档案局去了。接他班的正是刘立军。

刘立军这个人,本事没多少。溜须拍马的功夫那是功力深厚。最开始是巴结以前的县委书记,后面就是赵小北的前任县长,现在是专职副书记。

他如果在石田镇,老实本分的按照之前殷国章的发展计划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也提拔副县级了,可是他偏偏好大喜功不讲实际。

挪用农民收购药材的钱。大修镇政府大楼,大搞形象工程。不尊重石田镇交通,水电不发达的客观规律,强制开办乡镇企业,搞药材深加工。

就这样把已经向好发展的石田镇,又一下带入了停滞阶段。最后还是那些通过镇政府卖了药材没拿到钱的群众,不停上访告状。他才灰溜溜的到政府办担任副主任。

这一次又靠着尹志华的关系,想要交通局局长的位置。赵小北肯定是不同意的。

可是严浩斌书记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站在了尹志华那边,最后还是让刘立军当上了交通局局长。

赵小北只好把殷国章调到水利局担任局长,原来的水利局局长因为到年龄了,县委把他官升一级到人大养老了。他自己也很开心,毕竟自己还是迈进了处级干部的行列,他也知道这都是县长赵小北的推荐,也是县长践行他自己的承诺。

还有一些在去年争资立项上表现好的干部,基本都得到了提拔还有重用。

刘立军在当上交通局局长以后,第一时间到尹志华家里感谢。

“谢谢尹书记的提拔,我一定坚决执行领导指示,做好工作。这一次也是来听尹书记对交通局工作的下一步安排的。”

其实这个话都有问题,交通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他刘立军汇报也应该先跟县长汇报,现在他县长那里不去,跑到副书记这里来。这也能看出刘立军这个人,不讲政治规矩,搞山头主义,不尊重组织搞团团伙伙。

可是尹志华就喜欢这样的下属。

“刘局长,你能当上这个局长不容易。赵县长那边是明确投了反对票的,要不是我强烈推荐你,你这次肯定上不来。”尹志华说完,假装喝茶,可是眼睛还是偷偷望着刘立军。

刘立军眼睛一转赶紧说道:

“谢谢书记的提拔,我刘立军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要书记您一声令下,我刘立军绝对冲锋陷阵第一个。”

“好好好,没有看错你。你先回去赶紧把内部理顺,今年的建设任务很重,你一定要干好,马上村村通工程就要开展了,工程建设不是小事,一定要小心仔细。有什么事情我会吩咐你的。”

刘立军也是自然明白尹志华的意思,连忙点头起身。走的时候还不忘记说一句:

“书记,这些茶叶都是我一点心意,不值钱,但是也代表着我对书记提拔之恩的感谢,特意自己灌装的特色茶叶。”

还把特色两个字说得很重,尹志华也没有看只是微笑点头。刘立军知道尹志华一定能够明白特色的意思。这也是自己一路走上来的法宝。

为了交通局的工作,赵小北虽然没能让殷国章拿到局长的位置,可是他还是安排了之前的交通局的副局长徐俊中担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用来牵制刘立军。

交通局在老局长走之前就已经动过一次人事了,中层干部基本上都是老局长孙立军的人,他们基本都已经投靠常务副局长徐俊了。

孙立军这个副县长可以说就是赵小北一手帮他当上的,赵小北不但在县里推荐,还帮他去市里争取。所以也是赵小北的亲信。

自然是站在赵小北这边,他本来对刘立军来当交通局局长也是不看好,也怕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打好的基础给破坏掉。

刘立军这人干工作不行,可是搞“政治”很厉害。上来就搞定了党组会议,通过了他担任的第一个议题,那就是交通局要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还有就是建立交通局村村通项目承建商库。

因为村村通项目,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村的小公路改扩建,没什么技术含量,单个金额又不是很大,所以基本都是一些小型公路公司承建。而且都是本地那些包工头借用资质承包的。

刘立军还实行内部的项目打分制度。就是说做完村村通的项目交通局会给每个项目打分,这个得分就直接影响下一轮的招投标。

比如说今年我中了一条小公路,做完了最后交通局给我打个90分,那么下一次招投标的时候,同等条件下我就比那些低于90分的人有优势。

因为现在的工程项目到达一定金额,必须要公开招投标。而村村通的公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所以交通局这么一规定,那些有门路的人就能在表面公平的情况下可以长期承接到项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