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9章 春风十里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9章 春风十里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1:20 来源:小说旗

春天的风,还是有些凉,但隐隐中,已经带着一丝暖意。和煦的春风吹在辽西走廊的大地上,唤醒了几株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杨竞终于在这袅袅春风中,等到了徐云的信,徐云在信中说,燕王杨棣一直觉得朝廷能打下山海关,不让徐云来接回杨曦。徐云在信中拜托杨竞照顾好杨曦,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杨竞看着徐云的信,颇有些怅然若失,既然徐云短时间内来不了,那么等山海关这边的事情一了,自己就准备返回襄平了。这要开春了,一脑门子事情呢。

如果说杨竞可能陷入了淡淡的春愁,那梁帝就是陷入了忧愁。因为李奇的第二道军报、齐王杨战的军报和杨竞的奏疏都到了。事情变化之快,有些超出梁帝的想象了。

李奇的军报上详细写明了几次失败,特别是辽军骑兵主动出击,杀退自己。自己的右威卫大营发生营啸,自己好不容易平息营啸后,辽藩的骑兵再次攻击,导致自己只带2000骑兵出逃。军报中详细写了辽藩骑兵战斗力之高,更写了齐王作壁上观,不出一兵一卒,导致自己大败。现在自己准备逃往北平,后续事情请陛下定夺。

齐王杨战的军报就简单了很多,说是右威卫大军发生营啸,自己为了避免备倭兵也受影响,就严守营地。目前6万备倭兵无事,后续事宜请父皇定夺。

杨竞的奏疏写的更详细,先是说了有流民假冒钦差,已经被自己砍了。又说不知道什么右威卫大军发生了营啸,自己带辽藩士兵平乱。后续统计,死亡了5万余人,还归拢了4.8万人。目前这4.8万人已经被安置好,杨竞请求朝廷速拨军粮,不然这4.8万人就得饿死。

“朕的10万右威卫大军,就这么完了?”梁帝看着三封奏报,所以内容不同、出发点不同,但是结论相同,就是自己的这10万大军,完了。

梁帝病了,看完三封奏疏的梁帝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病了,朝臣们没有了办法,只能每日聚在奉天殿,但也商讨不出什么对策来。兵部尚书方谦也不用筹集火炮了,10万大军都没了,火炮给谁用啊?

最后,还是六部尚书、几个老臣联名写了一个折子,折子里说,既然辽藩也是朝廷的军队,那么山海关由辽藩驻守也未尝不可,只是那4.8万的右威卫的俘虏兵,还需要朝廷要回来。实在不行朝廷派出钦差,到山海关面见辽王殿下,要回被俘虏的士兵也就算了。

至于齐王的备倭兵,也撤回齐藩。不过考虑到朝廷的实际情况,齐王的备倭兵划3万给朝廷直辖。其实这个条件是萧炎后加上的。众臣为了达成一致,也不得不作了让步,把萧炎的要求加上了。

出乎众人意料,这个奏折很快就得到了梁帝的批准,梁帝在朱批中还明确了钦差人选,兵部尚书方谦和锦衣卫指挥使何知远。梁帝派出了自己比较得力的臣子。连和吐蕃的战争,都顾不上了,改由兵部左侍郎统筹了。

梁帝的旨意以600里加急的速度很快就传到了杨竞、齐王杨战、在北平的燕王杨棣、李奇等处。杨竞收到朝廷的旨意,没有说什么,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吩咐吴晋,让驻守在山海关的各路客军开始返回原来的驻地吧。

神策军两个骑兵旅1万人,返回襄平城东大营驻地;凤凰卫3000人返回赤峰县驻地;辽北边军的1个步兵旅也返回赤峰县驻地;5000羽林卫则随杨竞一起,返回襄平城。

以后山海关就由辽西边军和新义军驻守了,杨竞对山海关的布防进行了微调,大方向没变:还是山海关西门以及西门到燕山的长城由辽西边军把守;山海关到大海的长城以及山海关东门由新义军把守,原山海关总兵府改为山海关督师府,吴晋任山海关督师,留驻山海关;三个月后,曾泰前来替换。调辽西边军一个步兵旅驻扎锦州县,其余无变化。

调整后,山海关守军为3万人,其中新义军两个步兵旅1万人,辽西边军2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和1个炮兵旅2万人,由吴晋节制。

“长平,立功受奖的士兵不要忘了,及时给人家升官;此外,每个士兵发5块银元的奖励”杨竞又感冒了,鼻音重的和吴晋说。

“殿下放心,三日内,升赏就能全部完成。然后各部开拔。殿下,您这病着,赶路行吗?要不还是在山海关养着吧”吴晋关心的说

“无妨,还是回王府吧。长平你辛苦一些,把缴获的铠甲、帐篷之类归置好,就存在山海关,以后都有用呢。三个月后,孤让曾泰来接替你”杨竞有气无力的说

“殿下放心就是”吴晋答应了下来。见杨竞没有别的吩咐,吴晋立即告退,给杨竞留出休息时间。

朝廷的旨意到了齐王这里以后,齐王没有丝毫的意外,仿佛这就是天经地义一样。

“殿下,这朝廷有些不讲理吧,自己损兵折将,为什么要划走我齐藩的兵?”齐王的大帐里,齐王府左长史王林,备倭兵北路指挥史裴检、备倭兵中路指挥史严开松、右路指挥使王林纷纷对朝廷的旨意表达不满。

“不讲理又能怎么办?咱们不像老九,守住山海关,就不怕朝廷几十万大军了;咱们济南郡行吗?朝廷大军合围,咱们还有活路吗?”齐王杨战看着自己的心腹们,无奈的说。

齐藩东到大海,北面和赵藩相邻,西面是魏藩,南面是徐州郡,虽然是富庶之地,但无险可守啊。齐王杨战也不像杨竞,能够硬抗朝廷。

“那以殿下的意思?”文白问了出来。

“选出3万老弱,交给朝廷,每路军各保留1万;另外,老九不是给孤1万副铠甲吗?再组建1万重甲步兵,就叫玄武军吧”齐王杨战也对自己的兵力作出了调整。

6万备倭兵缩编成3万,还是分成北、中、南三路,每路1万人,继续由备倭兵北路指挥史裴检、备倭兵中路指挥史严开松、右路指挥使王林统领。新建1万玄武兵,驻守济南郡,由齐王杨战亲率、文白代管。其实这也是梁帝的意图之一,亲王的兵力不会再超过3万了。

齐王杨战非常的干脆,接到旨意,给杨竞去了封信,就带着备倭兵撤离了。

燕王杨棣这边,接到朝廷的旨意,反应是最大的。燕王杨棣不相信朝廷就这么善罢甘休了,但是圣旨写的明明白白,让燕王整顿燕山卫,把燕山卫扩建到3万,但不要作出任何攻击辽藩的姿态。让李奇随着传旨的锦衣卫回京,接受惩处。李奇的2000右威卫骑兵,暂由燕王管理。待朝廷钦差,兵部尚书方谦路过北平时,由方谦带走。

燕王杨棣十分的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恭敬的送走传旨的锦衣卫,眼睁睁的看着李奇被锦衣卫带走。徐云知道消息后,闹着要去辽藩接回杨曦,燕王杨棣没了办法,只能安排300燕山卫,护送徐云去山海关。

三日后,杨竞登上了自己的马车,在1000禁卫军和5000羽林卫的护送下,开始返回襄平城。吴晋出城10里相送。头天晚上,凤凰卫、神策军和辽北边军也都陆续踏上了归建的路。

杨竞昏昏沉沉的躺在马车里,枕着秋华的大腿,昏昏欲睡。杨秀宁想上来照顾,也被杨竞赶走了,怕传染给杨秀宁,就只留着秋华在车里照顾着。新任的羽林卫参将马勇则紧紧的护卫在马车旁边。

“殿下,天快黑了,距离下一处驿站还有20里,看着还要下雨了,要不要快速行进?”秋华轻轻的在杨竞耳边说

“通知羽林卫和禁卫军快速前进即可,留下20名禁卫军,凤凰随羽林卫走,咱们就野外宿营吧”杨竞轻声的说,他实在是受不了大队人马闹腾腾的。

得到旨意的秋华,立即吩咐下去了。羽林卫参将马勇让副手带着5000羽林卫先行,禁卫军统领海山留下20名士兵,也让禁卫军先行。很快,官道上就剩下杨竞的这驾马车和马勇、海山及20名禁军了。

马勇、海山亲自动手,带着20名禁军搭建了帐篷,恭敬的请杨竞下车到帐篷里。杨竞进了帐篷,躺在榻上,身上盖得厚厚的。

“把火盆往孤这移的近些,让马勇他们也搭帐休息吧,别淋雨了”杨竞小声的吩咐。

秋华先是把火盆向杨竞的床榻挪一挪,然后立即出去传令,马勇和海山也是把20名禁卫军分成4组,每组5人,在杨竞帐篷四周搭帐篷,把杨竞的帐篷围在中间。马勇和海山还分了工,上半夜马勇,下半夜海山,带队值夜。

淅沥淅沥的春雨越下越大,雨点打着帐篷噼里啪啦的响,温度也越来越低。秋华又在杨竞的床榻旁安置了一个火盆,摸了摸杨竞的头,还是有些烫。秋华脱去全身的衣服,钻到杨竞的被子里,紧紧的把杨竞搂在怀里,帮助杨竞降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