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56章 秘不发丧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56章 秘不发丧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1:20 来源:小说旗

“不行,本宫绝不同意秘而不发,明天必须将皇帝殡天的消息广告天下,停灵27天后葬入帝陵”梁帝寝殿里,萧皇后向着萧炎、李奇等人怒喝。太子只是在梁帝身边跪着,不说话。

“皇后娘娘,这也是不以己的办法啊”萧炎看着自己的亲妹妹,跪在地上苦劝道,“现在燕王、晋王、齐王事实上已经反了。再加上山海关外的辽王,一旦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出,势必会天下大乱,您得为了大梁的江山社稷为重啊”

“他们造反,你们就去平叛,本宫不允许陛下驾崩了,还受如此侮辱”萧皇后根本不听,就是一个字,不同意。

萧炎、李奇等人商议,梁帝驾崩的消息先秘而不宣,然后借着梁帝的旨意,召八大亲王回长安。一旦这八大亲王进了长安城,直接控制起来。然后派遣众臣接管各王的封地,如此一来,太子才能坐稳江山。

无奈萧皇后和梁帝伉俪情深,根本不同意这个方案,要求各臣完全按照礼制来,双方就僵持在这里了,连皇后的亲哥哥萧炎劝说都不好使。

打破僵局的还是影子,影子匆匆走进寝殿,来到了太子身边,“殿下,锦衣卫指挥使何知远叛逃了”

“什么?”太子一下子就站起身来,“何知远叛逃了?”

“回太子殿下,是的。臣等早就奉陛下旨意,监控何知远,发现何知远上次去辽藩传旨后,就被辽藩的政保司策反了。臣刚刚带人去何知远的府邸和外宅,何知远和他的老婆孩子已经人去楼空了”

大梁的情报主管叛逃意味着什么,在场的都是政治高手,又岂能不知道呢?连萧皇后此时也不再呵斥萧炎等人,殿里的众人都看向太子,看着这个即将登基称帝的人。

“影子,你先接管锦衣卫,肃清何知远在锦衣卫中的嫡系”太子还是对影子下了一道命令,影子行礼后匆匆离去。

随后太子走到萧皇后身前,直接跪了下来,“母后,非是儿臣不孝,实在是形势比人强。父皇驾崩前也有旨意,宣八个弟弟回朝。儿臣想着,如果弟弟们回到长安城以后,咱们再给父皇风光大葬,似乎更符合天下臣民的利益”

太子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萧皇后实在是无法拒绝亲生儿子的提议,只能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儿臣谢母后”太子直接给萧皇后磕了一个头。

“臣等谢皇后娘娘深明大义”萧炎、李奇等人也向萧皇后行礼。萧皇后一下子就哭了出来,扑在梁帝的身上,“陛下啊”。

“太子殿下,您先节哀,咱们还得细细谋划才是”李奇这个时候也不再暧昧,直接表达了态度。萧炎更是不用说了,太子的死忠。

“继续封锁父皇的寝殿,像往常一样,冯德宝,多运些冰来”太子吩咐了一句,就离开了梁帝的寝殿。好在现在已经快到初冬了,天气已经很冷了。

“第一件事,英国公,您还是得赶回潼关去,潼关事关长安城的安危,别人驻守,孤不放心”太子首先说道。归根到底,太子需要防备的还是晋、齐、燕三王,如此一来,潼关就成了必须。

李奇拱手答应,以前说过,李奇对太子不见得多忠诚,但是对梁帝的感情很深,他不愿意见到梁帝打下的天下就这么分崩离析,所以才愿意镇守潼关。

“舅舅,以兵部的名义下令,调神机营返回长安城,同时秘密调动河西镇三万兵返回长安,驻扎在长安县和万年县”太子展现出韬略的一面,对军事调动进行了部署。

神机营5万人正在河西四郡剿匪,以战代练,太子将神机营调回长安,倒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河西镇3万兵确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调河西镇回来,太子可能要有大动作。

“第三件事,升礼部尚书王素为中书省中书令,负责中枢事宜。翰林院掌院学士李煦为门下省侍中,同掌纪要。赵国公萧炎升任尚书省尚书令,同时兼任户部尚书”太子直接把三省的长官都给安排了。

大梁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它们分别掌握草拟、审议和执行的权力。尚书省之下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这六个部门被称为六部,每个部有四个司,共计二十四个司。

王素就是原来一直支持杨竞的前朝旧臣的代表,不过在杨竞就藩以后,王素对杨竞的支持就少了很多。特别是杨竞推出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更是与以王素为代表的山东士族大户的利益冲突,所以王素开始转投太子。

李煦则是陇西贵族的代表,陇西贵族可以说是大梁皇族杨氏的基本盘,所以太子直接将至关重要的门下省交给了李煦,其实也就是交给了陇西贵族。至于萧炎,肯定是重用的了。

“最后,给孤的八个弟弟传旨,命令他们一个月内到京”这也是梁帝临终前的旨意,太子发出这道旨意是名正言顺。

一道道旨意从长安城发出,各项人事任命也紧锣密鼓的调整,太子现在已经成了大梁事实上的皇帝,就差登基这个形式了。

而辽王府的承运殿,杨竞君臣的茶已经换了几遍了,还在继续商讨,吴晋搓了搓脸,说道,“殿下,以臣看,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来旨意,召各藩王回京”

“首辅大人说得不错,而且用的还是皇上的名义”赵石也跟着说道,“臣久在中枢,太了解那些朝臣的为人了,他们肯定想把各位亲王骗回长安,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殿下,臣以为两位大学士的话有理,臣以为,无论是皇帝遗诏,还是新帝圣旨,您都不能返回长安,上次太后驾崩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工部尚书徐文说道。

徐文现在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杨竞干了,毕竟自己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杨竞,徐家可以说是辽藩第一外戚了。连辽藩最牛的襄平商号,徐家都有2%的股份(徐云1%,魏国公府1%)。

“小国公言之有理,殿下不能再以身涉险了”钱峰也劝道。

群臣的意见基本都是一致,就是不能让杨竞回长安奔丧。只不过吴晋看得长远一点,预判了朝廷可能要召回各位亲王。

“敬中,你说说”杨竞看余成一直一言不发,作思考状,便主动问道。

“殿下,诸位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余成勉强的笑了一下,“但是臣总在想,怎么才能避免殿下不赴长安带来的被动。毕竟大梁以孝治天下。如果被朝廷抓住殿下不孝的把柄,对将来可能的逐鹿中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就是为什么杨竞提拔重用余成的原因,就是因为余成总能从舆论和人心的层面考虑问题,并且能给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那你说说,孤该怎么办?”杨竞笑着问。他知道既然余成提出了问题,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唯一可以与回长安奔丧相提并论的,就只有战争了,还得是对外战争。高句丽乃我大梁的世仇,辽王殿下和凤凰公主殿下亲临前线与高句丽作战,无法返回长安,想必天下的百姓也是能理解的”余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管群臣多么不耻余成的为人,但对余成的能力,还是肯定的,余成提出的这个方案,应该就是最好的方案。

“这样吧”杨竞思考了一阵,“5日后,孤和凤凰离开襄平,前往安东县,工部在安东县北五龙山修建行宫,简单些就行”

五龙山地区有温泉,离安东县也只有40里,住在那里,真要是前线有战事,也方便杨竞指挥。

“十五日后,对辽藩百姓宣布皇上驾崩的消息,辽藩九郡的百姓戴孝7天,辽藩所有的边军戴孝15天”这个舆论高地杨竞必须占领,杨竞得先捅破这层窗户纸,以后朝廷再有什么幺蛾子,辽藩的百姓也不会相信了。

“传令曾泰,守住清川江以北的地区,待明年开春之后,再议是否进攻高句丽”马上就要冬天了,虽然清川江会结冰,有利于高句丽的进攻。但是现在羽林卫已经恢复了编制,加上凤凰卫,在清川江以北地区,辽藩已经有了8000重骑兵。

在高句丽重骑兵被全歼的情况下,杨竞不认为高句丽有能力打败装备良好、士气高昂的辽藩重骑兵。

“最后,传令在山海关督师的王显,让他统帅好辽西边军和辽中边军,务必驻守好山海关”皇家军事学院的秋季学期还没有结束,杨秀宁还在读书,所以山海关督师的任务就交给了王显。好在王显是杨秀宁的亲外公,也不算欺负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