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重生之我在大明练修仙 > 第39章 大捷

重生之我在大明练修仙 第39章 大捷

作者:北宋杨六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41:40 来源:小说旗

我站起身来,对着李自成大声喊道:“我是开封守将龙雪铭,你是李自成吗?你们打不破开封,就打算骗开城门,不劳而获吗?我告诉你,开封防御固若金汤,周王仁厚满天下,将士同心,其利断金,不要说没人投降你闯贼,就算有几个贪生怕死之徒,你闯贼也拿开封一点办法都没有,哈哈哈,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前来攻城,城里有士兵,有百姓,有粮食,有大炮,就是没有软骨头,大明朝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你死了这条心吧。”

李自成勃然大怒,一脸虬髯几乎每根都要竖立起来了,热血冲脑,暴怒之下,李自成催马向前,从马鞍上取下弓箭想要向我射箭,我嘿嘿一笑,正中下怀,我就等着他冲过来呢,否则我安排在城垛后面的学员兵如何能射中他,要是可以一击毙命,足以改变历史,不过根据因果效应,射死了李自成,恐怕还会出现张自成,王自成等等其他农民军领袖。

“可恼呀可恼,气死我了。”李自成怒目圆睁鞭打战马冲了过来,看着视界中越来越大的身影,躲在一个城垛后面的学员兵陈德瞄准了目标,嗖的一声,一支弩箭如流星一般飞向了李自成,李自成惊呼一声,翻身落马,陈德兴奋的丢下了武器,大叫着:“龙将军,龙将军,我射中他了,我射中他了。”我眼前红光乍闪,陈德的身体停止了跳动,一支弓箭从天而降射在了陈德的咽喉处,我冲过去抱住他退到了城垛后面,城下几十名跟随李自成的骑兵发疯一般的向着城上射箭,两个骑兵迅速来到李自成身边,跳下马将他搀扶上马,而后猛然抽打马匹屁股,一声嘶鸣,战马驮着李自成扬长而去,十几名明军和学员兵冒着城下敌人的密集箭雨向着李自成后背射出无数的弓箭,但在李自成战马的诡异步伐下,无一命中,相反,数名明军和学员兵中箭伤亡。

很快,远处本已经撤离的农民军步兵向着城墙冲击而来,几门大炮重新开始向城墙倾斜炮弹,农民军不要钱似的将炮弹和弓矢射到城墙上来,不少城垛都被炮弹炸毁,明军和学员兵出现了较大的伤亡,我们在城墙上都有点站不住了,这是戳到农民军气管了?还是把李自成给射死了,这么大仇恨吗?

虽然农民军反击的力度非常大,但他们的队形却非常混乱,好像这次攻城并不在计划之中,没有协调一致的队列和统一的行动,我对观战的陈永福说道:“陈将军,机会难得,郡王殿下已经全权委任我指挥开封战役的指挥,陈将军,请你带领五百名骑兵从南门出去,绕道西门贼军侧后面发动突袭,打闯贼一个措手不及,等你打起来,我这边也全军出击,我们来个内外夹击,一举粉碎闯贼大军如何?”陈永福点头称是:“龙将军,没问题,我这就带部队从南门出发,你等我这边突袭之后就出城配合我军,一战可定输赢。”说完,陈永福带着五百骑兵前往南门准备出城,我这边则命令士兵向外放箭,放炮,尽量吸引农民军注意力,配合陈永福的出击,只要他那边骑兵到位,这些毫无配合的农民军不难击败。

大批农民军乱糟糟的攻城看似声势浩大,但其实没有多大效果,对于开封厚实的城墙造成的破坏不大,而我紧急调派已经在墙后民房休息许久的明军及民兵上城作战之后,整个开封局势已经稳定下来,而我则把所有的学员兵和精锐的明军骑兵都集中到了西门城楼里,我在城楼上面观察,只要发现陈永福的部队到位,我就命令部队出城夹击,在此之前,守城的明军和民兵不断燃放城墙上的大炮,发射弓弩,一点一点消耗农民军的有生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倒在明军大炮及弓箭下的农民军士兵越来越多,堆积的尸体也越来越高,而随之他们的士气也开始急剧下降。

当农民军士兵战斗意志达到极限的时候,身后传来了惊天动地的马蹄声音,“明军来了。”农民军的士兵惨叫声此起彼伏,陈永福带的五百骑兵暴风骤雨一般从农民军后部冲杀而来,一部分农民军直接崩溃了,他们丢弃了武器和盾牌,头也不回的桃之夭夭,李过带领一千重甲步兵组成战阵挡在农民军大队侧面,堵住了陈永福骑兵前进的路线,陈永福的骑兵与重甲步兵撞击在一起,金属撞击声响彻战场,马匹冲击起来的动能可不是几个重甲步兵可以阻挡的,不过,李过等人到底是迟缓了骑兵的冲击,高一功带着几百名弓箭手对准明军马匹一番乱射,明军骑兵战马中箭倒地,骑兵滚落在地,身体将对面的重甲步兵撞得飞了出去。

如果让李过和高一功的重甲步兵与弓箭手配合默契的话,陈永福这支骑兵部队搞不好真的会全军覆没,但我们出击了,以学员兵为锋矢阵的箭头部分,五千明军跟着学员兵怒吼着冲出了开封城,学员兵的火铳,行军炮,弩箭给农民军造成了极其可怕的伤亡,毕竟农民军中有甲的士兵不是很多,**怎么可能挡住子弹和炮弹的威力,炮弹打过去就是一片血肉飞溅,子弹都可以击穿两到三名农民军士兵的身体,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学员兵们愣是杀出一条血淋淋的通道,沿着这条血肉通道,数千明军胆气也上来了,挥舞着雪亮的钢刀在惊慌失措的农民军中进行着残忍的屠杀。

一名农民军士兵被同伴尸体绊倒,看着无数逼近的明军士兵及他们狰狞的面孔,他崩溃了,求生欲促使他转身在地上疯狂的爬着,试图远离这些争抢同伴人头的屠夫,但他如何爬的过这些敌人,很快就被人一脚踩住,他无声的吼叫着,用手指在地面上拼命的扒拉,留下十道血红血红的指痕,而后,脖颈处一点寒风掠过,他的视野倾斜且无法移动,随即他感到自己的头发被人抓了起来,然后就看见了他的身体,当然,只是一部分身体。

步兵一旦组成了方阵,凭借据马和长枪就可以阻止骑兵突破,但破解步兵方阵也很简单,使用火炮轰击即可,密集的步兵方阵给了大炮很好的目标,当然,明末火炮还很笨重,射击准确性也很差,但我研究的小型行军炮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步兵方阵造成巨大的伤亡,后世的拿破仑就使用4磅小炮横扫欧洲,都是一个道理,不过,我研究行军炮是为了对付成千上万悍不畏死的丧尸大军。

李过眼看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当机立断,舍弃了半数陷入苦战的农民军士兵,带着几十名亲兵撤回到后队,借助一部分人的牺牲挽救了另一部分人,陈永福的骑兵损失过半,已经无力追击,开封冲出来的明军也被眼前这无数的人头吸引,按照明军军规,斩获人头一级就可以升官一级,眼前已经倒毙了如此多的农民军,不趁机割下人头领功,冒险去追击逃跑的贼兵,不划算,而且自己离开这里,这些人头就会被其他人割取,何必为他人做嫁衣,我和陈永福只能眼睁睁看着数千明军为了得上这些人头你争我夺,眼睁睁看着远处已经溃不成军的农民军抬着李自成扬长而去。

我不甘心地让学员兵用行军炮朝着农民军方向猛轰了一阵,打死数百人出了一口恶气,陈永福劝解道:“龙将军,算了,眼下斩杀这些贼军已经是一场大胜了,官军很久没有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了,恭喜龙将军了。”我急忙还礼:“陈总兵,没有你的鼎力协助,哪有今天这大胜,胜利属于你和我,我一定将陈总兵的功绩如实上报,皇上一定会重赏陈总兵的,我看陈总兵这个副字应该可以去掉了。”“哈哈哈,同喜,同喜。”陈永福面对一地的农民军尸体也颇有得意之色,毕竟这一战斩杀农民军三千多人,农民军跑的如此狼狈,尸体全都留给了官军,这就是三千颗人头,三千个功劳呀。

陈永福扬扬得意不提,我却有点不开心,此战我没有获得多少经验点,为了给学员兵提供实战机会和经验,我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导致我没有射杀几个农民军,就连射伤李自成都是陈德的功劳,陈德重伤未死,晋升为千总,我告诉他等他伤好了,学员兵队长就是他的,陈德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可不就是个孩子,还不到18岁呢。

第一次开封保卫战以闯军大败而告终,当然,后面还发生了很多事,深深的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闯军在开封城下遗尸近万,实际损失可能在一万五六千,可谓元气大伤,最严重的是李自成负伤,对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日后一想起来开封李自成就头疼。

闯军撤离开封之后并没有远离,而是徘徊在距离开封百里的山区,似乎还在等着看看有没有机会翻盘,不过有探马来报,左良玉和杨文岳的部队向着开封而来,农民军随即决定撤兵向西暂避风头,开封之围解除。

撤兵西走的闯军不走运遭遇了高谦部骑兵两千多人,仓促应战的闯军被明军骑兵击破,死伤数千人,明军斩首七百级,狠狠的赚了一笔,不过此时的农民军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几千明军就能击垮数万农民军的流寇状态了,战斗力有了明显的上升,多次交手都能做到败而不溃,难能可贵的是农民军将领经历了实战,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保定总督杨文岳带着2万明军南下,总兵虎大威,副将张德昌带兵5000作为先锋救援开封,但他们渡过黄河的时候,开封之围已经解除,过河的明军不敢独自进攻李自成保定,只有在偃师的李仙凤率部与之汇合之后,明军才敢与闯军在鸣皋与农民军激战一场,农民军再败退走,杨文岳并没有进行追击,而是进入开封修整,此时开封气温已经回升,城外有近万尸体没来得及处理,紧接着就爆发了瘟疫,杨文岳的大军为此损失惨重,无力再战,紧急撤出开封,撤到西平,新蔡等地修整,部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打完这一场开封保卫战,不但攻城者伤亡惨重,守城者也是身心疲惫,伤亡人数虽然不多,但那场瘟疫可是要了不少人的性命,死亡人数比战争中死的人还要多上数倍,城里几乎家家戴孝,满城白布,就连王府也没挡住瘟疫传播,侍卫,内臣及仆人死亡近百人,学员兵们幸好被我集中安置在讲武堂里按照后世卫生标准隔离,严禁他们与城里人接触,亲戚也不行,侥幸熬过了瘟疫,不过一场大战导致学员兵阵亡57人,69人伤残,阵亡的学员兵按照每人一百两银子抚恤金发放,伤残的学员兵每月发放5两饷银,在开封郊区一所王府田庄养老。

等瘟疫过后,我又重新招募了126名学员兵补全了编制,以老带新,这126人很快就融入了我们这个小团体,老学员也乐于分享他们的战场经验,而我此时也以校长自居,这些学员兵并不称呼我为将军,而是称呼我为校长。

杨嗣昌此时见到开封战事告一段落,又把目光转移到了襄阳身上,他自知闯军人数优势太大,不宜硬刚,而张献忠的部队只是取巧才夺取了襄阳,还是要把军事打击目标放在张献忠身上,于是命令左良玉回军寻找机会与张献忠决战,而左良玉自从罗浮山惨败之后稍有起色,补充兵员和粮饷还需要杨嗣昌协调,因此不敢不从,也带着部队从援救开封的路上撤回了邵阳,准备伺机对张献忠发动反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